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高质量发展广播电视初探
2023-04-15◎郑欣
◎郑 欣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5G 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高速智能的传输网络技术,可增强广播电视的节目制播与传输及呈现等能力,为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平台保障。广播电视行业的转型不能故步自封,需紧抓住5G时代的发展机遇,大胆运用新技术与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一、5G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的方向
5G 技术在强大的网络功能、安全性、网络带宽等方面的优势特点,都是4G 技术不能比拟的。5G 技术与广播电视媒体的深入整合,拓展了媒体的发展空间,为媒体的与时俱进增添了新的生机,也为媒体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技术保障。广播电视媒体在5G时代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内容多样
5G 技术优化了传统的通信功能,借助带宽优势可使得其他功能接入变得更加便捷,强化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功能,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功能综合体,逐步取代了以往单一的信息传播媒体,能够为受众提供生活中的常规性应用服务。依托广播电视网技术搭建的物联网系统,能够为受众提供足不出户的功能获取路径,受众可通过广播电视网获得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1]。
(二)交互方式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在5G时代下的信息交互功能逐步凸显,同时也带动了广播电视媒体交互性特点的强化。首先,广播电视媒体可通过交互的方式了解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媒体的精准化发展。其次,受众可通过交互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意见和想法等,充分体验广播电视媒体的优越性。最后,5G 技术的交互功能强大,为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的交互性功能诉求提供了技术支撑,可切实解决媒体受众一对多、多对多的技术障碍问题。
(三)多元主体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等主体,在5G时代下的多元化特点突出。一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方面,广播电视台内部专业节目制作人员与广大媒体受众等主体,都可以依托各类节目制作软件完成相应节目内容的制作,虽然存在内容专业性高低的差异,但接地气的内容与形式更利于增强与受众的亲近感,使广播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二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面,新媒体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带动下的功能越发强大,转变了以往固化的媒体传播方式,受众可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共享喜欢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5G 技术提高了传输速率,实现了节目内容的快速传播,让节目传播的多元化与网络化等特点越发突出。
二、5G时代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战略部署
广播电视行业在5G时代下,首先需布局新一代无线广播电视技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成立无线交互广播电视工作组,主要负责研究5G时代下的新一代无线广播电视技术,制定并施行智慧广电战略,在无线交互广播电视技术的转型方面,加大对标准制定和国际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力度,积极打造新一代无线交互广播电视网,促使基于5G 与无线交互广播电视技术的超高清电视广播服务工作得以落地。其次,做好广播电视5G 网络发展的规划工作。根据智慧广电发展相关的指导文件,在广播电视网络中的5G 技术部署与应用方面下功夫,促使基于5G 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技术体系尽快成型。广电网络企业需积极相应政策方针的号召,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与华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在5G人才培养、全媒体云平台建设、5G 视频业务孵化等方面加强实验创新。当地政府需加强对广电5G 发展的关注和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促使其得以正规化发展。最后,积极拓展广播电视台的5G 渠道。广播电视台将5G 作为搭建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立足点。与移动或联通等在4K 超高清频道建设、5G 技术研发、内容分发等方面,展开内容、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启动“5G 媒体应用实验室”项目,进一步推进5G时代下的视频应用与产品创新。作为广播电视单位的领导层与管理层,需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开放性思维和大数据思维等,加强对5G时代下的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视,加大关注和支持力度,摸索搭建新的工作体系和控制格局,为广播电视行业和岗位工作的创新发展献计献策。
(二)优化资源渠道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在5G时代下的作用发挥,离不开高性能硬件设备的支撑,以持续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转型发展,一是需优化配置资源和硬件设施,革新广播电视行业中的传输设备,让广播电视节目的清晰度更高。在转型前需明确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对设备性能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了解硬件设备在整个行业中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力等,促使现有的硬件资源更加完善。通过对移动设行硬件的优化,让接收设备可兼容5G 信号,促使终端设备的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固定式的通信设备采用5G数据信号接收口,可解决5G 信号丢失的问题。5G 信号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信号的基站数量更多,使高速信号体系更加完整,广播电视信号连接5G 基站,更利于强化信号的接收效果。二是5G时代下广播电视传输需优化资源渠道,旨在提升节目内容的品位和节目播出的效果,迎合各年龄段与行业受众的喜好。三是实现远程制播。5G 有“泛在网”的特点,主要是指广泛覆盖与纵深覆盖,能够让广播电视节目满足不同访问方式与内容等差异受众的不同需求。节目信息通过5G 数据链路与多个基站,快速向各个制播平台传播,再从平台传播给用户终端,传播的速度提升,也更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播放效果与用户观感更佳。5G 技术越发成熟,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越发自如,通过完善传统的城市广播系统,实现网络与广播信号的有机整合,搭建起综合的广播电视网络,使广播的覆盖范围与信息量更大,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利,更利于扩大广播的用户基数[2]。
(三)功能开发
