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2023-04-14刘海波
刘海波
摘 要:以《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要求作为切入点,以全面提升教育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紧扣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积极创新、探索多元化形态产品,回应新时代市场需求。转变传统出版思路,制定科学的多元化数字化出版模式,提升内容质量,注重盈利及效益,完善数字化管理机制,强化数字化资源整合,这样才有利于加快教育出版和数字出版紧密融合发展,为教育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教育出版 数字出版 融合发展 多元化
2021年12月,《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鼓励跨界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新业态”。出版相关单位按照规划要求,要落实数字化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数字出版产业。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教育新基建。这为新时代出版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参考,成为全面提升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机遇、现状、困境以及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力图为当前的教育出版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一、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至今,“双减”政策落地已一年多,结合教育市场发展需求,原有的教育出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出版思路,认识到数字出版资源的实际价值,并且分析未来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及时加快教育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从政策角度来讲,“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各级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对线上学习的内容、收费、方式、时间等各方面做了很多新规定,在收拢校外培训的同时,也为教育数字出版带来新机遇。教育出版与线上教育创新性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其一,明确教育出版行业和在线教育之间具体融合的本质和方法。教育出版的重点是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时,依托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出版方式和推广方法。教育出版和在线教育相融合,不仅能够全面丰富教育出版内容,打造优质的教辅资源,也可以让信息化交易平台由此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打造教辅头部产品在线系统学习课程。
其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出版和推广。这种创新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构建的新型策略,能够维持教育出版社的创新动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定位教育出版与在线教育之间的共同点以及交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两者的各自发展需求,又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找到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借助两者之间的联系让在线教育成为盈利、发展、技术兼并的新型教育平台,也可以让传统教育出版体系获得持续性的创新活力。[1]
融合发展是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方向,秉承着融合出版发展的理念,教育出版行业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教育新理念、新模式,并系统性地加强对教育学科、课程、教材、教辅的研究,积极创新、探索多元化形态产品,回应新时代市场需求。
二、 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教育APP多元化发展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在线教育学习平台APP也逐渐丰富起来,有的是为用户开展教学提供支撑的平台型APP,有的是为用户学习提供辅助的工具型APP。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与纳米盒联合出品“沪学习”APP,该APP匹配上海版本教材与学习要求,为上海1~9年级中小学生提供数字课本和课外阅读服务。而辅助性工具型APP较为普遍,市场上这类APP非常多。例如,教育类出版社在出版教材和教辅时,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开发出的教材教辅辅助性工具APP,教育出版行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多途径学习方式,不断强化学习效果。
(二)数字教材侧重实用性
自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以来,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导致数字教材的需求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数字教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从未改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教育类出版社借助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大数据等功能,將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材、数字资源和学习工具全面整合,最后形成教师和学生所需要的教材,进而达到数字化教学的目标。最为熟知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数字教材,在数据的逻辑性、关联性以及智能化设计方面均已经达到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数字化教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在线学习资源灵活多样
在线学习资源属于教育类出版社的重要数字出版产品,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差异性明显。在线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教材以外的学习内容。在线学习资源的开发工作,需要考虑总体需求和个体需求的差异,确保出版的内容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学习资源涵盖不同年级、不同维度的学科知识、课外学习资料和相关练习等,数字化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主要以视频和音频为主,学生借助在线平台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自主巩固学习效果。
三、教育出版融合发展中的困境
(一)教育出版社发展内驱力不足
传统型的教育出版行业很难加快教育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纸质图书主要以教材教辅为主,而这部分对消费者而言是刚需,仅仅依靠这些教材教辅,就能保持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很多教育培训机构没有了,消费者对教材教辅的需求不再是一本纸质图书,而是要有视频,要有测评,也要有练习,是一本“智能教辅”。起初,各家教育出版社也都努力尝试着传统出版转型数字化出版,但是开发数字化需要投入技术、人力和资金,而教育出版社内驱力不足导致很难加快教育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二)复合型人才匮乏
