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廉之气从何而来

2023-04-13徐辉

清风 2023年3期
关键词:周期率明王朝冷暖

文_徐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这给我们提出了要求,敲响了警钟,全体党员干部要常常自我叩问“清廉之气从何而来”这一问题,牢记清廉永远是共产党员不变的政治本色,同心同德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清廉之气从品读历史兴衰中来。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与黄炎培老先生在延安的窑洞里进行了一次著名对话: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当时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即“人民监督”;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我党又给出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回望五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未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明王朝,腐败的官场、纷乱的党争、严重的财政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终将明王朝这艘巨轮驶向覆灭。

由此可见,无论是历朝历代的兴衰治乱、循环往复,还是我党针对“窑洞之问”的两次回答,都指明了同一个方向——我们应该建设一个清廉、纯洁、大公无私的政党!这是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唯一办法。

历史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辉煌与落寞,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常读历史,在品读历史中培养情操,在回望历史中保持清醒,在学习历史中找寻方向。只有多读历史,才知“清廉”二字中更深的意味。

清廉之气从深入人民群众中来。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国之大者”,还是古往今来的“忧乐之思”,都反映了人民、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才是我们前行的根本。

然而现实中,还有极个别干部在惠农补贴上大搞截留套取,在为群众办事时吃拿卡要,俨然不再思索“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全然抛弃了人民立场,沦为金钱名利的工具,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伤害。

不俯下身子听民声,不躬身一线解民忧,只一门心思谋私利,如何涵养出清廉之气?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要对人民时时放心不下,以人民的嘱托为动力,以人民的期许为鞭策,不断锤炼意志,抵制五光十色的诱惑,激发勇气对抗形式多样的贪腐,才能守住党的百年基业。

总之,一个共产党员是绝不能远离人民群众的,要紧紧地将人民群众团结在身边,在日积跬步中感悟人民冷暖,在人民冷暖中找寻问题方向,常思鱼水情,才能涵养出造福一方的清廉气。

清廉之气从追逐远大理想中来。人们常说,当官当学海瑞,无论是在福建南平当一小小教谕,还是官至户部主事、应天巡抚,他都坚守了初心,从不贪图钱财,从不慕虚名,备好一副棺材就敢去皇帝面前死谏,一生都做到了清正廉洁。

他的清廉从何而来?除了饱读圣贤之书外,还来源于其“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当实现理想的愿望足够强烈,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理想指引着他,决不允许有不纯的动机和不堪的行为。

这样的人还有“四知拒金”的杨震、“铁面无私”的包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其实清官廉吏并不孤单,他们汇聚成理想的星空,成为跨越历史长河、指引无数读书人的光。

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既会有乱云飞渡,也会有风光无限。我们要时时警惕内外的变化,常常擦拭心中的灰尘,以平常的眼光看待得失,以清醒的头脑分辨善恶,不要落入金钱名利的圈套,丢失根植于心的信念。

猜你喜欢

周期率明王朝冷暖
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民主,方能打破“历史周期率”——毛泽东与“窑洞对”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交织冷暖
“蚕要暖”与“麦要寒”——在冷暖中成熟
青莲冷暖有谁知——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ANYONE SEEN THE SON OF HEAVEN ?
Anyone Seen the Son of HEAVEN?
明杂剧风格论
“给僧道度牒”与“命道篆司造周知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