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郎鸟

2023-04-12胡西淳

十月·少年文学 2023年8期

川子家承包北岔滩东面这片鱼塘,十年租金两万元,那是川子家的全部家当。把一头老牛、半扇猪肉卖了,还借了七千多元饥荒。日子紧巴,想着鱼塘里有了鱼,卖了钱,日子就会好了。屯里人对包鱼塘摇头不看好,都说:烂苇塘,鱼难养,吃苦累不说,小水鱼不长,大水全跑光。可半年过去,人们经过鱼塘,看川子喂鱼,一群群小鱼欢跃聚拢,许多人先是一愣,之后便说:还行……

当初为清理出场院大小的鱼塘,川子一家四口天天去挖土方。浅浅的湿地,一锹黑土,半筐泥浆,手挖肩挑,半个月下来,一家人都累瘦了。县城饭店当服务员的姐姐,也来挖土,帮着做饭。娘说她:“你上班的人,别来!”姐姐说:“我请假了,川子小,我爹腰不行。”

挖土是川子和娘,姐姐和爹从塘底往上挑土。川子说:“我要是能挑土就好了。”川子个子太矮,扁担坠钩钩住土篮子,挑土篮子拖地。娘不让川子挑土,说他正长个儿,一压就矮了。爹挑大土篮子,一口气挑三十趟,之后回家吃饭,饭后再骑车去县城工地。爹会瓦匠活儿,那里干一天给一天工钱,只是晚上八点之后才收工。爹从工地回来,累得饿得说不出话,吃完饭,倒头就睡了。那些日子娘几乎每天叨咕:“鱼塘快点儿挖完吧,太遭罪了!”

二十天过去,鱼塘一天天扩大加深。川子用铁锹挖淤泥,手脚都烂了。手磨破后,没长出好肉,再次磨损,再次磨破。脚在水里反复沤,被泥石反复揉搓,皮肉烂翻着。川子怕娘看见,用长条布缠裹手脚,白天不觉疼,晚上手脚火烧火燎,梦中常疼醒。一家人快累倒时,鱼塘挖好了。走到鱼塘边,川子已经魔怔,哪怕见了一块石,一根梢条,他也弯腰捡起,扔到远处的坑里,生怕滚入鱼塘里。每天他都要跳进鱼塘里,清除鱼塘四壁塌落浮土,不清除干净,他心堵得慌。

川子上学的时候,爹引来水车放水,放了两桶鱼苗。娘用罐头瓶子装了四条小鱼苗,说川子喜欢。爹嘟囔一句:“十一岁了,总想玩儿,那也是钱买的。”晚上,川子写完作业,眼睛没离开罐头瓶子,鱼苗游动,川子心里痒痒的。他问娘:“这鱼苗啥时能变成大鱼?”娘忙针线活,敷衍一句,“也快。”

川子看鱼儿在瓶子里游,忽然想到“罐儿里王八养不大”那句话,转天一早起来,他拿着瓶子去鱼塘。北岔滩的一条毛毛道儿,是川子一家踩出来的。清晨毛毛道儿积满水,沿着水边蜿蜒地走,川子感觉自己是岸上的鱼。

爹早到了,正往鱼塘里撒鱼食,鱼食像粟子粒,县城大集买的。爹东扔一把,西扔一把,见水面泛起散乱的波纹,波纹中有无数细小的鱼头在动。川子把瓶子里的鱼苗倒进鱼塘,鱼苗一闪不见了,川子知道,它们也去抢食了。爹眼睛不离水塘,给川子分派新的活计:“每天一早,你来喂鱼,别多喂,这一茶缸就够。”川子看一眼绿茶缸。喂鱼好玩儿,这活儿,他愿意干。

平静的鱼塘像个长方镜子,川子学爹的样子,抓一小撮儿鱼食,甩开胳膊朝鱼塘一扬,远近的鱼儿飞快游来,大小波纹将一面镜子揉碎,碎成无数莲花瓣儿。

半个月过去,川子天天起早到鱼塘,除了喂鱼,就是清理鱼塘四周的杂草碎石,之后就坐在塘边看书,书看累了,就看鱼儿悠游。他觉得鱼儿很没良心,他这么伺候它们,咋还柳叶那么小。塘边一群一群的小鱼,见到他的身影迅速围拢过来,慌乱凝聚一团,眼巴巴望着他。鱼儿和川子熟了,川子在上课某个瞬间,会想到鱼儿,他傻傻地想,鱼儿此时也会想他吧?那时他最想做的,是朝鱼塘使劲儿撒一大把鱼食,看小鱼们探身啄食的样儿。

