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3-04-13张馨月
张馨月 高 旭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875)
1 引言
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控制冲动行为、 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 其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 (李琼, 黄希庭,2012)。 先前的研究和元分析的证据表明,自我控制与健康促进行为、社会适应、学业成绩等正相关,而自我控制失败会诱发强迫性思维、毒瘾、攻击行为等(Alberts et al., 2011; Hamilton et al., 2019;Junger & van Kampen, 2010; Shoda et al.,1990; Tangney et al., 2004)。 而且,研究者还提出了关于自我控制的两阶段模型 (Myrseth & Fishbach, 2009)、双系统模型(Hofmann et al., 2008)和能量模型(Baumeister et al., 1994)等。 其中,两阶段模型认为, 自我控制是识别冲突进而抵制冲突的过程: 个体先识别到当前的诱惑和长远收益之间存在矛盾,进而才会采取自我控制策略。在两阶段模型中,“成本诱惑”指的是单次影响可以被忽略,但累积下来则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诱惑, 如减肥者的一块饼干、戒烟者的一支香烟等。 显然,对当前“成本诱惑”的识别和抵制需要个体能充分地考虑未来结果,并能承担起对未来自我的责任 (李琼, 黄希庭,2012)。
以往研究发现, 自我控制与对未来自我的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Silver 和Ulmer (2012)提出,自我控制与人们对未来自己的观念直接相关, 个体通过将“自我”投射到未来为自我约束提供动力。 未来自我连续性(future self-continuity, FSC)是指个体对其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之间连续和一致程度的认识,由未来自我的相似性、生动性和积极性三个维度构成(Hershfield et al., 2009)。 现有研究结果显示, 高未来自我连续性的个体倾向于做出长期更多受益的选择, 在跨期决策任务中趋向于延迟满足(Hershfield, 2011)。 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 Hershfieldetal., 2012),高未来自我连续性的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更高, 更多地考虑现在的行为对未来自己的影响, 学业投入也更高(Adelman et al., 2017; Bixter et al., 2020)。对未来自我连续性的干预能促使个体进行更多的有益于个体长期健康的体育锻炼行为 (Rutchick et al.,2018)。 由此看来,如果个体对未来的自我有较高的连续感, 那么他们会倾向于减少导致短期满足但对长期幸福有负面影响的行为,自我控制水平也更高。
尽管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其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未来自我连续性通过引导个人的注意力转向未来目标,远离他们日常生活的短期需求,从而促进自我控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认识到与未来的联系,特别是与未来自我的联系时,当下更易采取有益健康的行动,从而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如,Rutchick 等人(2018)通过给未来自我写信的方式操纵受试者的未来自我连续性,结果发现,未来自我连续性得到增强的个体在写作任务之后的日子里的体育锻炼行为显著增多。另外,从体育锻炼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来看,虽然坚持体育锻炼需要短时间投入较多的自我控制资源,但中等强度、持续性的有氧运动会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剧烈运动能有效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Chang & Etnier, 2009)。 持续一定时间的锻炼可以提升自我控制资源总量(何玲,史占彪,2015),这种效应已经在青少年学生(Cooper et al., 2018)、 成年人(Chang& Etnier, 2009; Sibley et al., 2006) 和 老 年 人(Barella et al., 2010; Hyodo et al., 2012)等人群中得到证实。而且,越来越多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为解释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陈爱国 等,2011; Laura et al., 2013)。 由此可见, 体育锻炼可能在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
主观社会阶层是指个体对其家庭在所处社会中地位或等级的主观认知,相比客观社会阶层,主观社会阶层更能预测青年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如健康、应激反应、 吸烟、 酗酒)(Quon & McGrath, 2014;Sweeting & Hunt, 2015)。 当个体进行情绪管理与抵制诱惑时,容易因意志力的暂时性耗竭而产生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高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更弱,自我控制资源的总量相对充足,而低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更强,自我控制资源相对稀缺(吕小康 等,2014; Spears, 2011),这使得主观社会阶层能够调节其他因素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因此,主观社会阶层可能在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
综上所述,基于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结合自我损耗理论和自我控制两阶段模型的观点, 本研究拟探讨体育锻炼和主观社会阶层在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 并提出三个研究假设,分别是假设1:未来自我连续性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假设2:体育锻炼在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假设3:主观社会阶层能够调节模型中的直接路径和中介路径的后半段(见图1)。
