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枪”:透过细节看影片《浴血无名川》
2023-04-10窦超
■ 窦超
影片海报
《浴血无名川》是一部受到广泛好评的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影片。影片展现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小分队在敌后以几乎全员阵亡的代价,消灭美军对我威胁最大的重炮营的故事,讴歌了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以劣势装备与美军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浴血无名川》制作水平非常精良,在很多军事细节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但也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
影片内容概要
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某部3排排长孟大关率部向美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3排伤亡很大。战士们不顾伤亡依然猛烈冲击,最终夺取敌人阵地,但3排此时只剩下10人。
战斗结束后,孟大关奉命到师长处接受新任务。这次任务是去寻找我军侦察排,他们正在执行的任务是在敌后侦察和消灭敌炮兵观察哨,并伺机消灭敌重炮营。由孟大关的同乡杜川率领的侦察排,此时已经与后方失联3天。为了救护伤员,师长还从医院抽调女军医李青加入小分队,又从警卫分队抽调兵员加强小分队。师长还提到这次后方开上来不少炮兵,可以痛快地让美国人尝尝厉害了。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嫖宿幼女是行为人以金钱等物质交换为手段的性交易行为,包括性行为、类似性行为和猥亵,且卖淫幼女有“同意”的自愿性质,为非强制性犯罪;强奸罪的行为人是在不存有交易行为的情形下单纯地与幼女发生性行为,采用性器官接触说,这里行为的性质可以是暴力性、强制性的,也可以是双方自愿的。
孟大关率领小分队潜入敌后,很快就发现侦察排大部分人已经阵亡。正当他们准备继续寻找时,却意外碰上侦察排剩余人员袭击美军运输车队。于是,他们合力将美军车队击溃,美军在仓皇逃走时丢下车辆。两支队伍会合后,杜川拒绝撤回己方阵地,坚持一定要打掉对我军威胁最大的美军重炮营。在用电台向上级请示时,孟大关突遭美军炮火袭击而牺牲,电台也被炸毁。在与上级失联的情况下,3排以徐明德为首的剩余人员同意杜川的意见,准备突袭美军炮兵阵地。
电力系统的所有干部职工都应该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电网调度等工作中首先考虑安全问题,将安全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高度重视,才能够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此时,美军重炮营也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由于持续猛烈开火导致炮管使用寿命到期,运送备用炮管的运输车队偏偏又被志愿军小分队打瘫在路上。于是,美军只得派出不擅长近距离作战的炮兵营人员趁着下雨企图抢回路上的车辆及其载运的物资。这一下,就和也来美军运输车上寻找物资补给的志愿军小分队撞了个正着。志愿军早来一会儿,已经搬走不少物资,并将这帮美国炮兵打了个稀里哗啦。双方都撤回去后,美国人的处境更糟了,陷入补给通道被切断的境地。而志愿军小分队则获得包括2门迫击炮在内的大量弹药和物资补充。
此外,这两种狙击步枪还采用不同的光学瞄准镜。M1C通常使用M73、M81或M82光学瞄准镜,后来在翻新时也使用过M84瞄准镜。上述瞄准镜放大倍率均为2.5倍。M1D则主要使用M82或M84瞄准镜,后来还采用过K4瞄准镜,该瞄准镜放大倍率4倍。有的美军狙击步枪在朝鲜战争中还曾加装主动式红外夜视仪,以进行夜间狙击。由于使用的光学瞄准镜倍率较小,美军发现M1系列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并不远, 在400~600码(366~549m)内射击精度较好,再远就出现较大下降。根据上述特征,影片中美军使用的狙击步枪很明显是M1D,因为可以看到其瞄准镜是通过枪管尾部的衬套进行安装的。不过,影片中美军狙击步枪上的光学瞄准镜与原品外形有差异,应该是用现有的道具顶替的。
