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虚构写作:新闻报道的范式变革与创新发展

2023-04-15◎李

传播力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虚构创作

◎李 珂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2370)

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也称特稿或叙事新闻,它是一种以故事形式呈现的具有文学性的新闻作品,同时又具有客观性。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对新新闻主义的接续发展,具有多样化的叙事方式、个性化的细节呈现、复杂的叙事结构、沉浸式的新闻采访,以及理性关注边缘事件等特点。《冷血》的作者杜鲁门·卡波特被认为是非虚构写作的领路人,这部作品也为非虚构写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种写作方式在诞生之初就饱受非议,转变的契机在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的《凯利太太的妖怪》,将新闻性和文学性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赢得了首届普利策新闻奖的特稿写作奖,这可以看作是新闻领域非虚构创作的开端,逐渐受到美国业界和民众的肯定,继而其影响力逐渐扩散至世界各地。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界引进了“非虚构写作”,文学期刊最先注意到了这一新的文体形式,《中国在梁庄》《大地上的亲人》等一系列的文艺创作开始受到关注。在新闻媒体中,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是报纸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一部非虚构写作作品,它的出现意味着非虚构写作进入了新闻业,面临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新的机遇。腾讯信息成立了“谷雨实验室”、腾讯慈善基金会和腾讯网联合启动了“谷雨计划”,用于扶持非虚构写作作品。

一、新媒体视域下非虚构写作的范式变革

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实践在国内的兴起是传媒变革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更是读者对于优秀新闻文本的阅读需要。如今新兴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大部分的稿件以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发表,其中的典型代表有界面的“正午”栏目(NoonStory)、腾讯的“谷雨”项目和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等①,非虚构写作也逐渐打破了专业化、圈层化的垄断,正逐渐转向全民化的写作。

(一)开拓形式:从“单一渠道”到“立体传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从移动端阅读新闻,文章不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非虚构写作的传播。无论是传统媒体所设立的特稿部门,还是新媒体的非虚构写作平台,都拥有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后者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谷雨实验室、冰点周刊等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打造了一批热门的非虚构写作文章,读者不仅可以借助手机在闲暇时间阅读,而且也可以分享、转发自己认同的文章。微信的本质主打社交,用户之间的关系是点对点的强关系,可以通过好友间的分享来实现圈层化传播,微信公众平台也延续了这一特征,文章在点对点推送给用户之后,借助用户的微信圈子进行扩散,这是一种人际间的传播模式,有利于不断扩大信息的社会覆盖面。

(二)议题创新:从“主流叙事”到“多元故事”

科技赋能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写作和交流方式,从而刺激人们的自我表现。现在网络上的限制越来越少,版权的限制,再加上精确的宣传手段,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媒体,而非虚构写作的叙述对象也不仅限于专业的作家和记者,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在他们合力建构了多元交流的主体性架构之后,各类传媒平台也纷纷拿起笔来,用文字来纪录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非虚构写作创作增添新的色彩。

非虚构写作的语篇意义更具价值,它的重点在于文化甚至是社会活动,并且可以“从小到大”,以特定的事件描述来表现一个整体的社会问题,而它所涵盖的范围实际上就是一个客观的表现。从微观层面讲,小说创作注重个体的真实经历,从宏观层面描写现实,折射出社会和社会环境的深层变化,突出了小人物悲惨的人生际遇,这使得非虚构写作作品作为一种“社会公器”,通过个人体验来传达公众体验。以《中国在梁庄》为例,梁鸿以微观纪实的笔法来描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结构难题。今后,优秀的非虚构写作创作平台应该积极提供资金和平台,发掘优秀的作家。利用自己的平台,聚集一批有才华的非虚构写作作家,共同创造更多的作品。

(三)探索路径:从“变现困难”到“持续盈利”

培养适宜土壤和探索变现途径,是国内非虚构写作发展的两条主线。在传统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只能在媒体上发表或者出版变现,盈利模式单一,常常出现“自说自话”的现象,而新媒体时代为非虚构写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出售 IP 、成立非虚构写作工作室,与资本市场接轨等都成为非虚构作品变现的途径。如今迅速迭代的互联网传播技术为当下非虚构作品的叙事方式带来了更多可能,丰富了非虚构作品的表现力。随着非虚构写作的变革与发展,选题也不再狭隘,而是聚焦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不同领域的议题。在呈现方式上,随着受众日益提升的审美标准,非虚构写作的叙事方式从单纯的文字形式,走向“立体化”的表达,具体形式包括H5、音频、影视非虚构写作等。如《重返这五年》这部作品,以H5 的形式和亲民的视角,使受众感受中国过去五年获得的巨大进步,激发用户的爱国情绪,多维度地提供深刻、真实、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故事。

二、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之思

(一)流量追逐下的真实性存疑

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中,比尔·科瓦齐与汤姆·罗森蒂尔指出:“记者必须以真实为第一要务。”如今,新闻写作赋予了新闻工作者以更大的创作空间,以新闻的形式呈现出真实的社会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小说创作能体现出更多的社会生活。但是,在网络传播的今天,在信息传播的新媒介环境下,小说创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真实性大打折扣,乱象丛生。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已经不在考虑对公众有没有好处了,也没有了温度,而是一堆冷冰冰的数据,有些网站,甚至还把“十万加”“爆款”作为自己的准则。在19世纪后期美国黄色新闻热潮中,传媒工作者就曾注意到大众对星、性、腥的喜好,而且至今仍是如此。互联网、智能手机、虚拟现实技术,乃至机器人书写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进入到了一个资讯大爆发的时代。

