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共富题材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以浙江省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为例

2023-04-06梁金双

传媒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富共同富裕题材

梁金双

新闻媒体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能够迅速、广泛地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面对基层共富题材报道这样的宏大主题,地方主流媒体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更好地在采编实践中做好探索与实践。

一、基层共富题材报道的背景

2021年5月下旬,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干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一年多来,浙江省上下坚决扛起探路者责任,边学、边谋、边干,初步形成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局。2022年是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浙江各地媒体纷纷开设专栏或融媒体大型行动,如《浙江日报》启动了《我们走在大路上——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一周年》大型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浙江广电集团也推出了十多场主题报道活动。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围绕共富主题,策划推出了《绿水青山看临海,共同富裕我先行》全媒体行动,媒体记者以走进农村,企业、社区海岛,全方位、多角度地组织开展“两个聚焦”系列采访活动,以全领域动员、全方位助推、全要素保障的强大声势,自觉参与、热情投入助力共同富裕的时代大考,全面展示示范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一是聚焦“十个先行示范”7条跑道(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生杰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社会治理先行示范);二是聚焦推进“1+5”重点改革集成突破(“1”是扩中提低改革,“5”是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大家还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企业高质量和数字化发展等内容进行系列采访报道。笔者作为这一全媒体新闻行动的参与者,结合采编实践对于此类报道存在的偏差和提升路径进行分析。

二、目前基层共富题材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容易出现概念偏差

作为围绕重大主题展开的全媒体新闻行动,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但是,作为基层媒体的采编人员,在认识上难免出现偏差。

在临海新闻传媒集团现有的采编力量中,对于共同富裕的概念能够完全理解并在报道中得到充分阐释的采编人员不多。在实践中,有部分采编人员因为对概念理解不到位,不管是什么内容都往共同富裕这个主题上套。例如很多采编人员在采制垃圾分类、五水共治、消防演练、护士节等报道内容时都会加上共同富裕相关的字眼,这不仅让报道不接地气,同时也会使得受众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出现偏差。如在《绿水青山看临海共同富裕我先行》全媒体新闻行动推出的后期,因为很多本地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都已经报道过,一些采编人员陷入了“题材荒”的困扰之中,在报题时将常态化的动态活动都冠上了共同富裕的标签。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厘清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报道角度过于雷同

围绕重大主题展开报道,是基层主流媒体的核心任务所在。但是,越是重大主题,就越容易出现报道角度雷同的情况。以共同富裕的相关报道为例,临海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每周都要推出相关报道十多条,这些报道基本上是以乡镇或者行政村为报道对象展开,大部分报道除了地名有变化外,报道角度和报道结构基本雷同,都以聚焦当地的特色产业为切入口,分析每年的产值效应,从而来体现共同富裕在基层的落地。而事实上,这样的报道,放在乡村振兴、放在区域发展等主题下都能够同样适用。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把准主题、选准角度,让报道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如临海是杨梅的主产区,辖区内的白水洋镇、永丰镇、括苍镇等地都是杨梅主产区。在2022年6月份,临海新闻传媒集团各平台累计刊发了9条关于杨梅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相关报道,报道角度基本雷同,都是基于2022年杨梅产量少但是因为价格高的现状,展现杨梅给农民带来共同富裕。如此一来给受众造成视觉疲劳不说,也让共同富裕的意义没能更好地在报道中体现。

(三)报道深度挖掘不够

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央赋予浙江的重要改革任务,对于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一定要基于中央和浙江省委的决策部署进行深入解读后,再深度挖掘本地的“共富”好故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采编人员采制的报道都只关注动态的事件,忽视了对动态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新闻故事和新闻人物的挖掘,导致很多围绕共同富裕主题展开的报道“头重脚轻”。如临海市河头镇创新设立“共富工坊”,与龙头加工企业合作在群众家门口打造来料加工车间,这个新闻题材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内容可以解读,也有共富经纪人的人物故事可以挖掘,但是,我们的记者却以一条《河头镇“共富工坊”今天正式启动》的动态报道来完成任务。

(四)缺乏融合创新理念

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各类主题报道都在讲求融合创新,以此来增强报道的融合性和可看性。但是对于基层媒体来说,在这方面显得尤为不足,缺乏融合创新理念。

首先,体现在各媒体类型的报道还是各自用传统思维自说自话。如临海新闻传媒集团《绿水青山看临海共同富裕我先行》全媒体新闻行动开展以来,虽然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的采编力量是统筹采访的,但是在后期成稿过程中,广播、电视报道还是传统的主题报道思路,报刊报道和新媒体报道也是如出一辙,无非是同样的主题、角度、采访人物在不同报道平台的刊播。其次,体现在没有融合性传播产品的生产意识,既然是全媒体行动,就应该打通传播平台的旧有传播体系,推出融合各种媒体特色的短视频、创意互动产品、新媒体评论等生产内容。但是到目前为止,在这方面的尝试还是没有开展。

三、基层共富题材报道的提升路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一)基层共富题材报道要因地制宜结合实践