川子在镇莲花小学,从屯子到学校要走半个小时。路上他想鱼,更想自己有一天要考上县重点中学,若真考上,识字不多的爹娘该多高兴。那天老师口头表扬川子,说他算数进步很大。他知道做题一定要验算,仔细着不出错,就能高分;语文,生字他全会,组词填空错得也不多。他打怵作文,不知写啥好。他读过十几篇范文,也会编了,比如,给奶奶祝寿,写得很热闹,能写有四五种笑;清明节给革命烈士扫墓,由天气写到战争,写到牺牲,写到心得,他也流泪了,可作文没得过高分。

下午又是作文课,陶老师像邻居四婶,比四婶白,样子慈祥,可训起人来,比体育老师吓人。谁语文作业没完成,对不起,放学后在她眼前补上,还得写份检讨书;作文两次不及格的,请家长到学校谈,一时学生和家长都紧张,不敢怠慢,买《优秀作文》,忙着补写日记,家人督促,请人辅导,学生作文不好,一家人觉都睡不踏实。

陶老师这天“突然袭击”,作文测验,此次测验,算入期末分数。看到作文题,川子内心慌乱。题目是《我在做有意义的事》。写啥呢?奶奶写过三次,爹娘也写过,扫墓、栽树、慰问军属,都写过,也凑够字数,几次作文都是六十多分。几天前,川子在学校门口见到陶老师,他鼓着勇气,上前问陶老师:“像我这样的,咋能写好作文?”陶老师看着川子,先是一愣,马上笑了,轻拍他的肩膀,轻声说:“写你没写过的人和事,写你熟悉的,写你的心思。比如,你去割草,为啥割草,到哪儿去割,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有趣事,写你的经历……”

此时他心动:我没写过鱼塘,没写过喂鱼,喂鱼我熟,天天喂……对,就写喂鱼,写鱼塘边的心思。没时间细想,他不管不顾,笔尖像他的脚步,啪嗒啪嗒跑向鱼塘,天空、地上、风儿、鸟儿、水面,川子一扬手,鱼儿咋样咋样……烂熟的事,一写停不下来。测验是两堂课的时间,川子一查字数,很吃惊,竟写了九百多字,匆忙中,他又细读两遍,找出三个错别字,又改了两处不通顺的,铃声响了。

卷子交上去,川子心里不轻松,惶惶自问:我写了三大页,中心思想是啥?教育意义是啥?回家路上,天空有一大片黑云,黑云压在他心上。他绕过屯子,直奔鱼塘。黑云不见了,太阳又开始刺眼。川子暗想:反正就这样了,别扭也没用了。在鱼塘边,川子使劲抛撒鱼食,额头开始冒汗,那篇心里没底的作文,也如那块黑云,眨眼不见了。

转天一早,下起蒙蒙细雨。娘对川子说:你别去,雨停了,我去鱼塘。

川子嘟囔:鱼儿饿了,正等着我。他戴上草帽,往门外走,川子娘连忙拿起他爹的一件外衣,让川子披上。雨下大了,川子不管不顾,光着脚在雨中跑起来。

鱼塘四周,大雨倾泻,往日那片绿色,化为白色雾团,雾团滚动,一个接一个,朝川子迎面打来。鱼儿饿了,鱼塘映闪他身影,鱼群朝他涌动。川子抓一把鱼食,使劲儿朝鱼塘抛撒,水面顿时泛起一层白泡。傻傻的鱼儿,躲雨沉在水底,漂浮的鱼食渐渐沉下,鱼儿发现,那是天上掉馅饼的喜悦。川子感觉自己就在水中,忽见香甜米球,冲上啄咬。一个两个,所有的米粒球儿被蜂拥的鱼儿接住。鱼儿懂事,不糟践一粒,吞食的瞬间,身子像火箭头蹿出水面……这算有趣吗?反正写了,分不高也没办法,陶老师家没鱼塘,她不知鱼儿吃食多有乐儿。

