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2023-04-06陆居怡杨璐柳婷
陆居怡,杨璐柳婷
(同济大学 1 马克思主义学院;2 新生院,上海 2018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强调,高校要主动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致力于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等方式切实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2]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乎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的根本问题。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与学位及研究生教育改革相互交织的现实背景中,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提升、从内涵性建设向卓越化构建的历史性转折和划时代跨越的重要时期。[3]如何冲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现实困境,开拓研究生思政新气象,是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核心议题。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其作用发挥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辅导员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参与者,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党建工作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等。可以说,紧扣研究生立德树人事业,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各有侧重且分工合作。但现实情况,由于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主责、主业差异较大,分别归属于学术与行政两个部门,双方缺乏顺畅沟通,进而直接制约着协同育人的功效发挥。可见,构建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的双主体育人协同关系,尤为需要,更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以新时期研究生人才培养新要求为指导,立足“主体间性”理论视角,聚焦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的互动关系及其困点、难点现象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分析,探究新时期构建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方向与路径。
一、逻辑起点:主体间性理论与辅导员、导师协同育人机制
“主体间性”源于主体性,最早由拉康提出,他将主、客体相互依存并成为彼此存在的条件这一关系概念化为“主体间性”。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在其交往理论中也对“主体间性”做出概念释义,他认为交往作为“主体间性”的结果,任何一个存在都具有双重意义,是主体的同时也是客体,前者意为需求者,后者意为被需求者。马克思在交往理论中对“主体间性”的解释实现了这一概念从理论的形而上层面转化为现实层面的实践范畴。总体而言,“主体间性”强调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动作、行为等方式相互交流、理解从而形成双向互动、相互融合的关系,也是主体之间不断形成、发展共识从而表征为相关性、一致性的过程。[4]就研究生人才培养而言,“主体间性”理论为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的协同育人关系构建提供了“主体(导师)—客体(学生)—主体(辅导员)”的新思维模式,揭示了研究生思政教育语境下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体现出双方尊重、平等、理解、包容、承认、和谐、相互等交往特质。
“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强调“主体—客体—主体”的认知模式,主张通过“主体—主体”间的有效沟通与相互理解实现意义认知层面的共识与意义站位层面的立场融合。着眼于“主体(导师)—客体(学生)—主体(辅导员)”的主体性特征,为提高研究生思政教育水平,导师与辅导员需通过多元、立体、交互、多样的互动方式,使得双方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中平等对话、有效沟通,在育人的整体工作中“同心相向同行”,并达成育人的情感共鸣、作用共振与思想认同;“主体间性”的存在论强调异质主体的同生共在、共生共进、共建共享、求同存异。导师是传统意义上对研究生进行学术引领的主体,而辅导员是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概而述之,在哲学层面,导师与辅导员构成共生异质主体关系。在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时期,急需在现实层面与实践层面彰显导师与辅导员的育人双主体性;“主体间性”的实践论强调主体间通过平等、互助、合作、支持的交往构建实践关系。将导师与辅导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与中介是研究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开展知行合一、一二课堂联动、显性教育融合隐性教育、知识教育协同价值引领的实践教育内容,使导师与辅导员相互理解、交流沟通、信息共享,在围绕研究生立德树人的交往中彼此认可、接纳、承认,从而共同提高育人本领,达到育人的站位契合与举措融合,切实提升研究生成长水平。
二、现实省思:影响研究生辅导员、导师协同育人的现实问题
对标对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各高校纷纷出台导师育人职责、师德师风建设、导师选聘标准等校本实施方案,并探索开展评选“心目中的好导师”等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活动;各高校逐步配齐建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并通过研究生辅导员专题培训、召开研究生思政教育大会等形式夯实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然后,受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构建,而这“协同”的“距离”便是未来打通研究生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必经之路。
