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内在关系和重大意义

2023-04-07汤志华

新视野 2023年1期
关键词:三个务必牢记斗争

文/汤志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三个务必”是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基础上,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形势和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重大新使命作出的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时代赶考征程的政治清醒、历史自信和使命担当,对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一 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

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三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其内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从领导革命的党到全面执政的党,再到领导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党的实践自觉,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在面临各种执政风险考验时深邃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自觉,体现出了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诠释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百年奋斗所坚守的价值立场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时代诠释和伟大号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郑重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九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2]在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重要论述饱含了厚重历史感、鲜活时代感和庄严使命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等重大论述基础上向全党发出的勇于自我革命的新时代伟大号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示了对无产阶级政党鲜明属性和对根本宗旨的坚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群众路线这一重要克敌制胜法宝。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都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初心使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在新时代的深刻诠释。党的二十大强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长征路上,再次庄严宣告人民至上是党的永恒价值追求,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同志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党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的深刻总结。历史昭示我们,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坚持“人民立场”、坚守初心使命,才能铸就党的百年辉煌。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建构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与实践长效机制,始终教育激励全体党员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调的是党对自身历史使命的清醒认知。中国共产党是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生,为人民幸福生活而行。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自觉使命,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远大理想和最高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谆谆告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4]实现远大理想更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以钉钉子的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以更加自觉的历史主动性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应有的作风品质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时代诠释和伟大号召。回首党已经走过的百年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次次从挫折中奋起,在奋起中不断成熟,其中一条为世所公认的原因就是,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石库门到新华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艰苦奋斗的信念,始终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首先,骄傲自满情绪曾给党的事业发展带来巨大伤害。从党的历史来看,当革命迎来好的发展局面时候,党内就容易滋长骄傲的风气,党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5]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作《学习与时局》报告时,深刻回顾了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几次大的骄傲,“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七年上半年。那时北伐军到了武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忘记了国民党将要袭击我们。结果犯了陈独秀路线的错误,使这次革命归于失败。第二次是在一九三〇年。红军利用蒋冯阎大战的条件,打了一些胜仗,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李立三路线的错误,也使革命力量遭到一些损失。第三次是在一九三一年。红军打破了第三次‘围剿’,接着全国人民在日本进攻面前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更严重的路线错误,使辛苦地聚集起来的革命力量损失了百分之九十左右。第四次是在一九三八年。抗战起来了,统一战线建立了,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和陈独秀路线有某些相似的错误。这一次,又使得受这些同志的错误思想影响最大的那些地方的革命工作,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6]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进驻香山,迈开了党从农村包围城市走向城市领导农村的“进京赶考”的历史步伐。然而,“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7]正因为如此,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以冷静的政治头脑提出了“两个务必”重要论述。

其次,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本色。纵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节俭败由奢。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是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风险、不断走向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井冈山斗争时期,广大红军战士留下了“天当被,地作床”“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抗战时期,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慰劳抗战将士,对比国共两党治理下的西安和延安,看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与良好社会风气,从而得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结论。也是在延安时期,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被中国共产党自觉列为延安整风的重要学习文件;毛泽东与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的著名“窑洞对”,更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忧患意识。

社会主义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依靠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依靠艰苦奋斗闯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精神的匮乏无法支撑起强国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8]“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既强调了党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和光荣传统,又明确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作风要求。越是接近奋斗目标,就越容易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挑战甚至会是惊涛骇浪。正因为如此,全党要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必须在复杂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阻碍。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集中反映了新时代党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考验的本领要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在斗争中求胜利的历史。“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9]“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洞察“两个大局”基础上,向全党提出的本领要求和对未来展示的必胜信心。从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从中央党校开班式讲话强调“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再到党的二十大强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精神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赓续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

敢于斗争,体现的是一种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勇气。敢于斗争是党领导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和一切强敌的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壮大。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是在斗争中实现和发展的。毛泽东指出,“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11]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绝不是谁施舍给中国人民的,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坚决斗争、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结果。

善于斗争,体现的是掌握斗争本领,依靠斗争赢得未来的必胜信心。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无论是革命、建设和改革,还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和矛盾挑战可谓是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我们党通过发扬斗争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未来我们将要面临的风险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12],距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既要认清国际斗争的新形态新特点,掌握好应对复杂形势的斗争本领,又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依靠顽强斗争、善于斗争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二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准确把握“三个务必”的内在关系

