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汽集团经营AB面

2023-04-08王东岳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菲克三菱广汽

王东岳

2022年,广汽集团(601238.SH)营业总收入约为1100.06亿元,同比增长45.36%;归母净利润为80.68亿元,同比增长10%。

当年,广汽集团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0.23亿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35亿元,成为拖累利润增长的关键“包袱”。

营收显著增长 减值拖累业绩 

2022年,广汽集团产销分别达到247.99万辆和243.38万辆,逆势大幅增长15.99%和13.5%,超过行业平均增速12.6个和11.4个百分点,产销规模居国内汽车企业集团第四名,市场份额提升至9.1%。其中,合资品牌销量超过180万辆,同比增长5.84%,广汽丰田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同比增长21.38%,创历史新高。

报告期内,广汽集团汇总口径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5146.05亿元,同比增长约19.74%,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1100.06亿元,同比增长约45.36%。

与收入的高增长相比,2022年,广汽集团的利润增速相对滞后。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0.68亿元,同比增长7.38%,低于同期销量增速6.12个百分点,低于营收增速37.98个百分点。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96.39亿元,同比增长46.99%,但归母净利润为602万元,同比下滑99.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缩减116.53%。

从成本端来看,尽管面对汽车芯片与零部件供应短缺、原材料飞涨等不利因素,广汽集团依旧保持了毛利率的基本稳定。2022年,公司营业成本及税金总额约为1040.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6.34%(其中营业成本约为1016.89亿元,同比增长47.03%)。公司毛利总额为59.74亿元,较上年增加13.86亿元,同比增长30.21%;公司综合毛利率约为5.43%,同比下滑0.63个百分点。在费用端,公司2022年确认销售费用42.28亿元,同比缩减2.56%;管理费用41.68亿元,同比增长5.95%,均低于同期营收增速。

以影响因子分析,2022年,資产减值损失的集中计提和研发费用的大幅增长成为影响广汽集团经营业绩的核心原因。

根据年报,2022年,广汽集团共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30.23亿元,同比增加338.79%;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35亿元,同比增加342.36%。其中,第四季度,公司集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3.69亿元,占全年计提金额的78.37%,同比增幅255.17%;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06亿元,占全年计提金额的79.69%,同比增长351.79%。受上述损失的计提因素影响,广汽集团第四季度营业利润亏损3.8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31亿元。

此外,2022年,广汽集团确认研发费用17.07亿元,同比增长72.63%,超过同期营收增速27.26个百分点,成为影响业绩的另一原因。

根据年报,2022年,广汽集团的研发投入约为65.26亿元,同比增长26.35%,低于营收增速。但由于公司当年的研发投入的资本化率由上年同期的83.99%下调至78.26%,公司费用化率增至21.74%,提升5.73个百分点。

2016-2020年,广汽集团的资本化率分别为83.51%、83.5%、83.08%和82.67%,2022年明显下调。

合资品牌“退场”

2022年,广汽集团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存货等,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15.06亿元,约占当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49.82%;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开发支出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8.62亿元、2.29亿元和2.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06%、308.93%和141.9%。

审计报告显示,广汽集团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均为公司合资品牌广汽三菱所致。2012年,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公司合资成立广汽三菱,2016年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欧蓝德PHEV,为广汽三菱的销售带来显著提升。2017年,广汽三菱年销量一举突破13万辆,同比增长56%。2018年,广汽三菱销量达到15.8万辆,同比增长18.8%。

但2019年起,广汽三菱的销量开始连续下滑,2019-2021年销量分别为13.3万辆、7.6万辆、6.6万辆,分别同比下滑了7.64%、43.62%和11.99%。2020年和2021年,广汽三菱开始陷入亏损泥潭。2020年,广汽集团对广汽三菱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少4.37亿元,2021年再次缩减4.29亿元。

2022年,广汽三菱长期股权投资减少24.99亿元,其中包括一次性计提的15.06亿元减值损失。

2020年和2021年,广汽集团并没有对亏损的广汽三菱进行减值损失计提。因此,2022年的集中计提难免引发市场担忧,尽管广汽集团及时做出回应,“广汽三菱目前经营一切正常,也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但广汽三菱的境遇仍不免让人想到已经申请破产的广汽菲克。