踩着泥泞,川子沿鱼塘四角撒食,直至将茶缸里的鱼食撒光。此时雨小了,鱼儿吃饱躲在水下,水面细碎的雨滴都是静静的。川子的草帽早被风吹落,草帽满是积水,他捡起甩净,朝屯子方向走。

北岔滩一片汪洋,往日几丛高大的芦苇就如韭菜苗,在水波中躲躲闪闪。远处的大树,只剩一截树冠,在水中飘摇。草帽又被风吹跑,川子扭身去追,重重滑倒,刚起来又滑倒……

川子猛然觉察,自己正站在激流的水道上,他挣扎地朝一边走,水没了膝盖,水到腰间,脚终于站稳,身子一栽歪,草帽没了踪影。乡间长大的孩子都会水,这点儿雨水更不算啥。川子游出一片深水,爬上高坡,拧拧衣服,走上泥泞毛毛道儿。他边走边想,再写作文,就写下雨,写雨中的鱼塘,雨中的鱼儿。想着,雨又下大了,大树满不在乎,小树在雨中发抖;最好看的是一排排芦苇,仍在雨中肩并肩手挽手,迎着风雨。他想,此时鱼塘的鱼儿正拥挤在一起,倾听大雨的弹拨声响……此时娘一定着急了,在家门口张望。爹在工地,雨大也好,啥也干不了,在工棚歇着抽烟。姐姐在饭店,吃饭的不会少……细雨迷蒙的早晨,天昏暗如同傍晚。远远看见,雨雾之中,屯口站着一个人,抱着雨衣打着伞,川子鼻子一酸,嗓子哑哑地大喊一声:“娘!”

一进屋,娘心疼地给川子擦脸换衣服,端上一碗热菜汤,川子吃了两个大饼子,热汤暖暖喝下,他喊一声:“我要迟到了,走啦!”

娘喊:“来得及!”娘追出院门,往书包里塞个鸡蛋。川子沿乡路慢跑,雨停了,半边天亮起来,最亮顶端有一抹阳光。川子摸摸鸡蛋,滚热。川子忽觉身上骤冷,他连打几个喷嚏。冷过后,身子又燥热起来,川子心想,别娇气!别感冒!他嗷嗷唱两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沿湿湿的路快跑起来,他觉得飞跑能赶走寒气。

上课铃声响了,川子感觉陶老师着意看他两眼,他慌忙捋捋散乱湿发,暗想,作文测验不会不及格吧?不会,写了那么多,没多大意义,也能及格。他安慰自己,可心跳还是加快。

陶老师在讲全年级作文测验情况:“校长很满意,五个班级,只有三名同学不及格,咱们班成绩最好。”同学们注意听着,脸上露出得意之色。陶老师继续说:“我没想到,刘子川作文写得这么好,进步飞速啊!”

瞬间,全班同学都在看川子。一下聚过来这么多目光,有羡慕有怀疑有惊讶。川子手不知该放哪儿,放入课桌格里,摸着书包里的鸡蛋,听陶老师继续说:“我们同学,包括一些老师,凡是作文写有意义的事,都是助人为乐,好人好事,这当然有意义。可早晨读书、锻炼身体、养鱼养花,就没意义吗?做家务、干农活,谁说没意义?刘子川写他家鱼塘养鱼,鱼大了,有钱了,可以改善生活,可以买书买计算机,让全家幸福,你们说,这有没有意义?”

“有意义!”同学们齐刷刷回答。

“刘子川将鱼塘养鱼,写得生动活泼,如诗如画。”

“从来没见陶老师这么夸奖一篇作文。如诗如画,过分了吧?”有人撇嘴,有人笑得勉强。陶老师看到几位作文好的同学神情异样,她拿起卷子,声情并茂地念起来:

我家鱼塘,在北岔滩最东面,再往东走七八里,是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往西往南,是高高的杂草和一排排芦苇。阳光照过来,鱼塘如一面长方镜子,里面有白云飘动,有蜻蜓闪过,蝴蝶飞舞,鸟儿盘旋。爹到县工地后,喂鱼成为我的活儿。每天只要我一走近鱼塘,也不管我喂不喂它们,那些鱼儿,紧紧追随我的身影。喂鱼很简单,就是往鱼塘撒鱼食。撒鱼食的姿势,就像跳西藏甩袖舞,我猛一扬手,撒一把鱼食,平整的镜子,顿时碎了,碎成密密麻麻的波纹,波纹中有无数个鱼头快乐抖动,我的心也欢喜抖动……

陶老师说:“刘子川作文一直写不好,可这一次,他写最熟悉的鱼塘和喂鱼,一篇作文,写成全年级最高分。比照刘子川,你们作文,也能大幅度提高!”

