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经典学写作”之“叙事要引人入胜”错位叙事显张力

2023-04-15胡娟芳郴州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春来咏语教研团队成员

十几岁 2023年6期
关键词:小刚阿Q富豪

文/胡娟芳(郴州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春来咏语”教研团队成员)

统筹/吴春来(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春来咏语”教研团队主持人、正高级教师)

“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清代的袁枚说,读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山峰奇势迭出,方能令人赏心悦目。

写文章亦然。要让文章引人入胜,就要写出波澜,写出曲折起伏。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为了使所叙的事情引人入胜,作者常常让情节的发展背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和思维逻辑,给读者以意想不到之感。

这种情节的发展,与生活真实、读者的情感期待出现错位的叙事方法,就是“错位叙事法”。

美点探究

优秀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经常借助“错位叙事”这种艺术手法,有意截断读者的阅读期待,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张有弛、引人入胜,彰显作品的张力。

譬如中篇小说《阿Q 正传》中,鲁迅让阿Q 的情感、心理、语言和行为一反常规,与生活真实之间发生错位,让故事不按照常规的逻辑向前推进,让读者随着叙述欲罢不能。

阿Q 的行为与心理是不符合常人逻辑的,是错位的、出人意料的。阿Q 本身胆小怕事,又没有还手的能力。被别人打时,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没有屈辱、不甘与反抗,反而充满了优越感。

后来“凡有和阿Q 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阿Q 说了“打虫豸”。

本以为阿Q 的生活会这样缓慢向前,但情节又马上一转,“闲人”们还是不放过他,“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阿Q 的优越感被粉碎了。但他又想: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便又心满意足了。

在鲁迅张弛有度的叙述中,人物的语言、行为与生活真实发生错位,使得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从而出现种种新的局面,引人入胜。

阿Q 赌钱时,幸运地赢了一回。但好不容易赢得的钱却被抢走了。这一次,他觉得自己真的尝到了失败的痛苦,事情似乎再无转圜的余地。但是“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阿Q 不合常规的举动,在叙事的盘旋变换中,刷新着读者的认知,牵动着读者的情绪。

在故事的结尾,阿Q 被冤,被判死刑。他画押时,却因圆圈画得不圆而遗憾,而圆圈却是他被冤的证明。他本是被冤枉的,但他没有悲痛和冤屈之感,却像英雄一样说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而最后“未庄”与“城里”的舆论不佳,原因也是常人想象不到的:“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人物情感、心理、语言和行为等的错位,让事情发展的因果链被改变,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再按照原有的逻辑向前推进。读者的阅读期待被截断、常规认知被打破,反常的情节发展不断拨动读者的心绪,这都是错位叙事手法的典型运用。

又譬如《促织》一文,一只蟋蟀牵动着成名全家人的心,主宰着成名全家人的命运,甚至益及巡抚、县令,“仙及鸡犬”。故事中的事实真实与读者的生活真实是错位的。这反常的情节发展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因此,在叙事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借用错位叙事法,使作品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美文在线

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有什么可以为您服务的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好吧。”富豪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说:“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 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来这里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高价票据很不安全。我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安保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 美分……”

——节选自张健鹏的《心里的锁》

(内容有删改)

技法回顾

富豪向银行只借“一美元”,而他的担保财物价值50万美元,远高于所借的“一美元”, 这极其不合乎正常的逻辑。

富豪的言行是反常的,与读者的期待是错位的,让读者百般猜测,历经紧张期待,最后揭示原因:富豪的真实用意是——找银行寄存高价票据。这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

作品运用反常错位叙事,利用人物反常的言行、反常的心理,使得情节发展曲折多变,使读者产生急于了解导致这种反常原因的期待心理,实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运用示范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远远望去,教室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唐曙光来了!唐曙光来了!”突然,这两句“天籁”传入我的耳朵。同时投向我的,还有隔着玻璃窗齐刷刷的惊讶眼神——又有学生直呼老师的姓名?我感觉有点冷,赶忙裹紧了衣服。

当面训斥学生?装作没听见?还是……以后还出现怎么办?我思忖着。我得做点什么……

我推门而入,教室安静得能听到孩子们急促的呼吸声,还有窗缝里“嗖嗖”的北风声。大家愣在那里,好像在等着威严的法官宣判。

我环视四周,发现大家的目光时不时地瞅向一个男生——我的纪律委员小刚。我顿时明白了一切。我刚要说话,只见满脸通红的小刚站了起来,低着头,结巴道:“唐……唐老师,我不应该叫您的名字,我错了,请……请您批评我。”

我慢慢回答道:“小刚同学,你能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让一个闹哄哄的教室变得安安静静,把我们班管理得井井有条,不错,你很有能力,要表扬!”“啊?”学生们一脸茫然。“但在公开场合直呼老师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要批评!”“啊?”学生们又是满脸愕然。“不过,你在情急之下,通过直呼老师的姓名来管理纪律,说明你很机智。考虑到事出有因,功过可以相抵,对你既不批评也不表扬。”

见同学们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我打趣道:“而且,你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精髓掌握得很好。同时,可见唐老师在大家心目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我抿嘴而笑。

学生们晃了晃神,看了看我。瞬间,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一扫教室上空的乌云。……

——节选自唐曙光的《教育机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素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 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普通高中班主任开展家校沟通的路径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2BJC059)阶段性成果]

运用赏析

文章很好地运用了错位叙事法。

学生直呼老师姓名被老师听见,按常理,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所以学生们“愣在那里,好像在等着威严的法官宣判”。但老师却没有按学生预想的那样批评“小刚”,而是说——“不错,你很有能力,要表扬!”这是第一次反常。

当学生松口气时,老师又指出“直呼老师姓名”是“不礼貌”的,“要批评”。情节再次发生反转,学生落下的心又随着老师的话语,再度揪了起来。

而后,老师话锋又一转——小刚“通过直呼老师的姓名来管理纪律”“很机智”,功过相抵,对小刚“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至此,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短短的一段话中,有三次反转。老师话语中的每次反转与学生的情感期待出现错位,叙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猜你喜欢

小刚阿Q富豪
阿Q和老A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削苹果1
不足为奇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小刚的理想
新晋富豪
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