(一)互动机制:顶层设计缺乏基层党建、学科建设、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当前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理念已基本形成,“十大育人”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正如火如荼地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但就研究生思政教育开展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平衡、不充分、不适应的痛点与难点,集中表征为基层党建、学科建设、思政教育的“各自为政”,直接制约着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的互动桥梁搭建。具体来看,研究生导师以学术团队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等为基础单位的知识获取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导师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研究生导师与院校组织的关系疏离。而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大多依赖于校学生处、院学工办等院校组织单元开展基层党建与思政教育。可以说,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的物理空间错位使得双方的互动“无地可施”。可见,高校在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过程中亟需通过顶层设计开创研究生教育场景中基层党建、学科建设、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从物理层面为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的互动提供载体与介质。
(二)互动投入:双方的互动意愿不对称、不均衡
就现实情况来看,相比较于辅导员与研究生导师互动的愿望而言,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互动的主观愿望较低。双方不对称、不均衡的互动意愿直接制约着双方的有效互动,进而导致育人协同难以达成共识,稳定的互动机制难以构建。[5]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肩负着有机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使命。[6]然而,也客观存在导师对研究生思政教育首要责任人的认同不够,开展思政教育的素养、能力及精力不足,对自身价值引导者的角色尚还停留在“知不知”“应不应”“愿不愿”“该不该”“能不能”“行不行”等不同层次的角色认同偏差中,态度上重教学、重科研,轻思想引领,热情不高,动力不足,[7]方式方法创新性不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理念未树立。[8]可以说,如何落实《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文件要求,压实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发挥导师的思政教育作用,是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与难点。就研究生辅导员群体看,该队伍的配备数量难以适配研究生群体的规模增长,客观上面对研究生日益增长的优质思政教育需求“无力招架”。相比较于本科生辅导员而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发展时间短、专项培训少,加之与研究生导师的互动不畅,辅导员处理导生冲突等棘手问题更显“束手无策”。
(三)互动动力:缺乏外部刚性激励与内部主体激励
动力,原意为物理作用力,后延伸为喻意事物发展背后的能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互动的动力来源于“主体性”,[9]并主张动力的激发可归因为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其中,外部原因只有通过内因方才可起作用,而发挥人的主体性是这一过程的基础。[10]高校为了促进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当前阶段开始注重激发导师的育人作用发挥,或者注重研究生辅导员的育人本领提升,但是缺乏对建立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互动关系的引导条款与相应措施(即规范化由谁为何原因发起对对方的互动),缺乏对保障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互动机制的指导意见与支持体系(即当沟通遇阻由谁采取干预措施推进对话的继续与互动关系的修复)。当然,激发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的互动动力,既需要刚性的外部制度规范与约束,更需要柔性的引导激励与激发,不仅需要规范化互动的频率与时长,更需要标准化双方互动的深度、广度与效度。
(四)互动承认:缺乏对等的互动价值承认与认可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立德”,视立德为修身之根、价值之基。“才”特指“专门化人才”培养,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包含知识发现、应用及创造。在教育评价破“五唯”的当下,现有导师立德树人成效、研究生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导师“德才兼培”与研究生“德才兼备”还需较长时间的验证。而辅导员由于学科壁垒等差异,在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学术诚信等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先天不足”。[11]当前部分研究生导师对思政教育的“选择性忽视”与辅导员对思政育人的“不自信”,导致了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缺乏对等的互动价值承认与认可。结合《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未来研究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急需更深层、更系统、更持久的研讨。
三、实践路径: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路径
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作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双主体,构建其育人主体间性关系有利于双方在研究生立德树人全过程中各司其职、互相理解、彼此承认、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一)发挥组织优势,创新保障主体间互动机制
