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视频模式探究
2023-04-15戎晓杰殷雪迪
◎戎晓杰 殷雪迪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视觉新闻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视频生产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让新闻的“可看、可信、可读”特点得到更好的展现。另一方面,新闻视频生产不仅丰富了新闻传播载体,而且也使用户能够对内容进行实时解读和观看。因此,新闻视频生产模式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迎来了发展契机。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想提升视频的影响力,还需要不断创新技术、优化内容。基于此,本文将从传统媒体转型、技术与内容创新,以及如何提高视频生产水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新闻视频化呈现出的特点
首先,传统媒体的新闻视频化已经成为主流。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闻视频化也将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短视频时代中,视频化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更加明显。其次,内容同质化严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视频化所呈现出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另外,新闻视频化对用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用户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另一方面也对新闻事件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更加生动地还原事实真相及细节、挖掘人物特点等。最后,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两种媒介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甚至出现了跨媒介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如微信、微博、抖音等都成为一些公众人物发声和讨论事件、评论事件乃至发声的平台。
二、视频化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逐渐向视频化发展,呈现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一方面,从新闻传播的手段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具有信息内容、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从新闻传播模式来看,短视频能够将信息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因此,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除了要把握好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等因素外,还需要注重视频化的表达方式。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进行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各自擅长领域不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主要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因此,传统主流媒体要加大与新传播技术融合的力度。
(一)主流媒体在视频化发展中占据优势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不断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2018年6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该客户端不仅能够实现与其他媒体平台的融合,而且还能实现视频直播功能,这对传统主流媒体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此外,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主流媒体都在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能够得到有效运用,有一些传统主流媒体甚至已经沦为了“鸡肋”。
(二)新媒体融合为新闻传播带来机遇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中对信息的需求,而且能够增强用户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因此,对于新闻传播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也需要将传统主流媒体所具有的优势进行融合,进而实现新闻传播中信息内容与媒介形式的高度统一。同时,从技术角度来看,短视频能够为传统媒体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短视频具有丰富的画面形式、画面节奏等特点;另一方面,短视频能够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可以更好地将信息传递出去。从受众角度来看,通过对这些短视频的观看,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中的人物、社会生活现状等。
(三)视频新闻的“5G+4K+ AI”将给内容生产带来极大挑战
视频新闻在“5G+4K+ AI”技术的推动下,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新、更加优质的内容,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视频新闻将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和受众互动性强等优势,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随着视频新闻传播模式在短时间内从传统向现代跨越,将会给内容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首先,视频新闻素材数量庞大,但质量良莠不齐。其次,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存在滞后性和单一性等问题,同时媒体之间对于新闻内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次,视频新闻生产流程复杂、成本较高。最后,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全自动化生产。因此,可以说在视频生产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会给媒体工作者带来巨大挑战。
三、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视频模式的优化措施
(一)新媒体时代视频内容制作要实现转型与突破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内容生产。首先,在新闻视频模式创新方面,传统媒体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社会主旋律方面发挥自身作用。传统媒体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受众需求的变化,使新闻视频更加贴近受众,使网络短视频的内容、形式更加符合受众需求。要将新媒体技术与自身业务相结合,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其次,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行业的发展将会面临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正是传统媒体需要思考和有效应对的。因此,传统媒体要通过创新传播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后,视频化是指通过制作视频来展示新闻事实或者对现场进行实时报道。而短视频新闻制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闻图片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能够有效提升新闻传播效率及效果。
(二)积极发展“5G+4K+ AI”模式,为视频传播带来新契机
