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农业强国建设
2023-04-14吴孔明
吴孔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支撑农业强国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深刻认识科技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所在,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使命感。
深刻认识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目前,能够称为农业强国的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丹麦、以色列、日本等国家。这些国家中只有美国属于综合型农业强国,其他国家属于特色型农业强国。农业强国一般具有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等共同特征。这其中,科技是关键利器,是实现农业强国之路的首要驱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自主选育作物品种面积占比超95%、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03%、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达76.91,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弱项,部分核心种源、高端装备依赖进口,创新链条中有卡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当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基因编辑、合成生物、数字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变革,科技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农业科技界必须肩负起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使命,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赢得战略主动权。
深刻认识实现稳产保供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众多,14亿多人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23万吨肉、192万吨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肉蛋奶的消费比例将不断上升,人均粮食消费量会持续增加。在国际上,关于粮食安全有“两条线”:一条是“吃饱”线,联合国规定粮食安全线是人均400公斤;另一条是“吃好”线,国际上目前还没有标准,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大多在800公斤。所以,当一个国家进入发达国家阶段,人均粮食需求量约为700-900公斤。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83公斤,有力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人均粮食需求还会继续上升。我国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每年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必不可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我国耕地、淡水等基础资源以及农业劳动力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饭碗,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依靠高水平农业科技支撐与赋能。
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底线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心任务。目前,面向乡村发展的科技供给、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不足,科技资源向农村集聚、科技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机制仍不顺畅。必须多方位、全时域把创新元素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之中,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由注重种养为主向“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全过程拓展,由注重农业向农业农村并重拓展,由注重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并重及文化、休闲等多功能性拓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深刻认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强力支撑。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的家园故土。我国有69万多个行政村,乡村居住人口约5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6%,是很大的一个行政区域和人口群体。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长期高投入,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导致部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破农业绿色投入品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节水控水、耕地质量提升、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等领域的技术瓶颈,着力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牢牢把握科技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
中国的农业强国之路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同时吸收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经验,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是传承和发扬中华农耕文明的迫切需要,是立足中国国情、彰显制度优势、践行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新阶段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薄弱环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根据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农业强国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每项任务核心都是科技问题,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聚焦“供给保障安全可靠”,强化种子与耕地科技创新。必须坚定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大食物观”,向科技要增量、挖潜能、拓边界,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加有力地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要强化种业创新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挖掘重大价值基因,培育优异新品种,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快畜禽良种化和大动物品种国产化,加快实现重要种源自主可控和优良品种的不断更新升级;要强化土壤保育与地力提升、水肥资源高效利用、耕地污染修复等科技创新,突破东北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治理等瓶颈制约,推动我国耕地地力的整体提升,为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基础支撑;要强化农业生物安全研究,系统开展外来物种入侵、植物病虫草害、畜禽疫病、微生物耐药性、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等风险因素的监测预警、快速检测、综合防控和战略研究,为产业安全、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聚焦“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强化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农业科研具有典型的生态区域性、品种生物特性、长周期性、不可间断性及公益性等特征,需要稳定投入长期支持。要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金融资本、社会力量等主体多方参与、利益共享、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依托国家级科研院校和重大创新平台,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支撑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要持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建设,大力推动集成创新,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要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农业基础资源收集保存平台、农业基础性長期性观测实验站(点)建设,服务基础研究与科学决策。
