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2023-04-06周伟龙泉市卫生健康局卫生健康综合保障中心
文/周伟 (龙泉市卫生健康局卫生健康综合保障中心)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资产等管理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提高会计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发展难题,需要借助技术手段的优势,实现会计核算的改革与创新。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也与时俱进,在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系列的会计核算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会计核算流程,提高会计质量,是当下行政事业单位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一)账簿登记方便灵活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出现较大转变,不再以手工记账模式为主,取而代之的是采用ERP等财务软件,完成智能化的账务处理工作,这样不但能够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及时性,还能大幅度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方便获取财务报表等各类财务信息。而且,使用财务软件后,能够简化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中登记明细账、总账等必备流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资金支付严格规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核算,逐步将以往的分散式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模式,财政资金不会直接拨付到预算单位账户中,而是由预算单位通过“预算一体化”平台进行财政资金的申请,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核、批复后,预算单位才能够获取相应的资金额度,这使财政部门能够更好地对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此来促使预算单位更加规范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合法、合规与合理。
(三)预算编制科学合理
预算编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本单位内部各项资金整个年度的配置与使用。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广泛搜集单位内部各项数据信息,通过预算编制管理对各项目收支情况展开细致分析,由此合理编制电子版预算方案,极大程度提高预算数据的获取、分析与处理效率,这样在保证数据信息真实性、全面性的基础上,便于预算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应用效率。
(四)会计核算全面优化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优化。第一,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使用计算机便可完成大部分的操作流程,既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精准度,又能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二,促进财务集中管理。在信息技术与会计核算的融合运用下,最大限度地促进了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并且有效降低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风险,减少了会计核算成本;第三,充分发挥了管理监督职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突出会计监管职能,对资金使用、会计报表、财务活动等重点情况进行追踪管控,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在保证财政资金合理运用的同时,便于会计管理举措的及时调整。
(五)会计管理周期方面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带领行政事业单位走向全新的发展道路,会计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动态化管理,实际管理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在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下,会计周期制度受到极大影响,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下,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及时搜集所需的数据信息,由此展开深入分析并反馈至相关部门,促使会计数据的即时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证,便于会计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突出会计管理的应用价值,为单位整体的良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资金应用实现良性循环,并实现对资金流向的监督与管理。
二、信息时代下的会计核算变革
(一)会计管理职能变革
在会计管理未发生变革之前,核算与监督是其主要职能,是会计管理职能的核心所在。而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各层级单位对预算资金的监管力度在不断提升,关注度明显加大,这促使会计管理核心出现转变,不再以核算与监督为主,更多是在协调、管理、控制等方面展现出来,进一步深化了会计管理职能。并且,信息化成为现代财务管理重要改革方向,例如,数据信息采集、分析、整理以及财务报表出具等,都需要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完成,实现智能化会计管理,保证数据采集的精准度,这是人工模式下并不具备的优势。
(二)财务目标变革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信息采集与分析方式也得到改变,尤其在会计数据量激增的当下,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下,更好地满足当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要求,摆脱了传统模式下的局限性,管理模式也从粗放式转变为远程集中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财会信息的动态化、智能化管理。正因如此,财务管理目标的明确与调整,更加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三)会计制度变革
近年来,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面临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变革会计工作内在需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管理重心更加侧重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随着日常业务种类的增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需要核算与反映的内容也与日俱增,权责发生制取代收付实现制成为全新的核算原则,并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二者的深度融合下,逐步建立起双核算模式,这使得财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严谨、规范,财务核算难度不断增加。对此,会计制度变革与信息时代的深度融合,能够与时俱进地体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能够与时俱进地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
(四)会计核算从分散型变革为集中型
在信息技术尚未得到全面普及的情况下,分散型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常用会计核算模式,各单位独自完成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并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会计报表的上报工作。分散式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正因如此,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进会计核算与管理中,会计集中管理模式成为当下的新型管理模式,但无论哪种管理模式,都与时代技术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联。在会计集中管理模式中,主要由集中管理、虚拟集中管理两种形式组成,前者(会计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频率较高,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集中管理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其具有分散管理模式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在财政国库改革中,会计集中管理模式比较常见,通过设定统一的银行账户,进行集中支付,要求各层级单位通过该账户进行预算资金的分类和集中管理。而在财政资金的使用方面,则需财政部门进行统一安排与控制,根据各单位的实际资金需求,实施集中支付。而后者(虚拟会计集中管理模式)与前者有着较大的区别,该模式的操作性更加便捷,无须成立专门的财政部门或资金账户,只需全面搜集各单位的财政数据,对其实行集中管理。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一)搭建会计数据平台,优化决策信息服务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解读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标准要求,便于单位整体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刻贯彻与落实。