(二)资金来源匮乏,缺乏长远计划

新闻稿件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只能在新闻媒介上发表,并编撰成书,很少能实现它的价值。缺乏资金来源将严重地制约非虚构写作创作的创作能力和创作的品质。以《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为例,其“强故事性”的题材选择和独到的叙述方式,迅速以高昂的价格出售了电影改编的版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考虑作品最终会如何呈现,若普遍采用影视化的叙事策略,虽然看似容易获得投资商的青睐,但也容易让叙事结构落入套路化的陷阱。过分追求文学价值和可读性,也可能会导致对细节的过分加工,甚至编造出与真实故事相差甚远的情节。叙事对于真实的建构总是有限的,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非虚构写作强调的“见而写之”能有效贴近真实,对事件进行事无巨细的采访和描写也能抵达传统新闻报道难以做到的“真实”。因此,非虚构写作并没有违反新闻真实的要求,而且它的工作手法和操作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新闻报道“浅” “片面”和“追逐热点”等方面的不足。

(三)主体深度卷入写作的客观性悖论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深刻的社会问题,常常要求作家“身临其境”,在不同的情境中与相关人物进行交流,从中找出相关的线索,并将其展现出来。在此期间,一方面,在接受访谈时,叙事人员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记忆与思想加以修改,即使是对其进行修饰,其所能传达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而在创作中,作者的情感、立场、态度等都会对作品的创作方向产生一定的“洞若观火”的作用。可以说,“新闻自由”的出现使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梁鸿是一位非虚构写作作家,他相信,作家必须具备“旅行”“参与”“共在”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工作模式,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作品,他们的创作才能真实地融入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的真实人生之中。以此为准则,记者的访谈创作必然趋向于社会学者、学者的实地考察,这样既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传统媒体追求的状况,也可以使记者由一个“看客”转变为“深度参与者”,对客观事实造成影响。

三、非虚构写作的破局之路

(一)扎根现实土壤,挖掘深度意义

非虚构写作要求深入发掘新闻的深刻含义,细致地研究事件的具体情况和背后的情节。而在注意力稀缺的今天,随着大量的信息流,更是要求作家在嘈杂中保持镇定,以真实为准则;提出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主题选择战略,用合理的声音来提倡语言的表述,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贩卖焦虑”。非虚构写作创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审视现实、洞察社会的途径,也是读者在信息的碎片化后的一种合理的回归。在新媒介的冲击下,读者在心理上的疲惫与虚无面前,小说创作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代社会的特点,绝非“速食”文学所能形容,随着新媒介的出现,“非虚构写作”的吸引力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重要。非虚构写作作家要肩负起体现时代变迁的重任,寻找其可读与深入的平衡,充分利用其公共属性,发掘其深层内涵。

(二)顺应时代趋势,注重资讯的传播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随着新型媒介的兴起,各种媒体逐渐融入到了新闻的生态体系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叙述方法的发展也给当代叙述方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各种不同的创作平台都能创作出多维立体的、互动的作品。作者和平台要尽快与飞速发展的新型媒介融合,借助手机技术与读者的阅读方式,进行深度的探讨;深入挖掘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应用与整合,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要注重信息的数量。因为非虚构写作本身不具备很强的时间流畅性,所以写作是一种潜心创作的工作,只有收集到充足的细节和材料,其创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比如,非虚构写作作家杜强的《废物俱乐部》,作者就是在“三和大神”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长期定居、观察、体验,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还原。当今社会已经把人们的注意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都消耗殆尽,生活也在压缩着人们的思维,而碎片化的读书已经成了主流。有些学者提出,新媒介不适合写出长篇小说,几万字的新闻稿件让人们感到畏惧,但是“内容为王”总是没错的。

(三)吸引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队伍

一篇优秀的特稿作品从调查、查访、写作等各环节都要经历反复的打磨和修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培养一位优秀的创作人才并非易事。然而当前非虚构写作的盈利模式和变现方式比较匮乏,人才资源的流失是当前非虚构写作难以有效发展的困境之一。而优质的非虚构作品离不开创作者时间和精力的全心投入,新鲜血液的价值是保证行业新意和活力的关键因素,如何建立标准和培养新生代写作者,是当前非虚构写作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今后,必须吸纳大批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作者,继续密切注意人们的生命境况和人生境况,在表达形式上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只有如此,非虚构写作的光辉才能持久。

四、结语

尽管面临一定的困境,但当下非虚构写作已经在不断努力破局。总体而言,以内容为核心,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生产者开始涌现。以《人物》周刊《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为例,作者用半年时间采访了全国各地数十位外卖骑手,揭示了外卖骑手的困境,引发全民对当代新技术的思考和对边缘群体的关注。同时,GQ 智族、冰点周刊、谷雨计划、时尚先生等也依托强大的传媒集团支持着优质内容的生产,在稳定的用户群中不断耕耘。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非虚构写作的尝试开始,我国的非虚构写作实践逐步发展,深度报道能力总体呈提高趋势。

在新闻领域中,对非虚构写作创作的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以“非虚构写作”的名义来支持虚假新闻的实例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对于“非虚构写作”的新闻活动,我们也应该进行“冷思考”。非虚构写作具有与小说不同的特点,小说注重对社会和历史事实的发掘,而非虚构写作则倾向于超越和美学。非虚构写作类报道在阅读中表现出了超出常规新闻报道的丰富经验,其具有可读性、丰富性、启发性等特点。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模式,它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好的故事永远有人买单。

注释:

①曾润喜,王倩.从传统特稿到非虚构写作:新媒体时代特稿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新闻界,2017(2):29-33.

猜你喜欢

虚构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虚构
《如诗如画》创作谈
虚构的钥匙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虚构的犹太民族?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