从事教育出版行业的传统编辑从选题策划到图书出版再到图书宣传,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和科学素养。在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过程中,数字教材的开发使用、各种学习平台APP的建立、数字资源的整合等,均需使用专业的互联网技术,数字出版的内容和技术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传统出版的编辑已经认识到出版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对融合出版发展感到无所适从,作为一名编辑,技术素养是今后必备的能力。
(三)数字资源难以整合
当前,教育数字出版产品已经取得了部分成绩,实现了数字化產品稳步发展,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材教辅数字资源在短时间内很难整合。例如,选择何种方式将已经出版的教材教辅等学习资料与数字出版有效结合,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成为阻碍加快教育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数字出版行业快速发展,教育数字资源内容的整合工作需要快速推进。教育数字出版涉及的内容种类多种多样,教育出版社如果不能将这些数字资源整合起来,必然会影响教育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
四、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市场需求,制定多元化数字出版策略
1.素质综合类数字教材和电子书
“双减”政策的落实,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自由学习时间,而校内较为完善的素质类教育体系也初步形成,这能够带动部分教育辅助类图书销量的提升。北京开卷于2022年11月发表的《“双减”背景下,教辅教材市场表现如何?》一文指出:课外文教类读物较为畅销,“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教育”成为教材教辅类图书关键词,带动相关题材图书热销。这为传统的教育出版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其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为此,教育出版社需要及时推出多样化的素材和学习资料,而综合其主题来看,通常为以下两种,[3]第一种是素质综合类资料,主要满足院校课后服务以及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例如,配合教材提供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教育”相关阅读的数字教材。第二种以家庭教育类的资料为主,由于学校课内作业大量减少,再加上课外补习班也大幅度削减,学生有了更加充足的时间来参与家庭活动以及亲子活动。因此,为了满足家庭教育的需求,可以增加课外文教类读物类电子书。
2.学科类短视频
大多数教育出版社单纯地以义务教育、课后辅导为主进行教材教辅出版,市场上大多数纸质教辅图书呈现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讲解+习题”为主,而只有少数教辅图书附有视频或音频讲解的二维码。在学科类培训机构逐渐关闭,搜题APP下线之后,学生和家长对校外的教育辅导需求仍然存在,而市面上的教辅书远远不能满足这类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作为教育出版社,要加强教育资源的供给,及时打造出线下图书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数字出版产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对于理科同步类教辅,全书配上“知识点讲解+练习题”短视频,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使用;对于语文学科类教辅,作文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这类教辅图书可以配上短视频,方便学生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写作方法和阅读答题技巧;对于英语学科类教辅,语法和阅读理解是难点,这类教辅图书可以配上短视频,即使没有培训班,学生根据短视频学习也能自行解决语法问题。
3.强化数据资源库意识
教育出版社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内在优势,提升建立数据资源库的意识。教育出版社要结合学生不同的年级以及不同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学习期间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目的进行优化,提供具备多元化的数字资料获取、检索、下载等功能的平台以及客户端,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其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二)提升内容质量,打造科学的盈利模式
“双减”政策的落实为当前教育资源体系的供求关系优化产生了推动作用,家长以及学生的校外培训需求逐渐转移到了学生自学领域,而进一步强化教育资源供给,有效性也成了院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其中全面提升课后服务的实际水平,打造多元化的资源体系,已经成了多方关注的重点。[4]无论是传统教育出版物,还是数字化出版物,内容本身始终是核心,教育出版界要及时了解原有教育出版社的短板,构建王牌内容,完善各类出版素材的品种和细节。只有精准定位教材教辅内容,才能借助数字化手段提供更精准、更具象、更直观、更便捷的教材教辅数字化资源。
在数字出版行业以及数字化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教育出版社还需要通过数字出版来获取一定的收益,这样才可以维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以数字化为依托打造的收益体系,通常以付费资源下载为主,另外,不同的数字平台上传、分享文件也涉及会员权益,这是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教育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在以义务教育为依托提供数字出版服务的过程中,教育出版社还需要打造免费的数字化内容,并且做好线上延伸以及拓展型服务,打造免费和收费相结合的数字化产品才可以为传统的纸质教辅图书带来增值服务,以减少知识付费对教育出版行业造成的限制和影响。
(三)完善数字化管理机制,强化数字化资源整合
数字出版主要优势在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进行数据资源的整合以及分析,数据储存的体量极为庞大,数据传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传统的教育出版社可以借助数字出版的这一特点改变传统教育出版中的资源浪费以及效率低下问题。而想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但是大部分出版社的数字化出版还处于数字化处理阶段,相关的管理机制并没有建设完备。[5]因此,完善数字化管理机制,才能有序地推进数字化出版的各项工作。
教育类出版社要落实好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梳理,能够进一步净化教育市场环境,维持良好的竞争状态。[6]首先,教育出版社要加强对自身文化体系以及品牌效应的塑造,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现有纸质图书进行资源整合,与纸质图书紧密衔接,配上数字化产品,起到图书与数字互为补充的作用,这样才可以让出版体系保持活力。其次,对于后续开发的新选题,教育出版社要关注到数字化的重要性,给数字化资源预留充足的融入空间。最后,要及时了解教育行业发展的动态,通过前期预测以及实时跟进的方式,掌握教育市场的实际需求,建立具有多元化特点的数据库以及资源库,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既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增强教育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五、结语
在融合出版发展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机遇,因此,积极地借助数字出版优势,将原有的纸质出版产品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不仅可以拓展教育资源的应用范围,还可以增强资源传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打造最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数字化服务体系;不仅能够让“双减”政策的落实更具多元化特点,更可以为我国教育出版社的长久发展提供有效动力。
(作者单位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