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制下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
2023-04-11刘雷
刘雷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种全新的支付手段,其在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能依托该体系完成财务信息政府信息的共享,加强银行与支付主体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统一账户的使用,能准确完成关联资金的统一支付,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立足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实际,阐述国库集中支付特点及运作程序的基础上,分析该支付方式的影响,指出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改善资金管理环境,实施项目资金预算编制工作,在公务卡改革、资金流动和内控管理的基础上,应加大对印鉴、操作系统密码、数据网络等项目重点要素的管理,并且需要加大人员、技术层面的支撑,改善资金管理基础环境,期望能指导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增加资金管理效益,为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发挥提供物质支持。
行政事业单位参与项目建设工作时,资金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对资金的配置使用过程实施控制,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及服务职能。在全新经济体系下,人们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国家要求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资金管理工作,这改变了项目资金管理的基本方式,在全新管理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方式,以此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稳步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更好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特点及运作程序
支付方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在财政支付的基础上,融合使用了银行清算系统,完成了国家资金的统一调度,提升了资金周转和使用的效益。从支付方式的角度来看,国库集中支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直接支付,该支付方式下的支付范围不仅包含了物资采购、工程款支付,而且涉及设备费用和薪酬工资等。在实际支付中,财政部门需要系统考虑各个单位的资金使用计划,基于该计划开具一定的支付令,银行通过该支付令实施支付。直接支付有效减少了资金调拨程序和清理核算时间,提升了资金的支付效率。二是授权支付,此类支付主要是对尚未纳入支付范围的项目进行支付控制,常见的支付内容包含差旅费、交通费等,此外,劳务费、咨询和奖励费用等都是授权支付的重要内容。
2、国库集中支付特点 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改变了以往的支付模式,并且在整个支付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相比传统的支付方式,国库集中支付简化了具体的支付程序,整个支付过程具有高效、简洁的特征。二是通过国库集中支付账户的建设和应用,行政事业单位的每一项支付均在社会公众的监督范围之内,保证了财政支付的公开性、透明性,有效预防了贪污腐败问题发生,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支付工作的廉洁性。三是国库集中支付具有集中性的特征,即其撤销了重复和分散的账户,实现了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保证了财政资金的综合使用效果。
运作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资金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管理者还需要严格控制国库集中支付的运作程序,提升资金使用管理的整体效率。在实际支付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按照通过审批的用款方案,与本地区的财务部门进行对接,交由财务部门审核用款方案,一旦该方案通过审核,财务政部门会出具支付卡,由银行的清算系统和财务集中支付专户相互协作,完成资金的支付工作,这不仅畅通了资金流通渠道,而且提升了资金的使用质量。
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价值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资金在项目活动中的物质支撑作用,就需要改变资金支付环境,创新资金支付模式,更好的完成资金的流通与使用工作。国库集中支付是一种全新化的支付制度,其最大的特征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管理中,资金的支付不在本单位进行,即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自身的资金预算后,上报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进行统一的审批和支付,这大大减少资金使用管理环节,简化了财政资金支付环节,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效率。
发挥事业单位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通过参与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能在适应市场资源配置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财政部门在国有资金、资源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对资金实施预算管理,并按照统一的账户进行资金支付过程的控制,实现了资金支付途径的有效控制,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公开性、透明性,有效地避免了资金乱用带来的流失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资金管理问题
缺乏完善管理体制 与之前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环境发生变化,为适应全新的国库集中支付需要,需经济开展体系创新工作,实现项目资金管理过程的有效约束。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认识不到位,在实际管理中,现有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心存疑虑,整体配合性有待加强。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建设中包含了较多的财政专项资金,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忽视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这使得专项资金的名目过多,资金投入较为散乱,对国库集中支付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引起财政资金浪费问题。
管理系统有待协调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内的资金管理中实施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行管理,在实际管理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协调性问题,以此来强化制度约束作用,发挥财务资金的作用。另外,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后,行政事业单位重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并强化支付过程的基础保障,目前,受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不到等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有待优化,降低了资金使用管理的整体效果。
财政监督手段单一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运作中,不论哪种活动的资金支出,工作人员均需要开展全面、准确的监督工作,消除资金使用违规问题。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依然存在资金使用监督不足的问题: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管理中需要收集大量的基础信息,同时需要传递较多的国库凭证,在这些工作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负责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忽视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使得财政资金脱离管控。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开展了一定的资金监督使用监督工作,但是受资金监督过于机械等因素影响,监管人员很难发现资金使用中的問题,导致资金是否占用、挪用等问题的监管不到位,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三是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较少,在资金监督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降低了资金动态化管理的实际效果。
