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浪的灵魂

2023-04-06刘栩汎

躬耕 2023年2期
关键词:儋州林语堂苏东坡

◇ 刘栩汎

最初知道苏东坡,缘于少时家中的一帧书法挂幅《念奴娇·赤壁怀古》,每每经过其前,我都不由自主望一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彼时印象中,作为文学家的苏公词作豪放大气,境界宏阔,令人心向往之。

中学时,看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部传记是作者1936 年全家赴美时撰写,原用英文写成,后经翻译出版,一共分成四卷,讲述了苏轼童年和青年时代、壮年时期、成熟阶段、流放生涯四个阶段的生活,堪称解读这位大文豪的权威论著。后因我个人时间安排有限,某种意义上只能算作翻看,于是便放下了。

大学前的假期,在整理好出发行囊的夜晚,顿觉轻松。忽然听到雨敲打着窗,推开窗子,天空落雨,淅淅沥沥,高楼在灯火中林立,真乃读书之佳境。在这样一个适宜的时间,我再次翻开《苏东坡传》,静静伫立在东坡先生身旁,没有让人惆怅的巴山夜雨,却可期与子共剪西窗烛,没有甘露醇酒以为敬,唯有景仰神往以感怀,品味国学大师笔触下,一代文豪的生活、情感、人生。

在充满智慧的创作艺术里,在跨越时空的再次邂逅中,进入苏东坡的世界,看着那个当年从蜀道走向京城的流浪者,看他踌躇满志却又命运多舛,历尽苦难却能谈笑风生,看他不断遭受贬谪却能一直拥有丰厚内心的精神家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作为千百年以来受人敬慕爱戴的文化巨人,苏东坡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林语堂说,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比如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心肠慈善的法官,悲天悯人的道德家,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伟大的书法家、散文家等,但都不足以勾绘出他的全貌。唯有一句也许最能概括他的一切: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从其一生经历,我愿将其看作一个流浪命运中的精神守护人,一个古代中国“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之人。

时代注定了苏东坡是一个流浪者。宋仁宗嘉佑四年,苏东坡和弟弟苏辙跟随父亲苏洵从巴山蜀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自此渐行渐远,踏遍青山绿水,穷山恶水,只在妻子和老父亲过世后回家乡守丧三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寄托了苏词豪放之外的情深义重。虽然苏东坡的才华得到宋仁宗的赏识,但宦海风云沉浮,却多次被牵连贬职,密州、徐州、杭州、湖州、黄州、惠州、儋州……有江南胜景也有蛮荒之地,就这样,一路流浪远方。坎坷的仕途,苦难的生活,在他眼中化作清风霁月,成为他创作的素材源泉,折射出他率性本真的品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生活之美,“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的乐观豁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不迫,“诗酒趁年华”的超然快意,“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英风豪气,“万人如海一身藏”的胸襟气度,一路抒发人生会悟,一路留下精神食粮。

他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所到之处,积极为当地百姓兴修水利,教化人民,即使在流放生涯中,也总是力促当地建设,受大众所爱戴。他在徐州任太守时,积极组织开采花岗岩、煤、铁等矿产,发展当地经济。不久黄河决堤,洪水围困徐州,严重危及城池安全,苏东坡奋不顾身,每天住在抗洪第一线,指挥抢救,监工工程,直到洪水退去。修表上书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未然。任杭州太守时,稳定谷价,实施公共卫生方案,修建清洁供水系统,疏浚大运河,修建西湖,后人才能观赏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景致。被贬惠州时,苏东坡已没有什么职务了,但他仍然用一位叫程子才的远亲关系,积极建言,为民做好事。博罗一场大火将县城焚烧殆尽,为防止当地官府随意征用百姓财物,他建议官府在市场公开采购,获得老百姓的高度评价。苏东坡晚年感叹:身似将朽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平生功业何止这几处地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苏东坡一直秉持的理想。

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苏东坡可能很早会郁郁而终。从一个地方流浪到另一个地方,环境越来越差,官也越做越小,甚至成为一介草民,在如此逆境面前,苏东坡能淡然处之,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当年他与章惇是好友,此公当宰相后,屡次参与迫害苏东坡,直至将其贬官海南儋州。当时儋州属蛮荒之地,缺医少药,让他吃尽苦头。后司马光上台,王安石新党一派失势,章惇被流放南蛮之地,苏东坡则被召回京城官复原职。二人很可能在路途相遇。章惇之子担心苏东坡挟嫌报复,特地写信央求苏东坡。苏东坡很大度地回信,表示不会计较,还愿意写信推荐其子做官。这样达观的人生哲学,宽容开阔的胸襟,令古人今人慨叹与膜拜。

“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苏东坡的文字使当代人的感受,亦复如此。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咀嚼着林语堂的评语入梦,梦里听到先生又是沧海一声笑。

猜你喜欢

儋州林语堂苏东坡
苏东坡《献蚝帖》
儋州鸡产业发展的思考
儋州宣言——2017年12月16日“苏东坡与文化儋州”全国专题学术报告会通过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探访林语堂故里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儋州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