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新特点与设计思考

2023-04-06张丽莉昆明理工大学

品牌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设计师受众信息

文/张丽莉 (昆明理工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向接受者传达信息,大众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文字、图案、色彩、视频、造型艺术、建筑物、产品等都属于视觉符号。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视觉传达设计要研究的内容包括谁、传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的问题;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来自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流行至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呈现了很多新特点,本文就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特点以及设计思考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移动互联网以及网络社会互动的产生

(一)互联网的出现

信息时代这个名词的出现和流行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时候,计算机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计算机,信息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获取更多更快的信息,人们采取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信息交流方式,信息时代也因此产生。

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壮大则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幕后英雄”。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1]。

(二)移动网络社会互动的出现

新时代下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方式,网络社会互动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它是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互动形式。社会互动是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的现象,互动是网络的本质特征之一,它的发生是一个交互过程,移动网络给大众传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行为主体通过移动网络实现的交互更显扁平化和快捷化,信息流通媒介、方式、渠道的丰富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呈动态交流形式而形成了移动网络平台社会互动的新现象[2]。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一)数字媒体发展和视觉传达设计

互联网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时空界限和思维模式,一方面,让信息和知识迅速流通, 以一种崭新而不可或缺的形式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它融合了图像、语言、声音等一系列数字化元素,渗透于社会互动之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传达作用;另一方面,数字媒体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现提供了更多的方式,让设计不再局限于平面,而向着多学科交融并进和人机共进的方向发展。设计通过科技手段表达,让设计在信息社会互动的各种领域有目的、有导向地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形成符合新时代下信息社会高速发展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

(二)新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

随着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艺术设计得到了较大发展空间,同时也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受到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这种冲击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导致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和形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行业就设计师、设计工作和设计相关行业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多学科的交融发力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一步步发展起来,逐渐融合新媒体发展呈新态势。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选择使用数字技术以及多功能软件进行辅助设计,这使得设计在原则方面、内容方面以及方式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改变,降低了设计工作的烦琐程度,减少了设计工作的难度。在现在的艺术设计中,设计人员使用相应的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工作,不仅可以保障设计速度,同时还能方便设计人员对设计作品进行改进和创新。

三、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特点

(一)媒体融合与视觉元素的创新和突破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网民的规模高达 10.11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 71.6%,数字技术已经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网络社会互动随着手机网民数量增多而越显频繁。由此可见,互联网媒介,特别是小屏移动端口,如今已经成为传媒体势必要去耕耘好、坚守好的传播阵地;媒体融合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及相关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媒体能够有效实现信息数据收集、整合,这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疑是对现存的新闻消息收集与传播滞后劣势的极大补强。媒体融合带来的多平台的丰富传播途径,在巩固传统媒体主流性、权威性的基础上, 还能够适应不同受众群体的话语风格、使用习惯、兴趣偏好、需求方向等,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了双向互动性。这样,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就主要是信息和人的问题,实质仍然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设计行业一直在积极探寻和研究如何用视觉符号形式来传达信息,广大涉及从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尝试高效表达,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多样化和融合发展让视觉引导、空间幻觉、情绪触发等都得到了不断优化,让视觉元素开始向理论系统化和视觉互动体验方向创新和突破。

(二)当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它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和重塑结构推动了一轮新的商业化,然而商家都想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此时如何高效地传达信息,瞬间扣住人心,就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和探索的核心,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和查阅文献梳理出当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特点。

1.多学科多技术融合实现清楚、简明、高效传达

“跨学科”概念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的西方文献中,又被称为交叉学科,指超越原学科界限,多个学科相互渗透,在相互交叉地带彼此融合而产生的跨越单一学科的新学科[3]。视觉传达设计追求的是如何通过表现形式更好地为大众提供准确、方便的信息,过去纯粹的扁平化设计几乎统治了整个平面设计市场,但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设计更加趋向于立体化,当前人们不能满足于普通的静态图形带来的视觉感受时,促使了动态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升级,新媒体的优势更是推动了动态图的发展。

2.半扁平化设计和动态图案穿插带给受众熟悉感

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让很多设计师向新媒体领域拓展,将图文影像等传播元素创意组合,动态图形设计成为新的视觉传达形式,动态新闻、动态海报、动态图标等新表现形式受到大众的追捧,视觉传达设计从静态到动态加快设计向数字媒体的融合发展,未来设计领域大部分设计师将与新媒体共进共生,以便于保持受众青睐。

3.创造性的视觉元素组合和视角有助于提升吸引力

视觉元素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元素与设计原则通过设计手法、表现形式、传播媒介组合实现设计信息的传达,设计师们也越来越擅长创造性地组合元素,将文字、图形、色彩这三种最基本的视觉传达要素通过技术实现多形式组合与应用,创造性地将视觉元素活跃在设计信息和受众之间,起到了很好的传递链接的桥梁作用,向受众传达设计信息,实现信息发布者与受众的有效交流。

4.细微互动体验让受众更易响应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功能是调动所有的视觉元素,通过视觉互动向受众对象准确地传达信息。互动视觉设计把传统视觉设计赋予互动形式,强调受众与视觉设计作品的情感沟通,这类设计更具亲和力,更能调动受众情感,让受众主动参与到设计作品的再制作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普及使用,更多的人投身到了互联网行业之中,互联网也自然而然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需求促使了以“交互文化、交互观念”为目的的视觉艺术得以萌生和发展,交互视觉设计使网络传播价值得到了升华,交互设计正在不断地迎合以融合媒体发展的方式更新,信息的不断升华,使人们的视觉想象更加挑剔,交互设计则不断以新姿态出现在大众的面前。

