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引发一场战争
2023-04-12东方
两宋时期,宋和金、辽、元等北方政权之间矛盾不断,时不时就要爆发战争。除了战场和朝堂上的正面对抗,还有隐在暗处激烈的谍报战。
作为北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汴梁(开封)城,一度聚集了大量的间谍。为了肃清间谍,北宋政府多次下诏,公开招聘京城内外的能人抓捕间谍。当然,宋朝政府并不只是被动防御,在肃清敌方间谍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间谍打入敌方内部。
根据《宋史·种世衡传》记载,北宋名将、种家军开创者种世衡就以善用间谍著称。他曾派一个叫王嵩的和尚进入西夏,实施反间计,成功离间了西夏皇帝李元昊和其手下的重臣野利兄弟,最终导致李元昊诛杀野利兄弟,为北宋除去一个心腹大患。
不过,像王嵩这种身负重任的高级间谍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间谍的任务还是最基础也最常见的搜集信息、刺探情报。为了全方位获取敌方情报,宋朝政府还会招募一些专业人士,例如精通番语的,熟悉地形、具有地理知识的,有一定数学知识并精于计算的,等等。
此外,还有一类技能也备受青睐——那就是绘画。当时要想了解敌方将领相貌、地形、鞍马装备等具体信息,最佳途径就是找人把这些画下来!
这些绘画作品被称为“谍画”,是一种特殊的宫廷绘画,所涉及的题材主要是肖像、鞍马和山水。
肖像画
无论是想刺杀敌方的皇帝、将领,还是想通过面相来判断其个性、心态、能力,甚至更玄乎一点,想要通过看相来预测战争胜负,都有一个前提——知道这些人长什么样。

为此,在双方互派的外交使团中,一般都有皇帝悄悄安插的肖像画家。南宋学者王明清在其著作《挥麈录》中,就明确记载了宋徽宗年间的一次外交谍画事件。
宣和初年,宋徽宗想攻打辽国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朝中大臣的意见并不统一。就在大家争论不休时,一个情报人员站出来,说辽国皇帝有亡国之相,潜台词就是宋朝必将取得胜利。
宋徽宗听后,立马派画院学正陈尧臣带人乔装成外交人员出使辽国,画下了辽国天祚帝的肖像。宋徽宗一看,果然,“虏主望之不似人君”,于是发兵攻辽。
不过要说把这种谍画运用得最出神入化的,还得是宋太祖。
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在北宋统一南唐之前,赵匡胤暗中准备了南唐名将林仁肇的画像,并把它挂在一座豪宅里,然后告诉南唐使臣,林仁肇早已暗中归顺北宋,这座豪宅就是他家。南唐使臣回国后,禀报了李后主。李后主信以为真,毒死了林仁肇,从而加速了南唐的灭亡。
鞍马画
双方争战,不仅要了解敌军领兵的将领,敌军的装备、训练方式等信息也至关重要。
南宋陈居中所作《柳塘牧马图》,乍一看就是一幅普普通通的牧马图,事实上却记录了金国最新军事行动的机密。
画面左侧,一位白衣男子席地而坐,4个侍从随侍左右,仔细看这几个人的发型,头顶光秃秃、耳后两个小辫子,正是典型的女真人形象。白衣男子望着的方向,50多匹马正在多名马夫的驱赶下冲入水塘。
从马背上的人向前低伏到快要紧贴马背的身体,和马匹周围因奔跑而产生的放射状水波,不难看出马匹冲入水中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判断,这绝不是悠然的浴马、戏水。
再仔细观察,画中马群分成两个方向,成一定的阵形游向各自的彼岸。这显然是一场正规的军事训练。
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宋朝南迁建立南宋,由于南方地区水网密布,而来自北方的女真人不擅水战,为了南下入侵,很可能进行水上演练。画家发现这个重要情报之后,为了便于携带,将其绘制在扇面上,传递回南宋。
山水画
前面提到了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在那段记载中,出使辽国的陈尧臣除了画下辽天祚帝的肖像,还绘制了一路上山川要塞的地形图进献给宋徽宗,而这正是谍画中的另一大类——山水画。
谍画的山水画跟传统意义的山水画有很大不同。它不讲究艺术性、美观度,也没有什么构图技巧、意境,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可能写实、详尽,例如《峻岭溪桥图》。


南宋盛行截景式构图,描绘景物时很少画全景,多是描写片段细节的特写式构图。《峻岭溪桥图》则完全不同,画家以俯视的角度罗列出山脉群峰,画中没有一丝云霭遮挡,也没有任何虚实可言,一峰一岭都清清楚楚,从艺术角度来看,几乎没有任何美感。
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曲折的山路,由远而近,从丘陵地带蜿蜒伸进山脉腹地,这很可能就是画家为行军打仗所作的谍画。
因为这些风格特殊、作用特殊的绘画作品,不少宋代宫廷画家都成了御用间谍,其中出色的甚至被赐予武官的职位。这也算另类的报效祖国了。
(仲奇摘自微信公众号“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