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项目成本管理现状与改进方案研究
2023-04-11王帅
王帅
当前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棚改项目,明确界定各企业承担的服务职责,全方位提高棚改项目质量。但是在实际改造过程中,依然存在成本超支、背离安置需求等问题,同时,由于未能平衡好棚改项目的投资预收益,引发了补偿不合理的现状。为此,在棚改项目管理持续加强过程中,成本管理升至战略层面,有助于节约内部资源,创造更大项目价值。文章就棚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展开探讨,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实现质量型发展目标,促进棚改项目有序建设,进而达到双重效益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建设,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为棚改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基础。但是棚区改造项目牵涉内容广泛,属于一项系统化项目,结合各地区棚改经验而言,同时涵盖历史性问题与现实性问题,比如空间紧张、结构陈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及使用周期过场等问题,这样不仅会阻碍道路正常运行,而且会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现代城市化发展需求脱节。据此,为积极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相关部门需明确规定相关企业自觉承担职责,具体通过成本管理手段科学协调项目建设进展、周期、资源及需求等,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棚改项目效果。
棚改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动态成本调整不及时 项目成本控制沿用固有成本测算模式,即围绕项目建设系统情况对施工成本损耗予以严格管控,该模式过于僵化,灵活度不足,难以针对性发挥成本管控作用与价值。在具体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损耗与造价预算容易出现差异,受不确定因素影响,无法做到预知差异。同时,项目部门无法结合市场变动及项目建设情况实时进行调整,现行成本方案更新不及时。
绩效考核机制缺乏科学性 尽管项目部已然建立整套绩效考核机制,但是考察评价体系实际应用不充分,具体考核工作成效没有达到预期值。而产生该情况原因在于项目部成本控制工作权责利剥离,成本控制方案建设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难以做到对全体职工内部管理机制方面的制约作用,阻碍职工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对项目建设过程成本控制工作地位不明确。据此,应当在项目部创建权利界定清晰的专项组织开展成本控制作业,按照成本方案目标完善成本管理计划,全方位管控成本损耗,实现考核机制贯彻落实。
政策指导文件针对性不强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政府仅仅以宏观角度把控项目建设进度,对项目发展进程的阻碍性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出台政策性指导文件针对性不足,难以对棚改项目建设起到政策支持。比如某市区出台的《储备开发及棚改等土地开发类项目成本管理细则》中,科目分类并不齐全,诸多棚改项目产生的费用尚未进行归口科目。
棚改审核完成数量不足,审批流程不完善 现阶段,虽然我国棚改逾期未安置问题切实关乎人民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建设与地区整体规划布局,但是该项问题在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地区已完成审核评估项目数量较少,难点问题未能达到改善,相应审批流程有待完善,进而严重逾期未安置项目的顺利清理建设。
棚改项目成本管理改进建议
细化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1、优化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管理方法
对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而言,预算成本应当以市场和项目实施情况为基调,在项目建设前组织产品市场调研活动,科学预估项目成本结构。同时,项目预算不可单纯依赖既定补偿标准与历史经验,需要结合项目建设实况进行“弹性预算”,灵活把控程序法定费用与主观复杂费用弹性,全面考虑到各类可能产生的费用,如拆分费用予以追加、钉子户谈判予以追加等,尽可能选择先进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管理方法减少成本预算偏差。
2、构建土地一级开发成本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土地一级开发成本制度。在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发主体根据项目建设情况与开发成本目标做好成本控制制度建设作业,逐步开展成本预测与成本分析,制定相应成本方案,完成成本审计与成本管理工作,形成相对完善可行的成本管理制度,并指引项目各部门以遵循制度为前提执行工作任务。
第二建立完善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核算制度。项目开发主体立足于成本方案完成项目明细设置,结合项目成分、费用内容完成三级明细核算工作,采取合理方法完成项目三级明细设置,切实做到项目成本细化。
第三建立完善土地一级开发成本责任制度。在逐层分解项目费用基础上设计成本控制指标,促使指标渗透各层级机构的职位与员工中,明确界定权责,将责任制度监管范围延伸至各部门、各岗位及个人。
第四建立完善土地一级开发成本考核制度。结合开发成本预先完成考核指标设计作业,严格落实项目成本控制的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标准范围,进而实现成本控制增效。
3、加强土地一级开发后成本分析
在项目工作结束后,成本分析需要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予以对比分析,识别差异,找到超支原因,成立相对应考核机制,切实保证考核效果。具体而言,倘若开发企业内部管理不当所引发的成本加剧则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外聘中介机构开展审计工作、优化监督成效;倘若政府参与引发成本加剧,则必须围绕行政机制构建相对应考核机制,强调责任机制制约效用,深入项目运作各流程进行成本分析,逐级落实审计工作,进而为建设成本责任机制提供分析结果。
4、成本管理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人力作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主导型力量,在促进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模式发展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规范成本控制理念,将成本控制理念贯彻落实至项目实施全过程,实务中秉持成本节约原则,尽可能选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损耗;二是指引职工明确成本意识的主体,掌握自身属于成本控制执行身份,明确自身工作成果与成本高低间的关系;三是实现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只有全体职工坚持成本控制理念,方可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强化项目预算管理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建设环节,必须落实高效项目预算管理手段。