聚焦“设施装备配套完善”,强化设施农业和农机装备研发。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装备、智能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能够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产出稳定性。要大力研发新型农业设施装备,推进设施农业技术系统化研发,推进设施装备、设施品种、设施产品保鲜、加工等科研力量整合,形成支撑设施装备配套和技术体系完善的科研队伍,打造一体化模式,把戈壁、沙漠变成生产蔬菜的重要基地,把种蔬菜的高标准农田腾出来种粮食;要强化农机装备补短板,聚焦粮食装备智能化、棉油装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薄弱环节和区域生产装备全面化,构建适应国情农情的农机装备体系。
聚焦“产业链条健全高端”,强化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与应用。农业产业链条非常长,基本的农产品生产只是原料,通过标准化生产、产后加工、品牌建设会增值5-10倍。助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必须解决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系统性模式化的科技支撑问题,涉及生产、保鲜、加工、物流,还有特色农产品的文化赋能等。要将粮棉油、肉蛋奶、果菜茶,从初级生产到走上餐桌,进行全链条统筹,从技术到装备、到文化,把产业的每一个环节技术整合起来,把每一条产业链都做长,都做成“金项链”,形成对整个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强大技术支撑和服务。
聚焦“资源利用集约高效”,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供给。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强化科技和改革驱动,破解当前农业资源趋紧、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等重大瓶颈问题,以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标准规范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永续发展。
聚焦“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强化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我国人均土地资源、水资源有限,如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粮食供给,这是国际合作从战略上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我国每年进口大量的农产品,主要来源地过于集中,要防止在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上被“卡脖子”。同时,我国很多动植物疫病、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源头都是周边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问题。要通过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让技术走出去,到“一带一路”国家,到我国粮食和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地,不断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掌控能力。因此,国际合作不再是从国外引进技术的阶段,更多的是让我们的人员、平台、装备、技术走出去,开创一片新天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大国外交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奋力担当科技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领头羊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明确指示:“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发挥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团结带领全国农业科研力量,聚焦战略目标开展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完成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重大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最优方案、突破最强技术、破解最难问题,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取得重大突破,为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升级实施“农科英才工程”,坚持国家使命和科学问题牵引,统筹推进国家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推进中国农科院大学建设,构建以战略科学家为牵引、领军人才为核心、青年人才为中坚、博士后和研究生为后备的雁阵式人才体系,打造高质量体系化的科研团队。进一步夯实世界一流科技平台的基础支撑,突出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完善科学基础设施、农业资源库圃体系、科学数据观测网络、试验基地体系,加快建设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夯实国家农业基础性科技创新能力。
弘扬践行新时代农科精神。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农科院人扎根乡村、科技攻关,服务三农、造福人民,形成了以“求真笃行、敬农致用”为核心内涵的新时代农科精神。老一辈科学家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科学报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国农科院的宝贵财富。新征程上,中国农科院党组制定了《关于弘扬新时代农科精神的实施意见》,大力开展“灯塔”“谱系”“铸魂”“强基”四大行动,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精神引领,引导全院科研人员强化国家意志,勇担公益职责,体现国家队担当,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千万家,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农科贡献。
加快推进六大领域科技创新。提高政治站位和胸怀格局,锚定科技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发挥院部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全院“一盘棋”的科技力量部署和科技资源的“一体化”配置,构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管理模式,形成体系化创新、专业化集成、集团化作战的创新格局。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跃升计划”,聚焦种子、耕地、生物安全、农机装备、绿色低碳、乡村发展等“国之大者”,开展战略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前沿技术、底盘共性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夯实建设农业强国的科技基础。聚焦急需的、实用的、符合现实生产需要的科技创新,加快产出一批高产稳产、优质专用、绿色生态、适宜机械化、轻简化的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新品种和系列技术。
加强技术集成应用与产业服务。围绕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特色农产品富民兴村的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覆盖上中下游、融合一二三产、兼顾软科学与硬技术,跨研究所、跨领域组织开展技术配套研发、集成创新和转移转化,提高技术组合配套的适配性和适应性。建立常态化稳产保供服务机制,组建覆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菜茶等主要产业的科技支撑队伍,完善“专家团—专家站—田间课堂”服务体系,全方位、常态化支撑农业产业发展。聚焦产业急需的关键技术,组织专家参与粮食稳产增产、大豆油料扩种等重大工作,加快研制推广北方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两熟到三熟的多熟制农作物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为我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科技支撑。强化转基因产业化试点技术服务,做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试点的跟踪监测,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跟踪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加快转基因作物储备品种研发,做好转基因技术科普宣传。加快构建农村现代化的学科体系,大力发展乡村建设、特色产业、乡村治理、乡村环境、乡村能源、信息经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任编辑:薛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