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坛墨贵

2023-04-05彭洋

美术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坛书法家文人

文/彭洋

前些年就听说,写小说的著名作家东西也写字了,几乎每年都有本把或数本小说出版的凡一平画画也写字了,鬼子住我楼下,我知道他也在正式地学书法了,而且拜的师傅是书法家刘德宏。一度有文坛三剑客之称的他们,终于明白了古道中的文人或当代文人可遵循的古道。

说得有多么可笑!上下几千年,自古以来,有哪个作家诗人不会写字的?偏偏,可笑的还将是历史。时值当代,50、60、70、80、90后,还有多少个作家能写好字的?更别说书法和绘画了。

但东西就是真写了。与陕西的贾平凹那样,以一发不可收之势,挺进书法领域,跻身成为当今中国作家中已为数不多的文人书法家。东西的书法,如他的小说、散文、诗歌一样自在和舒缓。多年以来,他全心全意地在写小说,羁旅偶记或偶来心得时,随意之下也写些散文和新诗,还写得十分精致而耐咀。他,似客非客地走进书法领域,提笔写毛笔字,上手很快,大有一发而不可收的势头。也说不清是什么机缘触发,看得出,已积蕴多年,都颇显老气了,兴许书法也是他的散文的另一种形式吧。他持笔轻松,并无十分的刻意。结字规范,笔笔有交代,横推竖回,撇送捺止,是一种急缓适度的卷笺书写风格。字形也十分规范和清秀,并显几分结字宽阔奇阙的山谷道人庭坚风度,整体透露出一种吐纳从容文采斐然的书卷气息。他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体,三分馆阁,三分悟性,三分闲情,与目前我们国内的贾平凹、余秋雨等几大名家的书法颇有形神相近、异曲同工之处。

凡一平,近年也沾了几分书画墨气,酒足饭饱之余亦常写字作画,甚至出了画册,还戏言写小说不如写字作画报酬来得快。他的写意国画善于简图简构、叙而不述,拙笔求趣、立意险奇幽默,大有文人书画特有的风韵。东西写字,凡一平作画,目前已成文坛佳传。别人把他的画给我看,问:怎么样?我说:这是枝沾墨的老枪!小说再写下去,中国作家也没见多一个。但凡一平画画,中国书画界恐怕就多一个画家了。在小说中极善不动声色地叙事的他走到宣纸前,是用另一种方式叙事。以往我看他的小说,写得最好的一个地方是小说中人物间的对话。这一特点,居然会蔓延到他的画作中。看他的画作,与观众对话的感觉就特别浓。寥寥几笔,像漫画里的人物,似乎就多出了一个说话的画框来。

刚去世不久的彭匈,也是广西作家中一度崭露头角的书法家,他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凭借自己的文化名气达到了彭匈墨贵的效果。彭匈的书法并没有走书卷主义道路而直插大尺幅的书展创作,他那种宿墨新煮、浓淡相宜、沁化自如、拙味十足的隶书风格,正是在那段时间形成的,而一旦形成,便迅速成熟甚至定型,成为我区文人书法家中风格鲜明独特的佼佼者,同时也让书法界刮目相看。彭匈的书法,完全得益于他的厚学和切入书法领域的勇气。

广西作家中,爱好书法艺术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不在专业层次上,无法在书法界中占一席之地,更不能像用文章名世一样用书法名世。这一点是惭愧的。因为无论古今,中国的文豪无人不是杰出的甚至风格独特的书法家。字如其人,一个作家欲知道自己的实力或自我评价,低头看一看自己写的这手字即可明白。写好字是作家之本,如无天分,就得有后世的努力。

文章书画同源同宗,自古大多集于一身,可惜竟没落于当代。所以,我尤为看重作家中对此有较深切入的人。作家本应都是些才子,非才子是不可能成为作家的。所谓当代才子的十大标准(一手好字,二等情才,三斤海量,四季时髦,五子琴棋,六耐寂寞,七步歪诗,八通经史,九醉运动,十分浪漫)的第一大标准就看是不是一手好字。文房四宝本来就是作家必具的家私,一手好字,更是天才作家最见情才的贴身功夫之一。文人书画,更是我国自古以来书画艺术的传统主流。都是电脑惹的祸,曾几何时,在电脑润物细无声的和平演变下,此工夫竟在以文字匠著称的作家身上失传,成为当代的一种作家病。什么叫做作家病?依我看,写不好字和不会写毛笔字肯定就是其中一病。

兼作家与书法家于一身的“文人书画”,甚至曾一度成为我国书法史的艺术风格主流。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文如其字,字如其文,当代中国作家更需要这种近域通达的艺术精神与素养和大家风范。文人首先是好写、随写、敢写,吐心吐肺、见肝、见胆,不抄、少抄、好长款,内容趣味了得,记人纪事,自拟诗文,字文均佳;一流文人皆要有一手好字,这算是千古不变的价值标准和当代经验。当代中国作家群应当同时成为中国书法家群,文人书法应当成为中国当代书法运动的主潮,这是为了艺术也是为了一种拯救。

到底书画是文学作品的附加值呢,还是文学是书画作品的附加值呢?

文坛墨贵,这是事实。从收藏的角度讲,因为有两种价值相加,当然就贵。书法的和文学的都是稀世珍宝,都是二者相加,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文坛书法家文人
书法家周如璧
文人与酒
书法家·谢 锐
文人吃蛙
小小书法家
书法家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