不知谁带头,同学们竟鼓起掌来。川子周身发热,他觉得自己周身被万千条鱼儿轻柔地啄咬着,幸福也是痒痒的。

那一天漫长,下课后许多同学在议论他的作文,叽叽喳喳说了很多,川子躲开,他感冒了,身上发烧,鼻孔出气是热的。他拼命喝水,娘说过,感冒要多喝水。他强忍着头疼上算数课,忍到中午放学。

一进家门,他对娘说:“我作文得了九十分,全年级最高分。”娘愣了一下,听明白了,娘扎着两手,连声说:“好啊!好!”

川子说头疼,娘伸手摸头,“哎呀,这么热,快躺下,我给你刮痧。”

铜钱刮后背,不是很疼,每次刮过,川子都感觉周身轻松。这回娘不仅刮了后背,川子的脖子后面和两侧都刮了,刮得川子直喊痛。这期间,娘一直叨咕:俺川子太累了,天亮喂鱼,觉不够睡啊,该死的大雨,水边忒凉,你穿得少,雨浇着,哪个受得了……

中午,川子喝粥时想到书包里的鸡蛋。蛋皮已脱落,他没让娘看见,慌忙吃掉。娘在外屋继续叨咕:“一早没吃好,忙着上学,这么折腾孩子也不是事。喂鱼的事你甭管了,我去,你就好生上学。”

“不行,我去喂鱼。”

“你别犟嘴,回来听你爹的,看你爹咋说。”

爹回来了,进门和娘说,他刚去鱼塘看了,鱼两寸长了,有偷摸钓鱼的,鱼塘得有人看着。娘不接话茬儿,却说:“老师表扬咱川子啦,说他作文写得好,你猜打多少分?九十分呢!”

“是啊,是啊,这小子行!还得努力!”爹的表扬就到这个程度。川子心想,爹不懂作文,只知道老师说好就好。爹说:“川子写完作业,到鱼塘那儿盯着。我合计着,喂好了,能出塘三千五百斤,卖给县里饭店,有了钱,还上‘饥荒’,把咱小屋翻盖成三间大房。川子好生看鱼塘,人在别人不敢来!”

放暑假了,川子写完作业就去鱼塘。没人钓鱼偷鱼,有四只水鸟,绕着鱼塘一圈接一圈地飞,之后落在不远的榆树上,水鸟摇头晃脑,不时瞅瞅川子。

水鸟比鸽子小一点儿,长嘴带钩,头和背羽毛翠蓝,翅膀尖黑黑的,身子尾巴灰白。这水鸟屯里人叫它鱼郎鸟,飞得快,目光锐利,可以从空中看到鱼塘里的鱼儿。川子知道,那些鱼郎鸟想吃他家鱼,必须赶跑。川子扬起柳树条子,朝鱼郎鸟舞动,鸟儿受惊,忽地飞走。

长久呆看水面,犯困。不远有棵只粗不高的老槐树,他在树下铺上硬纸壳,想着只躺一会儿,可一躺睡着了。川子感觉睡在仓房里,仓顶漏着阳光,四周摇晃,像睡在摇篮里,真舒服啊。梦中,他看到房顶有一群鸟儿,喳喳叫着,他突然想起,天亮了,他该去鱼塘。川子猛地坐起,他看到附近榆树棵子上,落了七八只鱼郎鸟,一只已高高飞起,突然,鱼郎鸟像一粒石子,重重坠入水中,玻璃水面碎了,眨眼间鱼郎鸟又钻出水面,长嘴叼着一条曲卷挣扎的小白鲢,鱼郎鸟一仰脖颈,白鲢被吞进肚里……

该死!偷鱼贼!川子骂着,舞动的柳条和鱼郎鸟齐飞。川子发现,鱼郎鸟吃顺口了,飞走又飞回,落在不远处,它们眼睛看着鱼塘和川子。几只大胆的鱼郎鸟就落在很近的小树杈上,并跳来跳去。川子气喘吁吁追逐,大呼小叫地驱赶,鱼郎鸟已熟悉你来我飞的游戏,它们忽地飞走,远远落下,时时准备偷袭,一旦偷袭成功,便急速飞走。川子觉得被鸟儿戏弄,他很恼怒。

