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典范 永久师长
2023-04-11曲晓辉
2022年9月24—26日,来自厦门大学和兄弟院校的学者和领导、国内国际学术和职业组织的同仁、余先生的弟子和家人,相聚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怀着崇敬的心情,隆重纪念中国管理会计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余绪缨先生百年诞辰。此时此刻,作为余先生的学生、下属和同事,很多往事历历在目,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在我的心目中,余绪缨先生一直是会计学界泰山北斗一样的存在。我有幸作为余先生的学生修读课程、留校后在工作中得到余先生的诸多指导、帮助和认可,一直感到非常幸运,也很珍惜那些宝贵时光。
一、往事记忆犹新
还在念大二时,我就知道厦门大学这个学术殿堂和葛家澍先生、余绪缨先生、常勋先生和吴水澎先生几位会计大师。这要感谢我的《会计学原理》和《工业会计》课程的任课老师朱元午教授。朱老师届时正值壮年,教学和研究都出类拔萃,常有文章在《会计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尽管如此,他仍一心向学,曾赴厦门大学访学(当时叫教师进修)。从厦门大学会计学系进修回校后,朱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跟我们学生讲起厦门大学的名家如何做学问及其前沿的创新性观点,由此心中十分敬仰和憧憬。于是,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我参加了原国家教委委托厦门大学举办的会计助教进修班的入学考试,1984年入读厦门大学会计助教进修班修读会计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当时,厦门大学会计学系有5位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0位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班学生和我们15位一年半学制助教进修班学生一起上课,余先生给我们主讲《高级管理会计》。
《高级管理会计》这门课对于我来说难度确实很大,因此学得也很刻苦。记得我们当时还做了一篇课程论文,我是用听来的物理学专家讲座谈到的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原理来解读管理会计中的一些问题。这门课程,我获得了优异成绩。在最后那次课快结束时,余先生笑眯眯地说,课程快讲完了,大家的名字我都熟悉了,但人还对不上号,每位同学站起来报一下名字,我们认识一下。轮到我,站起来报了名字之后,余先生很诧异。他说,你是女生啊?我看你的名字、字体和文章一直以为你是男生。当时,我感觉特别亲切,也有点小骄傲,感觉余先生还是有点欣赏我的文笔的。
1986年我参加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幸运地被录取,再次入读厦门大学,师从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2001年兼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分管培养、学位和学科建设,与余先生的联系就多了起来,很多问题需要请教和听取老先生的意见。1996年评聘为博导之后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面试、开题、答辩以及到外校参加答辩,与余先生的接触就更多了,加之研读余先生的研究成果,对余先生的为人治学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也努力效仿学习之。
二、国际学术视野
余先生的英语好,也喜欢写英文文章,他还在很长一段时期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会计与国际教育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的编委。
余先生有多篇英文文章入选诸如会计教育与研究国际学会举办的世界论坛(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IAAER)等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并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城市大学讲学,赴美、加、英、法、日、澳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
厦门大学会计学系硕士研究生培养很早就有国际会计研究方向,一开始是葛老师、余老师和常老师组成的导师组,他们三位担任导师。我留校以后于1992年评聘为硕士生导师,承蒙老先生们不弃,也加入了这个研究方向带硕士生,评聘为博导后也是带国际会计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因此,就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先生一起工作和向老先生学习。
我入职厦门大学之后不久,有幸参与厦门大学1992年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后来申报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中心连续多年举办“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我们也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和交流。对于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余先生都大力支持,包括筹备工作、做主题演讲、会见来宾等等,我们一直心存感激。
三、学科建设为重
我博士毕业留校之后,其实是有点懵懵懂懂,也感到压力很大。过去虽然在高校有几年教学和研究经验,但自知很难适应厦门大学这样的高水平研究型学府。对于如何在厦门大学这所会计学术殿堂做好教书育人、学习研究和形成治学理念,对我来说是一个长期要做的课题。在这些方面,有幸得到余先生耳提面命,受益良多。
1995年我兼任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之后,经常向余先生请教一些研究生培养、学位和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余先生每次都是悉心指导。余先生的指导,常常使人豁然开朗,如沐春风。
记得1994年启动最后一次国务院统评博导工作。当时,会计学系通知老师们填报。我当时虽然已经晋升正高了,但觉得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还都很不够,就没有填报。结果,余先生亲自给我打电话,很大声地问:小曲,你为什么没有填报?我弱弱地回答说:我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还很不够,需要再学习提高几年。余先生在电话里很严肃地对我说:这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不是你个人的问题,你马上填报。于是,我就填了表,交上去了。后来在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上被贴边擦掉,听说余先生拿着计算器给委员们说:曲晓辉同志票数之差是千分之十八,这种情况不能上很可惜。1996年,博导改为学校自审了,回想余先生之前的批评,加之我在研究生院分管学科建设,也有了从学科角度考虑问题的觉悟,就主动报了,并顺利过会。后来,我经常在想,如果高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有余先生这样的学科建设意识,那该有多好啊!
厦门大学会计学科建设任务一直很重,因为是国家重点学科,一直走在前边,硕士点、博士点和MPAcc试办又都是首批,加之后來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家985项目平台),相对应的申报和评估任务就很重。这些工作,承载着历史的责任,关乎会计学科的发展和老中青几代人的重托,必须请老先生指导和把关。无论是申报还是评估,每次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很大,而余先生都会及时给予悉心指导。每次的材料都需要一遍遍地反复推敲,耗时费力,但余先生从无怨言。
余先生在2005年2月曾说:我亲自参与的厦大会计系六十几年的奋斗历程,更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今天,厦大会计专业能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重点专业之一,是我系师生几代人用心血和汗水艰辛劳作的结晶,实属来之不易。我今年八十有四,自知来日无多,但一息尚存,仍时刻以母校、母系事业的兴旺、发达为念!莘莘学子的拳拳报效之心,感人至深。
现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虽然更加强调团队建设,但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先前还是现在,大师对于学科建设而言都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余先生关于学科建设的远见卓识、科学规划、扶助晚辈、身体力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也应该永远传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余先生犹如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