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吞没夜色
2023-04-06宋晓斌
宋晓斌
一
最后一缕阳光或明或暗,照着我周围的寂静和记忆中的玫瑰。女店主的身影不时在花间浮动,她在修剪着枝条,或来来回回给盆花浇水。疫情像突袭而来的恶禽被赶走了,这个咖啡店才刚刚被允许重新营业。而我每次路过,咖啡店门前的风景就会有细微的不同,玫瑰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开始怒放,垂盆草静悄悄拉长着它在青色陶盆上的影子。
我终于有如此短暂的闲暇,去思索这一段被病毒撕裂的生活。从咖啡店玫瑰花枝的间隙,就能看到医院发热门诊的灯影。这是一座按最新抗疫标准建的发热门诊,崭新的X光机与CT机,三区两通道。除了防护服里的湿热,我几乎找不到抵触它的理由。
闭上眼,黑暗随着玫瑰的芬芳悄然而至。我又觉得听到了什么,那么多嘈杂的细碎的声响,深夜救护车的蜂鸣,回荡在空旷大厅的脚步声与低语,紫外线消毒灯细微的电流声。我被夜所包裹,我被防护服与闷热所包裹,灯光中飘浮着互相安慰与鼓励的话语。凌晨时分的回廊依然灯火通明,这让我产生某种幻觉,仿若在时空的另一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些站立着或不停行走着的防护服,不再闪耀着那种令人恐惧的、呈现出冷漠和拒绝的白,臃肿的他们,臃肿的我,像童话里的硕大肥皂泡,像飘浮在时光里的一场行为艺术的表演者。
万一是阳性,我会死吗?她这样惊恐地问我。这是从高风险地区返乡的一个日语专业的高校学生,她看上去不比我女儿大多少,有着这个年龄段的女孩特有的单纯与天真。她忧心忡忡,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在等着她,尚未完成的硕士论文、年迈的祖母和她的猫、在农贸市场摆摊卖鱼的父母,还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弟弟。
我已尽可能地去抚慰她那颗恐惧与忐忑不安的心了。我按她的请求加了她的微信,以便让她随时能咨询我。我向她详细讲解,如果没有并发严重的基础疾病,绝大多数阳性患者都是轻微甚至无症状的。不用怕,会好的姑娘,一切都会好的。
我已是第三次报名去发热门诊值班了。说不出为什么,只是在疫情又一次突然降临时,我内心曾经被点燃的勇气与激情又一次迸发出来。我没有想过要逃离这样的生活,这是我的天职,也是我的宿命,我只能坦然面对。我想起在发热门诊日记里写下的词语——我变得比平时更加的耐心,更加的容忍与心平气和。始终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在激励着我,我想用自己的这种积极与努力的态度面对世界,尽管我所能做的,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二
缘于一种无法割舍的热爱,我在病区大楼的露台上养了一大片玫瑰,它们有着如此诗意的名字——蓝色阴雨、珊瑚果冻、朱丽叶、婚礼之路。而在疫情下的忙碌中,我无暇顾及它们,这些盆栽的玫瑰长势越来越不好,浇水与洒药常被我遗忘。当我亡羊补牢地给足过量的水与缓释肥后,我沮丧地发现,接近半数的它们开始脱叶,继而出现闷根,黑斑病与白粉病接踵而来,更不用说难以应对的红蜘蛛与蓟马了。
一朵玫瑰从最初的萌芽开始,种植者倾注在它身上的心血,都在那小小花蕾里艰难又悄无声息地生长着。没养过玫瑰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站在一片枯死的玫瑰前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惋。
多年前一个初冬的黄昏,一个少年从植物园门前路过,他看到了那些残败的玫瑰花,被霜冻后的深色叶缘呈现一种令人心疼的褐色。他从冰冷的垃圾堆里捡回这些被丢弃的枝条,血从被玫瑰刺扎伤的手指上涌出,滴落进凌厉的风里。
植物园与他家仅一墙之隔,推开后窗,他就能轻松进到植物园的苗圃中。他在植物园里漫游,无数次地见过那位园艺师弯着文弱的身躯,扦插或嫁接玫瑰。园艺师是个温柔又气质不凡的大姐姐,看到他经常沉默又小心翼翼地伫立在她和那些玫瑰之间,她会热情地询问他喜不喜欢英语,将来想要报考哪个大学,想学哪种专业。她如此轻柔地说着,动听的普通话里有一种抛不去的上海口音。