“5G+4K+ AI”技术是基于网络时代对传统电视和网络视频的一种新的发展,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更高的传输质量和更低的网络延迟等优势。以4K 超高清为主的全新融媒体直播,实现了新时期广播电视全媒体传播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极大地丰富了新闻视频内容。而AI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等算法技术实现对传统视频内容进行智能化剪辑和编排。此外,“5G+4K+ AI”技术是基于未来5G 移动通信网络环境,对高清、4K 超高清视频内容进行实时传输。5G+4K+ AI 技术不仅具有提升传输速度、降低延迟、扩大带宽、提高分辨率等优势,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传统视频节目的质量与稳定性。并且随着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深入,“5G 模式”将会成为未来新闻生产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融媒体发展下重构新闻视频传播价值链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媒体内容生态和传播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融媒体的到来让新闻的视频化成为主流。在融媒体发展背景下,视频成为新时期新闻传播最重要的渠道和方式。尤其是近几年来,融媒体迅猛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短视频用户规模突破10 亿。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传统媒体视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传统媒体并没有顺应形势发展变化进行视频化改造。从整体来看,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发明显。特别是在融媒介环境下,新闻生产呈现出了全新特征:一是传播方式更加丰富;二是传播主体更为多元;三是新闻报道更具交互性。因此,在融媒体发展下,新闻视频生产价值链重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于融媒体发展下新闻视频的价值链重构来说,传统媒体既要注重创新新闻内容生产机制,又要加强自身平台建设和用户体验打造。第二,从渠道销售角度实现全时全效传播。第三,在渠道销售方面实现融合共赢。对于融媒体发展下的新闻视频价值链重构来说,渠道销售模式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重视传统媒体自身平台建设与推广,积极拓展新平台市场;加强互联网与电视台的合作交流机营销合作;加强与其他媒介平台融合互通发展。要注重内容与传播方式之间的结合,以及新技术和传统行业之间的融合创新。第四,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通过智能技术+ AI 技术推动新闻视频生产方式变革升级。第五,从组织形态视角来看,要实现跨界联合,多平台联动宣传。新媒体的兴起为融媒体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而对整个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价值链重构来说更是一个巨大利好消息。第六,从价值实现角度来看,要实现全时多效传播。第七,在组织形态上创新商业模式,打造精品力作。第八,在内容生产方面,实现跨界联合,打造精品力作。第九,在价值实现方面做到全时多效传播。第十,在行业竞争方面,提升行业标准要求,提高行业竞争水平。
除此之外,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视频传播价值链重构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新闻视频生产体系机流程,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融媒体生产模式创新是融媒介环境下最主要的趋势之一。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其本身具有的优势性和创新性也更加受到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融媒发展时期,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融媒发展模式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从融媒体发展背景来看,要加强融媒技术创新升级: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内容传播创新,提高网络视频节目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水平,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进行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革新升级等。
综上所述,对于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视频价值链重构来说,不仅需要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升级、新平台模式不断涌现、全平台机制不断完善,而且要不断提高内容质量,打造精品力作也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一环。
(四)传统媒体转型
传统媒体的转型主要包括:在内容生产上,实现从“生产内容”向“生产用户”转变;在传播渠道上,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在新闻视频生产模式中,最主要的转变在于其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新闻内容。具体来说,传统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将新闻事件、人物信息等进行展示,利用碎片化、即时性、交互性为用户提供即时互动体验。例如,传统媒体《人民政协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全国两会相关信息,让受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又如,《人民日报》通过短视频《一年之计在于春》展现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人过春节的欢乐场景。再如,央视推出大型短节目《挑战不可能》,在“挑战不可能”环节中以主持人说相声的形式,向受众介绍关于春晚节目的相关知识。这些内容丰富了传统媒体报道思路和报道模式,提升了新闻报道时效性和互动性。又如,人民网的《人民视频》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制作播出,并通过全网推送,节目在内容上着力体现“正能量”,将视角对准普通民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形式上追求简洁精练,不追求煽情和过度煽情,而是让受众看完后有种很真实、很接地气的感觉。此外,节目还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精心设计,例如在“找个好媳妇”环节设计了一段特别感人、充满正能量的视频。为了让受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人民视频”和“新闻客户端”之间的联系,节目组将《直播人民》这档节目做成了一个长达12 分钟的“微纪录片”,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人民视频”对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方式创新与质量提升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五)技术与内容创新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新闻视频生产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方面,通过对新闻视频的数据采集,可以对用户行为习惯进行精准分析,从而为新闻视频生产提供更好的参考。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帮助传统媒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强用户的体验感,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创新内容需要依托新技术和新手段。一方面是传统媒体要对内容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则要借助新兴技术和手段丰富视频内涵及表现形式。
技术与内容创新将成为传统媒体提升视频影响力的关键。技术创新是视频化发展的关键,以视觉技术为例,新闻视频制作主要包括图片处理、声音合成以及声音与影像的融合。图片处理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媒体素材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制作出具有丰富视觉表现力的内容。声音合成则是将语音与声音结合,运用到新闻画面中。而视频化生产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内容创作与传播。在制作短视频时,需要将文字、图片信息进行整合,并运用 VR 技术及多屏互动功能来增强画面的动感效果。在短视频内容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客观真实的立场,避免新闻视频内容不够客观。在短视频内容传播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要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提高传统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使之能够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传统媒体来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加快创新步伐,以创新思维提升新闻视频内容质量。具体而言,主要是通过丰富视频内容、加强视频编辑、提高新闻视频制作效率三个方面来实现。首先,从丰富产品内容方面来说,新闻视频生产模式必须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其次,要提升媒体融合发展水平,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最后,还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视频生产模式不断优化、创新、发展,进而实现媒体融合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