平日川子喜欢鸟儿,他和小伙伴用笸箩渔网捉过麻雀、鹌鹑,叽喳叫声中,有一个欢愉的童年。自从知道为爹娘操心后,对鸟儿生出愤恨。自家种的草莓、葡萄、西红柿都被鸟儿啄食,后园子刚结草莓,一个清早,全被鸟儿啄伤。鸟儿吃草莓,见红就啄一口,被咬过的草莓,只能扔掉。爹娘叹息:本指望卖几个钱,全完了!

川子将长出草莓的秧子,用透明塑料袋罩上;在镇西边垃圾堆里捡回许多旧光盘,他用绳子穿上挂在草莓地里,鸟儿被无数刺眼光闪惊扰,纷纷飞走。

此时,川子忙开了,他在鱼塘四周拉起长长细绳子,绳子上挂满亮闪的光盘,五个穿破衣服的稻草人也在水边站岗,吓住鱼郎鸟了,它们远远躲避,怪异地看着,不敢靠前。

川子心想,把轰赶鱼郎鸟写进作文,会更精彩:我拿着长长的柳条,抡圆抽打,那是《说唐小英雄传》罗通扫北的架势,鱼郎鸟狼狈起飞,四下逃窜……

晚上吃饭时,川子说起鱼郎鸟。爹咂一口酒说了一句:“奇怪了,多年不见鱼郎鸟,忽然多起来。”娘说:“这几天把川子忙乎的,四下轰鸟儿。”

爹吃着饭,自言自语:“鱼塘里一斤重的鱼有二十几条,大多也就半斤,想想就着急!”爹瞪着发红的眼睛,对川子郑重说:“鱼塘你好生盯着,咱家就指望这个!”

川子重重点头。半夜见娘在灶屋烧水,他知道爹腰痛病犯了,疼得睡不着,娘烧水给爹热敷。爹那腰是干泥瓦匠活儿累的,天一亮还要挣扎上工,想想川子就心疼。转天一早,天没亮川子就到鱼塘,他想哪天写作文,把此时的苦涩和辛酸写进去。

这天傍晚,爹回家一脸是笑,进门就喊:“川子娘,摊鸡蛋饼,炒青椒,喝酒!”娘随口问:“发奖金啦?”

“比发奖金痛快!”爹兴奋道,“我在镇里车站,遇见陶老师了,你猜她说啥?刘子川作文考试,考个全校第一名。几百人的学校,闹个第一,不简单哪!”

娘脸上笑开了花:“我早就说,咱川子错不了。你瞧,第一,你刘家上辈,没念书的,咱好好供他,上大学!”

“对,上大学!”爹还没喝酒,就兴奋得满脸通红。

晚霞西落,四周黯然。娘瞅瞅窗外抱怨:川子咋还没回来,我去看看。娘刚走去屯边,远远看见川子,他手里拎两根长长竹竿。娘欢快地说:“你爹回来早,他见到你们陶老师了,夸你作文,你爹高兴得也不说腰疼了!”

晚上临睡觉时,爹对川子说:“老师都说好,你学习错不了,爹答应你的。说着爹递给川子二十块钱。买足球,还是买啥,随你。”

娘也说:“瞧你爹大方的,奖励你的,快收起来!”

川子看看爹娘的脸,高兴地把钱放在枕头下。他开始寻思,买足球,还是买别的?半年前,他是那样想买足球,此时钱到手,买足球的想法却不那么强烈。这钱不能乱花。转天川子去镇上,花十二块钱,买了一本《初中生优秀作文选》。这些日子,川子下午除了忙乎鱼塘,回家就是看这本书,看第三遍了,有了想法,就写一段。一激动,一篇日记能写三四页呢。

川子日记写到鱼郎鸟。他查过词典,鱼郎鸟也叫钓鱼郎、叼鱼郎,食物以小鱼为主。川子问屯里七十多岁老郭头:“您说,鱼郎鸟除了吃鱼还吃啥?”

老郭头说:“吃甲壳虫,大小肉虫也吃。这鸟儿,咱这儿不多见了。”

“我家鱼塘边,鱼郎鸟可多呢!”

