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策略的研究

2023-04-05文继英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关键词:师生评价数学

文继英

(大连市甘井子区西城小学,辽宁 大连 116000)

一、小学数学课堂对话现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与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1]。”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师生对话实时存在。但是对话是否有效,是否对课堂开展起到了引导作用值得深思。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教师对于课堂对话的认识不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对教学对话的理解有含糊、狭隘或者偏差现象。大部分老师认为“你问,学生问答”便是课堂对话的最佳途径,对话就是在师生“一问一答”之间进行的,而学生对这种单纯的问答式提问又有多少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与价值[2]。有的老师把课堂对话或者互动等同于活跃热闹的课堂教学,造成了课堂对话只有形式,而对于是否有实际的意义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对课堂收效甚微。正是由于一种不确定的教学师生交流概念,导致课堂上也需要老师牵着鼻子走,无法实现自己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多时候是老师想让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一情况始终无法得到改变。其实教学对话能力对老师的综合素养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从老师教学理念、专业知识、实践智慧、高尚人品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但在现实状况是,很多老师的教学说话能力还远远有需要提高的地方空间[3]。

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忽视学习本体。当今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教学方式改以“提问为主,讨论为辅”,而事实上,当下的课堂由“满堂灌输”转变为“满堂提问”,因为老师较注重回答的规范性和整齐划一度,出现知识性问题较多,而实用性问题较少,因此偏爱于封闭型问题和分析型问题,但也较少涉及开放型问题。“这样做好不好?”“他的方法正确吗?”等提出方法仍大量存在于教学中,针对这类现象,他们不经思索并随口说出“好/不好”“正确/不正确”,但这些说话方法都抽象贫乏,随大流,学生听到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说什么,并不能启发他们的智力,也缺乏什么教学作用与功能。另外,由于老师的提问方法简单化、形式化很严重,基本没有实质变化,长此以往,也会让孩子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于是部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小的老师提出“教学师生对话=热闹的教学”,受这些观点的负面影响,老师使用大面积的“声”“光”“影”等手段引导孩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直接对话也越来越多地被工具化交谈手段所代替,教学交流虽然看上去热闹非凡,但事实上已经被堆砌的炫目手段掩盖了,原有的教学功能[4]。

开展对话的学生范围小。“秧田式”的座椅安排则在教室空间中将老师放在学生前方,需要学生直接面对老师,不免给学生形成了“静静的听讲”的心态提示,从而削弱了其课堂教学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这些有较低参与水平的学习者,教师给予其更少交流对话思考时间与谈话时机,往往有更强的控制表现,学生无法独立思考,别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在一节课上教师会存在和个别孩子互动过三四次以上,但一次交流都没有的孩子却大有人在。坐在最前面的学生与老师互动最多,而第二至四排的学生则与老师互动较为频繁,而教室后排尤其是倒数二三排的学生往往形成与教师对话互动的“盲区”,互动时间也极少。相对活泼的孩子最容易受到老师的重视,因为老师通常会很乐于和这些孩子交流,而相对文静的孩子会遭到老师忽视或与冷漠[5]。

二、课堂对话现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认为课堂对话就是“教师问,学生答”

关于课堂对话,老师们第一个想起的便是“师生问答”,但是课堂教学说话不单单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是“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以数学课堂为例,学生对探索数学知识有充分的好奇心,但是教师的问,难免会过多干预到学生的思路。教师想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也想让学生大胆提出各自的见解,但实质上,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仍然会使他们陷入消极境地的问答式教授。老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围绕课堂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牵引着孩子,让他们很少有自己的选择权,大多数时候只是被动应对,思考能力不足,时长容易产生观望心态。这种教育实际上关注的是课堂实际需要的整体结果,是现在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对话教育思想相悖。

2.忽视学生真正心理需求

在数学课堂中,大部分老师喜欢用启发式的授课方式,统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倦怠,对老师的依赖性增加,不愿意积极表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一些老师滥用启发性的交流手段,不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总结与整理,致使课堂师生交流虽然平等热烈,但不能让他们获得全面统一的认识;一些老师片面追求课堂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没有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造成部分阅读能力低下的孩子无法消化吸收,阅读兴趣逐渐消磨,交流能力因此下降。同时单纯地为了“对话”而“对话”,不注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课堂气氛冰冷而低沉,影响了与教师对话的正常进行和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部分老师过分维护权威,对学生非常严格,导致学生很惧怕老师,甚至与老师进行日常对话交谈都很抵触和害羞。另外部分老师则过于崇尚热闹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活动华而不实,存在一定的表演性,老师看起来似乎和学生展开了大量的谈话交谈,但其实多为没有效果或没有作用的对话。

