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员如何从天上“下班回家”

2023-04-06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3年3期
关键词:着陆场返回舱航天员

我们普通人的下班非常简单,航天员可不一样,从太空“下班回家”简直是轰轰烈烈:不仅回家时间要提前周密计划,回家之路也被全程跟踪,回到地面后还有很多人搜救迎接……看来,从天上回来的就不一样啊!

好吧,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为了让航天员顺利“下班回家”,人们都设置了哪些场地、措施,采取了哪些行动吧!

回家第一

站——着陆场

是满足载人飞船正常返回和安全着陆条件、配备用于载人飞船回收的测控、通信、搜索、救援等整套设备的预定地面区域。一般分为主着陆场和副着陆场。

小链接 东风着陆场为何搜索起来格外难?

航天员乘坐返回舱回到地球,返回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在东风着陆场,飞船可能着陆在地貌复杂的地域,比如山地、沙漠、盐碱地、梭梭林地、水域等。搜救过程中可能遭遇复杂天气现象,如刮风、下雪、起沙尘等。这些复杂情况叠加在一起,格外增加了搜索任务的难度。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是东风着陆场首次迎接在冬季夜间执行搜救任务的挑战。由于直升机的快捷性,航天员搜救任务均以直升机为主。白天执行搜救任务,机上搜救队员很容易发现目标,而夜间靠目视是看不到返回舱的,必须借助微光、红外光学设备。

在亮度方面,夜间实施航天员救援,必须携带大量的灯光照明设备到现场,使救援现场亮如白昼。

回家路上的护航——跟踪搜索

是在某一地域、海域、空域为寻找返回舱进行的搜寻活动。搜索可分为空中搜索、地面搜索和海上搜索。

小链接 直升机在东风着陆场为何降落很难?

东风着陆场看上去是平坦的大戈壁,实际上有许多干枯的梭梭树、高压输电线、低矮建筑、铁丝围网,以及高低不平的地面,对直升机夜间降落造成很大威胁。直升机降落时旋翼卷起的沙尘会遮挡飞行员视线,粗砂和石子也容易导致直升机故障,因此降落过程风险很大。

返回舱锁定——标位装置

是提供返回舱着陆位置和方位信息的装置。通常以无线电示位为主(如信标机),辅以其他标位手段,如海水染色剂、闪光灯、发烟罐等。

小链接 返回舱掉到海里如何发现?

当返回舱落到海上,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返回舱是很难被发现的。为了引导飞机和救捞船快速搜索到返回舱,返回舱底部会装有海水染色剂,缓慢释放的海水染色剂会将附近水面染成显眼的亮绿色,持续时间可达4个小时。

协助出舱——救援行动

是返回舱着陆后,协助航天员出舱并实施航天员医监医保和医护救护的过程。

太空物品收集——回收活动

是对返回舱、散落物和有效载荷进行现场处置,并转运至指定地点的活动。

寻找太空宝贝——返回舱有效载荷回收

是返回舱内用于搭载任务需要回收的物品。包括设备、物资、材料、制品以及信息载体等。

一个都不能少——返回舱散落物收集

散落物是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开始工作至返回舱着陆期间,从返回舱分离出的所有装置的总称。包括伞舱盖、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天线舱盖、防热大底等。

小链接 返回舱底部隐藏的“着陆指挥”

防热大底是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的“铠甲”,等主伞完全打開后,飞船返回舱就会抛掉这身“铠甲”,伽玛高度控制装置——隐藏的“着陆指挥”便开始工作,通过发射伽马射线,实时测量距地高度。当飞船返回舱降至距离地面1 米高度时,返回舱底部的伽马源发出信号,“指挥”飞船返回舱上的4 台反推发动机点火,给返回舱一个向上抬的力,使返回舱的落地速度进一步减小,航天员便可安全着陆了。

航天英雄的健康守护——航天员医监医保

是返回舱着陆后,对航天员进行的医学监测和各种医疗保健活动。

小链接 寒冷条件如何救援航天员?

在严寒条件救援航天员,要创造温暖的救援环境。比如为航天员准备御寒物资,打开舱门口后要尽快组织航天员出舱,航天员在舱外环境停留时间要尽可能缩短,保障航天员在医监医保环境温暖如春,马上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用热水洗漱。

适应地球生活——航天员再适应

航天员返回地面后,机体生理发生由初期对地球重力的不适到重新调节恢复正常的过程。

小链接 航天员返回地面后为什么要抬着?

在电视画面里,我们常常看到航天员刚从返回舱出来后,会被抬上椅子,而不是自己走路。为什么要抬着航天员呢?因为太空是个微重力环境,航天员长时间呆在太空里,会出现钙丢失和肌肉萎缩现象。况且,出舱后他们还穿着笨重的航天服,如果是站着,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骨折。所以,航天员出舱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将他们从舱内抬出来并放到椅子上,以保证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

猜你喜欢

着陆场返回舱航天员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成功着陆
航天员将首次着陆东风着陆场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实践十号返回舱回家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成功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