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地图”还是“易迷路”?

2023-04-12刘恺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4期
关键词:方向感皮层导航系统

刘恺

方向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感觉,具体来说指的是在环境中定位和执行寻路的能力。这一古老的能力在脊椎动物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作为生存的重要基础,动物世界中所使用的“神经导航”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

在大脑中,有一个内置的导航系统。它可以让你感知自己身在何方,可以找到两个地点之间的路线,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储存下来,创建“认知地图”。

大脑的导航系统非常复杂,由分布于海马体以及内嗅皮层等海马体周边脑结构中的位置细胞、网格细胞、速度细胞、头朝向细胞、边界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共同构筑。其中,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最为重要。

研究测试表明,人类个体间的空间导航能力确实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我们可以清楚、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方向感是好还是差。

人脑中的海马体和内嗅皮层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 诺贝尔奖官网)

脑内的导航系统大家都拥有,为什么个体间的差异如此大?

因为不同人的大脑中位置细胞、网格细胞等的发达程度不同,脑区间的连接同步也存在一定差异。“活地图”们的海马体体积往往要大于“易迷路”们的海马体体积。

此外,大脑其他区域的发达程度不同也有可能导致方向感的差异。例如,嗅觉灵敏的人往往拥有更好的方向感——或许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气味识别和空间记忆的区块位于同样的脑区,这类人群大脑左侧的内侧眶额皮层的厚度及大脑右侧的海马体体积会比常人更大一些。

许多证据表明,方向感与智力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导航能力呢?

生长环境会给人带来很多心理和认知上的影响,而我们所居住的物理环境,特别是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方向感。

尽管个体间的差异确实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熟悉,达到增强方位感知和导航能力的效果。

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自己的方位意识,例如,多关注周围环境的地标建筑,注意自己行路過程中的上坡、下坡、转弯等。有学者认为,过度依赖地图软件不利于我们大脑“认知地图”的形成,所以,不妨试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借助现代导航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这对于我们建立方位认知、增强方向感是一个不错的练习。

英国科学家用一款需要运用导航能力完成任务的游戏证明了这一点。通过研究来自38个国家、近40万名玩家的信息数据发现,成长于城郊或乡村地区的人通常导航能力更强,而成长于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人导航能力相对较弱。不过,在区域道路规划网格化程度更高的地方长大的人虽然整体方向感较弱,但是在相似的游戏路线设计中却表现更优。这说明生长环境不仅影响认路的能力,还会影响认路的方式。

此外,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导航能力会逐渐下降;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导航能力也会增强。

男性与女性的方向感表现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男性更倾向于用基本方向来定位,使自己更快到达目的地;女性则会更了解当地环境,记住到达目的地的特定路线。而且,女性在进行导航任务时,除了海马体,还会更多地调用大脑的额叶区域(与躯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智能以及情感等活动有关)。

方向感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实用的一种能力。如果你想对此进行刻意练习,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哦!

关于大脑,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秘密?请扫描二维码,告诉知力!

(责任编辑 / 陈琛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方向感皮层导航系统
人生需要『方向感』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训练方向感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脑筋急转弯
一种GNSS/SINS容错深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
解读全球第四大导航系统
模拟初级视皮层注意机制的运动对象检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