3.数学课堂对话之后的评价匮乏

课堂评价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反馈的重要形式,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了正向评价对孩子的重要性,在班级考核中要采取鼓励引导型的考核方法,注重榜样鼓励的效果。可是,许多老师却又出了表扬词太泛化的问题,笼统地用“棒”“说得好”“真不错”“太厉害了”地对他们进行点评,评价依据不详尽明确,给发言学生的启发效果有限,并没有很好地达到启发其他学生的效果。身为老师,要不吝啬正面的表扬话语,使孩子从赞扬与激励的话语中感受到成功,这也有助于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校高年级段老师在对孩子进行评语时多局限于“表现好时才给予表扬”,这方面需要教师从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改变。

4.课堂环境及课堂氛围影响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班额偏大的现象,或许会成为班级课堂教师交流上的障碍。从课堂教学师生交流的方面考虑,由于课堂教学规模地过大导致老师们在课堂活动中无法面面俱到、兼顾均衡,教学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也受到限制,班级教育难度增大,从而限制了班级课堂与教学教师交流的有效进行,也降低了教学效果。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很易于漠视学生数学文本的主体,从而缺乏深度认知和反思。但数学的课堂对话中,却存在着师生、师本、生本、生生等多对话的关系,促使学习者大胆表达、自主发言,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不过,我们也不要为了因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而忘记了同样重要的谈话主题——文本。而在语言实践教育中,一些老师所谓的对话将学习者主体的培养当成任务,却完全把课堂时间放给了学习者,从而导致完全离开文本。更有严重的现象是,部分老师还没有等学习者充分读透课本,就任由学习者自由发挥和小组讨论,从而导致对话完全离开文本,毫无意义可言。而数学学习情境来源于生活,课本中经常会列举出很多生活实例,以北师大教材为例,每课的数学知识都有一个对应的情景,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策略

1.精心预设对话形式,课堂重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

数学学科讲究讲练结合,往往教师讲完知识点,学生就要进行练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需要“师生对话”,学生的讨论需要“生生对话”,课堂练习需要“生本对话”。课堂的时间被分配比较满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在课前进行准确的教学设计,考虑到问题的多少与问题的时间关系,考虑到问题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学生能回答什么,回答道什么程度,教师需要让师生对话在可控的时间范围内,教师的预设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随意提问,那么教学进度就将更加不受控制,致使教师讲不完教学内容,完不成教学任务。“生生对话”也是数学课堂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一课为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探究出交换律的规律,而生生对话过程就存在于“写算式-发现规律-用字母表示-在生活中的经验”这样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前预设,让生生对话的效果最大化。而“生本对话”往往出现在练习或提前预习过程中,在练习时,学生需要与课本中的练习题进行“对话”,思考练习中有效的数学信息,学会解决问题。由此看出,教师不能省去课前设计“对话”的环节,要对课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恰当位置设置好优质的对话内容,把握好准确、细致、充分的原则。

2.“师生对话”提问质量是关键

好的提问不在于是否让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而是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对所准备的问题进行优化,进而提升问题的质量,创设高效率的教学对话。

化繁为简。教师应该将问题化繁为简,如果一个问题除了必要的铺陈与引入外 ,还有很多与教学知识点无关的信息,则应该适当删减无关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思考,提高效率。

难易得当。课堂提问内容应该难易得当,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如果问题全在知识范围内。只是大脑皮层的简单探索,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若问题过高,大脑皮层模糊一片,就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兴趣点。只有把问题创设在最近发展区,才能引起兴奋点。”所以教师在前设问题时要充分分析学生特点,弄清已掌握内容和即将掌握知识的关系。

重视过程。教师提问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问题的结果体现了回答者的思维严谨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但是,这并不是教学目标的全部。如果教师过于重视课堂问题是否被解决,结果是否正确,往往创新精神会被忽略掉。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注重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耐心倾听学生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立意与创新。

3.改善对话评价机制,注重教学生成

好的课堂评价会促进课堂对话的生成,也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首先,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由单一的课堂评价转为多方评价,既然课堂对话不单单是“师生对话”,还有“生生对话”,就可以由学生同伴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方式可以以小组互评,升格子,积分等形式。第二,教师评价语言的多元化,突破原有的“好”“很好”“真棒”“不错”等课堂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有指向性。例如“读题认真,获取的数学信息真全面”“思维方式缜密”“说话完整!”等对学生的具象评价。同时教师的姿态和身体动作,能够在评价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正向的反馈,例如在评价过程中和学生击掌,在评价之后走到学生身边拍拍肩膀,都是课堂反馈的好方法,也会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对话之中。

4.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对话的前提是在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之下,教师创设对话的环境,学生愿意在这个环境中参与对话,教师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学生。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关系的创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并且做到包容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课堂对话的应有之义。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爱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亲近老师,进而主动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针对学生上课随机生成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将学生的看法压制下去,这样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会消除学生参与课堂并与教师积极对话的意识。教师应该肯定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新颖观点,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更多的解答角度,数学本身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课堂问题的生成,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对话当中,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策略的优化。

猜你喜欢

师生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麻辣师生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