为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划分会计管理工作内容与职责,积极构建信息化会计数据平台,在ERP、计算机技术等手段辅助下,开展高质量的财务数据处理,以此保证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在此期间,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会计管理流程,定期升级并改造会计核算系统,然后借助现行的数据平台,对单位内部的决策信息服务实施集中管理。完善预算系统功能,在满足数据接口、开放性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注重会计核算系统、财政部门二者的协调运转,全新增设多个会计信息处理模块,便于会计管理的有序进行,不断提高预算、核算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数据平台的运行管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定期对平台进行追踪管控,保证平台内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落实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会计监管,严格规范会计人员工作行为及计算机操作行为,要求会计人员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防止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数据信息泄漏、遗失等风险的出现。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伴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平行记账”核算方法被正式提出,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与合理性。平行记账核算方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以相同基础数据源为核心进行核算,在此期间需要相关人员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处理,搭建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共享平台,对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两个重点功能模块展开整合与分析,实现对财务数据的集中化管理,以此作为单位决策制定的数据参考,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不仅如此,在做好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功能模块的优化处理基础上,做好财务数据的深度加工处理,充分挖掘各类数据的潜在价值,为单位会计制度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在此过程中,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做好会计核算系统的升级与优化,充分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尽可能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逐步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人工会计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在保证会计核算时效性的同时,更好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提出的全新要求。
会计核算工作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细小环节,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支持保障,这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础前提,是实现单位决策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正因如此,行政事业单位还需加强内控管理,准确找出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科学借鉴同行业较为成熟的建设经验,逐步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重点加强对固定资产、物资采购、财政资金审批与管理等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人员的内控管理职能,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保证做好问题的及时发现、准确汇总、妥善处理,促使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内容得到补充与完善,在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下,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会计核算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优化会计核算流程,促进其全方位发展
在现代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要不断优化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全方位发展。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保证会计核算效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各项会计工序处理工作,适当削减不必要的基础岗位与工作流程,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准确率,提高其实际运转效率。其次,推行集中财务管理模式。注重信息技术与财务核算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对单位内部实行集中化的财务管理,严格把控各项资金的审批与使用流程,减少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成本投入,确保会计核算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保持高度一致,杜绝会计核算工作执行期间不正之风、不法行为的出现。再次,突出会计管理监管职能。会计核算是保证会计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支持下,借助统一管理平台公开进行会计核算,落实配套的会计核算监管机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体系,明确划分会计核算岗位职责,加大会计监管力度,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审批、使用以及流向等实行有效管控,以此保证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与优化配置。最后,强化收费管理。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管理工作进行强化监管,对收费项目、标准、明细账目等重点内容进行统一登记,为后期的统一监督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四)改革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会计管理效率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建设期间,新的制度与工作现状之间难免会出现各类问题,会计核算制度便是其中之一。为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推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做好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工作,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实行,为此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在实践中,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会计基础性工作的关注,加强集中会计核算管理,带领会计核算朝向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仅如此,行政事业单位还需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单位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素养等等,严格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以此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健全财务审批机制,对财务审批流程进行明确规范,保证审批手续齐全且无遗漏,规避管理风险的出现。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经营内容逐步增多,所面临的风险隐患快速增加,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内控监管机制,对自身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定期开展会计监督审查,便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弊端问题的及时发现、妥善处理,不断规范并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落实配套的岗位责任机制,对各岗位职能与责任进行明确,形成系统化的监督机制,并积极落实奖惩机制,对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进行有效管控,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保证工作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会计核算改革创新的重要选择。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深刻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自身会计核算带来的重要影响,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会计管理模式,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与会计核算的深度融合,保证会计核算质量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