在植物园的办公室里,他有幸见到园艺师珍藏的一本欧洲人手绘的玫瑰图谱,他似乎只记住了令他印象深刻的大马士革玫瑰和普罗旺斯玫瑰。园艺师白皙纤细的手指在那些纸质的花瓣上移动,用一种无比优雅的、他一点也听不懂的拉丁语,轻声读出那些玫瑰的学名。
这给他带来如此奇异与强烈的震撼,他一直觉得女园艺师身上有一种令他无法猜测的神秘与高雅,对玫瑰以及她说出的那座城市的热爱,就是从那个时刻开始的。有时候,她向他描述流经那座城市的黄浦江与苏州河,外滩上风格迥异的外国建筑,她从小到大一直居住的一幢小洋房和窗外高大浓密的法国梧桐。
早晨或傍晚,他总能听到几段忧伤的旋律,那是园艺师在一棵粗硕的朴树下拉着小提琴。他一度以为,委身于这个中原古城里的女园艺师是孤独的,后来他听人说,她毕业后放弃留在上海,跟着大学同学一起到了河南。从那时起,他开始觉得那位园艺师并不孤独,她身边有心爱的人和玫瑰,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她嫁给了爱情,又嫁给了玫瑰与春天。
按照园艺师的那种方法,他将捡回来的玫瑰枝条斜剪成短短的插穗,插在自己家园子里。等待比整个冬天还要漫长,当庭院里的柿树泛出绿叶的时候,被塑料薄膜覆盖着的玫瑰枝条陆续生长出了嫩芽,他惊奇地发现,有不少芽条竟然长出了骨朵!他第一次沉浸在自己培育出的摄人心魄的芬芳里,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眩晕般的成功与喜悦。
是的,那个少年,就是我。
三
每次从医院的被攀缘玫瑰覆盖着的长廊经过,我都要仰慕地与宣传画上的一位老教授对视上几秒。去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一次学术会上,这位教授从我面前从容走过。在见到他的那一刻,我所有的重压仿佛在瞬间烟消云散,涌上心头的,是激动与慰藉。
这勾起了我对那座城市的记忆。上海的早晨如此迷人,我要坐地铁去会展中心,从中山公园门外那一片香樟树下走过。两位阿姨在边走边聊,她们的吴侬软语像是横在我前面的一道无形的栅栏,我只能从她们的手势上猜测出大概的意思:第三针新冠疫苗打了吧?生排骨便宜了。马兰头好新鲜,中午准备清炒还是凉拌?是的,那一刻,我在场,我就置身于这座神圣的向往中的城市,我与上海人那种优雅的精致的生活如此切近。
整个城市陷入一片突然浮起的空洞与寂静。手机里的短视频让我感受到这个城市从来没有过的空旷和寂寥——整个外滩空荡无人,一辆车如陷入一个陌生世界的入口,在突然变得宽敞与寥落的车道里疾驰,仿佛是奔跑在通向荒诞的路上。
我惦记着一位诗人老师,她是此刻生活在上海的我唯一认识的人。她前不久做了膝关节手术,曾咨询我,血痂未完全脱落的刀口要多久才可以沾水。除了偶尔的问候,我不忍去打扰她那被封闭的世界,只是默默关注着她的微信朋友圈。我看她窗外浓密的树荫,排队做核酸检测的长长人流,她颇费周折网购的午餐肉罐头,志愿者送来的土豆、洋葱、胡萝卜,她做的芹菜叶咸肉饭,知道她一切都还好。还有她阳台上的多肉植物,露娜莲,多么美的名字!它肥厚叶片上鞣质的光泽给了我短暂的安慰。
记忆里的这座城市,到处是鲜花与异国情调的建筑。我坐在玫瑰花影里,咖啡店那扇透出柔和光线的窗,让我想起思南路、武康路,想起遥远记忆里的园艺师和她讲述的小洋房——这座城市的哪一栋精致的老建筑曾是她的家呢?
现在,那些我漫游过的街道又会是什么情景?疫情旋涡里的这座城市,如此让我忧心。此刻的巨鹿路,肯定跟所有的街道一样空空荡荡。“这哀伤之城的街道是多么陌生”,我想起了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
四
天慢慢变暗。世界仿佛只有星光下的玫瑰还在我身边摇曳。在这难以用语言去精准描述的幽香里,我就这样,回想着记忆中的那座城市和发热门诊里的那些繁忙之夜。难闻的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发出的臭氧气味,口罩下勒痕很深的脸,我身边那些穿防护服的臃肿背影。还有,鹅颈结——黄色医疗废物袋的封口,犹如天鹅顺滑柔美的脖颈,是谁给它起了这个如此诗意的名字?