随着我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学术组织逐渐成为大学的基层单位,其制度化特征也愈发显著,并逐渐分化形成以研究志趣为追求的“愿景型”、以学缘关系为界限的“师徒型”、以学术头衔为纽带的“追随型”、以学术资源为轴心的“利益型”、以学术职务为核心的“行政型”等多种多样的学术共同体。[12]通常以学术讨论会、专题讨论会和科研项目等具有特色的组织形式进行学术活动,并以工作报告、会议论文与公开发表等形式凝练出学术成果。
不同类型的学术共同体及其内部互动形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系列发展困境,加之新时期高校研究生立德树人总体要求以及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诉求,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模式呼之欲出,融合学术共同体与党的组织优势,创新学术共同体制度化建设,保障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主体间互动机制势在必行。一是基于研究生导师制、教师支部“双带头人”等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创设复合学习研究型师生党支部,以此解决传统模式下以班级、年级、研究生培养类型为单位建立的横向学生党支部存在的支部基础、发展、活力不均等问题。[13]二是规范赋权赋能,确保复合学习研究型师生党支部书记的权力设置与能力构建,实现党务工作与学科建设统筹开展、齐头并进、双向互动良好态势。三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党建质量、教学成效、科研成果、学科建设构建四位一体的考评指标体系,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以及考评指标“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支部书记、师生党员自觉实现高等教育“四个服务”。四是进一步提高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组织力、引领力和感染力,涵养研究生教育大思政氛围,双主体在引导研究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育人行动与目标上达成共识。
(二)重塑共同体内部结构,引领激发主体间互动意识
科学与其所存在的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马克思·韦伯曾指出“对科学真理的价值的信仰来自于一定的文化,并非来自于自然界”。[14]213确实,科学的发展无法脱离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科学家若试图避免非预期(包含未期望、非理性)行动结果,就必须将科学的制度性要求置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加以阐释。目前,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与基本遵循。结合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把握“愿景型”“师徒型”“追随型”“利益型”“行政型”等“学术共同体”内部结构,有机切入辅导员的思政教育作为,通过重塑共同体内部结构,引领师生群体深刻认识到所处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自觉将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高度统一,树立科研报国信仰、站稳人民立场、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以科学研究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来激发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双方的互动意识。
(三)优化激励机制,刚柔并济主体间互动动力
朱克曼与默顿在《科学界评价的制度化模式》一文中通过追溯评议人制度促进了学术界对科学评价制度化过程的理解,认为“承认”与“优异”是科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承认”内涵有二:“工具性承认”主要试图鉴别学术界天才,清除路障使天才得以表现,并适时提供适切的教育情境;“荣誉性承认”主要是指社会公共及私人机构对建设性成果的成就所给与的奖励。“优异”主要包含品质与成就两层含义:一方面试图通过对才能、人格、性格等完整的大量检验与测试,综合分析产生一些可靠的优异品质外在指标,从而弥补肉眼不可见的局限,并为优异品质的有效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另一方面优异的成就主要指被某种由成就所证实的突出品质,带有显著的成果导向意义。马太效应无疑导致了研究生导师群体内部产生了以学术发表、重大课题参与等单一学术指标为标准的分层,而这一分层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导师“德才兼培”目标背道而驰。
为扭转这一态势,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各高校应优化评价理念,尤其是参照“才”的评价范式,促进“德”的评价体系建设,共同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导师评价标准;丰富研究生教育评价主体,在研究生教育“导师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多方联动、多措并举,有组织地将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门成员(课题组成员)共同纳入研究生评价的主体构成;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责任制度,从外部激励机制进一步激活双方协同育人互动动力。
(四)完善思政教育体系,系统促进主体间互动实践
随着科学的制度化以及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互动升温,科学家的行为模式渐趋于对内的竞争性合作以及对外的冷漠(高度关注科学本身)。作为学术的继承人以及学术界的守门人,研究生导师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学术独创性与优先权话语体系带来的精神、心态、兴趣等高度学术压力,少部分群体也正经历着竞争性合作过程中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虚无感受”亦或过于追求学术承认与认可乃至奖励的利己主义倾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学者行为模式与思政教育组织模式,实现思政的“柔性”并济学术的“刚性”,从而践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生的重要理念。充分发挥党的群众优势,优化学术生态,促进学术研究的竞争性合作、跨学科合作以及多重发现的战略部署与认知;推进预防性、启迪性、榜样性的“价值观驱动式”育人自觉提升;结合研究生群体思想特点与发展需要,倡导以生为本、强化心理疏导、加强职业规划、强化导师与辅导员的双主体教育引领力,从而激发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的互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