具体而言:一是建设完善先进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立足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与财务制度要求,加强土地项目管理,保证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国既定项目预算标准及自身土地开发项目行业特征建立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二是梳理优化项目预算管理流程。在项目预算过程中,根据既定规定流程有序执行作业,严格遵循上下结合准则,采取分级预算編制形式,进行逐级汇总;三是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预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预算编制环节,可采用零基预算法就项目实施过程形成的成本及利润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再总结该项信息绘制预算报告文书。在组织前期调研活动时,应当积极促进各部门间交流沟通,加强协作效应,整合预算资料,以此保证项目可行性开发,完成项目前期开发预算编制作业;四是加强项目预算执行控制。在具体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实施环节,各部门必须充分明确自身职责,依据所拟预算目标开展管理活动,定期检查实际管控情况,保证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处于合理范畴。规定全体职工均参与预算管理工作,明确自身权责,结合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组织相应考评工作,并促进考核结果与薪资挂钩。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1、采取合作共赢方式
在项目资金管理环节,可以围绕不可再生土地资源与资金紧张的问题逐一突破。一方面强调交流沟通效能,联合项目相关部门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拓宽资源获取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化;另一方面需丰富融资渠道,除了政府财政支持与银行信贷途径以外,还需革新建设融资平台,提升融资手段灵活性,利用多股社会力量参与融资活动,有效改善资金紧张问题。从融资层面而言,融资要辅助投资业务实现既定措施,不仅需要预先规划前期资金使用,还需完成针对融资制定计划方案,避免项目资金需求紧张,保持与项目需求一致性。
2、重视资金使用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开展资金使用管理工作,促使项目建设步入良性发展道路。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设置项目资金管理方法。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资金成立专项收入账户与支出账户,收入层面制定各周期资金支出预算计划,支出层面推出连签机制,避免随意开支、无计划支付行为;二是降低项目经营成本。根据项目建设情况,暂时搁置非紧急开支行为,防止支出过早、资金闲置、资金使用效率最小化现象,集中资金用于关键性、长久性及重要性工作任务,尽可能缩减项目成本;三是落实资金业务工作。银行融资环节依据项目建设进展采用“长贷+短贷”方法,長贷以大额项目为主,短贷以小额项目为主,具体根据项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贷款形式,激发贷款自身优势与作用,尽可能节省财务费用,并且结合项目进度制定详尽资金使用进度方案,按需支付、随用随贷,保证用贷的平衡性。
3、合理应用PPP模式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PPP模式合理应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改善政府资金紧张现状。鉴于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下具备耗资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汇款速度慢、融资能力薄弱的问题,利用PPP模式能够解决该问题,项目建设过程引进社会其他资本力量弥补政府资金不足,保证项目资金运行充足性及顺畅性,进而实现项目有序建设;二是共担项目资金风险。通过应用PPP模式实现风险共担,由合作各方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分担部分风险。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建设过程存在风险点主要有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建设风险、政策风险及运营风险等,其中政府主体承担政策及政治风险,合作方共担金融风险,其他风险点均由PPP模式引进社会主体共担,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从而达到改善项目资金问题的预期效果。
加强行政执行和监管机制建设
1、规范履行征地程序
第一,规整征地工作流程,切实落实征地相关工作任务,如报批告知、确认及听证等,不断规范相关工作行为,防止使用违纪违法手段落实征地报批工作。第二,强化征地报批风险评估,尤其是社会风险评估。通过建立可行风险评估模式,保证项目风险评估符合规定后予以上报,有效规避因征地造成社会冲突事件;第三,落地“两公告一登记”工作,即规定相关部门在征地拆迁项目规定周期内做好征收土地公告、存档备查公告作业,保证征地作业合法性及合规性;第四,考虑征地速度因素。征地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棚改项目启动和进展的时间。如果征地速度快,可以迅速腾空用于棚改的土地,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了项目的拖延时间。然而,如果征地速度慢,项目可能会受到延误,增加了项目周期,导致成本的增加。项目在征地过程中还需要支付征地补偿费用,征地速度慢也会导致这些费用的长时间支出;第五,关注土地整理入室回笼资金速度。土地整理是指将征收的土地进行规划、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使其成为可以供给开发商使用的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入室回笼资金速度指的是整理后的土地能够迅速回笼资金,以支持后续的棚改项目开发。如果土地整理入室回笼资金速度快,开发商可以尽早获得土地使用权,开始项目建设,减少了项目的滞后时间,降低了资金的占用成本。然而,如果土地整理入室回笼资金速度慢,开发商将需要长时间等待,项目开发进程可能会受到延误,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2、建立成本监管机制
首先是建设成本交流协作机制。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涉及部门较多,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成本控制流程都必须通过交流协作进行衔接,利用完善交流协作机制不仅保证项目顺利建设,而且能激发监督成本控制作用。
其次是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应急主要指向项目建设过程重大突发性时间与资金紧张事件,完善建设应急机制,编制相应应急预案与实操手册,实现最短时间专项处理应急事件,减少事件负面影响或降低资金利息,对项目成本控制实施具有正向作用。
最后是建设多方监督机制。由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所涉资金体系庞大,成本控制所涉部门及流程较多,仅依赖某一机构监督成本控制无法达到最佳成效,故而需要加强多方监督机制,相互制衡,进一步优化监管成效。
综上所述,我国棚改项目建设进程中,企业务必需要明确成本管控实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严格把控各类成本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措施应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应当加强项目预算管理、项目资金管理,细化成本管理措施,落实行政执行与监管机制,维持项目效益与企业效益平衡性,从而提升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深入处理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