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红色非遗传承人的新媒体素养与能力探索

2023-04-15宋思贤杨珂宁黄咏楠

传播力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苏区遗传素养

◎宋思贤 杨珂宁 黄咏楠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具有门槛低、成本低等优势,通过行业性、区域性自媒体可以为更多传承人提供推介平台[1]。可见,利用新媒体是非遗传播的重要手段,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新媒体素养与线上推广能力则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赣南苏区非遗传承人的实际情况,将新媒体素养划分为功能性取用、批判性取用、功能性创用、批判性创用四个维度,将线上推广能力划分为内容创作、受关注度、个人意愿、资源利用四个维度,并对433 位赣南苏区非遗传承人进行调查,提出针对苏区非遗传承人新媒体素养与线上推广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非遗传承人应充分发挥自身提升新媒体素养的主观能动性

非遗传承人作为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非遗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的第一人,是非遗传承中最关键、非遗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本文试从功能性取用、批判性取用、功能性创用、批判性创用以及资源利用五个维度,提出提升非遗传承人新媒体素养的策略。

(一)主动接触新媒体知识,认识新媒体的作用

功能性取用的理解子维度对于线上非遗推广能力的受关注度、个人意愿、资源利用均有显著影响。问卷数据显示,在赣南苏区的433 位调查对象中,有163 位非遗传承人未曾有过线上非遗推广经历,占总人数的37.6%,共243 人没有自己的用于非遗推广的新媒体平台账号,占比高达56%。可见,苏区非遗传承人的新媒体使用普及率不高,对新媒体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因此,非遗传承人应该主动接触新媒体知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推广传播非遗。

(二)增强对信息的辨别和整合能力

批判性取用中的评价能力对内容创作、受关注度、个人意愿、资源利用均有正向影响作用。评价能力一方面体现在能够明确与非遗内容相关的信息和媒体的性质、角色和范围,另一方面体现在能够分析判断非遗相关的内容质量,从而进一步鉴赏优质内容,并有选择地进行吸收。非遗传承人多为50—59 岁的中老年人,对于新媒体时代下海量信息的吸收与鉴别能力较为缺乏。因此,应注重对于网络信息的鉴别,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辨别与整合能力。

(三)思考非遗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善于创造创新

功能性创用的生产能力对内容创作、受关注度、个人意愿和资源利用均有正向影响作用。生产能力不仅仅要求非遗传承人对于剪辑修图等实用性技能加以熟练掌握,而且还要在内容的创作上有自我的创新意识,这有利于吸引一定数量的视频受众,促进新媒体账号运营的良性循环。而“面向过去、自上而下”的传承模式,使苏区非遗传承人面临固化与单一化的传承困境[2],内容推广形式往往以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图片、文字、视频为主,较为简单和单一。因此,非遗传承人应该主动思考非遗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积极寻求创新。

(四)关注非遗相关政策,增强信息传播的责任感

批判性创用中的创造能力对个人意愿、资源利用均有正向影响作用。创造能力表现为了解《“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相关政策,这与资源利用维度中的政策利用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如果传承人对非遗传播的政策有一定的认识,那么他就有一定的利用政策资源、挖掘支持非遗传播条件的能力。因此,非遗传承人应该积极关注非遗相关政策,增强信息传播的责任感和线上推广的个人意愿,乘势而行。

(五)打破思想壁垒,积极与同行及年轻人交流学习

从调研地区赣南苏区来看,目前非遗传承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交流圈处于未成熟的阶段,有很大部分传承人并没有与其他同行交流的渠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传承人线上推广能力的增强。此外,非遗传承人群体的中老龄化也是导致其新媒体素养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苏区非遗传承人应该增强交流意识,借助新媒体积极与同行进行合作与联动推广,同时可以向身边的年轻人多交流探讨新媒体网络的特征,这也有助于了解年轻受众对新媒体内容产品的口味和喜好,由此推动自身新媒体素养与线上推广能力的提升。

二、政府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给予政策及平台支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早已成为公共文化事业,这也意味着政府在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需要起重要的主导作用。目前,政府由对于非遗“输血式保护”已慢慢转变为“造血式保护”。在新媒体时代,想要让非遗重新焕发生机,政府需在非遗传承人群体与受众之间架起一道新媒体培养的桥梁。

(一)在“文”的方面,加强政策倾斜与给予政策优惠,鼓励非遗文化与多元文化融合传播

首先,要下发关于非遗文化保护及传承的鼓励性政策文件,对于非遗文化给予一定的政策性支持。该政策需要根据时代根本需求而变化,起到指导与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帮助非遗文化更好与时代相契合。同时,要做好政府与社会层面的文化宣传,讲好非遗故事。

其次,立足苏区特有的红色文化特色,运用整合营销思维将非遗文化及红色文化融合传播。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苏区政府的文化、文旅等相关部门需深入挖掘两类文化间的内涵联系,以形式、活动、创意等手段联结两类文化,不仅可以使非遗文化借助红色文化这类主流文化扩大知名度,而且还能让受众已熟知的红色文化、红色故事迸发出新的光彩。红色文化及非遗文化融合发展、叠化传播,不仅能取得文化协同效果,而且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化本身的价值。

(二)在“物”的方面,加强打造数字化平台,推动非遗文化创新产品的创造

首先,要进一步打造数字化平台,推动非遗文化数字化、可视化、全民共享化。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称《意见》)。自此,文化数字化被提高至国家战略层面。将各项非遗文化数字化,进行最全面的展现无疑是顺应时代之举。

