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对策
2023-04-15程会娜
程会娜
(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33)
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及防污治污系列工作的开展,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已有所改善。但由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部分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脱离农村实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环保宣传,提高村干部及农民的环保意识,正确引导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农村的治理工艺,改变管理模式,多方位争取资金,加强后期运行维护及管理,辅以水环境生态修复巩固污染治理效果,是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有效对策。
1 水环境污染现状
1.1 河道湖泊水质现状
云南省水系归为长江、珠江、西南诸河三大流域,总面积约为39.41 万km2[1],2015 年全省国考监测断面中,75%的断面优于III 类水质,10%的断面劣于V 类水质[1]。云南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来说,云南省各大水系水质总体较好,但少数河流被污染[2],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排污布局与水环境承载力不匹配,水生态空间挤占严重。加之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不健全,投融资渠道单一,部分治理措施缺乏资金支持,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水污染防治效益尚未得到发挥,水环境隐患较多。目前城镇化持续发展给水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仍将继续,农业农村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水体水质的重要因素,水污染防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
1.2 生活污水污染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指农村居民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厕所粪尿、家庭洗涤水、厨房排水等,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云南省约80%的自然村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已建治理设施的自然村覆盖率仅为6.8%[3]。目前,云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已完成卫生改厕,将原有的旱厕改为水冲厕,并配套沼气池或化粪池进行预处理,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制,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仍未得到有效的收集及处理,其主要污染现状有以下几种。
村庄内未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及末端处理设施,生活污水自然散排或沿现状沟渠排放,最终直接进入水体。加上卫生改厕完成后,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粪尿污水排放量远远大于卫生改厕前,反而加剧了水体污染。
因村庄布局空间或其它原因限制,雨、污分流不彻底,旱季时生活污水量少且浓度高,雨季时大量雨水涌入,生活污水量大且浓度低。设备、材料及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管道破损或接口密封不严等情况普遍存在,存在污水外渗,污染地下水的风险末端处理设施设计规模较小,耐水量、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差,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雨水或地下水排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村庄内已建设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及末端处理设施,但因资金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形同虚设,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后流经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由散排变为集中排放,加剧了水体污染。
1.3 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云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已配置简易的垃圾收集设施,但由于垃圾收集、清运体系不健全,例如距离乡镇较远,垃圾转运不便、附近缺少垃圾中转站、甚至县城缺少处理设施等原因,生活垃圾无法外运,村民经常将其拉至附近河沟旁、沟箐边统一倾倒或就地焚烧,未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造成环境及水体污染。另外,村庄内垃圾收集设施一般为露天放置,雨季时,生活垃圾经过雨水冲刷产生的大量污水,沿路边排水沟排放或随意漫流,最终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村民环保意识缺乏,垃圾收集、清运体系缺失,随地乱丢、乱堆、乱放现象普遍。村庄内道路边、田埂旁、河道中,甚至房前屋后等活动场所附近,垃圾随意丢弃,导致村庄环境脏乱差,环境污染较大。
1.4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云南省地处山区,耕作条件较差,农业经济主要为传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为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及产量,经常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这些物质使得农田耕作层营养元素富集,在雨水、灌溉的淋溶作用下,土壤中积累的氮、磷及有机组分等营养元素通过径流、淋溶、测渗向水体迁移;农田废弃物,例如秸秆等,腐烂产生的氮磷及有机物亦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向水体迁移;肥料及农药中的氮和有机组分则通过挥发进入大气,又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向水体迁移。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政府部门正在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但生产发展与污染治理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污染物浓度低、污染源分散且隐蔽,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涉及管理部门众多,难以协调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任务仍然艰巨。
