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道德人格: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育德功能
2023-04-07霍国强
霍国强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学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教育目的的全面认识和理性概括。立德树人要求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懂育人;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科育德的教育目标。
随着基础教育整体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小学校本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具有密切关系,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俞国良教授指出,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存在诸多一致性,德育要分阶段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人格的发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育德方面也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优势。从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模式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联系较为广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育德,需要找一个适切的结合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以“道德人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结合点,并以此为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育德功能。
一、人格教育视野下反观当前德育困境
所谓人格教育,旨在传授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国外关于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比较早,人格教育已成为当前多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少学校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人格教育模式。我国德育专家檀传宝教授将人格教育看作国外道德教育的一种形态。就人格教育的定义来看,其教育内容是传授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所以人格教育在本质上确实应归于德育范畴。然而,有学者也指出,人格教育是由心情培养和道德训练等共同构成。由此可见,人格教育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对学生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而且心情培养和道德训练也是人格教育中所采用的两种基本方式。
在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填鸭式”的症结及“走马观花式”的问题,这样的模式过于重视德育内容而忽视德育主体,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流于表面,难以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与前者不同,人格教育将心情培养与道德训练有机结合,而且将终极目标定位在更深层的“人格”结构上,在重视德育内容的同时,既能够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又可以深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深处,更好地将个体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规范有效地整合到一起。
二、关注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小学德育常常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即在德育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培养,这样一来,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测评就停留在知识性的层面。相比道德认知,道德人格更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其结构内容包含着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外化功能又可以影响到道德行为。因此,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品德发展尤为关键。
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因为人格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点,对个体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功能,所以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应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道德人格同样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还会对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发挥一定的作用,进而影响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也就是说,一方面,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是个体道德心理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另一方面,道德人格又对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其他道德心理结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难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要解决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需综合分析、多管齐下。正如上文提到,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将关注点放在道德认知层面,而从道德心理结构的角度来看,道德人格则是最稳定、最根本的品质,所以对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等具有重要的激发作用。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是学校德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而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德功能不可忽视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意义不亚于其他教育内容及教学科目。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超越知识性的,具有根本性和内隐性的特点,所以它对学生的影响也会扩展到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等方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兼有育心和育德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门育心的学科,也是一门育德的学科,这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功能所决定的。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内化被广泛承认和接受的社会性规范和习俗,即最终要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品德,这些品德的本质是一种心理结构或者说是心理系统。作为心理成分的优秀品德,存在于这些心理结构或者心理系统中的积极心理品质,而这些积极心理品质,显然是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此外,在我国的德育政策中,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重要的德育内容之一。例如,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中,就将心理健康教育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并列置之。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其本身也自然具有育德价值。
(二)培育学生道德人格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对“人格”的解读,不同学者在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理解,但分歧是暂时的,也表现在个别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人格不仅包含气质、性格、能力、动机、行为模式等方面,同时也包括了信念、价值观、生活习惯等深层次的内容。谈炳和、樊富珉学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从心理、道德和法律等层面对人格进行界定,将人格分为“心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三个层面。一般来讲,学术话语中的人格多指向“心理人格”,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格,则倾向于“道德人格”,主要指向个体的品德、尊严、信誉等方面。
结合对人格的概念分析,笔者认为,道德人格的本质是一种道德层面的心理品质,兼有心理和道德两个层面的人格内涵。正因为如此,道德人格的培养首先离不开思政课程,如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道德人格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人格的主要任务。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思政课程的重点在于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方面施加影响,强调德育的知识性。相比之下,心理健康教育则会开展更多的体验性活动,所关注的内容包括知、情、意、行等各个环节,也更加强调教育的全面性、深刻性和整体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对思政课程的重要补充,也应成为培养学生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
四、心理健康教育培育道德人格的途径
一般来讲,类似于德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生涯发展以及人格发展等各个方面。作为特殊心理结构的道德人格,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诸多成分所形成的稳定的统一体,在这一心理结构中,甚至还包括了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等内容。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一)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发展,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彼得森等人将200多种人性美德归纳为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等6大类品格优势,并依据这6大类品格优势发展出24种具体的品格优势。
积极心理品质为何会影响到道德人格呢?在以上六大类品格优势中,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等四大类很明显地表现出正能量的道德特征,它们必然能够影响到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理论依据,这成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挖掘德育资源的前提条件。新课程改革逐渐推动课堂教学形成了三维目标的实践取向,出于各种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往往在考试学科教学中被忽视,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却能受到更多关注。
言语和行为往往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隐品质的外化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关注隐藏在学生言语和行为之下的深层次的道德价值观念,特别是对言语和行为中存在更多负面特征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外显行为的分析,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在对学生进行指导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运用价值澄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并鼓励学生对自身存在的消极心理品质进行反思。
(二)采取“知—情—意”系统性的教育模式
“知—情—意”系统是个体人格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体人格的发展包含着这一系统中各个方面,同理,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对学生“知—情—意”系统性的培养。
首先,道德判断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决策及选择,而正确的道德判断又受到良好道德认知的影响。道德认知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的认识方面,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具有社会团体性的活动或游戏,通过学生对道德生活的亲身体验,提升其对自身“知—情—意”道德人格系统的具身认知。此外,创设道德情境也是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重要方式。例如,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发学生产生深入的思考甚至论辩,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发挥出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功能。
其次,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作为道德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驱力,往往也能对道德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动力作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道德人格结构中极为关键。与其他学科类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主体自身的体验,特别是情感方面的体验,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更能够兼顾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大部分关注点放置于心理科普知识或者是一些心理技能的操作,而是在关注学生道德价值观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态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在课上或者课下给予积极的引导。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行为模式同其人格特征是有一定相关性的,即同一个体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背景下,往往会采取相近的行为方式,这是因为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其思维过程和行为模式。道德行为也是如此,它受个体道德人格的影响,是道德人格的外在表现;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则是培养学生道德人格的落脚点。只有让良好的道德行为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才能说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真正地内化于个体道德人格中。
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日常行为习惯。例如,面对课堂中一些学生随意插话、嘲笑同学、争吵打闹等错误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采取恰当方式进行制止和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行为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并对学生的改变提出期待。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在课下的行为习惯。道德行为需要内在的控制力和个体自觉性。与课上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同,课下活动中学生缺少课堂制度的规约,学生出现的不当行为次数要多于课堂中,所以在课下教师也应注意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和教导。只有通过这种长期的长效的工作机制,才有助于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逐渐定型,最终实现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