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读者服务策略研究
2023-04-06褚倩倩
褚倩倩
(枣庄市图书馆,山东 枣庄 277100)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政府与文化部门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性文件与法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从不同层面明确了现代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与途径,指出了公共图书馆在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播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1]。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补齐文化发展的短板,助力推动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共建共享,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让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就中小学生阅读服务而言,中国图书馆学会设置有专门的未成年人服务委员会,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阅读状况。自2016年至今,中图学会正在使用多种分类方式将未成年人进行分类,以便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搭建个性化特征明显的阅读和文化展示平台,全面促进儿童和青少年阅读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也通过出台规定、发布指导意见、组织活动等形式促进中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2]。
1 基层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生读者服务
1.1 基层公共图书馆
基层公共图书馆是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分支部分,其在公共图书馆体系中起到了具体落实服务效能的作用,负责将图书馆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等贯彻到位,指导具体基层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3]。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包含基础服务、延伸服务与协同服务,其中基础服务包含文献服务、空间服务与阅读推广服务等;延伸服务是基础服务的延伸,包含精准化程度高、人文理念突出、活动内容丰富、服务方式灵活的深层服务;协同服务主要是与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等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资源,最终提升服务品质,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等。
1.2 基层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生读者服务
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读者服务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依据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等开展的长期性的群体服务活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6—18岁的中小学生群体,主要服务形式包含资源类服务、空间类服务、阅读活动类服务等。对于中小学生群体而言,基层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文献类资源服务主要涵盖信息资源建设与少儿文献资源借还服务。为促进中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基层公共图书馆在区域总馆的指导下收集、整理与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文献资源库,其中包含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中小学生兴趣书目与课程辅导书籍等,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还通过采购等形式建设针对本区域的文献资源库,并制定相关服务制度[4]。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空间类服务指在空间布局、设施配备、阅览服务等方面提供的专有功能空间与氛围营造等。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包含日常文娱活动与节假日主题活动,开展的活动类型包含教育讲座、兴趣课堂、节目展演等,基层公共图书馆还可以联合政府等相关部门与机构,发挥各自的服务优势,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群体的阅读服务需求。
1.3 中小学生读者服务现状
虽然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群体读者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现有的调查资料看,我国中小学生服务现状不容乐观,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服务能力普遍不高。当前,中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儿童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青少年图书馆服务指南》中要求的“对于13岁以前的上学儿童,图书馆应帮助其获得视觉素养、数字素养、媒体素养、阅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鼓励孩子成为自信而有能力的人”[5],与“对于12—18岁的青少年,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教育、信息、文化和消遣方面的服务,促进他们文化素养、终身学习、信息能力和休闲阅读能力的提高”[6]的要求差距很大,具体服务实践过程中各类问题频发,服务覆盖范围与吸引力不足。就具体问题而言,基层公共图书馆在中小学生读者服务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用馆藏资源数量与种类偏少,馆藏结构不合理。二是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文献呈现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中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与理解需求。三是专业人员匮乏,服务管理水平不高,读者体验差,不能充分体现公共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2 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读者服务框架
2.1 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读者服务需求特征
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中小学生读者服务框架应以中小学生读者的实际服务需求为基础。首先,中小学生群体与成年人读者群体在阅读与文化资源种类方面的需求不同,群体内部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也不相同,如:学前儿童由于阅读能力有限,一般选择生动形象的绘本资源,而阅读能力较强的小读者多选择文字类资源;其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对阅读空间的需求不同,学前儿童关注环境的舒适度,年龄稍大的读者追求阅读空间的有序性与便捷性;再次,中小学生群体对馆员素养的需求与成年读者不同,既要求馆员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性格特点;最后,中小学生读者群体对于特色活动的兴趣浓厚,期望图书馆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类趣味活动。此外,基层公共图书馆与少年宫、文化馆等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非常契合中小学生的兴趣需求,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辅助和提升学校课程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2.2 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读者服务框架构建
