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研究
2023-04-06方世南
方世南,韩 叶
共同富裕是贯穿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的重要论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切实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全局性、战略性高度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要以更有效的举措不断推进共同富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共同富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和进程中基于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而追求共同利益实现的一个重大价值目标,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旗帜鲜明地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9-50.我们应当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推进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成为客观现实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将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精神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生态权益融合起来一体化地予以切实保障和提升,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关系,两者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行为主体和价值取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相互协调以及和谐共生的张力,有助于为新时代稳健扎实地推动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构筑丰富的精神家园,厚植永续的生态价值。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契合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6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蕴涵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共同富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十部分的主题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深刻阐述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明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对于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背景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的共同富裕有着多维度的价值诉求和价值目标,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多重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丰裕、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富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机统一过程。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现代化一词起源于西方,却并不止步于西方,追求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的根本目标,体现了社会进步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与西式现代化区别开来,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如果说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自身认识不到位,而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尚有客观因素可循,那么在理性主义高度发展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无视工业发展可能给生态和环境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则充分显露出了资本利益优先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倡导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将现代化中的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为自然发展与人的发展提供福祉。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视野下,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之间决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将彼此的存在视为整体发展的条件和妥善解决对立面困境的和谐共生关系。对现代化的追求不应是以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为前提,相反,要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创造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条件。共同富裕不是单指物质财富的增长,也不是仅限于一代人的富足,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和永续共享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指明了人们共同的自然资源通过有效保护会转化为全民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深刻道理。因此,在确保自然生态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就能使当代人所享受到的优美生态也能让世世代代人享受得到,达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续发展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生态基础的目标。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视角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这种内在契合关系,是由两者具有共同的行为主体和价值追求所决定的。
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内在契合关系是由两者在行为主体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所决定的。自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紧张起来。正如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言:“生产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指数式增长,使风险和潜在自我威胁的释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3)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M].张文杰,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3.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诸多风险成了现代化发展的最大阻碍。人如何对待、如何协调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同自然的关系,直接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前进方向以及价值实现程度。任何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重大风险和巨大灾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现代化发展逻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依靠人来建设,人是其间的行为主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取决于客观现实的人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践行程度。共同富裕体现了共建共享,共建共享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化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是由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理应为人民共享,因此,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现实的客观的人民群众身上。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直接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也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程度。习近平深刻地指出:“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60-361.这里道出了生态价值和人类价值之间的内在辩证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内在契合关系也是由两者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取向性所决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追求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要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倡绿色生活,以绿色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化永续发展,实现生态资源的代内和代际公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共同富裕追求的也不止是一部分人或者一代人的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生态优美,而是要实现代内和代际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都反映出一种深刻的代内价值关系和代际价值关系。既要以现实的人民群众及其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和实现当代人的价值,又要从代际关系的高度同时关照子孙后代人的价值的实现。我们坚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全社会形成“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价值共识,尽力防范化解生态领域可能出现的各种系统性风险,聚焦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体和主题,以满足当代人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和共同富裕的需要,同时也要关照子孙后代对优美生态环境和共同富裕的同等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协调并进。
二、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时必须重点予以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政治问题、重大经济问题、重大社会问题和重大民生问题。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必须协调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新时期“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4.。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关系生态文明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关涉物质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直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持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以直接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其着力点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关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绿色产业充分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助于强化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的人,往往更愿意去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和财富,而忽视生态资源所能带来的物质财富,甚至会出现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物质财富的现象。因此,必须转换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摒弃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导致人与自然对立的现代化,代之以将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人的理性结合在一起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而明确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决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要将彼此的充分发展视为自身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生态系统所蕴含的内在生产力,就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向而行,实现经济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技以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在获得相对稳定的绿色收益中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在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程中确保共同富裕目标的稳步推进。实践证明,发展绿色生产力以取代传统的忽视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和严重破坏环境的重污染、高浪费生产方式,有助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达到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之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6.看似是生产废料,实则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在马克思看来,对生产废料的循环使用,既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利润率。发展绿色科技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力量。生产工具作为“物化”了的技术创新,在借助绿色科技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减轻对自然生态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还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充分调动人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水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和财产安全休戚相关,人作为其间的行为主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仅仅依靠国家层面的单一治理或者企业履责还不够,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并践行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与国家生态治理、企业生态履责形成良性互动的责任共同体、使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共享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包括了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人民群众从单一的注重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叠加在一起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不以无节制的自然生态环境消耗为代价,而进一步明确“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60.。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是紧密相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倡导绿色消费方式的现代化,是以简朴、实用、便利、健康为目标的科学消费方式取代传统的以享乐、攀比、奢侈等为目的的消费方式的现代化,“过高尚而节俭的生活,才能既实现人生的价值,又有利于生态与环境的发展”(8)方世南.马克思环境思想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377.。在全体人民共同践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过程中,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方式,有助于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优美、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以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科技为共同富裕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绿色收益,不仅满足当代人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关照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筑共同富裕的精神家园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与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通俗形象的话就是“富口袋”与“富脑袋”的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促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发展的现代化。关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8.这样生动而形象的话语,都表达了良好生态环境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的重大价值,都要求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注重现代化的科学理念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种完全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全新现代化发展模式,高度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发展方式的彻底摒弃。只有真正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和发展方式,自觉地抛弃旧有的征服自然、掠夺自然以及为了经济发展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出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观,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构筑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呵护自然的精神文化家园。