基于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对策
改善资金管理环境 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能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落实,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整体效益。一方面,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重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有效宣传,通过线上与线下宣传手段的应用,使得全体职工正确认识国库集中支付,能有效配合财务人员推动支付工作开展,创设良好环境,助力资金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规范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开展项目资金管理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并且需要将预算活动与国库集中支付衔接起来,以此来提升预算的约束能力,从源头上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和使用。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自身所投资项目的业务实际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重视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等方法的使用,严格编制资金使用方案,细化资金需求,并对资金支出范围、限额实施控制,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性。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与政府采购部门的联系,这是因为政府采购本身就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大项,在实际管理中,应重视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部门与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一体化建设,动态化的实际基础信息共享,并结合具体信息对预算目标进行分层,为后期夯实预算责任奠定良好基础。最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开展预算监督工作,结合预算目标指标,对资金使用过程实施动态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安全性。
开展公务卡改革 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国家还颁布了公务卡使用制度,通过该制度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管理,要求严格落实授权审批制度,待审批通过后方可支付。确保了资金管理的规范性。目前,除差旅费、交通费外,在会议费用、招待费用支付中,均可通过公务卡实施授权支付管理。新时期,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的整体水平,还需要重视公务卡使用的有效改革。其一,公务卡在报销过程中实现了现金和支票转账的有效替代,对此在资金管理中的初期阶段,先应做好公务卡应用效果的宣传,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职工认识到公务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为办卡、用卡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其二,在公务卡使用中,需简要建立完善的公务卡消费制度,并认真执行公务卡强制执行目录,按照规定的要求限制公务卡还款渠道,确保公务卡使用的规范性。其三,在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公务卡过程中,应出台一系列的免息、积分和折扣优惠制度,为公务卡的使用创造有利条件。
强化资金流动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在现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支撑下,完成资金的流动管理。一般除现金、银行存款外,存货、应收账款都是行政事业单位流动资金的重要类型。这些流动资产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变现能力,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收益具有较大的影响。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流动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将流动资金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系统协调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流动资金之间的关系,充分保证内部资金结构的协调性,减少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同时在加强流动资金周转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重视流动资金变现能力的提升,该环节中,应合理地开展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并结合项目实际处置囤积存货,积极实现存货变现,并加强责任制管理,提升资金流动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在流动资金管理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资金的审查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开展清理消核工作,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重视内控制度实施 依托国库收付实现制实施项目资金管理时,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意义重大。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内控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内控管理意识和资金风险意识,要求单位全员参与到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当中,提升项目资金管理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在全新内控管理机制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持续优化国库集中支付的流程,从支付审批、审核、实际支付等环节实施惯例,确保支付流程清晰规范,在此过程中,应重大加强支付审批控制,管理者需要确认经办人、审批人、操作人员的责任,并重视各个工作岗位的联系和权力制约,消除资金使用的中的权利约束风险。
强化重点项目管理 项目资金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项目资金管理中渗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还需要重视一些重点项目要素的管理。其一,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应重视财务印章、主管领导人印章等要素的管理,设置专门的岗位和人员实施印章管理,在不相容岗位分类的同时,杜绝印章和电子支付钥匙为一人保管的问题,为资金的安全支付创造有利条件。其二,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施集中支付时,应做好操作系统密码的科学设置,要求所设计的密码复杂,且需要经常变更,对于权限责任人而言,应保证其不会将密码告知他人,减少资金支付风险。
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项目实践中,通过该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地清理了过多的账户,消除了资金管理混乱、分散的弊端,提升了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只有深刻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的作用,在項目管理中建设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并加强支付过程的系统管理,才能有效提升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保证项目建设质量,进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