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基于电话终端的宽窄带自适应方法

2023-04-05邓勇

计算机与网络 2023年4期
关键词:自适应窄带宽带

邓勇

摘要:恶劣的线路环境是电话通信的最大障碍,迫切需要安全可靠、适应性强的电话终端,为用户提供稳定优质的呼叫连接服务。通过对语音通信网络宽窄带切换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支持宽窄带自适应的电话终端实现方案。在呼叫控制中心采用号码绑定机制,保证宽窄双线接入网络,利用链路实时检测和网络质量分析,为语音呼叫的链路选择提供依据,最大程度地保证语音通话服务的可靠性,有效解决了单一网络线路不稳定的问题,对方案的可用性进行测试评估。

关键词:公共交换电话网络;IP多媒体子系统;语音通信;宽带;窄带;自适应

中图分类号:TN915.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739(2023)04-60-4

0引言

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话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窄带网络正在向以IP多媒体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为代表的宽带网络转型[1],呼叫终端也正由单一的双绞线接入模式,逐步发展为标准的宽带接入模式。然而,由于PSTN等窄带通信技术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特征,在某些电话通信领域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电话服务质量通常是根据服务供应商的网络鲁棒程度来测量。其中,服务可用性是重要的指数之一。PSTN的可用性指数可以达到99.999%,事实上可能更多。而目前的宽带网络,由于共享链路的特性,决定了这种基于包的技术将在语音流中引入延时,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语音传输和语音压缩技术的结合,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来语音质量的降低,从而导致其服务可用性指数可能降到“四个九”或者“三个九”。另外,包括对供电系统的依赖程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等要素,与传统的PSTN窄带网络相比,都要有所降低[2]。

近年来,在电话通信网络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一是提升宽带网络的交换能力,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的网络性能[3];二是发展智能终端技术,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然而,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电话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支持宽窄带双线接入的电话终端,解决单一网络线路不稳定的问题,为用户提供稳定的语音呼叫连接服务,在该领域内研究较少。本文的第1节介绍了影响电话通信安全的主要障碍;第2节设计了一种支持宽、窄带自适应的呼叫终端,重点描述终端的软硬件实现方案,以及宽窄带自适应的关键流程;第3节制定了测试方案,对设备可用性进行测试评估;最后一节对全文进行总结。

1问题描述

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电话通信系统中,恶劣的线路环境是电话通信安全的最大障碍。典型如军事通信环境,部分地区仅存在窄带网络,部分地区仅存在宽带网络,部分地区窄带、宽带网络并存,但性能却不稳定。基于电话终端的宽、窄带自适应技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①解决电话终端的适应性问题,确保电话终端设备在宽、窄带线路二者具备其一的情况下接入电话通信网络,防止单一的通信线路意外中断,话机终端无法接入网络的情况。

②在宽、窄带同时具备接入网络的前提下,呼叫终端可以根据线路实时情况,选择当前稳定可靠的链路发起呼叫连接,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通话服务体验。

③减少用户桌面的话机数量,降低部署成本,提高使用效率。

2总体设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话终端的宽、窄带自适应方案。在物理接口上,电话终端提供以太网接口、F接口2种形式。在呼叫控制中心,通过号码绑定机制,将宽带号码、窄带号码进行绑定,保证呼叫终端能够双线接入电话通信网络。电话终端内部,通过链路实时检测技术,掌握宽、窄带链路当前的网络质量,择优选取最优质的通信链路发起呼叫连接,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话呼叫服务。

