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影视翻译的特点、翻译方法以及中国影视的外译

2023-04-10何希泓

大众文艺 2023年6期
关键词:外译影视语言

何希泓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00)

一、影视语言的特点

要想准确地进行文化交流,使得本国的优秀影视作品在海外得到广泛认可,最重要的不是公众所认为的配音环节,而是“翻译”环节。翻译的根本,不是实现语言转换,而是文化转换。用翻译的方式,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人民生活习惯,转换为具有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的人民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就是影视翻译。要想将本国文化准确无误地翻译出去,并吸引到海外观众,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影视语言的几大特征。

影视语言具有大众性、人物立体性、语境性和戏剧性这四大特点。大众性是指影视作品取材于大众生活,将其进行艺术打磨后,又传播于大众。因此,影视剧的语言必须为大众所接受,必须要实现雅俗共赏。所谓人物立体性是指影视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工具,好的影视语言能使人物鲜活,凸显人物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饱满化。所谓语境性是指影视语言具有不完整性,它更多地存在和服务于它所处的那个影视片段,其文本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下场景的制约。所谓戏剧性是指影视语言是生活语言的再加工产品,具有艺术审美的特点。因此在翻译影视语言时,要尽可能在“信”“达”,忠于场景和人物个性的前提下,提高“雅”的水平。

这四大特点也决定了影视翻译语言的特点,即大众性,观众们能雅俗共赏;人物立体性,每个人物性格各异,鲜活饱满;语境性,翻译的语言服务于上下场景;戏剧性,翻译语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以上四点的完成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翻译质量。

二、影视翻译的方法

根据以上所探讨的影视语言的特点,笔者将探讨影视翻译的策略。影视翻译必须要能符合对象国(即输入国)的审美品位和思维习惯,同时又能准确无误地传达输出国的社会文化,以及影视剧的主题内涵。

(一)归化法和异化法

归化法和异化法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所提出的翻译理念。

归化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使外语文本符合目标语的文化价值观,即用符合译入国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话去讲述译出国的故事,以此达到文化理解和传播的目的。比如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Ghоst译入我国时变为《人鬼情未了》;美剧《绯闻少女》中的一句对白:“Wе аll knоw оnе nаtiоn саn’t hаvе twо quееns.”被翻译为“一山不容二虎”。[1]用符合中国审美和文化传统的语句来翻译影视文本,显然会促进中国人对影视的理解,更大程度上吸收影片想传达的信息,提高中国人对该外语影片的喜爱程度,从而满足影片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异化法是指根据译出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去翻译文本,保留外语文本的文化价值观,把读者带入译出国的文化情景中。这种方法能更精准地表达台本中的文化内涵。若是影片深受喜爱,观众们愿意接受并学习外国文化,则这种翻译方法将会更大程度上提高译出国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文化话语权。比如,在电影片名翻译中,Тhе Sеvеn Yеаr Itсh被翻译为《七年之痒》,此后我国人民也常用“七年之痒”来形容婚姻危机。

(二)诠释翻译法

鉴于各国文化的独特性,在影视翻译的过程中,许多具有特定文化意象的词难以在译入国中找到相应的文化替代表达方式,采用异化的方法去翻译也很难解释清楚其中的文化内涵。处理这类信息时,译者常用内容诠释的方法来翻译文本。例如,影片七宗罪中:“Не соmmittеd thе sеvеnth соmmаndmеnts.”该句根源于《圣经》中摩西十诫,第七诫是杀人。因此,译者直接翻译为“他杀了人”,简单清晰地表达出源语言地文化内涵。

(三)文化对等翻译

前文提到,翻译语言其实就是翻译文化,试图在一个文化框架里解释另一个文化框架的事物。虽然各国文化各具特色,但总体上看,世界文化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大多数民族都经历过封建时代。因此,在各国的文化体系内,往往有相似的,能够相互替代的文化符号,这就为影视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在翻译某些特定的文化符号时,译者可以借用对象国的对等文化语言来替代翻译,以求更好地使观众接受。

例如古代官职翻译,张公公(Мistеr Zhаng),大王(Нis Маjеstу),刘豫州(Lоrd Мауоr Liu),采用英语文化中的相关对等语进行翻译,以便于目标语国家观众直接产生文化联想。[2]再比如,《我不是药神》中存在许多佛教用语,译者在翻译时则选择在基督文化中寻找相等语进行翻译阐释。“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翻译为“Yоu саnnоt еsсаре уоur dеstinу.It’s а dirtу jоb,but sоmеоnе gоt tо dо it.”借用基督文化中的命运说来解释佛教文化中的自我牺牲精神。

(四)化难为简翻译

影视翻译的过程中,除了文化以外,偏僻的科学术语也是翻译中的难题。如何将丰富的科学知识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观众,让观众读起来不觉晦涩难懂,甚至觉得津津有味?影片《居里夫人》的译者麻争旗教授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即采用化难为简的办法,使专业信息通俗易懂。

玛丽和皮埃尔分析测量铀和钍能量的结果[3]