其次,要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创产品的制造,打响非遗文化相关品牌。经济是文化与政治的基础。非遗文化在当代式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匹配市场需求,难以获得市场部分的利润。因此,政府需在保护与传承各项非遗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发掘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帮助其进行元素挖掘、文创设计,将“非物质”的非遗文化打造成可视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三、社团组织应发挥其不同的优势,给予非遗传承“人”与“学”上的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延续的主体是多元的,而社团组织便是其中的重要力量[3]。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社团组织是指以文化、学术或公益性为主的非政府组织,并非党组织。社会团体组织应积极参与到非遗传承中,发挥不同团体组织的自身优势,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年轻的力量及学术上的支持。

(一)在“人”的方面,培养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为非遗文化注入年轻与专业的力量

首先,志愿者协会、大学生非遗相关社团等团体要积极参与到非遗传承的志愿活动中。相关社团组织需依据自身平台力量帮助社团中的年轻人与非遗传承人对接,形成帮扶机制。帮扶可以有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与政府举办的非遗新媒体培训讲座形成互补,组织志愿者进行线下“一对一”式的培训与答疑。经调研团队实践证明,一对一实操培养对于传承人的新媒体能力及线上推广能力培养有更强的推动力,且在一来一往的讲授中,人与人、文化及文化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传承人更专业的想法以及年轻人之间的创新创意产生碰撞,往往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其次,社会上各种文化爱好者团体组织、新媒体从业者团体组织、设计师团体组织等,可以与非遗文化相关从业者组成文化交流圈子,建立一个汇集多元文化的平台。“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与想法迸发,能够从内部促进非遗文化的创新,使非遗文化与普通群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让非遗文化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双向理解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在“学”的方面,促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以理论引领实践

首先,相关研究学会应积极研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机制,密切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入探讨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持续性的调研与实验,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建言献策。

其次,苏区的非遗文化本身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苏区的土地上,非遗文化及红色文化交织。因此,探讨对于非遗文化及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无疑是推动非遗文化更好传播的创新之举。苏区当地的红色研究学会、非遗文化研究学会等团体组织应立足本土,积极进行学术探究,完善江西省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的纵向历史研究、横向发展研究,探索文化交汇的具体路径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夯实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并以理论的先行推动实践的发展。

四、潜在非遗传承人应提升自我认同,推进技术反哺

非遗传承人新媒体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其中,非遗传承人的家属、学徒、弟子、代际受承者等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拟将此类具有非遗项目的传播推广能力,且对传承人具有资源可接近性、相处可持续性、意见可协商性的人群定义为“潜在非遗传承人”,默认其不属于统一认定制度下的非遗传承人。

(一)建立稳定的关系,提供长效支持

首先,“潜在非遗传承人”需要明确自身与非遗传承人之间存在多尺度的联结,重视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关系。两者一般具有利益共生、责任共担、情感共存的关系。

基于此,“潜在非遗传承人”应从以上提及的三个角度提升与传承人之间的关系认知,深化对自身作用和角色的认同。在非遗传承人新媒体素养和推广能力提升的路径中,“潜在非遗传承人”可最大限度给予物质、情感上的支持,避免自身在非遗传承人支持网络中的缺位;非遗传承人如面临舆论压力、责任压力时,“潜在非遗传承人”可通过言语及行动给予鼓励。此外,由于与传承人具备可持续的相处条件,潜在非遗传承人更应该提升自身新媒体素养和线上推广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长期参与文化推广和保育的实践进程,维系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想象。

(二)加强情感联结,破除内心拮抗

当前研究对非遗传承人提升新媒体素养及线上推广能力的建议,更多停留在技术和教育层面,但非遗传承人在跨越技术鸿沟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拮抗或焦虑情绪。“潜在非遗传承人”有助于实现情感赋能,弥合非遗传承人在素养培训和能力提升过程中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首先,“潜在非遗传承人”需时刻关注非遗传承人在素养提升和能力培训时的心理状态,了解其负面情绪的产生动因。部分年龄较大的传承人属于“数字弱势群体”,“潜在传承人”应该在过程性学习中频繁与传承人沟通,避免传承人陷入孤立的学习困局中。

其次,非遗传承人除了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激励外,还应长期参与传承人的学习进程中,与传承人学习讨论、共同进步,纾解负面情绪,破除传承人内心拮抗,消除被扩大的恐惧心理,同时自身也获取“硬技能”提升的机会。

再次,提升传承人新媒体素养及线上推广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情感联结的可持续性也亟待增强。“潜在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应渗透到非遗传承和传播、个体参与和实践的全流程中。

(三)参与意见共商,推进技术“反哺”

由于部分非遗具有封闭性的特质,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形式全盘接收、不求变革[2]。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文化地位从“小众尊崇”演变成了“被大众选择”。非遗传承人新媒体素养和线上推广能力的提升,不仅是为了扩大传播声量,更是为了非遗能在时代中永续发展、适当创新。但是,非遗传承人自身年龄偏大,导致其在运用新媒体传播非遗时仍然易受思维固化、认知僵化的影响。

“潜在非遗传承人”是最接近、最了解传承人的年轻群体,且具备较高的文化认知和文化传播能力。“潜在非遗传承人”应主动参与与传承人之间的意见共商,推进“技术反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和传播相关活动,尤其是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实践活动。在意见商讨时,“潜在非遗传承人”可借助自身的年轻视角和创新意识,输出契合时代需求的“年轻话语”,与传承人共同探讨和尝试,但要注意充分尊重非遗传承人的意见,实行渗透性的技术“反哺”教育,便于传承人理解和接受。

五、结语

在苏区丰富且多样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红色背景下,充分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新媒体素养、提高线上推广能力,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自身,还是政府、社团组织、潜在非遗传承人等重要主体,需不断提升对新媒体素养的重视程度,共同行动,形成合力,方能推动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中更好地焕发新活力。

猜你喜欢

苏区遗传素养
非遗传承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苏区创业致富人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