女儿给我发来她在乡村小学操场上吃饭的图片,一份乡村风味的快餐就已使这个简单又热情的女孩感到满足,忘却周围的病毒与防护服里的闷热,使她坠入幸福的瞬间。前年疫情时,女儿还在家帮我整理去一线抗疫的行装,而今她已成为我院一位年轻的医生。从发热门诊轮换下来,她又匆匆报名加入了核酸采集队。注意个人防护!除了这句略显多余的话,我想不出更多的叮嘱。是的,对年轻人来说,世界不仅仅有童话、玩偶与玫瑰,也有危机四伏的荆棘、风暴与病毒。他们,需要去经受历练与体验生活的多样与残酷。
爱情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终结。她很怕这样的句子。他们每周在一起一天,不,一天都不到,路程上的3个小时,身体上的1个小时。这就是他们爱情的所有情节。
我没想到女儿会和我聊起加缪,聊起那本我翻了不止一遍的《鼠疫》。一个以前并不喜欢阅读、只沉迷于手机短视频和影视剧的她让我感到惊讶。女儿主动向我提起《鼠疫》里的里厄医生,提起象征主义,提起加缪小说《不贞的妻子》里的那个雅妮娜。加缪为何非得要让这个女人在凌晨时分两次登上沙漠城堡的天台,去看漫天的星辰?
被玫瑰环绕着的世界如此静谧,唯有点点星光在闪烁。没有哪种时候,比现在更能让我冷静深刻地仰望着星空。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有点醍醐灌顶。温润的星空,让加缪小说里那个忧郁惆怅的、星光下对无聊生活厌倦了的女人,获得了片刻的舒展与安宁,就如一朵枯萎的玫瑰被星空的夜露所滋润。我想起我曾这样对女儿说着加缪。
我想着此刻的上海,星光下还在与病毒搏斗中的援沪医疗队,那些不分昼夜地消杀,不放过每一处褶皱与角落的同行们,他们印刷着蓝红竖条的防护服是所有人记忆中无法抹去的,是一种纯洁而温暖的颜色。我想起物与我、来与去、生与死,想起卑微与高贵,想起渺小与伟大。这些简单又繁杂的追问如潮水般涌来。
五
黑暗裹挟着玫瑰的芬芳,所有的记忆都在清晰地浮现。乳蓝色的夜空里,有孩子的细声呼喊,有各种事物相互碰触的细微声响。肆虐的病毒被风和勇敢者赶跑了,我享受着玫瑰隐秘的芬芳,沉溺于差别细微的香气和夜幕下巨大的静寂里。
我开着车,经过古城东门的巨大石牌坊,远处的城墙上,装饰着彩灯的女墙垛口像一只精美漆器上的花边图案。我与身边运送蔬菜的补给车辆相遇或同行,夜色里送餐的骑手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夜深了,我们都一样,仍奔波在匆忙里。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从来没有如此深爱过这座城市,深爱它时光深处的气味和细碎的瞬间。时间一定会用合适的方式缅怀这段日子。它将是所有经历疫情的人永远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在那首Therose的包裹中,我静静地坐在车里。我喜欢听叫手嶌葵的日本歌手翻唱的这首歌。这是那个发热病人,那个学日语的硕士生后来发给我的,她说要感谢我,送我一首她最喜欢的歌。她怎会知道我喜欢玫瑰?是出于巧合,还是因为她看了微信朋友圈里我培植的那些玫瑰?
在寒冬中请铭记
深藏在刺骨冰雪之中
有颗等待暖阳的种子
它将在春天绽放出玫瑰
这是我所见到的这首英语歌最好的汉译,译者一定是个出色的诗人。我不是随意被身边的事物所感动的人,我从来没有在自己面前透露出情感,但在那一刻,我被一种从心底涌起的莫名的感动所击中。
我期待一切都将会变好,我期待所有被病毒肆虐着的街道都能重新变得拥挤起来,我期待它们重新被“川流不息”“车水马龙”这样的成语来形容和描述。一瞬间,有那么多的词语突然迎面而来,我无法遏制它们不断闪现,仿若串串翻涌着的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