幼儿美术活动多种多样,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立足于传统教学的同时,应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平,探索创新,寻求更多更好的方法,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机会。绘本作为幼儿绘画活动中一种较好的媒介,以其独特的表达系统契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幼儿从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将内心感受绘于纸上的愿望。
随后,“秃鹫小队”攻入村子,企图将志愿军小分队一网打尽。此时,为了向上级报告敌炮兵营的位置,杜川等人意图从“秃鹫小队”那里夺取电台。就这样,双方展开一场几乎是一对一伤亡的残酷搏斗。最后,战场上我方只剩下腿部被击伤的李青、杜川和枪法同样出众的外号“娃娃”的战士,对面则是最强的美军狙击手——伊斯班少校。杜川以“我可以是你的第三枪”的精神,以生命为代价为“娃娃”争取到击毙伊斯班的机会。“娃娃”完成击杀后,与李青一起向上级报告了敌炮兵营位置,由我军炮兵对其实施毁灭性轰击,完成杜川等人誓死也要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装备盖德M3冲锋枪和M1卡宾枪的美军后勤人员
相对平衡的火力和差距悬殊的“对狙”
从影片的时间背景来看,中美两军在朝鲜战场上轻武器方面大体上已经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尤其是志愿军随着整体逐步换装苏式轻武器,使得原来的“万国牌”装备状态得到极大改观。虽说这时志愿军换装的都是苏军二战时期的制式装备,多少已经呈现出一种稍微落后于时代的特征,但与同样以二战时期轻武器为主力的美军相比,则基本上达到整体性能方面的平衡,只是这种平衡并非全面性的平衡。
中美两军在轻武器整体性能方面的平衡,是以不同的火力配系来体现的,也就是说两军对于火力输出的搭配方式有不同的理解和实现途径。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激励程度的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得分有显著差异。比较表明:在求知兴趣、利他取向维度上,认为作用很大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认为作用一般、不大的学生;在能力追求、声誉获取上,认为作用很大的学生得分高于认为作用一般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认为作用不大的学生。
反观美军的狙击装备则完全是碾压式的优势。二战中美军就拥有性能优良的狙击武器,主要包括M1903A4和M1系列狙击步枪。在二战初期,美军使用的狙击步枪是由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改装的M1903A4狙击步枪。该枪虽然以精准著称,但由于美军在二战中全面换装M1半自动步枪而显得有些落伍。因此,美军在二战后期开始研制由M1半自动步枪改装的狙击步枪。当时,生产厂商推出2种不同的改装方案,分别命名为M1E7和M1E8狙击步枪。经过对比测试,美军于1944年6月将M1E7狙击步枪正式命名为M1C狙击步枪,将其列为制式装备。因为时间比较紧促,直到二战结束时该枪也只有少量配备到部队,在朝鲜战争期间则被大量使用。M1E8在1944年9月被命名为M1D狙击步枪,也未来得及在二战结束前装备部队,但在朝鲜战争中大量使用。
《浴血无名川》影片中,与我军交战的除“秃鹫小队”外都是美军的炮兵、坦克兵和后勤人员,其武器配备与美军的步兵分队完全不同。影片中的美军“秃鹫小队”是一水儿的加装光学瞄准镜的M1D狙击步枪,其余美军主要使用2种枪械,即M3盖德冲锋枪和M1卡宾枪。这种火力配系一改美军步兵分队近距离火力密度低的状态,反而形成一种近距离内火力密度超过影片中志愿军小分队的优势地位。只是这些一再强调自己是“炮兵”而不是“步兵”的美军炮手们,实在是不善于近距离内的火力“血拼”,因此被骁勇善战的志愿军侦察兵和步兵打得落花流水。
