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规划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3-04-06吕晓梅

前进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口学人口战略

吕晓梅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能否在战略和政策层面成功应对人口发展问题既关系到长远,关系到大局,也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应当给予充分重视。

一、当今我国人口发展形势特征

一是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已迎来零增长和负增长阶段。国家统计局2023 年1 月17 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 年末,全国人口141175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 万人。2022 年全年出生人口956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 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我国已迎来人口零增长及负增长的新阶段。这将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转折性变化。

二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未富先老情况堪忧。2022 年年末,全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8004 万人,占比19.8%。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很多国家的人口总量,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例则双双下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16~59 岁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为8.8 亿人,与2010 年相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4000 多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缩减还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39 岁,与世纪之初相比上升了近4 岁,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趋于衰减。

三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再分布使得大城市人口相对集中,中小城市日趋冷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2.5 亿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虽然部分一线城市出现了流动人口规模缩减的现象,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就业人员保持增长态势。此外,流动人口内部的年龄与社会经济结构都在不断变化,流动人口向地区性及全国性中心城市聚集的趋势和家庭化流动趋势愈发明显。沿海地区的人口更加集中,城市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57%;部分地区中小城市的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对当地的经济总量和房价等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人口发展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一是人口发展战略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化转型,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格局逐步转型为以智力密集型产业为主。以依靠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等优势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未来的人口发展战略必须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定位中高端发展水平,尤其应注重人口质量和结构的均衡发展。

首先,应高度重视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力推动户籍、土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以变应变,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其次,应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构筑经济发展新高地,不断拓展高质量就业新空间,加快建设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应建立开放大学,通过产教融合等方式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二是人口发展战略与人民群众福祉密切相关。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保障与人民群众幸福感密切相关。社会发展要推动公平、有序竞争,逐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人口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立足当代,谋划长远,功在千秋。

三、人口发展战略规划的思考

一是建立符合国情的人口发展目标。从人口学规律而言,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2.1 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然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环境约束偏紧、就业形势严峻,人口压力依然沉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否完全依据世代更替水平的总和生育率来规划我国人口发展仍有待考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判断目前我国的人口规模是否理想。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因而更加适当的做法可能是追求略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例如1.7~1.8 左右,在减缓老龄化进程的同时,缓慢降低人口总规模。

二是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应提高医疗水平和健康教育水平,提高远程医疗覆盖率和医疗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此外,应均衡教育资源安排,缩小大城市与中小型城市间的教育资源供给落差。要给中小学生减负,给大学生增负,对游戏产品采取年龄分级制度,对未成年人游玩游戏的时长加以限制。加强对游戏产业、文娱产业的监管,确保其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全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升教育资源供给水平。建立开放大学,支持终身学习。加强“产教融合”“产城融合”,以产业为导向培养专业技术化人才。扩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规模和水平,对口培养产业人才,加快建设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三是合理优化人口布局。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对人口布局有较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在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两侧的布局情况基本稳定,但持续的城镇化发展已经改变了胡焕庸线两侧各地区之间的人口分布。大量人口从内陆地区走向沿江、沿海地区,从农村走向城市,并且愈发向地区性与全国性中心城市集聚。今后的人口学研究应在把握我国人口布局既有规律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我国人口聚集的新动向,推动人口布局与国家开发开放战略相融合。

一方面,发挥人口流动迁移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加快推进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制度等关键领域的改革,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不断拓展高质量就业新空间。

四是加强人口学调查和科学研究。我国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并未诞生大量原创性的人口学基础理论。国外成熟人口学基础理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国人口学的具体研究,但这些理论无法适应我国人口众多、内部结构错综复杂、人口转变过程较短等特点,对部分人口问题的成因解释并不到位。

为此,应在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加强人口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争取从实践中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理论研究,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战略研究需要宽广的视角、足够的高度和必要的前瞻性。为此,在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不仅需要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剖析,更需要对人口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全面把握,加强科学调研,深化、细化研究,提高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人口学人口战略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战略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战略
易富贤学者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地域性的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