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市中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4-06周小娟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蜂蜜源蜂蜜

岳 洪,李 韬,周小娟

(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有“秦巴天府”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 之美称,蜜源植物丰富,中蜂养殖历史悠久。因中蜂有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采蜜期长、抗螨力强、饲料消耗少等优点,非常适合在丘陵、山区定地饲养[1]。近年来,随着巩固衔接产业项目持续推进,发展中蜂养殖因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已成为农户增收的特色产业、朝阳产业。这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制定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全市中蜂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中蜂养殖情况

据调查统计,截至2021 年底,全市中蜂养殖规模达24 万余箱,涉及养殖农户2.1 万户,其中养殖100 箱以上的有605 户,占比2.9%。2021 年全市蜂蜜产量达1450t,产值1.5 亿,主要集中在留坝、佛坪、略阳、镇巴和洋县。

2 经济效益

2.1 中蜂养殖投资少,简单易行

养殖中蜂无需专门的场地,不占耕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屋顶、树洞、半墙上等都可成为中蜂养殖场所。每年4—5 月,野生中蜂分群频繁,可诱捕饲养,降低生产成本,即使规模饲养,蜂桶、活框蜂箱、蜂帽、面罩等生产工具都可方便购买,价格低廉。

2.2 中蜂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重点产业

养殖中蜂省力,大部分时间无需专人看管,劳动强度小,回报快。据调查统计,养蜂投入与产出比为1∶8 左右,高于养猪、养羊和种植业。目前,一箱蜂采用活框饲养,平均产量可达10kg 以上,产值约1000 元,是山区县农民增收的可靠产业项目。

2.3 销售价格

目前,汉中市中蜂蜂蜜平均价格常年维持在25~40 元/kg。特色品牌土蜂蜜价格较高,如留坝县某品牌棒棒蜜市场零售价可达50 元/kg 以上。

3 品牌建设情况

当前,汉中市共注册有 “李王贵牌” 百花蜜、“熊猫村” 牌土蜂蜜、“留坝蜂蜜” “土蜜哥” 以及“汉黎牌” 土蜂蜜等多个品牌商标,其中留坝县最具特色。留坝县统一打造了“留” 字号特色蜂业系列集体品牌,申请注册有“留坝蜂蜜” “留坝棒棒蜜”“留坝土蜂蜜” “留坝中蜂” 等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留坝蜂蜜” 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建立了蜂业溯源体系,保障了蜂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远销西安、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

4 汉中中蜂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4.1 养殖人员年龄老化,素质不高

目前,汉中市中蜂规模养殖场较少,多以家庭散养为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相对薄弱,且蜂农年龄结构总体偏大,掌握技术途径单一,文化水平不高,小农经济意识较浓,养蜂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蜂产业发展。

4.2 养殖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量底下

农村地区多数蜂农养殖器具简陋,生产管理粗放,养殖技术落后。部分养殖户仍以传统毁巢方式取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量和分群差距较大。据调查,单箱蜂蜜产量最多的达20~30kg/ 箱,最少的3~5kg/箱,部分甚至绝产。

4.3 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经济效益不高

目前,全市中蜂蜂蜜产品生产、深加工企业极少,缺乏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严重制约了中蜂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①体制机制不健全,中蜂改良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缺乏中蜂产业规划和关键技术研究。②质量监管水平低,品牌意识不强。由于蜂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少,生产能力低下,尚未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且蜂产品质量和检测检验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自检能力不强,品牌效应低,市场认可度不高。③蜂蜜、蜂蜡、蜂毒等蜂产品开发研究滞后,特别是医药保健、化妆美容等产品开发尚属空白,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4.4 养殖点布局乱,分布不合理

当前,农村地区多数养蜂合作社养殖点布局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有资料显示,定点饲养的蜂群,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产量和效益将会下降[2]。因此,农村合作社没有充分考虑当地蜜源承载量,盲目扩群致使养殖密度过大,采蜜困难,群落分群慢,产量低,甚至因蜜源少,致使蜂群自然死亡和绝收。

