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的理论之维及实践路径

2023-04-06莫天荣连君瑶张瑞

南方论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共同体育人

莫天荣 连君瑶 张瑞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6)

立德树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目标和指针,也是高校一切课程均应完成和实现的使命和责任。党和国家从开始系统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之时,就已经注意发挥高校全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是一个由教师、课程和课堂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只有子系统之间协同合作,才能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的生成得益于主客观条件共同发挥作用。

一、客观条件:生成协同育人共同体的物质基础

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概念的产生,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并体现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当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

(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由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具体表现为由进行教育的社会关系来决定,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通过学校进行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行为。诚如,观念本身是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其中,教育是阶级意志的一种,它的内容由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虽然所表现出的情况复杂多样,但其原因无外乎是各个国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等因素决定了教育的情况。教育体系所体现的阶级属性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从阶级社会出现以后才赋予了教育体系相应的属性。在阶级社会当中,剥削阶级通过垄断教育从而增进他们的阶级利益。毋宁说,教育被当作塑造人类思想的一种有力工具,是在社会上传播特定文化的强大武器。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表现为,教育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教育的历史,都是为特定的阶级文化所服务。在当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定了我国教育需要担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的使命。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了思政课程和其它课程虽各守一段渠,但目标却始终保持一致。相应地,为了达成这一致的目标,又决定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的产生。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我国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建设。恩格斯在对生产和科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指出,“以前人们夸说的只是生产应归功于科学的那些事;但科学应归功于生产的事却多得无限。”[2]生产为科学和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为科学和教育的革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无独有偶,日本有学者曾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教育改革的关系。在他看来,日本战后的教育改革对日本人思想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教育始终是一般的原因或作用,并不是由于改革了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而带来经济增长,而且经济的增长与教育的改革也不是有计划地结合起来进行的。教育始终是跟在经济的后面。日本战败后,日本人高度教育水平成为经济复兴的有利条件,但是这是明治以来近百年教育事业积累的结果,并不是由于教育改革的原因。这也就说明了经济社会发展能为教育改革发展所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勠力同心,经济发展在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能够迎来回暖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决定了我国教育要做到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国内国外局势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势必影响各门专业的课程知识。教师需要关注人类社会发展、关怀国计民生、具有人文情怀和责任感,要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共同培育好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打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提供了契机。

二、主观心理: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价值理念

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教师的重要性体现在他对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指导意义,当前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尊敬达到了历史的空前。相应地,作为教师,也自觉地将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教育同文化一样由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和政治发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3]社会条件决定了教育,教育也影响和作用于社会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4]世界的大变局、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决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性质、地位和内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开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也起着推动的作用。思政课程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专业课程主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政课程一道共同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定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使命担当,相应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也会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事业。

(二)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教师的崇高成就是能够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在科学史上可以看到,发现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对科学事业可以起多么大的作用!世界上有的科学家,把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看作是自己毕生科学工作中的最大成就。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5]为了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应该学习的首要对象是马克思,因为马克思具有“能够既严厉而又不使人沮丧”的特质,因为马克思具有“迫使我们进行自我批评,不允许我们满足于已得的成就”的良好品德。同时,我们的社会和身边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多次对这些辛勤耕耘、奉献担当和至诚报国的教师们表达了高度赞扬。例如,2018年8月30日,在他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赞扬了耄耋高龄仍始终关心美育工作的老教授们;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他点赞了充满奉献精神的西迁教师们;2017年5月,他号召广大教师“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综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思政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而言,既是根本使命,也是崇高成就,是为人师者始终坚持的价值遵循和孜孜以求的事业目标。

三、主要矛盾: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张力

对专业课教师而言,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获得了诸多方面的积极效果。课程思政丰富了课堂内容,加深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思政中多元化的案例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认同。学生通过在课程导入及案例环节接触了大量的专业时政热点,使视野得到了拓宽,发现原来专业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给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课程思政的培训、研讨、集体备课、教学比赛等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立德树人等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了教学相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价值观输出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但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仍然存在“两张皮”问题,表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育人的责任没有覆盖到全体教师。为了更清晰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我们需要像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通过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发现造就其特殊性的原因或根据,从而辨别和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

(一)教师队伍主力军不优

开展课程思政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相应地,思政课教师应该发挥不可替代的思想引领作用,专业课教师应该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不强,尚未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和意义;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还存在短板,对思政元素挖掘得不够精准、不够全面,课堂教学中隐性教育显性化问题;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发挥主动性和引导作用,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贡献指数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在学校当中课程思政的示范引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尤其是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的培养和宣传力度还不够。究其原因,需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在课程思政的目标上有没有形成专业培养与立德树人并重的共识?一门课程的思政建设有没有教学团队成员在共同参与?