余贻鑫等人认为智能电网是具有电力和信息双向流动特点的、高度自动化和电能广泛分布的能源供应网络[2-4]。薛禹胜等人认为智能电网是一种针对电力系统的信息物理系统,其基础是电力系统广域全景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及决策支持,具有风险预警型的信息化、自适应型的自动化、协调型的互动化特征。阐明了信息与电力流的深度融合的观点[5-7]。周孝信等人认为智能电网结合了新能源革命的特征,既要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输送和优化,又要适应分布式能源电力开放的需求[8]。
影片中,苏式M1944步骑枪的整体外观及细节很真实,令人看着过瘾
苏式M1944步骑枪枪口及准星特写
影片中,苏式M1944步骑枪折叠式刺刀特写
再来看志愿军步兵分队的火力配系。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我军依靠从战场上大量缴获的国民党军美械化装备,改变了从建军开始形成的步兵基本火力配系。从人民军队诞生那一天起,我军依靠当时的装备,形成以轻机枪为火力骨干,步枪作为补充和掩护轻机枪的基本火力配系。也就是说,步兵班内的轻机枪负责提供中远距离上的火力压制,而栓动步枪则对其实施火力补充和掩护,尤其是近距离内发生遭遇战或敌人逼近时,主要依靠上刺刀的步枪实施白刃格斗,以消灭敌人,掩护轻机枪发扬火力。随着大量冲锋枪被我军缴获,这一情况开始发生改变。我军步兵班的班长、副班长开始配备冲锋枪,使得近距离内的火力密度得到极大提升。由此形成一个在很长时间内被使用的火力配系:冲锋枪提供近距离内的高密度火力;轻机枪提供中远距离上的火力压制能力;步枪则对上述火力进行补充,并在必要时进行白刃格斗。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上述火力配系依旧如此。只是原来的日式和美式“杂牌”步枪、冲锋枪和机枪统一换成苏式装备。由于当时我军配备的苏制M1891/30步枪及其改进型M1944步骑枪都是栓动步枪,其火力密度与原来的杂式步枪相比并未提升,只能依靠冲锋枪提供机动中的高密度火力。
影片中的PPSh41冲锋枪为自制道具枪,细节较差
抗美援朝战争我军换装苏式装备后,火力配系由苏制M1944步骑枪(也包括M1891/30步枪)、PPSh41冲锋枪(也包括PPS43冲锋枪和我国仿制的50式冲锋枪)、DP系列轻机枪组成。此后,我军换装56式半自动步枪,这种火力配系仍未改变。其在我军一直运用到1980年代中后期,全军开始换装81式枪族为止。我军装备56式系列枪械时,将本来是突击步枪的56式称为“冲锋枪”,就是因为火力配系的习惯思维所致,56式突击步枪几乎是一对一替换了原来的50式和54式冲锋枪。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战阶段后,比较有利的一点是我军炮兵火力大幅度增强。由于我方炮火的增强,我军即可以依靠炮兵将敌军阵地大部摧毁,并且掩护步兵接近到很近的距离后才停止轰击。这时,由于我方步兵已经与敌非常接近,更便于冲锋枪发挥近距离内的火力优势,因此勇猛的志愿军步兵几乎总能够击溃对手并夺取其阵地(这种条件下,我军步兵的主要伤亡来自于敌军猛烈炮火的拦阻射击,以及在我军夺取阵地后敌人实施的火力覆盖)。在防御作战时,进攻之敌也需要通过我炮火猛烈的拦阻射击后才能接近我方阵地,此时同样是冲锋枪发挥威力的有利时机。但在有的时候,因阵地上遭敌海量炮弹轰击后尘土飞扬,造成我自动武器故障频发,只能主要依靠手榴弹、反坦克手榴弹和爆破筒击退敌人的进攻。
至于班组武器方面,我军的配备明显不如美军。我军因为班组武器数量较少,一般采取将其大部分配备到营团级的做法。在步兵连级,我军主要装备60mm迫击炮和少量火箭筒。重机枪和中口径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均配备到营级或团级,编在机枪连、炮兵连或机炮连内,战时采取向下进行加强的方式,以提高步兵连、排的火力。但这种方法不如美军步兵连的火力均衡,因为重点方向上的连、排得到的加强较多,而次要方向上的就比较少,甚至得不到加强。所以,在班组武器方面,美军的步兵分队占有一定优势,也是双方轻武器火力配系相对平衡的表现之一。