1.5 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随着云南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已经向区域化、集约化方向发展[4],但云南省约80%的自然村分布在山区半山区[3],畜禽养殖仍以散户养殖为主。日常生活中,畜禽养殖系统缺少收集处理措施,牲畜尿液、粪便随意排放、堆积,周围恶臭弥漫,后又经风吹雨淋后随雨水流入河道,对水体造成污染。农村畜禽粪便大多直接还田利用,并未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细菌病毒极易传播。
个别畜牧养殖场选址不当,建在河流旁或人口居住区附近,噪声及臭味直接影响周围居民,排放的污染物污染水体,影响居民生活[5]。养殖专业户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无害化处理观念,养殖场基础处理设施薄弱,没有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或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规范,粪便污水处理不达标,几乎成为摆设。
少部分地区具有固定的放牧场地,但因缺少系统规划,牧场载畜量严重超载,牲畜在水域周边随意排放粪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质恶化。
2 控制与治理对策
2.1 完善地方法规,健全管理机制
水环境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控” 的成本要小于“治”的成本,而“控”主要体现于限制与约束。法律强大的约束力与执行力,注定水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必须法律先行。我国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云南省与之配套的地方法规,强化环境污染法治体系,加强地方法规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以法规的形式加强当地农村污染治理规划的制定,建立符合本地农村区域条件、经济水平和环境目标的计划及管理体系,将有力推动云南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
法律法规的落地,有赖于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及健全的管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明确实施主体及第一责任人,全面建立管理体系,按照“一岗双责”细化各部门保护职责,系统统筹各部门责任分工,细化考核目标,严格目标考核任务,对于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工作不力、履职缺位、伪造数据的不良现象及相关责任人,采取终身追究责任制。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工程内容复杂、牵扯部门众多,不同于单一的污染治理工作,需要制定系统的治理方案,加强区域联动,多部门协同合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应深入开展环境监督检查,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环境执法,落实防控措施,消除环境隐患。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检测网络,加强环境检测能力,提高水环境检测智能化水平,切实做到应测尽测,反应及时。
2.2 加强环保宣传,引导全民参与
长久以来,人们对农村仍保留着消息闭塞、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环保知识匮乏等刻板的印象,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农村居民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因此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新概念、新知识,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尤为重要。由于现在网络信息繁多,农村居民认知受限,没有耐心或无法理解冗长的信息,所以环保知识宣传内容应精简干练,浅显易懂,宣传形式新颖多样,采取农民更感兴趣的形式,让其具有带入感,加上村干部对于现行政策的解读宣传,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高度重视,政府几乎包揽资金、建设、维护等所有工作,但当地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大多认为污染治理属于政府行为,与己无关,因此漠不关心,甚至存在破坏工程措施、偷盗设备物资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多污染治理措施与农民自身利益关系不大,农民无法从中获益,或者受到惩罚,很难参与其中。随着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等工作有序快速推行,农村新型管理制度也正在悄然兴起,例如通过村民自治真正让农民成为农村管理的主体,成为治理农村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村落管家、宅基管家的设立,在没有大量资金扶持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智慧、自家的材料,美化自己的居住环境;对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户进行物资奖励,不仅提升农民的参与感、归属感,更是引导全民参与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新思路;对于污染治理措施,则鼓励农民参与技术培训,以聘请的方式让其参与其中,让污染治理工作与农民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2.3 结合农村现状,选择合理工艺
经过多年实践,城市、县城污染治理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但由于农村环境条件、经济水平及认知程度与城市大不相同,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切忌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少数民族众多,受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的影响,更应因地制宜考虑污染治理措施,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1)河道湖泊方面
水质较好的河道湖泊,水环境保护主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生态修复及水体富营养化预防及控制为主,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质较差的河道湖泊,则应从污染源分析着手,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逐一分析污染来源及治理对策,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
