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俗文化元素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分析
2023-04-08延岩
摘 要:公共艺术是近年来艺术界的“热词”。公共艺术不仅是装点城乡环境的景观艺术,也是彰显城市或地域文化特色、营造空间的载体,具有文化传播和再生功能。中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原灿烂的文化宝库,为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外来文化介入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传统习俗、节日、传统技艺等传统文化逐渐淡忘。为了使中原民俗文化的宣传更加有效,促进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让文化滋养公共环境,分析中原民俗文化融入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价值和可行路径,使中原民俗文化得到充分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公共艺术;中原民俗文化;文化再生
一、公共艺术的发展
当代公共艺术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标志是20世纪70年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现的大型壁画。它是通过艺术介入空间,艺术介入生活,并引发新的行动力,来影响公共生活的一种行为体现。公共艺术是面向大众的艺术,与当代城市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语言形式上和内涵发展上都体现了时代性和社会性。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有空间艺术、城市雕塑和壁画等,还有大型公共艺术展演、公共艺术计划等。公共艺术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综合艺术学科。我国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大型壁画群、北京地铁南锣鼓巷站的《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装置、青岛五四广场的《五月的风》雕塑、深圳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深圳人的一天》等。许多公共艺术作品已然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和城市规划、城市人文、城市印象紧密相连,渗透着一个地方文化的交互性与特色景观[1]。
公共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美化环境的功能,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对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城市特色产业宣传推广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公共艺术作品往往与景观人文和建筑风貌相结合,成为环境中的符号语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人民的情感、历史底蕴和审美情趣。“时代的注意力正逐渐转向公共艺术。”[2]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世界的经济中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国家和城市转移。公共艺术一定程度上作为城市的形象系统代言,已经担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文化传承和传播。
二、中原民俗文化的概述与传承
中原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来阐述,广义是指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现在的河南地区。中原文化借由黄河水系,向上游和下游地区扩散,是华夏文明的起源。中原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具有五千多年的深厚历史。从中原民俗文化的特质来看,中原民俗文化具备开放性、根源性、包容性、创新性、适应性等特征[3]。从文化资源角度出发,中原民俗文化主要划分为古都文化、墓葬文化、戏曲文化、寻根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武术文化、习俗文化、农耕文化、娱乐竞技文化、宗教文化等。中原民俗文化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礼仪、集会、节令、服饰、婚丧等各个方面,如春节守岁祭灶、三月祭祖、端午节门上插艾叶等。另外,中原民俗文化体现了民间生活的世俗性、丰富性。例如正月十五赏花灯、郑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商丘火神台庙会、木兰文化节,这些节日从古至今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习俗。糖人、面人、剪纸、蜡染、皮影、花鼓戏、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艺传承人的精湛技艺,都使人们感受到上千年的文化传承底蕴。中原大地的文化具备根源性特征,华夏时期伏羲氏创立龙图腾,“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中华民族的母亲女娲在洛阳一带活动。燧人氏在商丘发明“钻木取火”,被后世奉为火祖。炎黄二帝华夏文明植根于中原大地,东方儒道等诸子思想也是从中原大地孕育诞生的。中原文化中的“大同大和”思想,“礼义廉耻”道德思想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包容性,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易经》《道德经》等巨著,以及诸多诞生在中原大地上的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论著,都印证了中原文化在华夏文明中重要的开创作用[4]。中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中原民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中原文化,中原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集中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礼仪、饮食、娱乐、戏曲、服装、生产劳作、节令、民间手工艺、商贸集会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代代相传至今。比如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习俗,如挂灯笼、演社火、耍猴、划旱船等,都是具有民间传统文化气息的活动,这些活动都起源于中原并流传至全国。中原民俗文化还包含传统风味美食,比如具有代表性的流传千年的洛阳水席、宋朝就有的开封夜市,还有道口烧鸡、胡辣汤等。中原民俗文化涵盖范围大、影响范围广,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观、审美意识和道德规范。
中原文化从古至今的特点就是和谐共生,提倡“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始终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感。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环境中,中原民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底蕴深厚,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提供了源源不断宝贵的资源[5]。然而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有关传统民俗、传统文化的场景和记忆日渐式微。在21世纪人工数智时代来临,面对多元文化的强势介入,中原乃至其他地区传统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面临种种新的难题。为了让中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机遇下焕发新的活力,应推动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文化认同感,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导向作用,发扬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和作用。
三、中原民俗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公共艺术是有着极为广泛的含义和影响的艺术形式。它主要以城市雕塑、景观艺术、数字媒介和公共艺术活动计划面向大众展出。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和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就是一种大型的公共艺术文化展演活动,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与核心价值观,极有力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公共艺术也可以是静态的环境艺术,与城市空间建设紧密相连。公共艺术不仅在文化层面,还在经济层面、环境层面和价值道德层面对一个区域产生很大影响。