5.宽容的适用于多种界面浏览

网页是互联网的基本元素,诸多网页构成的网站组成互联网;界面是移动网络终端的基本元素,诸多界面构成的终端组成了移动网络系统,它们传承了传统的报纸、杂志、海报等媒体的设计形式,又有自身设计特色,他们涉及范围非常广,包含信息量大,是集艺术创意与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宽容媒介。用户和网络界面之间的互动过程,不局限于一种浏览形式,很多信息均要求可以同时在电脑界面、平板界面和智能手机界面之间自由切换,这使得适用于互联网传达的设计也迅速进化发展到宽容的适用于多种界面浏览。

四、时代留给视觉传达设计的思考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跨学科、多元化、无纸化成了未来设计趋势,设计由物质性设计转向非物质性设计的趋势显著,设计师要转变思维模式、储备技能,从人机协同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践行综合能力提升以适应时代需求。

(一)适应新媒体,丰富方式和途径以传达影响力

首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受众习惯都与传统媒体有了巨大的差别,引起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深层次改变,设计师的能力储备中要重视对不同媒介的了解,掌握更多传播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进而推动设计作品信息传达力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其次,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丰富多样的跨媒体传播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流,信息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媒体间交叉传播并整合,形成媒体之间的互补和共生。典型的新媒体类型包括: 手机终端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数字电视和公共新媒体四类,他们是现代人实现社会互动的重要渠道,也是设计师要努力适应和抓住的媒介。

(二)借力新技术,挖掘新可能以提高表现力

视觉传达设计是思维模式的创新结合技术表现实现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作为设计师的我们要储备素材、拓宽视野,提升知识储备,丰富生活体验,更新思想理念,提高设计表现能力,积极参与基础设计理念学习和设计工作体验,不断实践设计工作中视觉元素的结合和表达,不断在修正完善中逐渐实现设计作品达到预期效果。例如石昌鸿老师的二十四节气动态设计图就是一个典型的时代案例,他用文字、图像、颜色、声音等多种视觉符号,系统地设计表达了富含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中国城市元素动态图标,此系列设计中充分地使用设计语义构建了图像叙事为主、文字叙事为辅的视觉传达形式,突出刻画每个节气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适用于多种网络终端显示和观看,亲民易懂的同时实现方便、快捷、精准传达。

(三)运用专业能力,稳定创新组合以提升吸引力

视觉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众共知的,它没有民族、国界的限制,就像白鸽象征和平,绿色象征生命一样,因此运用符号元素设计本身就具有跨文化的创新性意义,大众共通知晓的符号信息传达提供了共识基础,网络传递和多学科融合赋能职业设计师和设计团队更强的力量,在视觉符号元素组合构成中能形成更强的表现力和传播力,同时可以降低设计和传播成本,提高效率。作为设计师要准确熟练掌握符号语义,通过语意的外延和内涵,通过符号语意表现,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和联想,突破常规习惯组合元素,提升作品吸引力,在新媒体要求视觉传达尽量符号化、简约化的前提下表现更多的内容,以作品的立意为基础,积极创新视觉元素组合,合理使用表现手段完成创作。通过设计,可以向公众展示相应的文化内涵,传达相应的社会信息。

(四)把握受众需求,丰富用户的体验感和代入感

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应用给设计带来了诸多变化,但是不管形式、手段和途径怎么变化,设计为人们提供帮助和解决问题的使命是不变的,设计师把重复劳动、数据分析和信息整合交给机器设备,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受众需求,在设计中更多地考虑丰富用户的体验感和代入感才是这个时代的需求和呼唤,我们以移动 UI 界面设计为例:

首先,应用版式布局设计方面。设计人员需要针对版式布局进行深入优化和设计,使其能够符合用户的基础需求,并尽可能提高整体效率,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移动UI具有高信息传递效率的要求,因此视觉传达设计需要尽可能保证页面元素的数量处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多的内容影响用户的视觉效果。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心理预期以及相应的需求内容,结合移动 UI的基础条件,进行布局的设计和安排。

其次,应用色彩元素设计方面。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移动 UI界面的视觉传达设计要求,尽可能保证画面风格处于一致状态,避免出现跳脱的元素,导致用户视觉出现疲劳问题[5]。在规划色彩类型时,需要考虑移动UI界面所具备的基础性质,达到贴合软件基调的目标。例如,移动锻炼APP“Keep”便采用了黄黑色调,这种色调能够在维持视觉明显程度的同时,让用户产生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感受体验,从而激发使用兴趣,达到良好的设计目标。针对需要提升用户黏度的App,设计师需要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色彩规划概念,进一步强化整体视觉效果,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色彩氛围的感染,激发自身情感的目标,实现软件依赖效果。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冷色系与暖色系属于两种搭配风格,设计师可以通过对移动UI界面情感倾向的分析,选择对应的色彩类型,使整体APP或网页能够贴合使用体验,提高用户的代入感,达到良好的设计发展目标。

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怎样实现艺术与科技的有机结合,怎样实现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最大价值化,将视觉符号如何组合、信息如何高效传播服务于市场需求,是设计者们需要长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大众视觉感官也随着时空界限的变化迅速提升和变化,创意理念、观念引导、情感挖掘和表现形式也相较于过去显得更重要,作为设计者应该充分了解时代特征,把握互联网视域特点,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设计师受众信息
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推荐一个设计师
订阅信息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