(2)生活污水治理方面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合理选择排水体制、治理模式及处理工艺。原则上,根据村庄的位置、地形、人口等,可将自然村分为纳管型村、集中型村、分散型村。根据村庄条件、建设情况等,在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雨污分流制,特殊条件下近阶段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不完善的村庄,应根据村民生活习惯对住宅排水系统进行适当的改造,尽可能实现雨、污分流。根据村庄环境敏感程度、排放标准等,治理模式可分为简单模式、常规模式及强化模式,处理尾水优先推荐资源化利用。根据进、出水水质情况、村庄土地条件、地形地貌等,处理工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物理、生化、生态处理工艺及其组合工艺,如氧化沟、A2/O、SBR、生物接触氧化、生态塘、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
(3)生活垃圾收集及转运方面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依托乡镇垃圾收集及转运系统,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县处理”的方式,最终运至县城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云南农村较为分散,部分村庄地点偏远、人口居住分散、垃圾数量少,可以采取“源头减量,就近就地处理”的模式,即采取“干湿垃圾分离”或“可堆肥不可堆肥”两分法等方式实行源头分类减量,通过建设卫生填埋、堆肥或技术成熟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垃圾焚烧设施就近还田或者就近处理。
(4)农业面源污染方面
严格遵守面源污染治理相关技术指南,坚持“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末端治理”,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中途削减污染物的传递,末端进行污染物的治理。污染源源头控制技术主要有种植产业优化调整、测土配方施肥、宽普杀虫、节水灌溉、秸秆饲料化、水土保持等技术,从源头控制水土流失、阻止土壤内富集的氮磷流失。过程削减主要在田间地头设置生态田埂、生态拦截带及生态沟渠等,在农田面源污染物将随径流流入水体前,建立生态拦截系统,有效阻断径流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进入水环境。末端治理方式多样,目前来看比较适合的工艺主要有生态塘和人工湿地等,收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强制净化后外排或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内的功能植物,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应定期收获或利用,并定期清除沟渠内的淤积物,以免造成沟渠容量降低,或影响水生植物生长。
(5)畜禽养殖方面
以“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为抓手,优化畜禽养殖空间布局,统筹种养协调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必须配套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达标后外排或资源化利用,且应严格遵守“三同时”制度;粪便堆积发酵场应做好防雨水汇入的措施,避免因雨水汇入导致的粪便外流;粪便堆肥时可加入杂草、秸秆等,提高堆肥效果,并经无害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小规模散户养殖可对养殖粪污进行干湿分离,农田非用肥时期全部避雨贮存,用肥时期还田利用,养殖废水有序收集后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或者通过吸污车外运。
2.4 优化市场机制,撬动社会资本
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农户虽然具有承担排污处理费的能力,但支付意愿较低,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后,后期的运营费用又将是一大笔支出。
在加强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控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优化市场机制,推进市场化运营,鼓励发展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推行第三方治理并组织实施,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也可以采用国家支持、地方补助、社会引入、农民参与的多元化结合方式,以费用分摊、补贴、税收的形式广泛筹集资金。还可以使污染治理工程与其它相关工程结合,例如水环境污染治理与水质、山洪监测、河道监控等联合实施管护智能化,实施全民管护体系,建立在线管护平台,以水文化博物馆、水电研学及驿站等营收,购买市场专业化服务,实现“以工程养工程”。
2.5 坚持长期维护,重视生态修复
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需要长期的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群众参与,不是单一的一次性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长期专业的管理与维护,以达到污染治理的效益最大化。例如污水收集管网需要定期巡查及维护,及时发现管网破损情况并及时更换维修,因农村污水量较少,污水中携带的悬浮物容易沉淀淤积,造成排水不畅,应及时进行清掏;污水处理设施应配置日常运维人员,定期巡检设施运行情况,及时更换设备,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及时通知专业人员维修;生态处理设施每年应定期收割功能性植物并及时外运,避免因植物腐败导致氮磷超标,二次污染水质;垃圾收集及转运设施应由专人进行负责,定时运送垃圾,维护转运车辆等。
水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后,后期的生态修复工作尤为重要,生态修复是水环境恢复自净能力的重要措施。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河道基本形态保持、河道基底及岸坡修复、河道缓冲带构建、河道生物多样性修复及河道水质净化等。湖泊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湖滨带基底修复、湖滨带群落配置及相关的景观设计。生态修复技术并不承担污水处理的功能,其生态修复应从全河(湖)出发,重点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净化、水土保持与护岸等生态功能,同时兼顾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修复完成后还应对工程区基底修复设施、湖滨植物群落进行相应的维护。
结语
综上所述,水环境的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工程,而是涵盖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修复的系统污染治理工程,体现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五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对策,包括了法律法规、政策机制、技术工艺、运营维护及生态修复各个方面,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最终达到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