如果说中美两军轻武器的火力配系是相对平衡,那么双方狙击装备的对比就严重失衡、差距悬殊。严格说,志愿军当时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狙击装备,只是使用普通步枪实施冷枪作战,并且取得令人赞慕的战绩。就连当时志愿军冷枪作战中战绩最高的神枪手张桃芳,发射436发枪弹完成214次击杀纪录,也都是使用普通步枪完成的。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志愿军狙击手使用的主要是苏式M1944步骑枪。从这种枪的基本性能来说,其并不适合当作狙击步枪使用。该枪由著名的“水连珠”苏式M1891/30步枪改进而成,其改进的基型可以说是莫辛-纳甘M1938卡宾枪。这种卡宾枪是M1891/30步枪的缩短型,枪管由原来的730mm缩短到518mm,主要配备给炮兵、骑兵等技术兵种和后勤人员使用。后来,苏军通过战争实践发现步兵的交战距离已经因为机械化装备的大量使用而大幅缩短,步枪不再需要那么长的枪管以提供远距离射击能力。于是,苏军在1944年研制出枪管同样长518mm,但加装了折叠式枪刺的M1944步骑枪,将其作为制式装备,替代原来的步枪和卡宾枪。
比较温和的方式是把生理盐水滴到宝宝鼻孔里,用来帮助宝宝保持鼻孔滋润和清洁鼻腔,帮他们通气。这里说的生理盐水指的是医院输液时使用的灭菌生理性氯化钠,用灭菌的小滴管吸出来,滴一滴到宝宝的鼻孔。也可以把生理盐水滴到灭菌棉棒上,然后小心地塞进宝宝的鼻孔,刺激他的鼻子,让他打喷嚏,这样就可以把堵鼻子的东西喷出来,鼻塞就可以得到缓解了。如果你嫌去医院里开生理盐水麻烦的话,可以去药店买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这个价格稍微贵些,但使用方便。
影片中,使用DP轻机枪和PPS43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
这支狙击步枪显然是自制道具枪
枪管的大幅缩短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便携性,但也带来不小的问题。由于枪管的缩短,发射药燃烧时间缩短导致燃烧不充分,枪口焰和噪声比原来增大,后坐力也增强。更重要的是,由于枪管缩短使得原本远距离上很好的射击精度也受到影响。由于苏军步兵主要是协同坦克实施作战,这样的缺点并不突出,远距离上的火力压制完全可以由火炮、轻重机枪等武器实施,并不影响整体作战效果。但作为狙击武器,M1944步骑枪明显不够格。也正是这个原因,二战中苏军的狙击步枪都是在标准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直到战后专门设计的SVD狙击步枪出现。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主要使用这种短枪管的卡宾枪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只能说是因陋就简,属于“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作战思想的体现之一。
美军步兵分队的这一火力配备体系也不是没有缺点,主要是近距离上特别是单兵火力的密度不高。这里强调的单兵火力,是指那种可以一个人端着冲锋的枪械,如冲锋枪和步枪。美军步兵分队近距离火力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连以下几乎不配备冲锋枪。
影片中,杜川等人估计到美军很可能要打过来,因此布置了不少陷阱,但在经验丰富的美军狙击手面前并未起到太大作用。其中,有布设拉发防步兵地雷的镜头。从外形看,这种地雷应该是苏制POMZ-2防步兵地雷(我国的仿制型号为59式防步兵地雷)。这种地雷就像是一枚带有预制破片槽的大号木柄手榴弹,只不过“弹柄”(实际是固定桩)一端是尖头的,便于插入地面后固定,拉发引信则设置在弹体头部。布设时,将固定桩尖头向下插入地面,装上雷体后将绊线连接到另一个固定物体上,最后拔去保险销即可。此时,如果敌人被绊线绊住,就会触发拉发引信引起爆炸。
两种狙击步枪的最大差别是瞄准镜座安装方式不同,M1C的瞄准镜座用销子和螺丝固定在机匣左侧,M1D安装在枪管尾部加装的衬套左侧。由于瞄准镜座均在枪身左侧,因此两种型号在安装光学瞄准镜后均不影响使用8发漏夹装填枪弹,也不影响弹壳和漏夹的弹出。影片中美军使用狙击步枪进村搜索时,不安装光学瞄准镜而使用保留的机械瞄具,反应速度更快,视野也更好。