(二)课程建设主战场不强

开展课程思政离不开全部课程的协同共建。课程思政没有完全融入日常教学中,没有将它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过程,没有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覆盖学科专业不全,并且在相近学科中的影响力不足;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协同设计还有待加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需要进行整体的协同设计、资源协调、层次相联。究其原因,需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是不是有老师认为课程思政教育是迎接检查走过场?在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设计上是不是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相互合作?

(三)课堂教学主渠道不畅

开展课程思政离不开所有课堂的同频共振。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刻意去讲“思政”,没有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没有让学生能够真心感受到、切身体会到课程思政;专业课堂和思政课堂没有实现同频共振,没有使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思想高度;思政课堂没有引入专业课案例,没有把学生从“天边”拉回“身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没有实现相结合,没有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究其原因,需要回答这三个问题:教师有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有没有结合所教授学生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没有把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

四、化解之道:围绕教师、课程和课堂构建共同体

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可以从教师共同体、课程共同体和课堂共同体三个方面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一)立德树人:打造协同育人教师共同体

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在观念认识上对“树人”的标准、“立德”的内容和“树人”的途径形成共识。一是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对“树什么人”形成共识。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6]。因此,教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所要承担的巨大的教育任务就是,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对“立什么德”形成共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7]。共产主义的道德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教育改革在有技术有学问的人抱着为吃饭不得已而教书的情绪下是不能进行的”[8],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个人认识到他同集体的关系,教育他认识到他应为集体做些什么。打造协同育人教师共同体,所有教师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坚信和坚定“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三是要对“怎样培养人”形成共识。为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教师需要塑造“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钻研教书育人的新方法,通过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知识能力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方式共同地把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专业教学中。

(二)继往开来:打造协同育人课程共同体

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方向、所需形塑的思维方式及可能遇到的突出问题等方面会存在较大不同,打造课程共同体就需要对专业课程所要挖掘的思政内容和要素融入的途径形成共识。首先,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共同开展思政要素的内容挖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专业知识,又不认真学习,尽管你抱了很大的热心建设社会主义,结果做不出应有的贡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起相反的作用。”在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上,一方面,要“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9]绝对不能虚无历史,抹黑英雄人物。从先辈的事迹中寻找与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精神的契合点。例如,工科类专业课程应重点围绕工匠精神挖掘思政元素。另一方面,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协同育人课程共同体需要考虑学科专业的特点,关注社会的热点,回应学生的关切,优化教案,更新课件内容,既凸显理论深度,又彰显思想高度。其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共同研究思政要素的融入途径。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开展集体备课,共同寻找思政要素,集中探讨思政融入途径。课程思政教学不能将思政元素强加于专业课程的知识与理论传授中,否则就牵强附会,而是需采取盐溶于水、自然而然的形式,在庞大的教育体系中找到教书与育人的内在关联。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根据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实际体会,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专业课程内容、素材或具体教学活动中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确保这些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素材或具体教学活动等要素之间存在强有力的内在科学联系。例如,桂林理工大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在课程中嵌入育人要素,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塑造有理想有信念的时代新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程并不需要刻意去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结合及其效果上。

(三)创新示范:打造协同育人课堂共同体

协同育人课堂共同体积极引入全媒体、互联网、高新技术来丰富育人载体,增强教学互动,并延展第一课堂,实现第一、二课堂的协同衔接。一是推进课堂教学技术改革。“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10]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获得者也是输出者,课堂不再是学生信息的唯一获取渠道。虽然互联网虽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依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降低网络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打造协同育人课堂共同体需要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式的新的教学场域,提供多场景的教学资源,满足多元化的学生需求。例如,推进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建设课程思政精品在线课程,制作系列主题微课,丰富教学资源库,凸显教学模式多样化。二是推进“课内+课外”教学改革。列宁曾强调,“教师不能把自己限制在狭隘的教学活动的圈子里。教师应该和一切战斗者的劳动群众打成一片。”[11]因此,可以基于各学科、各专业、各课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协同开发第一课堂、扩宽第二课堂,创建形式多样的协同育人途径。[12]三是全面动员与典型示范相结合,树立一批协同育人创新工作的示范课堂。学校通过多平台宣传推广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对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进行宣传报道,展示学校育人精神、思政动态、案例课程、思政理论成果等内容。

猜你喜欢

专业课共同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