老郭头摇头:“是野水鸭吧?”

“野水鸭我认得。鱼郎鸟身子一色蓝黑,长嘴伸出像鱼钩……”

川子连比画带说,老郭头道:“是鱼郎鸟,多年不见了,那东西有吃有喝,会越聚越多。”

川子沿着鱼塘四周建起“迷魂阵”,竖起十几个竹竿,竹竿扎着稻草人,稻草人穿破花衣服,铁丝挂上一排废光盘,呼呼啦啦,飘飘闪闪。鱼郎鸟被这阵势吓住,惊恐盘旋一阵,慌张飞走。

“哎嘿哟,哎嘿哟!”川子的歌声掠过鱼塘水面,沿着芦苇杂草叶梢远飞,飞向大片湿地。两只鱼郎鸟飞来,它们忽略川子的存在,恣意盘旋一阵,做着俯冲而下的试探。竹竿上长的红布条懒散舞动两下,便跌落了。川子暗想,瘦瘦的鱼郎鸟一定饿了。此时他竟想看看鱼郎鸟怎样入水捉鱼。

水塘如镜,映着鱼郎鸟。只有鸟儿触及镜面,镜面即刻闪一朵波花,花纹迅疾散开。鱼塘的大鱼透过镜面看到鱼郎鸟,阴影寒光,它们纷纷下潜。鱼塘浅浅的边际,许多小鱼儿毫无顾忌地漫游玩耍。一只鱼郎鸟早就盯住小鱼,它故意飞过鱼塘,在小树林盘旋着,像是闲散飞往,其实它在“热身”。果然那只鱼郎鸟在向西飞去时,忽然一个折回,冲向浅浅的鱼塘边,猛地将头往水里一扎,翅膀剧烈忽扇,长嘴叼出二寸小鱼,没等川子看清鱼早进肚腹,鱼郎鸟洒脱滑翔一段,忽地向东高飞而去。

看清了全部细节,写出这些也算精彩吧?让川子发慌的是,还有四只鱼郎鸟在附近盘旋,他意识到,再不能这样傻看着。川子挥舞竹竿,只机械轰赶一阵,那些鱼郎鸟,已飞进他心底,疾飞、入水、出水、贪吃的样儿,写进川子的日记本。他趴鱼塘边草地上,垫着硬纸壳,认真在想刚才那一幕。

屯里的老郭头经过这里,他冲川子喊:“川子,鱼郎鸟盯上你家鱼塘啦,赶紧四周放粘网……”

川子仰脸呆呆坐着,看着流云飞走,他知道,对待飞鸟,那细丝粘网比光盘、草人管用,鱼郎鸟撞网,会挣扎到死……

这天湿地上跑来两辆吉普车,车上下来六个人,有男有女,不像旅游,他们背着木箱,拿着长短玻璃管,在湿地水边取水挖土,四下拍照。一连三天,这些人就在附近湿地忙碌着。老郭头对川子说,瞧见没,咱这片是宝地,鸟儿多了,引来省里县里来咱这儿考察!

那天午后,吉普车停在川子家鱼塘边,车上下来一位大姐。大姐白净,眼睛亮亮的,她主动和川子打招呼,微笑问川子年龄,几年级,家里几口人,还问起他家的鱼塘。川子一一回答,他问大姐:“你们是科学家吧?”

大姐露出白牙,笑得好看。她说:“我们是省环保局的,调查这里的生态环境,这里越来越适合鸟儿生存了……”

川子意识到,他们的到来和鱼郎鸟有关,大姐问起鱼郎鸟格外细致,边问边在本子上记。

川子把知道的一股脑往外倒:“从去年开始鸟儿多起来,鱼郎鸟哪天飞来的?说不准,屯里老人说,十多年没见了……

“我在看鱼塘,天天轰鸟,它们偷吃鱼……我家前年末承包鱼塘,去年开春深挖放水,投放鱼苗,今年伏天一过,鱼郎鸟来了,先来两只大的,后飞来七八只小的……”

“你真行!”白净大姐夸赞川子了。

川子心说,多亏写日记,陌生人发问没怯场。两位老同志走过来,和川子握手,并和蔼地问川子:“你每天在这儿,鱼郎鸟也天天来,你说这里鱼郎鸟最多时,能有多少只?”