从语言所要传达的信息来看,译文一和麻教授的译文似乎并无太大差距。但从语言的通顺、通俗等方面比较,麻教授的译文显然更胜一筹。它比译文一更加通俗易懂,更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能使观众在阅读字幕或者听配音的过程中能马上反应过来并吸收相关信息,而译文一则需要观众稍加思索后才能理解吸收。然而,影视场景是瞬息变换的,只有通俗明了的译文才不会造成理解障碍,影响观感。

总而言之,影视翻译要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追求“信”“达”“雅”的高度,最大限度地传达影片的信息和相关文化,从而引发观众对两种文化同质性的欣赏和认同,异质性的接纳和融合,实现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此,笔者认为,若翻译能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毫无障碍地享受影片,甚至感受不到翻译的痕迹(“翻译隐蔽”理论),这样的翻译作品就是成功的;若影片翻译能经得起语言专家的字斟句酌,则更是巨大成功。

三、中国影视的外译问题

影视作品外译出海是构建国家良好形象的重要渠道。我国的影视译制业发展较早,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优秀的外国影片被译制进来,包括《王子复仇记》《烈火雄心》《办公室的故事》等。不同于书籍、美术、诗歌等纸质文化传播,影视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的优点。几十分钟的视听盛宴对人们心灵造成的震撼是无法比拟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影视外译发达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由于发展较慢,我国的影视外译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笔者拟探讨其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促进国家影视外译提供帮助。

(一)主题选择不精

影视作品外译的主题选择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外译的影视剧应该能够展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良好风貌,推动海外观众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甚至萌生喜爱中国文化的思想。目前为止,中国影视外译较多的是在海外受欢迎的商业片,如《泰囧》;或者带有宫斗元素的古装剧,如《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影视剧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既要讲好古代、近代、当代中国故事,讲好包含中国特有文化元素的故事,还要讲好能展现中国人风貌和思想的故事。[4]笔者认为,可以选择《红楼梦》等展现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作品,以期让海外观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选择《觉醒年代》等近现代历史剧,以讲述中华民族的革命抗争史;选择《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传》《阿唐奇遇》(茶宠文化)等展现中国神话元素的影片;以及《流浪地球》等展现中国人临危不惧,团结世界等伟大精神的影视剧。总之,选择正面的,带有中国特有文化符号的影片传播,才能更好地构建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二)影视外译市场化未成形

随着5G技术、社交媒体软件的普及,影视外译迎来了市场化的体制改革。除了国家任定的专业影视翻译教授外,有些影视公司开始自由聘任市场上优秀的外语人才进行翻译。许多翻译爱好者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外译中国影视剧。但由于缺乏国家相关政策和计划的指导,缺乏丰富的中国影视外译理论,缺乏高水平多语种的专业翻译人才,缺乏完善的外译评估机制,市场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外译作品。市场化的未成形导致了影视主题不精,外译数量不多,翻译质量参差,多语种外译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拖慢了中国影视外译的进程,影响了中国影视话语权的建立。

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颁布相关政策,促进影视外译市场化

在影视外译需求大增的社会背景下,外译市场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家应颁发相关政策,或者建立相关部门着重指导外译市场化方向,推荐影视外译片目,管理市场外译不端行为。除此以外,国家以政策吸引来培养专业的高水平多语种翻译人才,建立影视外译人才库,以便实现影视外译多国的目标,打通各个国家的影视交流链,以期促进良好影视外译市场的建立,推动影视外译发展。

(二)建立影视外译评估机制,引导市场化评估

针对影视外译市场化良莠不齐的现象,国家应着重建立影视外译评估机制。一些重要的,带有强烈历史文化色彩的影视剧应该交由专门的影视外译单位,或者是市场上具有良好声誉的外译公司进行翻译。翻译工作完成后,其作品应由专业的外语翻译研究人才进行工作评估、反馈和修改,保证重要信息不译错,重要文化意象不误读。而市场上的翻译公司或翻译团队自主外译的作品,若想要在官方渠道(如海外影院、海外频道)播放,也应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除此以外,还应建立类似豆瓣评分的外译作品市场化评估机制。由海外观众或国内民间多语人才来评定作品翻译的质量,及时反馈对翻译的建议或意见。多听取大众的反馈声音,能帮助译者更好地反映问题和更快地调整翻译方式。

结论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影视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好的影视外译作品能够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中国影视外译的工作变得重要且刻不容缓。影视语言不同于书本语言,具有大众性、人物立体性、语境性和戏剧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台本时,要在尊重影片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翻译语言雅俗共赏,使人物性格饱满立体,使观众享受影片甚至感受不到翻译的痕迹。影视语言的四大特点也进一步决定了影视外译的方法。即采用归化法(采用对象国语言思维习惯)、异化法(保留汉语的语言习惯)、诠释法(诠释中国文化,避免直接翻译)、文化对等翻译法(在他国文化中找到符合中国文化的对等语进行翻译)、化难为简翻译(将台本意译,讲求传达意思,消除文化差异)等方法进行翻译。中国影视外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影视剧主题选择不精、外译市场化未成形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通过颁布政策、建立评估机制来培养外译人才。促进影视外译行业建立良好的市场生态,从国家和市场两方面引导影视外译更快、更稳地发展。

猜你喜欢

外译影视语言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语言是刀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影视风起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影视
柔性侵入:文化外译接受策略研究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