先来看美军方面。美军步兵连装备的枪械除了大名鼎鼎的M1911A1手枪外,主要是以伽兰德M1半自动步枪、M1卡宾枪和BAR自动步枪为主的单兵枪械,以及包括M1919A4重机枪、M2大口径重机枪、60mm迫击炮、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在内的班组武器。在不考虑配备到步兵连的班组武器的情况下,美军实际上是以半自动步枪和作轻机枪使用的BAR构成步兵班的火力基干和步兵连火力的基础,其优势在于中远距离上的火力密度更大,主要是其半自动步枪的射速远高于志愿军的栓动步枪。其M1卡宾枪主要配备给营、连级以下各级指挥官、军士和后勤人员使用,以提供一种火力强于手枪但便携性强于步枪和冲锋枪的自卫武器。这样的武器配备,再加上美军连级编制内的班组武器,其火力打击能力相当强。作为美军地面部队存在的海军陆战队也是这样,只是在步兵班的人数和战斗编成方面与陆军有一定差别,装备体系则是一样的。
影片中使用M1D狙击步枪的伊斯班,该枪加装喇叭状M2枪口消焰器
影片中的美军M1D狙击步枪,注意枪管尾部自行加装的衬套
美军兵力使用十分紧张,并且想保持相对平静的战场态势,在不能派出增援部队的情况下只好将陆战队最出色的狙击小队——“秃鹫小队”派来支援。而在此前早已因为在1km外,一枪击杀坐在以50迈速度行进汽车上的美军上校而威名远扬的杜川,则是美军狙击小队指挥官伊斯班少校急于消灭的目标。结果,杜川率队在迫击炮火力支援下猛攻美军炮兵阵地快要成功时,遭到“秃鹫小队”的突袭,部队伤亡惨重,包括徐明德和愣娃在内的很多人牺牲在“秃鹫小队”的枪下。不得已,杜川只好率队退回原来隐蔽的废弃村子里。
影片中的美军“秃鹫”狙击小队
装有制式光学瞄准镜的M1D狙击步枪与志愿军手中的普通M1944步骑枪相比,占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影片中,多次出现我军发现敌狙击手后打不着对方,而对方却能打到自己的困境。其中的原因并非完全是我方步枪的射程不如对方,而是我方没有光学瞄准镜的普通步枪在有效射程上不如敌人的狙击步枪。在远距离上,人的视觉分辨力下降,使用普通步枪会出现命中精度下降,有效射程也就相应缩短。而配备光学瞄准镜后能大大提高远距离上的分辨力,加上瞄准镜上的距离分划也就能够提高命中精度,有效射程自然得到很大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所谓的“对狙”也就出现了技术装备方面的巨大悬殊。即使这样,当年的志愿军狙击手(尽管当时并不这么叫)们依然无所畏惧地与敌军较量,并且取得令对手感到钦佩的战果。
影片中的其他军事细节
《浴血无名川》影片中出现的武器装备道具总体来说很到位,特别是影片中包括M1944步骑枪和M1D狙击步枪在内的中美两军主战轻武器细节都很到位,即使是制作的道具枪细节也表现不错。志愿军战士还使用英制司登冲锋枪,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但影片中也出现了一些装备道具方面的瑕疵。
在美军运输车队向重炮营阵地输送备用炮管时,其车队由2辆坦克护送。这些坦克车顶也装有重机枪,不过其安装方式显然有点问题。美军坦克车载的重机枪实际上是安装在专用枪座上,而不是像影片中那样用三角架进行安装。而且,那时美军坦克的车顶重机枪主要有2种不同口径,7.62mm口径的M1919A4一般安装在战斗室舱门前面,用于对地面目标射击;而12.7mm口径的M2一般安装在炮塔后部,由乘员站在炮塔后面进行操作,可兼顾对空射击和对地面目标射击。可惜的是,这些细节并未在影片中得到体现。
这两种狙击步枪都由普通的M1半自动步枪改装并加装光学瞄准镜而成,有些狙击步枪还通过刺刀座加装枪口防焰帽或改装叉形枪口消焰器。影片中,伊斯班少校使用的M1D狙击步枪,枪口就加装喇叭状的M2消焰器,其余狙击步枪则没有这个装置。
《意见》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发展、压实责任,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坚持绩效导向、加强管理,将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与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美军坦克上用三脚架安装重机枪,与实际情况不符
影片中的苏制POMZ-2防步兵地雷
该地雷内部装有TNT炸药75g,爆炸后能够形成50粒左右的破片。由于该型地雷设置方式比较独特,弹体高于地面,因此其杀伤效果比埋在地下的地雷好一些,密集杀伤半径可达7.5m。但也因为这一特点,其暴露在地面之上的弹体和绊线容易被对方发现,一般在草丛之类比较隐蔽的地形上使用比较适合。该地雷的雷体采用绿色涂装,也是为了在这样的地形上获得更好的隐蔽效果。但由于美军狙击手实战经验丰富,所以设置的这种地雷被其发现并被拉发排除,未能起到什么作用。