川子环顾四周,数着鱼郎鸟常落的高坡矮树,嘴里嘟囔一阵:“这一片,少说也有二十几只。”

白净大姐异常兴奋,对两位老同志说:“咱们的判断没错!”

上车离开前,白净大姐搂着川子说:“小兄弟,鱼郎鸟,是从北俄罗斯飞来,你知道为啥飞到这儿?因为在这里它们活得舒服。”她回身看着稻草人,看刺眼光盘,继续说:“小兄弟,告诉屯里人,鱼郎鸟是益鸟,咱要好好保护!”

川子点点头,白净大姐像对待大人一样,亲热地握了握川子的手。

看着吉普车远去,川子心里念叨:北俄罗斯,益鸟,好好保护……

这时的鱼郎鸟,已不畏惧川子。它们沿着沙滩低飞跳跃,大幅度扑扇翅膀,不是在飞,是有节奏地弹跳,悠然快乐前行。它们在鱼塘边站定,不看四周,直接把长嘴伸到水里,之后仰头,不在意川子的存在。川子静静地趴在塘边土坡上,没有驱赶的手势,没有攻击的竹竿,只有明亮的眸光闪烁。鱼郎鸟,是益鸟,大老远飞来的,吃吧,吃饱就离开……

晚上爹发了火:“川子,你咋不好生看鱼塘?鱼郎鸟来了,你咋不打?吃咱鱼,你傻啦?”

川子想说,鱼郎鸟要保护。爹正在气头上,说了爹也不懂。

“养你这么大了,家里事帮不上忙,鱼塘你咋看的,浑小子?”

娘为川子开脱:“鱼郎鸟多贼,抽冷子来,谁看得住?不信,你去试试!孩子天天起大早,觉都睡不好……”

爹不语,明显火气小了。闷头吃饭,之后一推饭碗,走出家门,走出屯子。夏夜有月光,爹去看那时时牵挂的鱼塘。

娘小声问川子:“省里人,还说啥?不让竹竿打?那、那咱家鱼……”

川子心烦,只嘟囔:“鱼郎鸟,只吃小鱼,吃不多……”说完一扭身走进里屋。

这天晚上,川子把爹的话、娘的话,把所思所想和烦恼,都写进日记里。

暑假里只有一次返校日,返校日要交暑假作业,也发新书新作业本。这天川子起大早去鱼塘喂鱼,吃了早饭匆匆往学校赶。川子刚进教室,就被陶老师叫到办公室,陶老师说:“地区教育局举办小学作文比赛,二十七所小学参加,每个学校派两名选手参赛,校长指定你和李兰参加,校长特意叮嘱:‘就让刘子川写鱼塘、写喂鱼、写和鱼郎鸟斗智斗勇,写好肯定拿奖!’”

川子一听,有些发蒙,他嘟囔一句:“我行吗?”

“你行,你就按校长说的写,错不了!”

连续三天,陶老师对两名学生进行集中辅导,第四天坐长途汽车去了白城。比赛在三个大教室里,两个小时的作文,川子就像在梦里云游,一切是他熟悉的梦,是他尽情发挥的梦。回程汽车上,陶老师只问川子:“怎么样?”

川子只说:“该写的,我都写了……”

陶老师发现,川子扭头看窗外,泪水在流。

在学校最不起眼的川子,竟然代表学校参加地区作文比赛,虽然成绩没出来,可熟悉的同学,看川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班里许多同学上赶着问比赛的事。包括平日高傲的班长李晓鹏主动说:“川子,你作文写得真棒,哪天领我去看看你家鱼塘。”班里作文最好的是焦珍珍,那天也问他:“川子,你是天天写日记吗?”

川子支吾一下:“我天天写一点儿,不知算不算日记。”

“你写啥?能不能说?”