图1 假设的关系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法,收集问卷共880 份,剔除答题时间过短和存在极端值的问卷27 份, 有效问卷共853 份,有效回收率97%。 其中,除352 名学生和37人待业以外,其余464 人的职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公布的八大类职业中均有分布,具体职业包括教师、销售员、个体户、产业工人等20 余种;年龄范围为16~30 岁,平均年龄为23.83 岁;男性298人,女性555 人;现居地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河南等27 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常住地为农村的有164 人,城市的共689 人。
2.2 工具
2.2.1 未来自我连续性问卷
未来自我连续性问卷(Sokol & Serper, 2019)共10 个题项,包括相似性、生动性和积极性三个维度。 其中,第1,2,3,4 题测量未来自我相似性,第5,6,7 题测量未来自我生动性,第8,9,10 题测量未来自我积极性,问卷采用1~6 级计分法。 问卷总分越高说明未来自我连续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问卷及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7,0.79,0.83 和0.85。
2.2.2 简式自我控制量表
采用Morean 等人(2014)编制、罗涛等人(2021)修订的简式自我控制量表测量自我控制, 共7 个条目,包括两个维度,第1,3,5 题测量自律性,第2,4,6,7 题测量冲动控制。每个条目4 点记分,条目2,4,6,7 为反向计分题, 总分越高表示自我控制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自律性和冲动控制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73 和0.74。
2.2.3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梁德清,1994)从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来测量运动量,每个方面各分五个等级。 运动量=强度×(时间-1)×频率,最高分为100 分,最低分为0 分。 小锻炼量≤19分,中锻炼量20~42 分,大锻炼量≥43 分。
2.2.4 主观社会阶层量表
采用Giatti 等人(2012)编制的麦克阿瑟社会阶梯量表(MacArthur Ladder)对大学生的主观社会阶层进行测量。 该量表是一个10 级阶梯量表,由低到高表示社会阶层的逐级递增。 被试依据主观判断选择阶梯层级,层级数作为主观社会阶层的量化指标。
2.3 研究程序
通过网络问卷面向社会青年群体进行施测。 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同时运用PROCESS3.0 插件进行简单中介效应分析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方法, 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结果表明, 特征值大于1 的公因子有5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了方差26.41%的变异,该值小于40%。 因此,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 未来自我连续性、自我控制、体育锻炼和主观社会阶层两两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性别与体育锻炼呈显著正相关(r=0.12,p<0.001), 年龄分别与未来自我连续性(r=0.17,p<0.001)、自我控制(r=0.17,p<0.001)、体育锻炼(r=0.11,p<0.01)和主观社会阶层(r=0.15,p<0.001)呈显著正相关。
表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
3.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首先,为检验未来自我连续性通过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 采用PROCESS宏程序Model4 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以未来自我连续性为预测变量,自我控制为结果变量,体育锻炼为中介变量, 性别、 年龄为控制变量构建中介模型,以Bootstrap 重复抽样5000 次校正获得95%置信区间,若置信区间不包含0,则中介效应显著。 结果显示,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直接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β=0.07,p>0.05), 间接效应为0.03, 置信区间为0.014~0.049,因此,该模型为完全中介模型(见表2)。
表2 中介模型检验结果
其次, 根据相关分析和简单中介模型检验的结果,以未来自我连续性为预测变量,自我控制为结果变量,体育锻炼为中介变量,主观社会阶层作为调节变量,性别、年龄为控制变量,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如表3 所示,未来自我连续性、主观社会阶层对体育锻炼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未来自我连续性、主观社会阶层对自我控制的预测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未来自我连续性和主观社会阶层的交互项以及体育锻炼和主观社会阶层的交互项均对自我控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
表3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结果
简单斜率分析显示, 主观社会阶层处于低水平(M-SD) 时, 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效应为0.15,p<0.01,而在中水平(M)和高水平(M+SD)条件下, 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效应分别为0.06和-0.03,p>0.05;当主观社会阶层处于低、中、高三个不同水平时, 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效应依次为0.24,0.20 和0.10,p<0.05(见表4 和图2)。 这说明,在低水平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 未来自我连续性能够显著直接预测自我控制,但在中、高水平的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 未来自我连续性通过体育锻炼的中介作用不能显著直接预测自我控制; 随着主观社会阶层的升高, 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正向预测作用逐步减弱。 因此,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