2.1硬件设计

电话终端硬件由接口单元、音频单元、适配单元和主处理器单元组成,硬件设计如图1所示。

主处理器单元是电话终端的控制中心[4],支持宽、窄带双信令协议栈,主要实现宽窄带链路的实时检测与状态管理、语音芯片控制与媒体业务处理、电话管理和呼叫控制等功能。适配单元通过媒体独立接口(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MII)与处理器单元相连,通过外部存储器控制器(External Memory Controller,EXMC)接口与接口单元相连,是实时语音调度的中心,主要完成宽、窄带媒体的适配和语音业务的实时处理,以及环路信令的识别与检测、实时语音的排序与补偿等功能。接口单元由以太网接口模块、F接口模块和FPGA组成,主要完成以太网与F接口接入、宽窄带业务数据处理、窄带数据串并转换和时钟提取等功能。音频单元采用专用语音芯片实现话音采集、线性转换和播放功能,对外挂接手柄、免提等部件。

2.2軟件设计

根据设备硬件架构,电话终端软件主要由主处理器软件、适配单元软件组成,软件模块设计框图如图2所示。

步骤⑤:将网络损伤仪配置为5%的随机丢包率和延时,利用语音质量分析仪测量A、D、E区的通话语音质量。

步骤⑥:将网络恢复原状,E区的自适应终端手动配置为双线接入的窄带工作模式。

步骤⑦:在B区的位置4、C区的位置5和E区的位置6部署网络损伤仪。在网络下行方向,利用网络损伤仪配置3%的随机误码,模拟窄带链路性能下降的情况,利用语音质量分析仪测量B、C、E区语音通话的MOS值。

步骤⑧:将网络损伤仪配置为5%的随机误码,利用语音质量分析仪测量B、C、E区的通话语音质量。

3.2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步骤①~②可以发现,自适应终端在宽、窄带线路二者具备其一的情况下,均可正常接入语音通信网络,环境适应性更强;而且能够有效减少用户桌面的话机类型,提高使用效率。

通过步骤③可以发现,在网络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自适应终端与通用宽、窄带终端的语音质量基本相当,不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

在步骤④~⑤中,支持宽带接入的A、D、E区终端,在不同丢包率的情况下语音质量MOS值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A区、D区随着网络性能的下降,通话质量下降明显,E区自适应终端在丢包率为3%时,自动切换为窄带工作模式,语音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在步骤⑦~⑧中,支持窄带链路的B、C、E区终端,在不同误码率的情况下语音质量MOS值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B区、C区随着误码率的增大,通话质量同样下降明显,E区自适应终端在误码率为3%时,自动切换为宽带工作模式,语音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综上可知,在网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宽窄带自适应终端的用户体验基本与通用终端保持一致;但在网络状况下降的情况下,自适应终端的双线接入模式,能够提供更优质的通话服务,其表现明显优于通用终端。

4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话终端的宽窄带自适应方法,能够根据网络实时状况,自动选择更优链路完成呼叫连接,为用户提供稳定、优质的语音服务。环境适应性强、降低部署成本的效果明顯。经过测试评估,本方法可以满足高可靠电话通信系统的使用需求,并达到实用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张鹤鸣,陈南洋.一种基于IPSec实现SIP通信安全的方法[J].通信技术,2018,51(5):1175-1178.

[2]黄金城,张雅恒,项慧慧,等.基于4G LTE的应急通信网络[J].软件工程与应用,2020,9(4):326-335.

[3]罗威,赵金城,宋江.基于锚节点可靠路由的IMS电话呼叫分拣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20,29(7):117-122.

[4]岳晓果,田艳霞.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话机自动检测平台设计与实现[J].数据通信,2020(6):5-9.

[5]张鹤鸣,邓军.一种低成本语音识别解决方案[J].通信技术, 2019,52(12): 2893-2896.

[6]辛建国,刘洪波,王浩.VoLTE语音质量(MOS)提升研究[J].山东通信技术,2021,41(1): 40-45.

猜你喜欢

自适应窄带宽带
装宽带的人
热轧窄带钢Q345B微合金化生产实践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自适应的智能搬运路径规划算法
Ka频段卫星通信自适应抗雨衰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节气门非线性控制策略
多天线波束成形的MIMO-OFDM跨层自适应资源分配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可否把宽带作为社会福利
基于压缩感知的窄带干扰重构与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