影片中,以大射角射击的我军迫击炮
影片中,我军利用缴获的迫击炮向美军阵地轰击,有一个迫击炮弹飞行的镜头,显示弹体上写有“狗日”字样的迫击炮弹在飞行。但这个炮弹的飞行姿态有些问题,显得过于平直,并非是迫击炮的典型弹道。迫击炮是一种以大射角和弯曲弹道为最大特征的曲射火炮,其射角一般为40~85°,因此炮弹在飞行中呈现的弹道是一个曲度很大的抛物线。从影片画面看,我方迫击炮是以60~70°的大射角进行发射,所发射的炮弹应该以一个很大的角度上升,只在接近和达到弹道最高点时才呈现较为平直的弹道,然后才开始以很大的角度下落。因此,如果想表现典型的迫击炮弹道,那么一个曲度很大的上升、下落弹道才更符合其特点。
然而,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笔者感到当代大学生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和不成功,由此在大学阶段进行感恩教育更加必要。
影片中的迫击炮弹弹道过于平直
影片中,美军运输车队中的卡车装有与今天类似的格栅装甲,实际上这在当时是没有的。格栅装甲对于采用破甲战斗部的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等反坦克武器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是今天很多轻型装甲车辆常用的防护器材之一。但对于卡车而言,威胁最大的不是火箭筒等反坦克武器,而是步机枪火力。而格栅装甲对于步机枪的打击起不到什么作用。卡车加装钢板除了作为装甲车使用的应急措施外,也很少使用。因为这样做将会大大增加卡车自身的重量,反倒减少物资的载重量和大大增加油耗。
影片中在攻击美军坦克时,愣娃用一枚苏制RPG-43反坦克手榴弹(当时称为手雷)将美军M26重型坦克击毁。但在这个镜头中,对于RPG-43反坦克手榴弹的使用细节表现不够。如在《英雄连》影片中,雨三湾投出RPG-43反坦克手榴弹时弹体后部拖着用于稳定弹体的布尾,这一点未在本影片中得到体现。布尾与拖在其后面的锥形罩一起发挥类似稳定尾翼的作用,以保证手榴弹头部先碰撞目标并引发碰炸引信。而且,两部影片中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将反坦克手榴弹投到车底下,实际上应该直接投到坦克车体上,这样才能使其破甲战斗部更好地发挥威力。
铁头大哥名叫张乾,乃油铺坤二少爷的兄长,曾上武当习武三年,好行侠义,扶危济困,交结英雄,专与官府作对。满州事变后,组织义勇军袭击日寇,被关东军通缉,便潜回鄂东老家,带着一帮穷兄弟聚于闹春楼,以推花车送货为掩护,以图东山再起。百里香深知铁头大哥的为人,便问其故。琵琶仙说:“田五哥,您也不是外人,我就把实话告诉您吧!”
影片中,加装格栅装甲的美军卡车,这一细节不符合历史
影片中徐明德最为珍视一枚毛泽东奖章,也令愣娃羡慕不已。这种奖章在解放战争时曾经是某个战略区或军区颁发的最高荣誉之一。如东北我军在称为东北民主联军时,就曾经颁发过这种奖章。毛泽东奖章是当时东北我军最高等级的奖章,此外还有朱德奖章、英雄奖章、勇敢奖章和模范奖章等。此后,东北我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才不再颁发毛泽东奖章和朱德奖章,但东北10纵曾经颁发过林彪射手奖章。此外,我冀南军区等单位也曾经颁发过毛泽东奖章。从影片中奖章的外形看,很显然其是东北民主联军所颁发的毛泽东奖章。该奖章为银质,直径为5.8cm,奖章中间刻有毛泽东主席的头像。我军著名英雄董存瑞在短短2年10个月的军队战斗生涯中,就曾经荣立3次大功和4次小功,荣获1枚毛泽东奖章和3枚勇敢奖章。
影片中,徐明德应该也是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荣立过大功甚至几次大功,才获得这一崇高荣誉,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紧握这枚奖章。正是由于这种崇尚荣誉、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才铸就了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示出令全世界震惊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