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亮出三年“成绩单”
2023-04-06◆钟鹤/文
◆钟 鹤/ 文
11月15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三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亮出了三年“成绩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三年累计推出11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沪苏嘉城际、水乡客厅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朋友圈不断扩大,已集聚53家高能级主体……
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三年来,示范区制度创新度、项目显示度和民生感受度不断提升,两区一县高质量发展动能活力持续迸发,一体化制度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
在生态环保领域,联保共治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深入实施,示范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水质断面比例等指标持续改善。联合河湖长制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机制有序实施,示范区“一河三湖”水环境质量已提前达到或优于2025年目标。
在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区通过推进涉税事项“跨省通办”,建设智慧办税服务厅,办理“全程网上办”业务5.4万余笔,已为2万多位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两区一县已发放长三角科技创新券4580万元并实现跨省域通用通兑,有力支持企业创新;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跨省域联合保护,示范区2021年专利授权量达3.6万余件,比2019年翻了一番。
在重点难点领域,示范区今年又推出39项新成果,涵盖生态治理、“双碳”规划、要素流动、土地管理、财税分享、公共服务、信用管理、体制机制等领域。例如,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具体实施方案,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片区和项目,积极探索“协同达峰、合作中和”有效路径;出台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推动示范区从公共服务领域“分散式”跨域合作,走向系统全面的整体谋划、一体推进,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域的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跨省域实践范例。
在要素流动领域,示范区新增11项成果,出台示范区人才建设若干意见、产业链强链补链实施意见,推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科创金融、绿色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绿色认证等“一揽子”举措,让人才、数据、资金、知识等要素更加畅通流动。
一体化红利逐步释放,带来高质量发展动能。三年来,示范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11家,较上年增长31.5%。引进产业创新项目金额168亿元。其中,圆通国际金融和科技总部、恒力长三角科技创新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兰钧新能源、云顶新耀等项目正加快实施,不断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创新体系。
发布会上还透露,两区一县还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从积极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等5个方面推出20条举措,合力推动示范区数字经济发展。在医保公共服务便利方面,两区一县参保人员在示范区内异地就医,已实现“不带社保卡看病”,惠及三地246万参保人员,并覆盖示范区所有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