绿色生态文化、绿色发展理念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自然绝对不是处于一种矛盾对立、水火不容的关系之中,恰恰相反,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任何伤害自然、消耗自然的行为,最终都会投射到人类自身,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环境问题,从根源上讲都不是生态或者环境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出了问题而引发的问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正确界定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自然面前,人同时具有受动性和能动性。且人在自然面前的受动性是能动性发挥的重要前提,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必然以某种特定的受动性为依据,受动性既阻碍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又能够促进人的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当人片面追求自我价值,违背自然规律,自然就会对人类的活动予以严厉报复,人的能动性就会转换为受动性;相反,当人顺应自然规律时,自然对人的约束就会潜藏、消失,人的受动性就能转化为能动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内在地蕴含了作为主体的人要自觉地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客观的自然规律发展,从而充分彰显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必须明确,自然环境是优先于人类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以自然的存在为前提。因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决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否则必然会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并且一切对自然规律的违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都会在自然界的激烈报复中危及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全社会各领域要大力培育绿色生态文化、绿色发展理念。只有全社会普遍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大兴绿色生态文化之风气,才能超越传统的罔顾自然规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风气,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发展模式,促使共同富裕行稳致远。
生态文明制度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生态文明制度是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设计,依靠国家层面制度的规范性、刚性以及结合环境伦理、绿色文化价值观的灵活性、弹性双向发力,起着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不良生态行为产生,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作用。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一直作为一种免费的物品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必要生产和生活条件。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发展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索取,使得自然资源在转瞬间成为稀缺资源,且这种稀缺程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加凸显。生态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尖锐矛盾,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制度发挥平衡两者关系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两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借助制度的力量有助于有效规避单一剥夺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以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缓和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尖锐矛盾。生态文明制度倡导的是一种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的全新现代化发展模式。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对此,习近平强调,要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7.,这是基于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的客观认识而提出的符合我国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设计。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只有不断探索自然规律、遵守自然规律,才能通过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以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挥出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功能。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助于持续深化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认识,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厚植于心,为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养料。
四、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厚植共同富裕的生态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在蕴含了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同向共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和实现,是新时期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明晰的,大致经历了由对自然的臣服和顺从到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征服和掠夺的发展阶段。其间,伴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人的价值在得到高度彰显的同时,自然价值却在不断地被淡化、边缘化,直至出现无法保障人的价值实现的恶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人们进一步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之间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价值整体。人的价值的实现以自然价值为前提,自然价值因为人的价值的彰显而得到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知,直接决定了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发展和实现程度。只有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共享共同体,才能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崭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双向互促,厚植新时期共同富裕的生态价值。
为此,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出发,高度重视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生态价值的巨大功能。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机的身体,人与自然之间不应当存在彼此之间的征服或者掠夺,人的价值的实现所需要的每一步,都是树立于自然价值之上的,如果只是顾及人自身的价值而忽视自然价值,那么必然会遭受到来自自然界的严厉报复。因此,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利用,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尊重和呵护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和呵护自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现代化,也是一种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同步发展中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培育人的绿色思维方式,就是新时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把握和解决生态危机的思想根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培育人的绿色思维方式,以清晰的底线思维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兼顾自然承载力的生态红线、生态底线;既要考虑和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和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和需要。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人的绿色生态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促进人的感性的生态意识向理性的生态意识转变,在全社会形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形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发展绿色生产力就是发展人类自己的价值取向,让绿色思维方式成为人类发展的思维“底色”,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社会,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同时又以共同富裕推动人们的生态理性、生态文明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自觉地摆正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主动地呵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发展和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基于此,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筑起绿色、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厚植共同富裕的永续生态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区别于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获取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更彰显出鲜明的价值追求,助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的追求,绝不是忽视生态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也不是目光短浅只顾当代人的利益而不顾及子孙后代的需求,而是兼顾社会伦理和生态环境伦理、经济公平和生态公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可循环的绿色发展、公平发展,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文明基础上互促互进的共同富裕。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经验都充分证明,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优美的生态环境,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氛围。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人与社会关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增添了鲜明的绿色色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妨害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生态阻碍。生态环境的问题,归根究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倡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的协调。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各领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为共同富裕提供可以永续发展和利用的经济资源、生态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可持续、可循环的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方式,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营造出优良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的价值的复归,实现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双向互促。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中构筑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涵的生态价值,必将会有力地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当今这个生态危机和生命危机交织并存发生并已经严重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在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的态势下,能否在实践中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涵的共同富裕内容,关系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我国新时期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0.。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在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共享共同体。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精神文化等多种要素的总体性概念和总体性价值目标,绝不能忽视或无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大功能。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就是对人自身的尊重和保护。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础上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有力地佐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性,更深刻地揭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逻辑契合关系。古人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说明了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生命安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如今,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战略任务更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高度促使“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紧密联姻。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实际行动,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将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相结合,我们就一定能够建成天蓝、地绿、水清且全体人民享受共同富裕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宏伟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