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文明依据探析
2023-04-06喻和平
喻和平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0089)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国际关系体系的构建,它们的发展历程伴着殖民掠夺与血腥暴力,在构建国际关系体系时也奉行着“枪与炮火”的逻辑。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呼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战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对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所主导的旧国际关系体系的重大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文明对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一、旧国际关系体系中的矛盾及西方文明的世界观
(一)旧国际关系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旧国际关系体系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起点,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但这只换来了一时的稳定,条约过后的欧洲依旧战火纷飞。这种通过战争妥协所打下基础而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决定了在西方国家的视野中不存在任何高于民族国家利益的政治单位或者政治利益,这也使得其世界观变成物竞天择的丛林体系,即“具有扩张性的现代国家所奠定的世界体系”。[1]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关于制约、均衡的国际关系体系,虽然它给欧洲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但该体系也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中战争与革命的影响而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走向瓦解。在此期间西方世界的观念和行为依旧是带着血与火的扩张,短暂的和平与妥协掩盖不了民族国家间的各种矛盾,国际体系由于一国的强势崛起并打破均势状态而消亡。诞生于欧洲的国际关系体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了全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建立起了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作为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诞生的时候就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民族国家之间赤裸裸的现实印证了理想主义的破产,最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又是一个因战争而诞生又因战争而破产的西方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失败的国际关系体系。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走向对抗,国际关系体系基本由美苏两国所掌控,形成了以美苏两国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凭借着强大的国力主导着世界秩序,从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对他国进行打压和渗透,挑起了局部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从西方文明所主导的旧国际关系体系中可以看出,它们的世界观充满着对立和冲突,这是在西方宗教和文化影响下所产生的结果。
(二)旧国际关系体系背后的价值理念
西方文明中的基督教具有独断与独尊两重属性,[2]他们相信自己文明的精神世界是真实唯一的,想要独占整个世界的宗教和精神的话语权。他们认为世界是不完整、不统一的,不断定义“异端”,一直发动战争,演变成了循环,就像是“修昔底德陷阱”,从他们自身发展的角度理所应当地认为“国强必霸”,战争不可避免。受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文明企图统一全部的精神世界,后逐渐地落实到行动中,从想在精神上统一世界到物质上也要统一世界,这种思想和行为同资本的发展相互结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和强权。西方的“宗教不但体现在对外扩张的历史进程中,还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在今日的社会生活中,并以此为纽带而形成‘文明认同’,导致‘文明的冲突’”。[3]到了近代,西方文明控制了全球大部分地区,但是始终无法统一世界,这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冲突一直延续,激化了各种矛盾,不仅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间发生冲突,西方文明内部也发生冲突。民族国家诞生以后,教权和神权让位于世俗政府,继承了基督教精神的西方国家不断向外扩张,这种想要在精神和物质统一世界的想法一直存在。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主义和个人权利,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认为冲突不可避免,意识形态之间发生冲突,文明之间也会冲突,即便会有暂时的妥协和合作,也是为了利益。这种思想被广泛运用在各种理论和实践中,“白人优越论”和“普世主义”便是西方文明的基督教世界观时代化和世俗化的结果。而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形成了国际关系体系,这种国际关系体系由于西方文明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是资本主义和西方世界观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平等的霸权国际关系体系,往往是伴随战争与冲突而诞生,又因为战争与冲突而消亡,在近代史上不断往复,如同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样,不断进化又不断充满矛盾,最终走向消亡。
(三)旧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霸权逻辑
美国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和资本主义的头号强国,同时也是现存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旧国际关系体系发展至今的现实表现。美国继承了现代帝国主义中仍然奏效的策略,奉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体系,大力推行文化霸权和垄断话语体系,这些策略的影响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而不断增大。尤其是软实力方面进行的文化渗透与和平演变,对他国文化传统和精神世界进行干扰,以达到使其作废的目的,从而影响他国的经济和政权,形成依附于美国的国家或地区。美国对外关系的理念和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不顾他国反对强行把自己的理念推行并进行实践,这些理念并非所有国家都适用,不仅试验失败了,其自身也受到不可逆转的影响,还造成了大量世界性的问题。一方面,美国把自身的“民主”理念强加于他国,从而导致了民主不适应的问题。西方知识分子对民主的解构和重建花费了大量精力,“从熊彼特到达尔再到萨托利,西方主流民主理论完成了重构民主概念的任务,民主从此在民主化研究中被等同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民主本身”,[4]最后把资本主义论证为是民主的基础,美国和自由主义变成了“真正”的民主形式,将其推广到他国,结果便是民主的不适应,难以解决其他国家和文明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美国宣扬着普世主义和人权的谎言。美国在世界上所推崇的“普世主义”并不是普世的,它不代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利益,它只是包装非常好、隐藏非常深的国家主义策略。美国对外传输价值观是传经布道式的,它将意识操纵技巧运用在外交战略、手段和术语上,欲把自己“正确”的思想传播到世界。人权策略是美国又一政治手段,美国经常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人权的名义“合法地”干涉他国内政,以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维护美国的特殊利益和霸权地位。所以,在美国主导下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充满着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
二、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文明依据
(一)中华文化延续至今的“和平观”