表4 主观社会阶层不同水平上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图2 主观社会阶层在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4 讨论
本研究提出并检验了未来自我连续性、 体育锻炼、主观社会阶层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高水平的未来自我连续性与更高的自我控制、更多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关, 主观社会阶层能够调节未来自我连续性和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自我控制显著相关,但接下来的中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直接预测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 体育锻炼在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结果发现,在低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
4.1 体育锻炼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验证了体育锻炼在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自我控制之间的中介作用, 说明未来自我连续性水平影响个体思考当前行为对未来自我的影响, 高水平的未来自我连续性能够促进个体做出有益于未来自我健康的行为。已有的实证研究发现,未来自我连续性的提高能增加能被试的身体锻炼行为(Rutchick et al., 2018)。 在本研究中,未来自我连续性与体育锻炼呈显著的正相关, 未来自我连续性对体育锻炼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与Rutchick 等人(2018)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证实了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作用。根据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 自我控制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自我控制能力像人体肌肉一样,可以通过坚持一定时间、需要自我控制能力的行为状态来提高,坚持体育锻炼需要在进行锻炼行为发生的短时间内投入较多的自我控制资源, 这种训练起到了在整体上提高自我控制资源储量的作用 (何玲, 史占彪,2015)。 本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的水平, 说明体育锻炼在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4.2 主观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 主观社会阶层在未来自我连续性和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低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 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中、高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预测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 随着主观社会阶层水平的提高, 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预测作用逐渐减弱。
已有的研究发现,相比于富人,穷人在抑制来自商品、 休闲娱乐活动等外在诱惑时会带来更多的自我损耗, 而主观社会阶层作为对自身社会阶层的心理认知, 对抑制诱惑并消耗意志力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吕小康 等, 2014)。根据自我损耗与自我控制能量模型关系的元分析研究结果, 长时间抵制诱惑会造成大量的自我损耗, 并且个体所施加的抑制越大,这种消耗就越迅速(Hagger et al., 2010)。 更低水平的主观社会阶层使得个体在生活中产生了较高程度的自我损耗, 这种自我损耗导致了自我控制资源总量的减少,而在中、高水平的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自我控制资源较少受到自我损耗的影响。 因此,未来自我连续性和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效应受到主观社会阶层对自我控制资源总量影响的调节。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 初步探讨了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及体育锻炼和主观社会阶层所起的作用, 这对自我控制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和干预策略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不过,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研究对象主要针对16~30 岁的青年群体, 研究设计是基于横断数据来进行的,未来的研究可以选取更广泛的群体,采用纵向的研究方法, 进一步验证和拓展本研究得出的结果。
5 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 体育锻炼在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主观社会阶层能够调节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在低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 未来自我连续性能直接正向预测自我控制,在中、高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主观社会阶层能够调节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随着主观社会阶层的增高, 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正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因此,未来自我连续性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主观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对自我控制产生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