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领域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2023-04-07王一涵
王一涵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3)
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崛起,国内外对我国发展的文明期待和诉求渐成焦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使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发展而言,赋予中国崛起以文明内涵,立足新媒体背景,向世界传播贯通中国文明历史发展且具有一贯性和稳定性的“中国价值”或国家叙事,用以表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达到的“精神高度”和我们民族之心智的成熟,使中国在“四个自信”基础上实现文明自信。青年学生肩负文明传承和国家振兴的使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能否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工作,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持续推进的大问题。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义新媒体即为网络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等载体向人们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今,随着技术革新和观念转移,“新媒体”也被赋予了新内涵,其突出特征可简要概括为“人人即媒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为99.7%[2]。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主要上网设备,相较于以往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新媒体时代将“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对等传播,信息内容更加多样,具有高度互动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然而,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形式必然导致“把关人”机制的弱化。同时,新媒体“裂变式”传播使舆论控制难度大幅提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如何在新媒体领域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感染力,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管理工作、宣传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广泛应用背景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双面效应
我国已经进入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攻坚时刻,能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是一项舆论宣传工作,而且是能否在当今世界两种道路、两种制度、两种发展模式的竞争和较量已经聚焦为文化价值观、文明观较量的背景下,守好国家安全的“生命线”的大问题。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生的新媒体改变了整个媒体环境,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叙事方式皆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转型的压力。新媒体所呈现出的即时性、互动性、个性化等特征,较之传统媒体具有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和舆论影响力,拓宽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同时,新媒体在意见表达、舆论导向、舆情特征等方面又呈现出对立统一的复杂局面,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既提供了机遇,又发出了新的挑战。
马克思将意识形态视为“阶级的统治思想”“制度化的思想体系”。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丰富多样的社会意识形态谱系中能够代表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核心任务就是让统治阶级的意识成为整个社会最有影响力的精神力量,使统治阶级掌握社会精神领域的话语权。互联网是当代青年学生获取知识、对外交流、休闲娱乐的“主场”,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高校通过慕课、腾讯会议、钉钉等各种平台开展线上教学,通过互联网发布各种通知,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不得不转为“线上”。对于青年学生而言,网络的使用范畴已经从最初的娱乐为主发展为全方位、全时段覆盖其生活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每周人均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青少年网民占比已经达到17.3%。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中国共产党能否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性地位,党的价值观念能否被大众知晓与认同,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青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在思想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中国的发展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西方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多元价值理念不断向中国特别是中国青年涌入,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渗透,青年学生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思潮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由于青年学生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高校也经常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传播形式,打造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的传播内容,以形象的视频、动画和图片等鲜活的叙事方式替代平白直述的填鸭式教育,用更具有亲和力的表达方式适应青年学生需要,使青年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汲取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养分”。列宁在提到理论传播工作时曾强调,决不能用空洞的教条进行僵化的理论传播,必须注重方法和形式,“不要光用书本子教他们理论”,“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和外来语,以及背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因此,高校要在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传播中的首要地位决不动摇的前提下,适应新媒体叙事方式,主动借鉴新媒体青年话语形式,用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传播形式和表达方式,及早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综上,新媒体对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呈现出双面效应。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拓宽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渠道,丰富和创新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形式。新媒体的发展既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科技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任何人也无法阻挡其革新的趋势。因此,高校应及时利用青年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建设高校新媒体平台矩阵,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工作。另一方面,各种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平台肆意传播,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一系列影响。对于处在人生关键成长阶段的青年学生而言,由于缺少理论知识和社会经验,还不具备规避不良思想的能力,对一些“精心包装”的社会思潮没有防范,易受其蛊惑,进而对高校宣传的主流意识形态质疑、批判甚至反对。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辩证看待新媒体对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的影响,改进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力,为青年学生铸就坚实的精神堡垒。
二、新媒体领域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技术升级带来的传播主体、传播形式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使青年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理解和选择也发生改变。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形式更为多样化,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文化输出力度,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极大的挑战。
(一)“去中心化”导致“把关人”机制弱化
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传播主体不再作为唯一决定性因素主导信息传播,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许多受众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意愿和理解对信息进行扩散、解读、整合。新媒体领域“去中心化”特点的显现,意味着每位信息受众者皆可成为新的传播主体。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和受众者界限的模糊,使高校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教育者输出信息的权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所采用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动态媒介更加简化、生动,更易被接受和理解,这促使信息受众范围覆盖面更广,信息传播速度实现跨越式增长。与之相比,高校新媒体监管技术相对落后,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对象定位不准,等等,已经成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的突出问题。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性和理论性,在传统媒体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传播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塑造了绝对话语权。新媒体领域,高校如何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能否持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能力?这些议题目前还处于破题阶段。青年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常常成为新兴事物最早的受众人群,对于新媒体的使用和掌握水平往往比高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更强。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如何管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抑制负面言论的传播,已经成为高校新媒体信息控制的难点。高校在新媒体领域的传播以及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必然出现难以及时掌控学生思想动态、面对突发舆情难以实现有效应对等现实问题。“把关人”机制的缺陷使高校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漏洞给突发舆情危机提供了暴发的“土壤”。
(二)新媒体“裂变式”传播过程导致意识形态话语权分散
福柯曾指出,话语“承载着和生产着权力”,能够“展现、加强、再生产着社会中的权力和支配关系,并使其合法化,或者对这种权力和支配关系进行质疑和颠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因此,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