4.5 外来蜂种的危害

汉中市蜜源丰富、交通便利,每年有大量省内外意蜂放养进入汉中境内,由于意蜂和中蜂采食对象的差异与竞争关系,导致中蜂大量减少,意蜂本身个体比中蜂大1/3,不仅与中蜂抢夺蜜、粉资源,在缺蜜时节,意蜂常会盗抢中蜂蜂箱内的蜜,也会将蜂群内蜂王杀死,造成毁群,同时以中蜂为传花授粉的植物也由于中蜂的减少相继减少甚至灭绝[3]。

5 意见与建议

5.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

①各级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养蜂管理机构,全面负责蜂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制定行业标准,引进并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从业人员培训,提升蜂农管理水平,助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②划分、设立中蜂养殖保护区域,研究出台汉中中蜂养殖相关保护条例,加强对转地意蜂场的管理,采取有效举措保护当地中蜂。③各地应成立蜂业协会或养殖合作社,吸纳当地蜂农入会入社,统一饲养管理、统一售卖,以“报团取暖” 的方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获取更大的养殖效益。

5.2 加大财政扶持和技术服务力度,推动企业和农户增产增收

①各级政府应继续落实产业奖补资金与小额贴息贷款等财政扶持政策,鼓励中蜂产业发展。②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应组建中蜂养殖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养殖场(户)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支撑,有效解决蜂农缺乏育王、分群、防病虫、补饲、采蜜等技术难题。③建立养殖示范点,辐射带动发展。集中养殖点一定要根据蜜源结构、数量等因子确定承载量,示范点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蜂群自然有序扩张。同时,加快推进中蜂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制定中蜂养殖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加大农药、兽药等投入品管控力度,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④探索建立“农户+基地+龙头企业” 和“托管式” 集中养殖模式,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依据规模、产量、带动农户增收等情况,制定奖补政策,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实行产业奖补,增强示范带动效果,辐射更多群众从该项产业中受益。

5.3 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中蜂养殖规模

①与全市产业总体布局融合发展。将中蜂产业发展纳入年度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扶持壮大中蜂养殖规模。②与农户增收致富融合发展。不断加大村域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力度,加强产业帮扶资金与村互助合作组织管理,科学、适度发展中蜂养殖,有效带动农户增产增收。③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和退耕还林等项目建设培植蜜源,做到乔灌草藤相结合,造林与造景相结合,形成四季有花有景、蜜源充足、产业兴旺的局面,既推动了乡村环境改善,又补齐了蜜源不足短板,实现多赢。④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依托特色蜜源、传统养蜂、田园风光等资源,将中蜂养殖点建成蜂蜜采收体验区,开发蜂群认养、休闲观光等经营模式,让游客参与采蜜,了解蜜蜂生长过程等,增强蜂文化内涵,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5.4 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品牌效应

①要求中蜂规模养殖加工场、龙头企业建立蜂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完善生产、加工、销售制度,强化市场监管,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②打造汉中中蜂蜂产品品牌,依托政府、高校、苏陕协作等科研和帮扶平台,大力开展蜂蜜、蜂蜡、蜂王浆、花粉、蜂毒和蜂胶等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③积极参加省内外蜂产品展销会和品质评选大赛,引导蜂农树立品质、品牌观念,提升汉中中蜂产品知名度。④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统一行业标准。充分利用“互联网+” 等,搭建销售平台,不断拓展营销渠道,推动汉中中蜂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6 小结

总之,发展中蜂养殖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当地蜜源承载量,因地制宜、统筹协调、适度发展,在科学、规范饲养管理基础上,严把质量和食品安全关,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合力打造区域性公共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售卖,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才能促进中蜂养殖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中蜂蜜源蜂蜜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蜂蜜”CP
中华蜜蜂
蜂蜜哪里去了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蜜蜂采花蜜
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