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的财税风险分析及防范
2023-04-05朱玉山金泰城集团有限公司
朱玉山 金泰城集团有限公司
自建筑行业迎来发展契机以来,该行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甚至出现恶劣竞争等现象。建筑施工企业为扩大自身业务范围,适当缩小自身利益获得空间,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深入分析自身运转过程中存在的财税风险,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探寻风险成因,明确风险类型,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保证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性,借助信息系统,加快各项举措落实速度,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财税风险
(一)业务承接方面
部分企业为提升自身经营水平、获得更好的业绩,未对承接项目进行详细审核,项目承接呈现一定的盲目性特征,项目评估全面性不足,会大大增加企业财税风险,导致企业的失稳性建设。与此同时,部分管理人员未对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税务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未结合当地相关政策,制定的风险管理决策有效性不足,可能导致项目建设成本的增加,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1]。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在对经营合同进行承包时,未对业主身份进行调查,在投标管理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选取的投标人合理性不足,让企业面临更高的财税风险。若业主存在偷税漏税等问题,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合同签订方面
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不断进行改革,不再拘囿于传统的营业税,而是向增值税方面转化。在减税降费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增值税税率不断下降。然而,施工企业所涉及的工程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甚至可能远远超过三年。部分管理人员在签订合同时,未对客观环境变化加以考量,未将税费调整问题纳入合同条例中。若税率产生变化,可能导致合同争议问题的发生,使得工程项目成本发生变化,企业利润随之改变,让企业面临更高的财税风险,企业利润有所减少。除此之外,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若合同内容条例确定性不足,也会增加财税风险。例如,部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未对发票类型进行确认,提升企业发展风险,对合同签订双方的约束力减弱,难以对企业权益进行维护。
(三)会计稽核方面
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其所承接的部分工程项目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若相应人员在进行水电、租金等费用缴纳时,未索取相应的发票,仅是依凭会计原始凭证,可能使得企业汇算清缴税款环节出现一定问题,增加企业税务负担。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包含的会计科目数量相对较多,使得财税业务愈加繁杂[2]。若相关人员未充分掌握相应的财会知识,未对税收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可能出现科目混淆现象,不利于财务处理水平的提升,增加财税风险。
(四)发票管理方面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受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影响,部分工程项目部未设置相应的税务工作人员,可能由财务人员担负相应职能。部分企业在开展发票管理工作时,为节约人才聘请与雇佣等成本,仅是让业务经办人担任该职位。若其对财税知识掌握不足,管理经验稍有欠缺,无法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有效审核,不利于企业财税风险防控水平的提升。同时,若发票未合乎相应规定,甚至出现损毁现象,与企业经济业务要求符合程度较低,会出现发票作废等问题,提升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财税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税风险的原因
(一)税收政策的变化
现阶段,我国征税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动态变化特征。随着改革深度的提升,部分法律法规产生变化,相关政策制度变化频率相对较高。然而部分企业仅是将税务部门置于经理层面,未将税务人员引入到工程项目部,其对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了解不足,难以及时发现其中蕴含的财税风险,无法为财税风险管控措施的调整提供支持[3]。同时,部分税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不足,业务能力稍显薄弱,未充分熟悉国家税收政策变化,税务问题处理水平随之下降,提升企业财税风险。
(二)纳税的意识薄弱
在放管服理念的影响下,企业可充分享受缴税便利,但也对企业诚信经营提出更高要求,加大信息管税管理难度。在税务部门运行过程中,对金税三期系统的应用较多,加之增值税发票系统,可对数量相对庞大的实时税务数据进行处理与梳理,不必开展事后核查会计凭证,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加以规避。然而,部分管理人员为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纳税意识稍显薄弱,甚至出现逃税漏税等行为,增加企业财税风险,使企业面临更高的法务风险,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危及国家利益。
(三)内部控制的较差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内控工作时,所制定的内控体系完善程度较低,引进的管理系统呈现一定滞后性特征,内控工作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企业管理需求,对企业税务管理造成一定不良影响[4]。一方面,企业对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未及时对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无法及时察觉其中存在的财税风险。另一方面,税务管理人员未建立财税风险评估系统,未对财税风险等级进行合理划分,风险预警系统相对落后,财税风险信号传递速度相对较慢,系统识别精准性不足,阻碍财税风险处理成效的提高。
(四)管理观念的滞后
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实现合法避税目标,对财税风险加以规避,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增加企业发展活力。然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将自身目光集中于业务经营方面,对税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其中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难以及时察觉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财税风险,降低了企业的生存能力。除此之外,部分企业未制定财税风险预防措施,仅是以事后补救的手段对风险进行处理,让企业产生较大的损失。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税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内部方面
1.建立风险评估的机制
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可有效提升企业风险防控水平,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保障企业对财税风险的有效应对。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税风险的危害性,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主动参与到业务培训中,掌握税务风险相关理论知识,并对风险评估流程进行完善,建立风险指标分析体系,提升财税风险识别成效[5]。另一方面,企业应提升对国家税务政策的关注程度,掌握政策变化特征,以跟踪的手段对财税风险进行监测,分析不同税种,采取不同的风险防控策略,提升各部门风险防控能力。
2.建立信息系统
现阶段,我国信息化程度不断攀升,促使会计信息共享系统的诞生与应用,提升该系统应用范围,为企业管理带来诸多便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也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对先进的技术加以引进,提升会计信息化水平,提高财税融合深度,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推动票财税一体化管理机制的构建,加快信息传递速率,提升财税风险管理成效。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对条形码扫描技术加以应用,借助相应的扫码枪,将票据信息录入到相应的系统平台中,保证原始会计凭证的健全性,满足相应的管理要求。同时,管理人员可灵活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发票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与收取状态等进行追踪管理,辨别发票的真假,及时发现异常发票,促进风险防控预防机制的形成。
3.建立风险抵御的机制
为提升企业主动性,实现对财税风险的有效应对,提高企业突发风险处理水平,企业应注重风险抵御机制的建立,对突发风险进行管控,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损失。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对财税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与第三方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分析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突发财税风险,并积极进行投保,对风险加以转移,加大风险控制力度,强化企业的风险适应能力,推动企业财税风险处理水平的提升,提升企业发展稳定性。
(二)外部方面
1.提升外部的沟通能力
为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其应积极与税务主管机关进行沟通,适当增加交流频率,深化该机关对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了解,及时发现税收难题,为财税风险管理策略的改进提供支持,保障企业经营抉择的正确性建设,促进企业良好税收环境的建立[6]。同时,二者交流机会的增加,可提升企业对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掌握程度,引导企业对新出台的政策法规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对税收管理机制进行调整,享受新政策带来的优惠与便利,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2.设置红黑名单
在建筑施工企业运行过程中,应深化对上下游公司的了解,借助相应的大数据平台,对供应商与服务商进行筛选,将上下游公司的经济实力与纳税信用等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信誉较好的供应商与服务商,并将其归于红名单中,为企业合作做好铺垫。同时,应将纳税信用不高、经济水平较低的企业置于黑色名单中,不与其进行合作。
四、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伴随各项经济活动的进行,资金流动量相对较大,所承担的税收相对繁重。为实现相应的合法避税目标,企业应对自身存在的财税风险进行分析,明确易产生该风险的环节,探寻风险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防控措施进行完善,提升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性,建立风险抵御系统,提升税收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企业发展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