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战役历史文献中的铁军精神观照
2023-04-06□朱栋
□ 朱 栋
从1946年7月13日到8月27日,华中野战军主力在苏中大地连续进行多次作战,七战七捷,粉碎了国民党军进攻,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透过纷繁的历史文献,仍然能够感受到战役中展现出的伟大的铁军精神。
一、听党指挥、忠诚为民的铁的信仰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新四军在苏中战役中,绝对听党指挥,坚定铁的理想信念,在“绝对服从、胸怀百姓、恪守正道”中切实做到党之所指,军之所向。
令行禁止强核心。苏中战役中的参战部队绝对服从党的核心指挥,以“兵权贵一”实现了战胜千难万险,从胜利走向胜利。如《苏中战役总结》中,粟裕特别强调,“战略上采取了持久战,坚决地执行了中央的指示”。《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关于如皋战役后的政治工作指示》中讲,“为什么能够获得这种胜利呢?主要的是由于党中央与毛主席的战略指导思想”。再如《华中分局关于保证自卫战胜利的指示》中要求,“主力应该正确运用毛主席的战略指导思想,发挥我们英勇顽强的优良传统,坚决完成此次自卫战的神圣任务”。即便是粟裕建议华中主力仍留在苏中作战的电文也明确表示,“中央作战方针完全正确”。
旗帜鲜明讲政治。战争一刻也离不了政治,在苏中战役中,我军以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扎实有力的政治担当,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风采。粟裕在《苏中战役总结》中讲:“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大的胜利呢?从政治上讲,我们是自卫,是为了消除内战,保卫和平民主。保卫解放区而战,是正义的战争,得到解放区广大人民全力的支持,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主人士及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拥护,特别重要的是有党中央与上级的正确领导。”《华中分局关于保证自卫战胜利的指示》中则对自卫战争的政治属性进行了明确剖析,特别强调:“今天的自卫战,正是为了保卫土地改革之顺利进行。因此无论任何时候,任何环境,只要当地有可能进行土地改革者,必须争取时间彻底实现,借口战争动员而放松土地改革,都是极端错误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苏中战役开始时,《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对苏中自卫战役时政治工作的具体指示》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以自卫战争来求得民族独立与人民民主自由,来抵抗国民党军队凭借美国支援制造并扩大内战、残杀自己同胞”。粟裕后来在《号召苏中军民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也讲:“苏中是我苏中军民以无数头颅热血解放的土地,是苏中人民自己的苏中,我们不能坐视苏中的土地践踏在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军队特务的法西斯铁蹄之下,苏中军民是民族的优秀子孙,是抗战的最好战士和功臣,我们不能坐视苏中人民惨死在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的屠刀之下,呻吟于国民党反动派罪恶的魔掌之中。”
二、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的铁的意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新四军之所以被称之为“铁军”,正是因为其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中,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总是勇往直前、敢打敢拼,以钢铁意志和血性彰显了英雄本色。
不怕流血牺牲。在革命斗争年代,革命意味着流血牺牲。尽管历史文献中对历次战斗中流血牺牲的内容没有作很多的介绍,但透过一些零星的记载,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民子弟兵为革命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比如《苏中战役总结》中,粟裕对海安战斗、李堡战斗、丁林战斗、如黄路战斗中,我军光荣伤亡人员都有明确记载。《苏中之敌已陷于被动,我军拟作短期休整》的电文中,也明确写到“我军在18天连续战斗中,已伤亡近5000人,炮弹榴弹已用尽,也相当疲劳,必须争取7天到10天休息……”
甘愿吃苦耐劳。革命时刻与辛苦相伴,广大指战员不怕苦、甘吃苦、能吃苦,在苦的磨砺中成就了苏中战役的胜利。宣泰战斗尚未结束,我军一夜强行军百余里直插林梓,取得了如南战斗的又一胜利。《华中野战军首长为争取自卫战的更大胜利告全体指战员书》中要求,“要发扬‘跑得、饿得、打得’的优良传统作风,吃得苦,耐得劳,行军时要具备一双铁腿,战斗时要像猛虎扑群羊……”