“三个务必”是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背景下提出的,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简言之,“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诠释了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根本要求,回答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为了什么的根本问题;“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永葆党的优良作风要求,回答了战胜困难夺取胜利何以可能的问题;“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回答了前进道路上我们该怎么干的问题。“三个务必”充分反映了合历史规律性与历史主动性、自觉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自觉、主体自觉和行动自觉。

国内二铵供应量有限,市场货源主要以贵州地区为主。短期内国内二铵市场将维持当前交投格局,冬储备货市场开启后,市场或有100元/吨的上调空间。一铵市场高位盘整,目前企业出货正常,全国开工高位,市场受成本支撑较强,报价坚挺,下游市场对高价观望氛围较浓,新单成交放缓,成本支撑下后市依旧看涨为主。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标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履行使命的主体自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诠释了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共产党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立场,回答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和“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为了什么的根本问题。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底气、底蕴和底色,也是党的力量之源。建党之初,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就明确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3]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勇于斗争依靠谁、为了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和不懈奋斗的永恒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最终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在初心使命目标的标定下,“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也就成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着力点。要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就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从革命到执政,从建设到改革,从进入新时代到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时刻面临着种种风险考验,这就要求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自我革命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为了初心使命而接续奋斗。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永葆自身优良作风传统的历史自觉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进京赶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绝对不当李自成”。就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预见到了中国革命即将迎来全面胜利的同时,“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14]将给中国革命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使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能够经受住执政考验,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远见与洞见!在提出“两个务必”重要论断不久,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足以说明毛泽东的论断绝非危言耸听。

时光荏苒,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走过70多年,“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政治保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两个务必”,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5],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16]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已经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17]在迈上新时代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将“两个务必”丰富发展为“三个务必”,正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意义重大深远,充分体现了党对百年奋斗形成的优良作风坚守的历史自觉。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本领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应对伟大变革实践要求的行动自觉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内外形势之复杂、变化之快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带来的风险考验前所未有。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才能使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应对伟大变革实践要求的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18]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党提出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领要求。矛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前进,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牢牢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依靠斗争推动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求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促进伟大斗争,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善作善成的斗争本领,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三 全面领会“三个务必”的重大意义

对于肩负民族复兴伟业和远大理想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时代考卷常出常新,赶考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唯有做到“三个务必”,才能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异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的赶考之问、建设现代化强国之问、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纪之问,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三个务必”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长治久安的新时代赶考之问,进一步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70多年前,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重大课题。7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赶考”永远在路上,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我们要不断向全党严肃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19]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长期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反腐败斗争依然艰巨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长期执政的条件下,面对“两个大局”如何永远牢记初心和使命,如何永葆党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如何永远保持斗争精神,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新时代给我们出的赶考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将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丰富发展为新时代的“三个务必”,找到了回答新时代赶考之问的精准答案,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全党高度团结统一、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三个务必”昭示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本色,诠释了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关键性问题,大大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二)“三个务必”深刻回答了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问,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绘就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20]

在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等众多领域的重大风险。从内部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从外部看,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党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大、需要回答的“考题”也越来越难。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不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如果不能永远牢记初心使命,时刻做到居安思危;如果不能掌握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难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事业越是伟大、任务越是艰巨,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只有坚持做到“三个务必”,始终把准正确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任务,科学回答好时代之问,深刻洞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向改革要活力动力,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努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三)“三个务必”深刻回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今天的世界早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人类命运彼此紧密相连。因此,共创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和谐的世界是全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的共同利益。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给人类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的同时,少数西方国家却为了自己的私利,经济上反全球化、大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政治上推行霸凌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困难、地区冲突不断、世界和平不确定性大大加剧……因此,各国人民发出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解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离不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解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作出的有力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记“三个务必”,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自觉将为世界谋大同作为自身的使命责任,无论是困境还是逆境,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学习和掌握高超的斗争本领,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为维护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主体自觉。

各国人民都有对和平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诉求。然而,现代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世界的和平合作也不是靠妥协退让得来的,以斗争求和平合作则和平合作存,以妥协退让求和平合作则和平合作失。只有敢于同一切破坏世界和平发展的行径做坚决斗争,才能捍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务必”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百年奋斗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智慧结晶,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方法论借鉴,进一步深化了人类社会如何走向世界大同的规律性认识。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三个务必”之间存在严密的内在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猜你喜欢

三个务必牢记斗争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让“三个务必”成为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和行为遵循
极高火险期,阿坝州如何防火?做到“三个务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安全知识要牢记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