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
2023-04-12段雁茜
□ 刘 庆 牟 帆 段雁茜 许 颖
教师是办好老年人满意的教育的根本,是老年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实施者,也是办好新时代老年大学的中坚力量。因此,开展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推动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重庆市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5月,重庆市老年大学有星辰路本部和太阳园分部两个校区,13个教学系,开设有书法、国画、声乐、舞蹈、健身、摄影、茶艺、器乐等39个专业84门课程,共301个教学班,任课教师139名,注册在校学员16000余人次。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如下:
性别情况。教师中男女结构总体均衡,比例接近1∶1,男教师75人,占比53.96%,略高于女教师占比。但从专业类别细分统计中可以看出,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差距较大。其中,书画类专业教师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接近8∶2。文史类、应用技术类、器乐类专业也是同种情况,接近7∶3。而声乐类、舞蹈类专业恰恰相反,女教师占据大半壁江山,男女教师比例接近3∶7。健身系教师性别比相对均衡。
年龄结构。从年龄段划分来看,29岁及以下的教师仅有3人,占比为2.16%;30~59岁的教师为75人,占比达到53.96%;60岁以上教师有61人,占比为43.88%;教师平均年龄为56岁,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80岁,均在美术系。其中,书法系教师平均年龄在学校中最大,为67.7岁;钢琴系教师的平均年龄在学校中最小,为42.3岁;舞蹈一系(民舞)教师的平均年龄也较小,为43.9岁。
政治面貌。教师中,中共党员为38人,占比为27.34%;民主党派人士为10人,占比为7.19%;群众为91人,占比为66.8%。党员均衡分布在各教学系,发挥着模范带动作用。
文化程度及职称。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有16人,占比11.51%;具有本科学历的有63人,占比45.32%;具有大专学历的有50人,占比35.97%;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9人,占比6.47%;另还有1人未填写学历。从学历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老年大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56.83%,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92.81%,学历层次分布较为合理。其中,84人在各专业领域有相应职称,占比60.43%,无职称人员为55人,占比为39.57%。
到校任教时长。学校无教师编制,任课教师均为兼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到校任教5年以下的为62人,占比为44.6%;到校任教6~10年的为51人,占比为36.69%;到校任教11年以上的为26人,占比18.71%。其中,教龄最长者为任教36年的健身系教师,从建校至今,一直在校任教,见证了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二、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一是教师总体数量不够。与《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要求相适应的老年教育教师数量还远远不够。二是年龄结构失衡。教师年龄总体偏大,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61人,几乎占到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三是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教师专业水平差别大。既有学历和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也有文化程度不高但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个体差异较大。
(二)教师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部分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够。主要由于老年大学教师年龄总体偏大,很多人缺乏线上教学技能,不能较好适应线上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二是教研风气不浓。由于大多数教师为兼职,除了上课以外,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研讨和教学研究。三是缺乏完备的老年大学教师培训体系。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不够系统,未形成长效机制和培训体系。
(三)教师队伍还不够稳定
举办教师节座谈会
国画教师点评学员作业
一是流动性大。现有老年大学的教师实行聘任制,人事关系不在老年大学。教师与学校是双向选择,学校选聘教师,教师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学校。二是待遇较低,缺乏归属感。三是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对教师的发展规划缺乏整体的谋划和部署,师资的储备缺乏与高校等部门的联动,难以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是老年大学人才强校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是推动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加强思想引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队伍,培根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老年大学应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教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及时提供学习资料,深入引导教师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确保教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教师提出了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老年大学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使老年大学的教师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要把在教育教学中提升行为世范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课堂思政,引导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守好讲台主阵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职前培训、职后继续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要开展教师评优评先工作,利用“教师节”评比表彰、校刊宣传报道等,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引领教师队伍不断追求师德的高境界,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3.坚持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为出发点,开展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老年大学的教师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基础,遵循老年学员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新时代老年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老年大学要通过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发挥名师效应,搞好传帮带;要组织召开教师节座谈会、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等,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把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中,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要邀请名师、名家到校,传经送宝,传授先进教学经验;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现代科技知识培训,如电脑操作、手机应用、电子课件制作等,不断提升执教能力,适应老年教育现代化要求。
(二)创新管理机制,规范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制度建设
要完善制度,制定老年大学教师聘任办法,从源头上保证老年大学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坚持立德树人为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加快构建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评优机制。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优化学校教师岗位设置,切实激发教师创新创造活力。
2.健全兼职教师激励机制
着力在服务、支持、激励上下功夫,持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针对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实际,要进一步提高老年大学教师的课时费,让人才的创新劳动得到合理回报,从而维持教师队伍的稳定。二是在激励机制方面,对于在老年大学教学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可给予一定奖励,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广大教师安心任教。
3.建立有效的进出机制
组织教师进社区送春联
本着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兼职教师进出机制。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施教,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吸引广大优秀教师加入老年教育中来,以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高质量。
(三)构建师资信息库,夯实后备教师队伍
1.建立与所在地域院校师资共享机制,引入高层次师资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充分借助高校的教师资源优势,与高校合作,实现师资共享,扩充教师人才信息库。聘请高校退休教师到老年大学教学,促进老年大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2.建立市区两级师资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作用
建立市区两级师资共享机制,实现老年大学的师资互联互通,优质师资共建共享。市级老年大学要充分利用师资库优势,积极为基层老年大学提供师资支持,丰富基层老年大学课程,满足更多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的愿望。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素质的老年大学教师队伍,为办好老年人满意的老年大学不断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