勇于舍生忘死。面对流血甚至死亡的威胁,苏中战役的将士们坦然面对。《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对苏中自卫战役时政治工作的具体指示》讲到“代理人”的问题时说:“在战斗前,各级负责干部均应指定自己的代理人,使在战斗中即使负责干部负伤,仍然有代理人可以执行战斗任务,不使指挥中断。”由此可见,战斗中,无论是普通的战斗员还是各级指挥员,都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三、勇于创新、精于谋略的铁的追寻
纵观苏中战役,一方面能看到将士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指战员的战略战术科学性、指挥艺术灵活性和理论运用丰富性。
丰富军事思想。苏中战役尽管敌我兵力之比是4:1,但战场上我们七战七捷。在战役结束后,毛泽东专门为中央军委起草了题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党内指示:“而我军主力只有15个团。但这15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集中优势兵力的思想,后来写入了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
灵活机动作战。苏中七战,战战不同,有进攻战、防御战、伏击战、攻坚战、遭遇战,还有远袭如南、奇袭李堡等长距离远程歼敌的神来之笔。正如粟裕在总结苏中战役时所讲,“首先是由于我们没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战略指导原则”。
辩证分析敌我。苏中战役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在于运用辩证思维,在精准分析中有效解决问题。比如在《迎击国民党反动派向华中大举进攻》的讲话中,粟裕指出:“战争虽然有这样的严重性,但我们决不要被这所吓倒,更不应就此悲观失望,因为国民党的困难比我们严重得多,甚至是根本不可克服的困难。譬如,国民党军队的大多数高级将领对内战无信心,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大部分不愿打内战的……”再比如,《再论坚持游击战争》中强调:“须知没有广泛的游击战,没有广大人民人人起来进行自卫的总力战,没有坚强的游击队在外线的配合,被占领的地区不久便可为反动派所统治,其人力物力不久便可为反动派所利用,而我们的人力物力的基础则愈来愈弱,地区愈缩愈小,蒋军的包围圈则愈束愈紧。”
四、步调一致、军纪严明的铁的纪律
纪律是军队集中统一和战斗力生成的决定因素。在苏中战役中,新四军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军上下做到始终如一。
制定完备纪律。尽管身处革命战争年代,面临生死存亡,但新四军十分注重加强部队的纪律教育,以尽可能完备的制度来从严治军。“三大纪律、六项要求和十项注意”,《新四军十条军规》《反腐条例》《新四军财经人员十项守则》《新四军群众纪律》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华中分局、苏皖边区政府关于战时后勤工作指示》中对“赏罚工作”有明确规定。《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关于“开始打”的指示》专辟一章“我们对这次出击的要求”,列举了20条具体要求。
严格遵守纪律。苏中战役中,从指挥员到战斗员,以自始至终地严格遵守铁的纪律,锤炼出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能打胜仗的铁的军队。比如,《华中野战军首长为争取自卫战的更大胜利告全体指战员书》中明确要求,“在纪律上,严格的按级服从,彻底完成任务,不怕麻烦,不讲怪话,不打折扣;群众纪律要更严格,克服认为打仗可以不要群众纪律的偏向”。
注重自我批评。尽管苏中战役七战都取得胜利,但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参战指战员把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自我批评这一武器,当作是一项铁的纪律,在多个文献材料里勇于剖析自我,主动发现问题。比如,《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关于撤出海安后解释要点》里明确指出:“我们在如泰战役中暴露的主要缺点是:(1)后勤工作的组织不强,对作战部队的给养搞得不好;(2)各兵团战斗中的协同动作不够;(3)射击技术尚低;(4)纪律还不严格,对民力的浪费。”再如,粟裕在《苏中战役总结》中也以大篇幅分析了存在的缺点:“一是协同动作上,还没有做得很好;二是通信联络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做得很好;三是侦察警戒问题,主要是下面对敌情不注意收集,总是问上面‘情况如何’。”
粟裕曾说:“苏中战役同后来华东战场上一些战役比较,其规模是比较小的,但是它是解放战争初期在中原突围后的第一个战役。”作为解放战争胜利的起点,苏中战役尽管带有一定的战略试战和战略侦察性质,仍是包含了铁的信仰、铁的意志、铁的追寻和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的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