中国的世界观与西方不同,中国人的历来讲究一个“和”字,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有着“家—国—天下”的逻辑思维,这种世界观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畴,也超越了由西方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体系,所以中国共产党秉着“坚持胸怀天下”的精神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始终弘扬和坚守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并付诸于实际行动,沿着“和平”的世界观,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在成立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改革开放后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接着是21世纪的“和平崛起”,再到新时代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可见,几代人的世界观都是以“和”为中心,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和合思想”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世界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观。中国的处事哲学认为对待矛盾是吸收和化解,而不是对抗与冲突;认为任何不和谐的关系都可以转化,而不是依靠武力进行征服。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发动过侵略战争,并且一直坚持反霸反殖民主义立场,始终传承并坚持中华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在进行国家交往时主张互相尊重、和平共处、互利共赢,致力于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人讲究事物之间规律的相互转换,肯定“天下一家”的概念,即使当时认为的“天下”和现代意义上“世界”概念不同,但这种认知随着对世界了解的深入而不断提升。中国古代政治逻辑中的世界观是“以合作的利益为诱惑而将外人化为内部成员,因此得以建立稳定合作的秩序。这是内部化的逻辑”,而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所遵循的政治逻辑是“强者建立强权统治而使外人服从霸权秩序。这是外部征服的逻辑”,[5]中西方所展现的不同现象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二)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合作观”
中国自古便有着“天下一家”与“合作共赢”的价值观,这种观念一直流传下来,而且中华民族的“世界”和“合作”情怀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所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以来就有着“解放全人类”和“造福天下苍生”的价值理念,历经百年的中国共产党便孕育出了“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并且在新时代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合”思想,这种理念在大一统的基础上默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只要能够和平共处的异国便努力争取交往,而不是把这些国家或民族视为必须消灭的异端,中华文明的这种“和谐”与“合作”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在历史上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周朝开辟了维持华夏诸侯与其他“蛮夷”民族维持和平的“礼制”,只要“礼”不灭,天下就不会乱。在秦朝大一统过后,虽然国家关系演变为更大的范围,但是“天下观”依旧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基本理念,依靠声威和大德的感召使别国和其他民族归附,用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处理利益和文化上的冲突。西汉王朝开拓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以中国为宗主的远东宗藩国家体系,[6]维持了汉朝自身的发展和对外关系的稳定。唐朝更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实行“以德怀远”的外交手段,[7]派遣唐使出访外国,维护封贡体系。中国一直追求制度和观念的延续性,宋朝更是把海路作为最主要的对外关系渠道,同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宗教、教育等方面交流特别广泛,尤其是把当时较为先进的技术传到了国外。而明朝前期更是中国宗藩外交的极盛时期,与政府建立官方外交的“国家”多达200余个,宣扬国威的外交使节也非常多,郑和便是其中的代表。即便是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也同外国保持着一定的外交关系,以维持自己“天朝上国”的地位。中国自古以来便维持着和平友好的对外关系,对外贸易和建立联系的时候总是秉持着和平与合作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些思想,在外交场合等地方灵活吸收并运用中国古代的智慧,为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天下观”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天下观”。尽管中国古代的王朝几经更迭,但是其价值理念却从未中断,被下一代的政权合理吸收并发展,“虽然中国历经劫难,有时政治衰微长达数百年之久,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始终没有泯灭”。[8]这种传统的宇宙观包含了古代中国对于世界的理解,这就是“天下”的世界观。这是古代中国对于制度持久性考量的延伸,在儒家思想所影响下的王朝更多想的是“千秋万代”而不是开拓领土,力求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因此总是以减少社会冲突和规避动荡为基本原则,只有少数游牧民族当政时期除外。正是这种追求制度稳定和长久的观念,使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超越了历史的局限,突破了地域性,更强调多样性,体现了中庸思想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流派之间的调和与吸收比冲突明显得多,“中国从来都是综合地使用各种思想,而不是单独地使用某种思想”,[9]在理论层面奉行儒家,但在方法论上用道家、法家等手段,社会主义中国也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体现了“化”的精神,从“一”的自己出发去包容“多”,在制度中去控制这种多样性,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做到“以己化他”“化他为己”,所以在世界观上就是和平相处、协和万邦,这种思想运用在外交上便不是树敌,而是求友,坚持“求同存异”,是一种体现“天下”的世界观。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从中国出发,以一种“胸怀天下”的情怀去看待世界,超越了民族国家的思维方式,把世界作为己任,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有着胸怀天下的情怀,并且把这种继承下来的思想化作外交理念和实践,这正是从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汲取的营养。
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解决时代之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历史决议指出:“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10]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坚持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的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便提出要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构建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守追求全人类共同解放的无产阶级价值立场,这是中国构建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11]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性中包含的“追求全人类解放”和中国自古以来坚持“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不谋而合,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追求全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价值立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儒家思想所追求的“大同世界”、所坚持的“和合”思想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创新,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世界人民的大团结,为建设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12]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便是“视天下如一家”,这同西方文明价值观相比截然不同,西方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史伴随着血腥与炮火,到了21世纪依旧如此。中华文明经过千年的传承,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给世界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思想财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仅能够从理念上看出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还能在实践中看到构建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的决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才能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通过“胸怀天下”的价值观和实际行动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华文明基因继承者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一理念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表现,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接续发展。从文明的角度来把握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更能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持,是中华文明在21世纪为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