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理念教学目标评价的教学设计
——以“锐角三角函数”为例
2023-04-15张白翎
张白翎
(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 泉州 36200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所以传统教学观念已然不适合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去寻求新的教学设计策略.数学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关系着学生思维能力与生活应用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数学学科理论性强,学习较为枯燥,所以教师更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探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主的生本理念的支持和引导.
1 生本理念概述
那么何谓生本理念呢?它是指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而以学生为本,是指将学生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教育活动,是充分重视学生的中心地位的教育思想.在生本理念下,教学活动的目标、评价设计以及教学内容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考虑他们的学习需求,考虑他们的成长需要,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灵活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所以生本理念下,学生的教学不再以教师好教为目标,而是以学生好学为基点,用契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开展灵活的教学,这样才是真正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看作成长的主体,在尊重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2 基于生本理念的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生本理念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核心思想,是正视学生成长本质、带领教育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在生本理念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应当更加明确和清晰.数学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性与创新性,力求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更需要良好的环境和策略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在生本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体明确,教学活动能够推动主体的自主与探究性.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生本理念下这个主体不容置疑.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凸显主体,教师要围绕主体去设计教学活动,用契合他们的教学方式激活主体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自主的探究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技能.
第二,目标清晰,教学活动能够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协同性.数学教学是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而非答题应试,这也是学习主体成长所需要的目标.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有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设计,学生以成长为目标开展学习,能够让教与学在生本理念下协同进步.
第三,评价全面,教学活动能够促进主体发展综合应用性.生本理念注重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它更关注从全面的角度实施综合性评价,一改往日的只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引导教师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不以结果论对错.在全面的评价支持下,教学就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他们在个性化道路上实现有效成长.
3 基于生本理念教学目标评价的教学设计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核心时期,教师依据生本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将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基于生本理念,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立足学生主体,开展有效教学.下面就以《锐角三角函数》教学为例,诠释生本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3.1 用情境“说话”,推动学生知识理解
数学课堂理论性强,极其注重知识的理解,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更是未来实践应用的核心.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此时思想追求独立,渴望摆脱束缚,自我意识激增,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极度排斥枯燥的方式和压抑的环境.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要而言,初中阶段的教学应当更加灵活、开放、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帮助他们自主地融入学习之中.而情境是将知识融入真实场景或问题的途径,能使学生在场景中真实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理论,并具有良好的趣味性.因而,在生本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方式来辅助教学,让知识在情境中“说话”,使学生更好地在情境中理解知识、深化知识,达成基础理论能力的提升.
以《锐角三角函数》教学为例,锐角三角函数是体现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关系的数学概念,它用sin、cos、tan等特殊符号来表示,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果用传统的讲授与练习的方式来学习,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最终将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远期发展.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直观理解的目标出发,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于情境中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利用演示情境,用多媒体图像引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和角之间的关系,给学生以直观的图像显示,让他们形成形象的记忆.再以问题情境推动他们加深理解.比如,“在Rt△ABC中,已知∠C=90°,AB=10,BC=6,求出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与斜边的比值,并指出哪些是∠A的三角函数,用函数符号表示.”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借助演示情境下的直观体验,利用图形关系求出sinA=BC/AB=3/5,cosA=AC/AB=4/5,tanA=BC/AC=3/4.借助这样生动而直观的情境,学生就能够实现与知识的对话,这样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加速了学生理解的效率,使得学习更加游刃有余.
3.2 借探究“潜入”,增强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关注学生思维与方法的构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某种知识的学习只是暂时的,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数学思维则是帮助他们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学习力的持久性与综合性.而初中学生更倾向于开放式的、少束缚的、趣味性的学习方式,教师一改往日讲解的方式,而是用另一种学生主动探索的模式进行教学,就能够合理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借探究“潜入”深层的知识之中,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中锻炼良好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利用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问题,在问题中探究三角函数的内涵和意义,并尝试利用它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给出一个开放式的题型:“已知一个加工厂有一条传送带,传送带所在斜坡的坡度为1∶2,传送带运送的速度为1m/s,如果要用这条传送带把加工物送到离地面9m高的地方,那么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在此问题中,并未给出学生解题的方向,也没有明示相应的条件,所以学生就可以从探究中去尝试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5个学生为一组进行问题探究.首先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提炼出有效条件,而后再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再借助相应的知识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思考、会讨论,会被多元的思维和不同角度的见解所激发,这在无形之中就拓宽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将更开阔、更全面.
3.3 以实践“消化”,提升学生应用技能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学科,它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推动他们理解数学的奥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原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去解决各类问题.所以实践是内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的核心途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实践也是契合他们需求的方式,他们借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够很好地记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应用,这远比课堂被动的倾听要更有效率和效果.同时,实践也是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乐趣,推动科学探索意识的重要方式.因此,生本理念下,教师要依托实践活动,助力学生“消化”知识,通过实际问题推动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促使他们在应对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充实自信,推动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3.4 用评价“指引”,实现学生个性提升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而生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综合发展的理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关乎着学生自我认知和管理的能力.即使是相同的知识和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不同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就体现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基于生本理念,人才的发展是综合性的、长远的,但却不是一致性的、相似的,而是极具个性化、独特的,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能力与水平的.良好的评价方式就是指引学生走向个性化发展,专注于自身独特能力的途径.无论是数学教学过程还是学生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评价的推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拓展评价视野,从综合性的、个性化的角度去开展学生评价,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自己,实现个性化发展,而这也正是以生为本所追寻的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己成长的决策者,他们需要且能够选择自己学习的方式、发展的道路.而只有赋予学生这样的主体角色和能力,他们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能够有序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在成长道路上发挥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生本理念是新时代人才教育必须依托的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立足学生的主体位置,利用教学全过程,合理地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