新媒体领域信息传播主体与受众者之间缺少清晰且明确的界限,许多平台信息发出后,受众者评论或讨论的内容常常会引发新的舆情。由于新媒体“强互动性”的特征,当各类时政热点和社会事件被传播到新媒体平台上后,不同目的的人皆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改变了在传统媒体中传播主体所拥有的绝对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解释者。由于不同人对信息内容掌握的程度不同,以及存在的立场和观点等方面的差异,所提出的主张和意见也存在巨大差别,最终可能导致一个信息裂变为几个信息。这种“裂变式”的传播导致人人都是话语主体,使信息监管和舆论引导难度大幅提高。
实际上,作为官方的高校与非官方的普通大众之间应该归属于不同的话语空间。官方的话语空间应该以增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基础,弘扬中华文明,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文明成果,以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非官方的话语空间应以受众者的立场理解并接受官方话语提供的信息内容,在适当时机提出合理性意见。然而,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两种话语空间的平衡,导致高校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难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4]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意识到时代的改变带来的新的任务和使命。在日益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抵挡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消解不良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青年学生群体的易煽动性导致价值选择迷茫
新技术革命对青年学生群体的影响十分深刻且广泛。千禧年出生的新一代,物质生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富足,精神世界同样多姿多彩。他们的成长恰好伴随中国快速发展的一段时期,日新月异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都要强。同时,由于从小受到开放式素质教育,他们的表达意愿和情感诉求也更为强烈。可以说,个性化、智能化的各项设施改变了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开放性、便捷性的网络舆论环境满足了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
在新媒体领域,青年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层次、不同立场的人群投放在网络媒体上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在满足他们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同时,也使他们对许多以往约定俗成的价值理念产生质疑,对教育者所传达的价值观存有疑惑、不解甚至是持相反意见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价值观教育难以适应新媒体的叙事特点,在破除地域、时间和语言文字的限制后,青年学生在新媒体领域看似畅通无阻,实际是无根之木,由于缺少准确的自我认知,常常会迷失自我。
青年学生尚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塑阶段,海量信息的涌入,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青年学生思想层面的“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导致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更易出现价值认同危机。实际上,对于缺少准确自我认知和稳定价值选择标准的青年学生而言,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甚至在充满煽动性的言论和语境下,会因为一时情绪做出判断。“热血”青年常常难以冷静理智地探究信息输出的原因,反而容易被浮于表面看似合理的逻辑和证据所蒙蔽,这也恰好给了别有用心的个人和组织以可乘之机。
三、新媒体领域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高校在实现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转型过程中,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更新传播理念,推动传播内容和传播话语方式的创新。
(一)以新文明建设引领传播理念创新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改革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之前,高校应该从整体框架上来奠定自己传播理念的基调和描绘发展的蓝图。在“文明发展”的大思路中,提高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始终是改革传播工作的思想起点和一切实践的总归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创新应当以新文明理念为引导和动力,这是中国社会发展意识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反映,是主体自为性、创造性的体现。高校要把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落实到每位高校管理者、教育者的工作职责中,提升全体教职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全员参与的思想深入人心。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旨在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有价值的新型文明。首先,要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中寻求给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使中华文明跃上了新的历史台阶,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继承与创新,必将复兴中华文明的辉煌。其次,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民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文明将成为人类发展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就中国自身发展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文明确有其特质,现代化进程的中国道路采取社会主义的基础定向,现代化进程的中国道路复活并重建其和平主义的伟大传统。这两大支点已经超越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框架,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新道路。再次,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展示了重大的世界意义。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新时代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好舆论引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还要产生一整套能够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理论。“我是谁”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工作必然受到掣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靠传统文化推销自己,更不能靠西方文化解释自己,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唯有创新传播理念才是做好意识形态传播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促进传播内容创新
传播内容体现了信息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所期待达到的目的,是整个传播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这些内容的共同特点是符合国家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同时,要求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精准掌控青年学生的信息需求和关注点,一味的理论灌输不仅无法达到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是无法完全剥离的两个过程,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解决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过程验证了认识来源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因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不仅仅是为了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挂在“天上”的学问,而是解决“人间疾苦的良药”。要突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特别是在人类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和危机时刻马克思主义及时“救场”的历史瞬间。要用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实和成绩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和人民性。
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内容。同时,绝不能舍本逐末,为了迎合受众而失去政治立场。新媒体领域信息的快速更替,极易使人迷失,许多人为追求效率失去了本心。作为青年学生的精神引导者,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为青年学生把好意识形态安全这一关,优化传播内容,用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案例加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改变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高高在上”的刻板影响。
(三)以大众化叙事推动话语表达创新
不可否认,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存在政治化、空泛化的特点。这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乐于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如何将抽象的、晦涩的、强理论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用生动的、便于理解的话语形式表达出来,是高校新媒体领域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的有力保障。
在微博、微信、微视频、手机客户端这种“三微一端”“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凝聚力提出严峻考验。如何才能应对这种新局面?如何才能在众多信息中突出重围,引起青年学生的关注,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感召力的同时凝聚学生的普遍共识?唯有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保证高校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同一空间,才能促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达到理想效果。一方面,要注重采用符合青年学生审美标准的话语表达方式。相较于教科书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新媒体衍生出的动图表情包和小视频似乎更符合青年学生的审美。相应地,教育者长篇大论的说教灌输,远远比不上充满人情味、“接地气”的“小情怀”更能赢得青年学生的喜爱[6]。这样的话语表达可以迅速拉近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要增强互动交流性,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转换。随着青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具有非常高的意愿。新媒体领域话语权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更符合青年学生的需求。缺少互动交流意味着缺少受众,如果总是以“睥睨天下”的心态隔绝外界的声音,只会脱离群众,走向孤立。因此,要有开阔的眼界和格局,转化教育形式亲近学生,确立包容性沟通交流的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党过不了互联网和新兴媒体这一关,可能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始终占据指导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高校要“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意味着我国高校培养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的青年人才。因此,必须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