由此可见,把中原民俗文化元素运用于公共艺术创作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传承保护作用,能够达到中原民俗文化与公共艺术发展互促共进。未来城市和乡镇环境建设离不开公共艺术景观的介入,它和建筑景观是融为一体的。公共艺术是城市面貌的视觉符号,在今后城市发展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公共艺术不仅为环境注入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弘扬积极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导向。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审美活动成为人们日常所需和环境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中原民俗文化與公共艺术创作融合势必互促共进,能够提升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下的影响力,也使公共艺术的内涵更加丰富。
(一)中原根文化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传统农耕时代中的审美往往与生产生活民俗文化密切相关。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可以深入挖掘中原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古都文化、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彰显中原民俗文化的特色。例如,可以考虑创作大型城市雕塑,提取根文化中具有特色的元素符号,以大体量及较强的公众参与性为重点进行创作。如河南商丘的商部落探梦园景区就应用殷商文化元素打造成巨大的门,让行人可以穿行其中,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景区用殷商文化中的图腾元素来打造公共艺术景观,形成具有商都历史记忆的特色景区,把农耕时代的农具、文字、图案、货币和诗歌等元素应用于景观中的城市家具、匾额及壁画中,注重艺术与建筑的融合。还用图腾元素打造水体景观,使建筑、景观、植物、雕塑融为一体,利用古朴的元素创新呈现出现代感。景区每年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传承发扬了商都文化,是文化景观与旅游结合的典型案例,也契合和增强了本地人对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中原民俗文化价值观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置于中间位置。“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6]这类观点共同铸就了中原民俗文化中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可以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创作。中国古代园林环境造景就体现了“天人合一”,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无论是大型景观雕塑,还是园林艺术小品、家具,都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充分体现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参与性,要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更要让观者能参与其中,利用公共艺术让环境更好地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和自然之感。体量巨大的雕塑构筑物可以和自然结合,与环境融为一体。如风靡网络的风动雕塑形式,融入科技与自然元素,使人穿梭其中更亲近自然。公共艺术应该结合景观园林的规划思想,让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提升环境品质。
(三)中原非遗文化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中原民俗文化中涵盖了丰富的非遗文化内容。要让非遗文化在现代文化交融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产生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借助公共艺术的公益性和传播力。如传统曲艺、民间杂技等非遗艺术,可以结合公共艺术形式广泛传播。例如,把豫剧中的经典元素进行文化符号的转译,可以转化成具象的写实派雕塑也可以转化为抽象的文化景观雕塑。这不仅能体现公共艺术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还能借助公共艺术的象征性和大众娱乐性使非遗更加便于普通大众了解和记忆,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也可以和新媒体融合,使文化景观雕塑成为非遗文化的外化形式和网红打卡地,供人欣赏、互动与思考,彰显艺术的价值,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中原传统民间技艺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传统农耕时代产生灿烂丰富的民间生产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以民间技艺为出发点打造公共艺术品牌、公共艺术景观街区、公共艺术景观雕塑场域等,都是当下发展旅游经济非常可行的方式。如,可以利用汝瓷烧制技艺、钧窑烧制技艺、风筝制作技艺等非遗,创作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可以在城市中打造公共艺术与传统民间技艺为主题的公园、街区,或者结合庙会形式打造公共艺术风情街。还可以将公共艺术与当地民俗旅游、农作物采摘等结合,打造旅游休闲景点、艺术小镇等,把传统民间技艺操作流程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展现给观者。这样既能展现出中原地域发展的悠久历史,又能和当下文创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体现城市或者乡村旅游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
(五)中原传统民俗文化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在中原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发生着变化,外来文化对中原传统民俗文化产生了冲击,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少民俗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和环境,大批拥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得不到有效传承,甚至濒临失传。因此,探索保护和发扬中原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合理路径迫在眉睫。例如,打造古代特色民俗景观公共艺术旅游街区,可以使人们充分感受中原古文化的魅力,让观者感受古代人的生产生活氛围,以及传统民俗所代表的蕴意内涵,也可以更快更广泛地传播中原民俗文化,增强民俗景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发挥中原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7]。
中原民俗文化经过千年孕育和传承,具备科学性、文化性、道德性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原地区璀璨的瑰宝。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种外来文化的介入影响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公共艺术的价值不仅仅是提高人们的审美和装点城乡环境,更承担着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把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合,加强当代公共艺术文化景观建设,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公共艺术景观,能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幸福感、道德感和文化认同感,能够产生深远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熊时涛.论公共艺术概念与城市空间塑造[J].雕塑,2023(1):62-65.
[2]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3-10.
[3]梁素芳,李琳.论中原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J].河南农业,2020(9):53-55.
[4]吕淑珍.以文化创意产业助推中原民俗文化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5]张海燕.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建设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2):190-191.
[6]魏崇周.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特质[J].新闻爱好者,2010(6):103-104.
[7]谢玄晖,韩冰.城市文化视野下的公共艺术[C]//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16中国室内设计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66-68.
作者簡介:
延岩,硕士,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