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产丰田威尔法电动行李舱盖功能偶尔失效的故障排除
2023-04-14江浩男蒋钱浩
江浩男 蒋钱浩
关键词:电动行李舱盖锁总成、位置开关
故障现象:一辆2019 年产进口丰田威尔法混合动力多用途汽车(MPV),搭载2AR 型2.5 L 发动机和E-CVT 无级变速器,行驶里程为1.9 万km。该车曾因电动行李舱盖功能存在偶发性失效来店检测,当时检测无故障码存储,断开蓄电池再装回后一切又都恢复正常,长时间试车无法重现故障。维修人员建议用户继续使用。近日用户反映故障再次出现,且采用之前的断电方式后故障依旧存在,因此来店维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后,了解之前的维修信息并得知,该车之前因追尾事故钣金修复过行李舱盖,但并未涉及电子元件及线路的维修。该事故之后过了一个多月才出现偶发行李舱盖工作不良现象。近日该车出现行李舱盖打开后关不上的现象,用力关上之后行李舱盖就再也无法打开。
维修人员首先检查前部的电动滑动门主开关能否打开。然后使用遥控器将车辆上锁后解锁,再遥控打开行李舱盖,结果无法打开。手动按压行李舱盖开启开关,也无法打开。用豐田专用故障诊断仪Techstream 对全车进行扫描, 各个控制单元均未存储当前故障码。
该车电动行李舱盖并非是传统的由控制单元直接控制电机开关的类型,它还包含位置记忆和防夹功能。它可以正常工作的前提是,电动行李舱盖锁总成U9 的位置开关处于正确的位置。若位置异常,电动行李舱盖电动机单元K22 将无法正确判断当前的行李舱盖位置,此时K22 将不会控制行李舱盖锁电机工作。
所以该车的行李舱盖锁电机无法通过断开线束插接器,并按下行李舱盖解锁开关,检查K22 有无输出12 V 电压来判断故障。关于这一点,就和传统行李舱盖控制系统在测量上有所区别。
该车电动行李舱盖系统的正确检测方式是,先通过数据流查看棘爪开关和位置开关的当前状态。进入行李舱盖控制单元查看当前数据流,发现初始开关位置(Closer Position SW) 一直处于OFF 状态(图1)。由于电动行李舱盖锁无法打开,维修人员采用应急的机械方式将其打开,这在数据流中是不会显示出来的。
维修手册对于初始开关位置ON 与OFF 的解释是: ON 表示行李舱盖锁中心齿轮位于中心位置;OFF 表示行李舱盖锁中心齿轮未置于中心位置。所以得执行行李舱盖锁电机转动,数据流才会有变化。正常状态下,当行李舱盖锁处于关闭时,初始开关位置数据应该为ON。
此时行李舱盖锁状态为关闭,但初始位置开关位置数据为OFF,那么基本可以将该车故障范围锁定在电动行李舱盖锁位置开关信号相关部分。由此该故障可能的原因有:①行李舱盖锁位置开关线路故障;②行李舱盖锁位置开关元件损坏;③ K22 局部损坏。
维修人员采用机械方法将行李舱盖锁调整至锁止状态。然后根据电动行李舱盖锁开关电路图(图2),测量U9 插接器的U9/6 端子电压, 为2.6 V, 正常。测量U9/6 端子至K22 插接器24 号端子之间的电阻,为0.2 Ω,正常。测量U9/7 端子对搭铁电阻,为0.5 Ω,也正常。因此可以排除行李舱盖锁位置开关线路故障的可能性。
断开K22 的线束插接器,测量1 号端子和2 号端子之间的电阻, 为0.5Ω,符合正常电机电阻。使用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加载K22 的1 号与2 号端子,发现电机可以正常正、反向旋转,排除电机元件卡死故障。那么现在究竟是K22 局部损坏(控制单元内部控制电机的部分损坏), 还是U9 背门门锁总成损坏?
维修人员先对U9的位置开关部分进行检测。依据维修手册标准( 图3), 测量U9 的6号和7 号端子:扇形齿轮未置于中立位置时电阻大于10 kΩ, 正常;扇形齿轮位于中立位置时电阻为150 Ω ;不正常。仔细观察发现U9似乎有形变。对比新件发现故障车的U9 位置开关中间触点位置间隙过大(图4), 无法给予K22 当前有效的行李舱盖位置信息,最终导致电动行李舱盖无法正常开启。
故障排除:更换新的电动行李舱盖锁总成后试车,电动行李舱盖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回顾总结:偶发性故障是维修人员最不喜欢处理的。该车在检测过程中,电动行李舱盖的功能曾经恢复正常,当时还以为是线路接触不良所致,但无论怎么晃动、拽拉相关线束,故障都没有重现。正当要交车时,故障又再次出现,维修人员才得以继续排查直至找到故障点。
事后仔细观察电动行李舱盖锁总成可以发现,它的钢板有一点变形(图5),不仔细的话很难看出来。推测是上次追尾事故造成, 由于外部变形量非常小,因此钣金维修时并没有将其更换,导致后续故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