新闻记者在采制共富题材报道时容易出现偏差,很大的原因之一在于不接“地气”,没有将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与地方生动实践相勾连。为此,笔者在带队采制《绿水青山看临海共同富裕我先行》 系列报道时和团队成员坚持突出报道的地方性,对于每一个乡镇的报道都先落点于这个乡镇最有特色的元素展开策划,从其中提炼出富有地方性的报道元素,从而让报道更具有贴近性。比如临海市汇溪镇是当地的古建之乡,一批老匠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尼泊尔的“中华寺”是该镇名匠黄大树团队建造,中央领导人称为“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的象征。几百名古建名匠在外创业,自己富裕的同时,没有忘记家乡,在他们的反哺下,汇溪镇建起了古建博物馆、农业观光产业、编藤加工、文化礼堂等。不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赚钱,同时又能够享受乡土文化,据悉,当地群众收入每年也在成倍增长。笔者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共富题材,于是策划推出《共富汇溪你我同行》融媒体系列报道,并将这一主题进行了细化,报道主要以汇溪镇的古建、乡贤、油茶、编藤等为内容基础,按时间顺序,通过大事件梳理出乡村振兴发展脉络。因此,落到细节上的笔墨较为平均,整体报道属于“编年体”。

(二)基层共富题材报道要注重差异化

如何让共富题材的报道不陷入千篇一律的难题之中,靠的就是一线新闻采编人员的眼力和脑力,需要在看似相似的共富题材中注重差异化,提炼出不同的新闻点。因此在实践中,笔者都会和采编人员一起组织策划会,对题材的报道角度进行梳理,精准确定最佳报道点。

2021年8月,临海市尤溪镇组织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媒体采风活动,有10多家媒体受邀参加。笔者作为本地受邀记者,在这场同题竞赛中感到压力很大。尤溪镇是台州市首批拥有3A景区的特色镇,这里有着江南大峡谷军事漂流项目,同时有着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民宿特色镇等荣誉。每年夏天,这里成了上海、杭州等城市游客的避暑胜地,全域旅游的乡村游首选地,职工疗休养基地。游客们在大山深处修身养性,呼吸着新鲜空气,个个非常开心。而在这些可见的共同富裕新气象的背后,更有着往日的“空心村”如今成了“集市区”,村姑当起服务员、毛竹编成工艺品,红薯、萝卜、笋干成了“伴手礼”,群众的收入一年可以达到10万到30万元不等的一个个小故事。于是,笔者坚持走差异化路线,把尤溪镇如何依托当地山水资源在共富路上加速跑的做法进行了策划报道,采制出了《民宿经济筑起致富梦》《毛竹编出美好生活》等报道,也讲好了一个个别样的共富故事。

基于差异化报道的理念,在临海市河头镇,笔者透过当地已经连篇累牍报道的茶产业的文章,摒弃原有的报道路径,重点聚焦茶产业背后,当地衍生出来的文旅产业进行报道。先后推出了《茶旅融合茶产业外溢效应助共富》《河头镇:扩大茶产业朋友圈带来的突破》等一批视角独特的报道,将当地跳出茶产业来壮大茶产业、来推动共同富裕的好故事进行了深入阐释,让人耳目一新。

(三)基层共富题材报道要注重见人见事

重大主题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动态报道的层面上,一定要立足新闻现场,做到见人见事,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故事打动受众,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针对共富题材报道深度不够的现状,临海市新闻传媒集团专门建立了共富题材报道的周会制度,每周梳理报道线索,根据报道线索进行前期策划,邀请资深编辑参与其中,通过编辑与记者的采编互动,指导记者将报道做深,将故事讲好。如临海市的江南街道六个村抱团打造“共富联盟”,在活动启动的当天,记者并没有停留在动态报道上,而是与后方编辑紧密互动,以活动现场为切入点,深入报道了各个村的资源禀赋上的互补性,分析“共富联盟”的前景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现场采访了16位采访对象,打磨出了系列报道《六村抱团“共富联盟”如何带富?》,用上、中、下三篇的篇幅呈现出了有思考、有故事的深度报道,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应。

(四)基层共富题材报道要注重融合创新

如今,媒体正在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共富报道,媒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数字技术运用能力。现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不少农民成为带货直播的网红。但总体来说,西部地区或者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需要大力提高新媒体技能,尤其是网络直播方面的技能,用什么手段传播、如何传播、传播什么等,都需要更加专业的培训。重点关注以新兴技术推动数字乡村转型的典型做法,涉及智慧农业、数字化管理、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和数字化人文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二是提高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能力。一些地方农产品丰收了可是卖不出去,原因在于没有及时将售卖信息传播出去,没有精准定位用户、消费者,这就需要弥补信息鸿沟,建立起一套连接大部分生产要素和信息资源的信息系统。这就需要在媒体融合中,进一步加强内容生产、渠道整合以及经营创新。

三是增强新闻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新闻工作者的人才引进上要重点关注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良好的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人才队伍。优秀的人才队伍需要从专业素质培养出发,以不断地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思想道德为目的,要充分利用培训机制,定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科学的培训内容,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助力新闻工作者自身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做好宣传内容的质量控制。共同富裕不是口号,是要百姓有真金白银的收入,要用数据说话。媒体的宣传内容如果出现偏差或者失误,那么这种高效的宣传手段就会转变为负面效应,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力,首先还是要注重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集中推出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全方位呈现、立体化展示一批共富路上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具体可通过:采集各地争先赛跑推进共富的创新性、指导性的新举措、新亮点、新成效;选择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生动事例,切口要小,聚焦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拼搏奋斗、创业创新的共富故事,小故事反映大主题;选择村支书、村干部或党员、村民三类人物联系本职或本人实际,谈共同富裕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对共富的理解、建议、期待等形式,力求在内容呈现上寻求突破,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平台分发,立体推送”融合报道。

猜你喜欢

共富共同富裕题材
柯桥成校创新+品牌培育“共富夜校”发展核
“萧滨一体化”:打造区域协作共富升级版
共同富裕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