在宣告破产之前,广汽菲克也经历了持续多年的销量萎靡、利润亏损等状况。数据显示,2017年,广汽菲克销量同比增长40.11%,达到20.52万辆峰值。此后,开始转入下跌趋势。2018-2020年,广汽菲克销量由12.58万辆降至4.05万辆,年均降速超过30%;2021年,广汽菲克销量进一步降至2.01万辆。

2022年上半年,广汽菲克累计产销量分别为822辆和1861辆,分别同比下滑了89.35%和84.18%。其中,3-6月合计销售仅为2辆,产销几近停滞。7月起,广汽在产销公告中不再单独披露广汽菲克的销售数据,转而合并至“其他”项中。

由于销售持续下滑,2017-2020年,广汽菲克收入由315.01亿元持续降至63.29亿元,销售缩水八成。伴随经营上的持续亏损,广汽菲克的净资产也由2017年的44.22亿元峰值快速降至2019年的13.36亿元。2020年,广汽菲克在亏损后净资产降至-3.31亿元,首现资不抵债。

根据申请破产公告,截至2022年9月末,广汽菲克总资产为73.22亿元、总负债为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10.80%,公司净资产进一步降低至-7.91亿元。

与广汽菲克相比,截至2022年年末,广汽三菱的资产总额约为59.61亿元,负债总额59.54亿元,净资产已不足1000万元,距离净资产转负也只有“一步之遥”。

2023年1-2月,广汽三菱的销量下滑趋势尚未得到扭转,累计销售1498輛,同比下滑79.86%。

行业“阵痛期”

从销售数据来看,2023年,似乎注定是国内汽车产业转型阵痛的一年,复苏回暖的春天并没能带走渗透在汽车行业中的“寒意”。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1-2月,国内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11.2万辆和312.1万辆,同比分别下滑14%和15.2%。其中,传统燃油车销量215.3万辆,同比下滑25.4%;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约为97.7万辆和93.3万辆,同比增长18.1%和20.8%。

最新销售数据显示,1-2月,广汽集团合资品牌(不含广汽三菱)销量合计22万辆,同比下滑23.72%;其中,核心支柱之一的广汽本田1月和2月分别销售3.81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1.4%和27.81%,超过行业平均降幅。

在自主品牌上,扭亏则依旧是“主旋律”。根据年报,2022年,广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双星闪耀”,合计实现销量63.37万辆,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广汽传祺实现销量36.25万辆,同比增长11.83% ;广汽埃安实现销量27.12万辆,同比增长125.67%。

但在扣除投资收益后,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仍没有走出亏损状态。根据年报,2022年,广汽集团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43.17亿元,其中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41.5亿元。在扣除合资车企的投资收益情况下,公司营业利润约为-66.94亿元,较上年亏损扩大24.35亿元。

华创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剔除联合营投资收益后,2022年,广汽集团净利润为-60.8亿元,同比增亏20.1亿元;其中,自主品牌扣非后净利润约-66.5亿元,同比增亏12.3亿元。

2022年12月,广汽集团发布了《第四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不超过3200人激励对象授予总量不超过2.34亿份股票期权,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24%,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1.99元/股。

根据激励草案,本次激励计划的考核基准年为2021年,行权考核年度为2023-2025年。公司考核的净利润(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目标为分别较2021年增长15%、25%和35%,即2023年至2025年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8.74亿元、74.71亿元和80.69亿元。

2022年,广汽集团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为74.96亿元。对比不难发现,2023年和2024年,广汽集团的考核净利润均低于2022年的扣非后净利润。

面对全行业价格竞争和国产新能源崛起的双向压迫,未来如何维持2022年的高基数业绩正成为广汽集团面临的新挑战。

《证券市场周刊》已向上市公司发出采访,截至发稿未得到公司回复。

猜你喜欢

菲克三菱广汽
广汽菲克将申请破产
17.5万元起售,广汽Honda e:NP1极湃1上市
要做有趣的SUV 广汽Honda致在ZR-V
广汽AcuraRDX钛金暗夜限量版
广汽丰田赛那SIENNA
三菱日联银行
三菱日联银行
车 站
利用三菱PLC在老设备上的改造应用
广汽菲克全新Jeep自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