当前,世界各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读者服务一般借鉴托马斯的“五因素”理论,即影响未成年人群体阅读服务的五个主要因素:专门馆藏、专门空间、专业人员、专项空间与协同网络[7]。在上述五个因素中,专门馆藏、专门空间与专业人员是公共图书馆为未成年人群体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与前提,专项服务与协同网络是网络时代推动未成年人群体高效阅读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智慧图书馆职能发挥和效能提升的直观体现。对于中小学生读者服务而言,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在专门馆藏上建立包含纸质读物、数字读物、多媒体资源等形式的、服务于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馆藏资源,具体的文献内容应包含教育部指定读物、国内外经典读物、课外辅导读物等。在专门空间的建设上,基层公共图书馆应明确划分出为中小学生群体提供的独立阅读与活动空间,实体空间包含专用自习室、阅览室,虚拟空间包含文献检索系统、VR体验空间等。专业人员主要是指基层公共图书馆中专门为中小学生提供服务的馆员,该类馆员按照服务性质可以分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包含信息采编、系统运维、资源开发、信息传输等,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包含参考咨询、阅读推广、日常办公等[8]。专业人员应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并有专门的制度作保障,同时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未成年人沟通技巧与较强的爱心和责任心。专项服务要求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提供具有不同针对性的服务,包含文献借还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阵地性服务和流动资源车服务、阅读驿站等延伸性服务。协同网络要求基层公共图书馆主动与政府或社会机构在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开展规范化合作,并做到分工合理、责任分明。
3 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读者服务策略
3.1 全面了解读者需求,优化馆藏资源建设
中小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实践优化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应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小学生读者的服务需求。中小学生信息反馈途径与成年人存在较大差别,无法通过线上方式反馈,因此图书馆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直接访谈或问卷调查。根据已有数据,中小学生阅读需求主要基于兴趣与学校课程教育,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兴趣点或阅读诉求,还可培养专业图书采访员与中小学生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以更加专业、理性和客观的交流方式了解其真实需求。针对中小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基层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可采取按需订购、联合建设、灵活采购等形式,其中按需订购是根据图书馆内的中小学生读者数量、实际需求与教育要求等因素订购相关纸质资源,用以满足中小学生基本的阅读需求;联合建设是基层公共图书馆与文化馆、科技馆等联合进行资源的采购与建设,该类建设以数字资源和虚拟服务为主;灵活采购是常规资源引进的补充形式,可用于满足图书馆的主题阅读活动等资源需求。基层公共图书馆应根据需求调查具体情况,建立起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机制体制,优化馆藏资源建设,利用馆藏文献指导中小学生读什么书及怎样读书,要方向引导与方法点拨并重,培养他们独立研究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从阅读中汲取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2 优化馆内空间布局,提高虚实结合质量
中小学生读者的专门空间主要包含实体服务空间与网络服务空间,经费有限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可采取优先美化实体服务空间,逐步完善网络空间功能的方式提升空间服务质量。馆内实体空间的优化需要对中小学生阅读空间进行科学布局设计,优化阅读环境,健全服务设施。阅读服务环境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中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采用青少年普遍喜欢的卡通图案,并在年龄稍大的读者空间内设置部门自助服务设备,提供学习辅助设施等[9]。学前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自律性较差,对其他读者的阅读影响较大,因此应与其他读者分开,学前儿童专用空间应设置在较低楼层,方便活动且能避免发生危险。网络空间建设应根据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经费情况而定,一般可以选择投入较少的联合建设方式,引进智能化设备,与区域内总馆实现数字资源共享。
3.3 完善内部职能结构,提升馆员专业素养
在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基层公共图书馆可通过优化内部人员组合、提供专业化培训、鼓励志愿服务等方式提升自身服务效能。基层公共图书馆可对编制人员与志愿者的能力与特长进行调研,发挥不同馆员在中小学生读者服务中的专长,如:图书情报人员可承担中小学生读者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工作,具有幼师或小学教师经历的志愿者可承担中小学生阅读期间的服务工作。定期组织培训是提升馆员队伍专业素养的必要方式,基层公共图书馆可采取的培训方式包含短期进修培训、邀请专家指导、参加专题讲座等,通过专业培训可提升馆员队伍在中小学生读者服务中的服务规划水平、服务创新水平与服务延伸能力,同时促进馆校联合、馆际联合等,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构建馆、校、家联动服务机制。
4 结语
中小学生读者服务是基层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协助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图书馆必须充分发挥引导教育作用,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敬业、创新和耐心、细致的奉献精神,掌握各种传统服务和网络化服务技能,通过自身的良好素质和品德,影响未成年人。中小学生读者服务水平的提升需要基层公共图书馆在研读政策文件、调研读者需求与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服务理论科学规划服务框架,并在实践过程中优化馆藏建设质量,合理规划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完善馆员职能结构,强化服务创新,联合社会力量开展高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