“我写过鱼塘晚霞,一只蜻蜓,屯外的路,像作文也不是,反正写自己那点事儿。”焦珍珍连连点头,眼里满是敬佩。

天没亮,爹和川子已到鱼塘,鸟儿似乎还在睡着,只有几只早起的沙半鸡在湿地发现了什么,呼啦啦地从西飞向东。川子脱光了衣服,只拿个布口袋,顺着鱼塘边的记号,就是一个木头橛子,橛子上有缆线,一张揽网就在塘中。

水有两米深,他踩水前行,大网竖在水中,手轻轻在网上掠过,水面忽现波纹,波纹碎了,碎成一簇水花。川子已经把半尺多长的鲤鱼装进布口袋。他继续向前移动,手脚在触网,看网的反应。丝挂网的好处就是小鱼可以在网间随意穿行,而大鱼立即卡住,挣扎许久,进退不得,只等川子从网上把精疲力竭的鱼儿解下来。这一张网,网住十六条大鱼。

爹站在鱼塘边,将鱼放进编织袋里,放在自行车货架子上。

川子和爹连续四天这样捉鱼了。爹推自行车,川子在车后扶车把,过沟上坡,他帮助爹抬抬推推。他赶在上学前,把鱼送到小镇吉祥饭店里,那里收购他刚捕捞上来的鱼。

今天是假期返校日,从鱼塘回到家,已经七点二十分,川子来不及吃饭了,他拿个馒头,里面夹块咸菜,出门往学校方向跑。快到学校时,他一摸书包,摸到一个还热乎的鸡蛋,摸出在墙上一磕,麻利地剥皮,吃着鸡蛋他想喊:娘,你真好!

进学校,川子一般都是三十米加速跑,可直接跑进教室。进校门见大墙上新贴着一张喜报,有许多同学在围观。川子心跳得厉害,他看到:刘子川在地区作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李兰荣获优秀奖!

川子挤出人群,身后有人拍打,是班里小胖子:“川子,行啊,一等奖,真棒!”几位陌生的同学追着他问:“你叫刘子川,你们哪天去的?”

川子不知怎么走进教室,欣喜?惊喜?好像应该,又觉突然。

那天川子自信满满走进征文比赛场,那是容纳百人的大学教室,两个小时后,川子和李兰一起出赛场,远远看见在院子里一直等待的陶老师。李兰很兴奋,说着自己写了去几个小屯收废电池的事,很新颖,也扣题。川子不兴奋,他低声说:“陶老师,我写鱼郎鸟……”

陶老师一愣,温和道:“那也错不了,说说看!”

“陶老师,我说不好,我背着能写出来,晚上我把作文送您家去……”

陶老师点头,她想问,但忍住没问。

第二天课堂上,陶老师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读这篇让她激动难眠的作文:

在鱼塘边,我一直在和鱼郎鸟战斗:鱼塘四周立着七个草人,悬挂着二百多片闪烁刺眼光斑的光盘。我拿着五米长竹竿,竿顶有一长长黑布条,舞动竹竿可以赶跑附近的大小飞鸟。榆树林边有七只鱼郎鸟,它们一直和我打游击战,我出击它飞走,我坐下它飞来,稍一放松,鱼郎鸟便偷袭鱼塘,我恼怒出击,黑布飞舞在鱼塘边、林间旷野……

我作文写鱼郎鸟的美丽,写如何喜爱,写它们尽兴在鱼塘边捉鱼嬉戏,作文里我在说谎,其实我天天和鱼郎鸟“厮杀”。那天下午,当我从考察的科学家那里得知,鱼郎鸟是益鸟,它们从遥远北方飞来,它们爱上这片热土,爱上我的家乡、我的鱼塘,我不该驱赶它们。就是那天下午,踹倒七个草人,拆除鱼塘四周铁丝,把所有光盘埋进深坑里,丢掉长竹竿……

接连几天,我和爹从鱼塘捞出大鱼,只捞大鱼。

爹说:“鱼咱卖了不少了,咱不抱怨。小鱼给鱼郎鸟留着,这鸟儿和咱家有缘!”

爹又黑又瘦,他不时皱眉,他在忍着腰痛撒网拽网。爹絮絮叨叨说着,爹的话让我泪水忍不住:“这几天,我在鱼塘,忙你的去,给我好生学习,写好作文,给爹娘长脸……考个大学,比盖三间大房风光,知道不?!”

那天一早,我跑向北岔滩,跑向鱼塘,蓝天里一群芝麻点散开着,朝鱼塘而来,芝麻变甲虫,甲虫飘摇变为翠蓝色的鸟,呼啦啦朝我家鱼塘飞来,它们俯瞰鱼塘和湿地,往复盘旋,之后箭头一样射入鱼塘……

鱼塘碧波里,映闪我和鱼郎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