弹幕、弹屏等节目二次加工的效果理想,但仅限用于网络节目,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应用无法实现,需要用户下载节目后,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软件在网络上加工处理,让视频文件更符合受众的需求。5G 网络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二次加工,利用5G 将待加工的节目传输到编辑软件内,以此完成二次加工的工作。5G 技术为节目的二次加工提供了便利,更迎合了受众的喜好。除此之外,5G 技术为广播电视转型提供了功能支撑,尤其是二次加工、片段整合、节目剪辑等新功能的运用,实现了传统广播电视的有效转型。
强化视频内容的更高效分发功能。接收视听内容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随之增多,视听终端设备的屏幕质量、存储容量、处理能力等方面随之强化,在不断创新服务和持续扩大内容提供的背景下,也带动了用户对可负担性、可用性、质量、选择等方面的期望值上升。在5G时代背景下,各类视听终端的硬件逐步创新,终端的渗透率和性能也随之优化,促使用户的视觉体验与使用体验逐步强化,也使得受众逐渐形成了在便携式智能终端观看视频内容的习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迎合受众在便携式智能终端上观看视频内容的习惯,在可行的商业模式支撑下,实现个性化与定制化直播、电视频道直播、视频点播等多种形态的5G 视听内容传输分发。
(四)技术整合
随着受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大。这就需要广播电视行业合理整合5G 技术,如利用信道、反信道技术,让受众能操作一些网上的节目资源。在电视节目传输转型中融合一些语言操控、自动化技术等新技术,使5G 技术在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如依托5G 技术,实现广播电视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更利于满足受众的需求。这就需要尽快完善融合系统,以便融入更多的技术,夯实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发展的基础[3]。
在4K 超高清技术方面,广播电视节目的4K 超高清分辨率更高,在实物感和临场感等方面,都是以往720P、1080P不能比拟的。依托先进的编码技术,满足更大的信号带宽要求,使分辨率得以成倍的增加。基于H.265/AVC 技术、先进压缩编码技术的4K 超高清电视技术,确保了节目的图像质量,也使数据传输率随之降低。因此,5G 网络低延时与高带宽的特点,满足了4k 超高清电视传输的需要。
广播电视传输中的三个关键5G 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MEC 技术。5G 技术中MEC 是指移动边缘计算。在以往的网络服务中,主要利用云计算的载体完成终端的输出和输入。而MEC 技术在5G时代应运而生,在临近用户端的位置组织云端计算,拓展云端计算的范畴,利用移动边缘计算的条件,让受众享受到高效的网络服务及体验。在广播电视传输转型中应用MEC 技术,可提高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受众可以在各终端设备上观看各类电视节目,使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过程更加优化。二是SDN 技术。5G 网络中的SDN 技术是指软件定义网络,解决了硬件在网络结构中的限制问题,便于调整和扩展与升级网络结构。基于OpenFlow协议的SDN 网络结构,实现了网络硬件设施内的物理部门与控制部门的有效分离。SDN 的网络结构涉及到控制、数据、应用等模块,数据模块是SDN 网络结构的基础部分,交换机会在各协议下搭建出SDN 数据通路,用于控制与应用模块的连接。控制模块属于SDN 的核心,负责整个网络中的运算与全局网络的转发。应用模块实现了SDN 网络结构上的所有应用。经过标准化管理后的SDN 网络结构,具备可编程、集中控制等应用特点,为电视广播传输技术在新时代下的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可编程的条件保障支撑。三是NFV 技术。5G 网络中的NFV 技术是指功能虚拟化,主要用于虚拟处理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在拓宽业务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业务拓宽是广播电视传输技术转型的关键所在,涉及到新业务的开发与新设施的添加等。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利用NFV 虚拟处理软硬件,统一软硬件平台,让平台具备通用性的特征。虚拟技术是广播电视传输技术转型必不可少的,通过整合业务软件与通用硬件搭建开放式的网络结构,满足新业务开发与拓展的需要。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转型中开拓新业务,可依托NFV 技术搭建虚拟机,在虚拟机上安装各软件,以此完成业务拓展。NFV 为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提供了虚拟化的条件,降低了业务开拓的难度,实现了IT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五)创新节目内容
高质量和新颖的节目内容,是广播电视运营和转型发展的核心。5G时代下广播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唯有提高节目质量和吸引力,才能突出重围,这就需要发挥5G 网络技术在节目创新方面的促进作用。广播电视在5G时代下的发展,需积极融入创新的工具与概念等,如搭建5G低延时传输链路,整个链路上节目信息传输时,丰富终端设备的应用,链路终端投影仪与VR 设备和电视等都能接收到节目信息,实现了智能化的传输,解决了节目传输与观看中的卡顿等问题。终端用户利用VR 设备沉浸在虚拟的体验场景中,可获得全方位的视觉体验。
VR 与AR 的融合,是5G 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常见应用形式。VR 是指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VR 技术以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为前提,为体验者营造一种环境沉浸感。VR 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应用,能够让受众欣赏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沉浸在模拟出与真实景象高度相似的情景中,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AR 技术是一种可将虚拟信息添加与融入到真实世界的技术。AR 在5G技术的支持下整合至广播电视节目内,通过真实世界与虚拟信息的融合交织,形成无缝对接的形式,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令受众获得全新的体验。借助AR 技术高度集成化的特点,融入广播电视中,让受众在真实的场景中获得耳目一新的体验。
(六)培育高素质人才
作为广播电视领域的工作人员,需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利用开放性思维、新的技术手段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价值,为广播电视行业的转型提供人才保障。各部门要组织员工展开教育培训活动,更新其专业知识技能,要求其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5G 技术去开展岗位工作,提高工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使工作质量得以持续提高。发挥激励的作用,激发员工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不断向复合型人才的标准靠拢,使其积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要求。
三、结语
5G时代下广播电视的高质量发展过程复杂繁琐,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明确5G时代下的发展机遇,在技术保障、人才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整体性地推动广播电视技术和工作模式创新,建立健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工作体系,使5G 技术在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竞争力提升和效益空间拓展等方面的作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转型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