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认知视域下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

2023-04-11程洁荷莉杨广斌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高中地理教学乡土资源

程洁荷莉 杨广斌

[摘 要]文章基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在论述具身认知、乡土资源、高中地理教学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具身认知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开发乡土资源,创设具身情境;围绕乡土情境,开展具身活动;利用实践活动,树立具身精神。最后以贵州省赤水市丙安古镇为具身情境开展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案例设计,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具身认知;乡土资源;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8-0085-0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1],要求精选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具身认知视域下的乡土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情境案例,能让学生利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一、具身认知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思想导向

具身认知中的“具身”指来自身体与环境结合产生的经验,身体是认知的主体,认识来源于主体的经验。具身认知的中心观点是: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2]。

高中地理教学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的,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融合环境、实践、知识。本文在具身视域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具身—人和”“具身—整体”“具身—区域”“具身—实践”的理念,这一理念可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学在利用乡土资源作为案例时的思想导向。

(一)“具身—人和”思想导向

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人地协调观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具身认知提出,人的认知水平来源于身体的各种经验的整合。身体的主体即是人,人会在地理环境中活动。同时,人在环境中的各种活动会产生认知经验,人的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会作用于人的身上,二者彼此联系、相互转化。“具身—人和”理念是指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地理环境进行开发利用,由此产生不同的结果,而这种过程与结果恰恰构成了人们的认知经验,不断丰富的认知经验又作用于地理环境。因此,在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利用经验找到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树立人地协调观。

(二)“具身—整体”思想导向

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具身—整体”理念即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对地理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地理环境构成包括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地理环境范围由点及面,地理环境变化包含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高中地理课堂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区域整体发展变化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三)“具身—区域”思想导向

区域认知是指在不同尺度或不同属性地理事物的划分依据下,认识区域的思维方式。具身学习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而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不能脱离情境,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具身认知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将学生置于不同尺度、类型的区域情境中[3]。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尺度或类型的区域对区域进行过程性认知,了解区域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认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掌握认识区域的方法。

(四)“具身—实践”思想导向

地理实践力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品质,是一种精神品质。高中地理课程是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能直接接触到实践的课程之一,这与具身认知强调的身体对学生作用的理念相契合。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活动,将这些外显的行为内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意志,使学生在不同状态下、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乡土资源与地理课程内容的关联分析

本文以贵州省乡土资源为例,将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与贵州省乡土资源进行关联分析,具体见表1。

三、具身认知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应用策略

(一)具身认知、乡土资源、高中地理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课标》的指导下,国家提倡开发校本课程,其中首要就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按性质可分为家乡的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4],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土资源,不仅能让学生更加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而且能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提升学习认知。此外,乡土资源也与具身认知理论下的“环境”视角相契合。

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认知依赖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而各种功能感官产生的知觉往往需要从环境中获取。

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展能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家乡发展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学生对家乡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得学生达到身心合一[5]。具身认知、乡土资源、高中地理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具身认知视域下高中地理乡土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

1.开发乡土资源,创设具身情境

鄉土地理资源来自真实的生活场景。教师以熟悉的实例为案例,创设学生熟悉的并且经常接触的活动场景,这样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不同的村庄、乡镇发展各不相同,具有区域性。因此,每个地区的特色不一样,创设的具身环境也不同,学生可以通过具身情境的不同,在环境中感知不同,多维度发展。

例如,在讲授“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时,就可以以当地的农业发展过程创设具身情境,如贵阳威宁就可创设威宁土豆种植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用学生熟悉的威宁土豆作为案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迅速思考、探究威宁土豆出名的原因,从而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开发乡土资源、创设具身情境可以加强学生对乡村的科学认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2.围绕乡土情境,开展具身活动

学生以乡土情境为背景,开展具身活动,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五觉进行直接感知,形成直接经验,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人体的生理构造、运动感官系统、情感态度等都会影响认知的生成与发展[6]。

如在学习“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时,可以贵阳十字街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该地区的商铺面积、租金、附近人流量、交通、学校、科研机构等方面进行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分析影响贵阳十字街商铺布局的因素。学生课前在具身场景中进行具身活动,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商铺的区位因素,这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

3.利用实践活动,树立具身精神

在生活情境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如在学习“土壤”一课中,教师带领学生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土层进行填挖,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直观观察当地环境条件下土壤剖面的情况,了解不同地区其土壤剖面层的不同,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教师还可以采取该区域的土壤样本进行课堂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特点,通过严谨的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以“地域文化與城乡景观”为例的教学案例设计

本文以湘教版“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1.开发乡土资源,创设具身情境

丙安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以丙安古镇为中心的丙安风景名胜区是赤水八大景区之一。依托赤水河,丙安古镇得以为川盐入黔途经之地而快速发展[7],是川盐入黔著名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

2.开展具身活动,树立具身精神

【情境一】丙安古镇全貌。

【任务布置】课前调查:学生搜集丙安古镇的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对丙安古镇整体风貌的大致了解,为后面对丙安古镇建筑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探究打下基础。借助调查的方式提升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选择、分析能力。

【情景二】以丙安古镇山地建筑为例,从“源”“形”“能”三个方面分别对山地建筑的建筑材料、建筑形态、建筑功能以及空间格局进行探究(如图2、图3所示)。

材料:丙安古镇的居住建筑多下商上宅,采用悬垂串架构建,主要材料为竹台泥面壁、土和泥墙、木框架板面壁,前后串接,上下通壤[8]。

【任务布置】手工制作丙安古镇的建筑模具,根据资料及模具探讨以下问题:(1)丙安古镇采用“竹编夹泥墙”为建筑墙体的原因;(2)思考丙安古镇采用吊脚楼的原因;(3)小组探究丙安古镇建筑功能呈现下商上宅的原因;(4)小组探究丙安古镇空间格局呈现“葫芦”状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山体建筑分析当地的建筑风格、民居特色、空间格局,培养学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借助自制建筑模型的方式,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情境三】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渡口。

【任务布置】(1)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分组演绎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根据资料及同学展示,探究: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各阶段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对后代人的影响。(2)展示丙安渡口发展史,探究丙安渡口对丙安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作用。

【设计意图】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红军英雄风采,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悟革命先烈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利用丙安渡口发展史来展示丙安的会馆文化和移民文化,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四、结语

具身认知强调身心的共同作用,而这离不开具身环境。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设校本课程、乡土课程、地方课程,这些都离不开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乡土文化才能将其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爱乡、爱国之情。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4):104-114.

[3]  沈秋华,陈志强.“具身认知理论”下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47-48.

[4]  王芬.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深度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28):85-86.

[5]  梅琳,高青,魏幼红.具身学习视角下乡土资源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研究[J].地理教学,2021(1):31-35.

[6]  简腊梅. 具身认知理论下地理研学旅行任务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3.

[7]  汪为青,徐晓栋.“丙安古镇”试题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7):11-13.

[8]  肖霞,唐莉英. 丙安古镇空间形态与景观风貌保护初探[C]//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盐文化:第9辑.自贡: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2017:11.

[9]  张思英,余翰武.湘南黔北建筑特征比较研究:以湖南坳上村与贵州丙安乡为例[J].中外建筑,2018(12):26-30.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高中地理教学乡土资源
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在线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