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翻译视角下中医英译翻译策略研究*
2023-04-05孙静雨
孙静雨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引言
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出国门,并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传承和传播中医文化,将对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医文化能走出多少,走出多远,中医英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拓扑翻译理论
1.起源与发展
拓扑学(topology)属于数学范畴,是一门研究空间基本特征关系的学科。拓扑空间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性质就是拓扑性质,也就是拓扑变换。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最先把拓扑学引入到文化和翻译领域。他认为,文化具有多重的表达方式,但其深层次的恒量或常数是保持不变的,因此,文化具有拓扑性。要保留文化,就需要对过去的东西进行翻译,因而翻译也具有了拓扑的性质。拓扑翻译学属于交叉学科,陈帆、陈浩东在《拓扑翻译学》一书中对拓扑翻译(topotranslatology)的定义及相关要素进行了详尽地阐述,开辟了国内翻译研究的新视角[1]。
2.互文性
翻译和互文性具有紧密的联系。互文性认为,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同程度但又必然地与其他文本发生联系。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互文性的影响,互文性引起的翻译拓变使得翻译活动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和传播的目的。
1966年,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概念。她认为,“互文性”是指影响其他文本意义的文本,也可以指作者对向前文本的借用和转换,或者在阅读时指涉到其他文本。”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人文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离不开互文性,如翻译、文学等[2]。一直以来,学者们热衷于对互文性进行研究,并将其引申到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西方翻译理论学家巴兹尔·哈蒂姆(Basil Hatim)甚至认为,“广义的互文性是翻译一切文本的先决条件。”乔治·斯坦纳认为,互文性“囊括了文学作品之间相互交错,彼此依赖的若干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互文性和翻译具有紧密的联系。
根据拓扑翻译理论,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翻译中由互文性引起的拓扑状况可以分为结构性互文(constructive intertextuality)和显性互文(manifest intertextuality)。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中医文化翻译中的拓扑状况进行研究。
2.1 结构性互文和显性互文
结构性互文引起的文化拓变状况主要体现在人类文化所共通的地方,即不同文化中相似的地方,例如,不同文本中的主题、题材、语言的篇章、段落、句式结构等,这些要素在翻译中属于守恒状态,是翻译中的恒量。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研究结构性互文中语言形式层面的翻译拓扑状况,如词汇、语法、辞格等。
不同于结构性互文,显性互文性主要描述的是狭义的、文本间的、语篇层面的互文关系。显性互文性大致可分为六类,即参照、陈词滥调、文学暗指、自我引用、套语、习语。这些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是翻译中的变量,也是翻译中的难点。中医文化是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显性互文性的特征十分突出,因此,显性互文概念在中医英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
综上所述,互文性理论的概念与翻译存在契合之处,而翻译实践中译者也确实会面临处理具体互文指涉的问题。由此可见,将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不仅可行也有其必要性。
3.研究现状
拓扑翻译理论作为一种新颖的翻译理念,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陈帆、陈浩东团队对拓扑翻译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016年出版的《拓扑翻译学》一书中,该团队对拓扑学的起源与发展、文化拓扑与翻译的关系、翻译中互文性引起的翻译拓变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翻译拓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已有一些作者将翻译拓扑理论应用于传统文化的翻译实践中,如茶文化、谜语、歇后语、谚语等,但总体而言,研究数量较少,不具规模。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将拓扑翻译理论和中医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尚未出现。因此,拓扑翻译理论下的中医英译研究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4]。
二、中医英译
1.中医英译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该纲要从战略层面部署,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旨在实现振兴中医药发展的目的。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2021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由此可见,传承与传播中医文化,提升中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背景下,中医英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中医英译也逐渐收到了学者们的青睐,中医英译的翻译实践和研究已初具规模。中医典籍英译、中医英译类书籍和教材的出版为中医英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也不断涌现。目前来看,对中医英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文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方面,如从生态翻译视角、目的论视角、跨文化视角、译者主体论等对中医英译翻译策略研究,研究层面大多停留在语言层面,鲜少深入。因此,从新的视角、新的层面研究中医英译是大势所趋[5]。
2.中医英译的难点
翻译的两个基本方面是理解与表达,在中医英译的实践中,这两方面都有其难点。一是是理解阶段,译者应当认识到现代医学术语与中医术语具有相似性,但在传递信息、表述病症方面却不完全相合。如中医术语“纳差”,指进食欲望降低、食量减少;现代医学英语术语“anorexia”一词也有食欲减退之意,但却指的是由于某种精神性疾病或重大疾病而导致的食量减少,如年轻女子害怕肥胖而引起的厌食等。如果直接将“纳差”译为“anorexia”,则不符合原意。因此,译者应充分、准确地理解中医术语,避免误译,为中医英译奠定基础。
二是表达阶段。翻译的表达阶段要求译者把自己对源语文本的理解的内容用目的语重新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译者对源语文本理解的深度及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认知程度。中医文化极具原创性,中医文化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较大难度,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结合中英文化,仔细推敲,找出合适、恰当的译文,最终达到传承和传播中医文化的目的。
拓扑翻译理论为中医英译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译者可以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中医文本内的互文性,明确中医英译中的恒量和变量,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最终找出较为忠实、妥帖的译本。
三、拓扑翻译理论下中医英译的互文性研究
1.结构性互文引起的拓扑状况
结构性互文引起的拓扑状况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笔者将从词汇意义、语法、辞格三方面进行讨论。
1.1 词汇。词汇意义具有客观性、概括性、模糊性、相关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其中前三个特征在不同语言中具有共通性,属于翻译中的恒量,后两个特征在不同文化中具有差异性,属于翻译中的变量。
中医文化中有很多术语具有恒量和变量的特征。例如,“金、木、水、火、土”和“心、肝、脾、肺、肾”因其词汇意义的客观性,可将其直译为“metal,wood,water,fire and earth”,及“heart,liver,spleen,lung and kidney”。这属于翻译中的恒量,可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现已形为约定俗称的译文。再如,“阴”、“阳”、“气”这几个术语,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汇,这属于翻译中的变量,可以采用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1.2 语法。英汉语法有相似之处,如主、谓、宾等句子成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法结构。同时,英汉语法存在较大差异,如性、数、格、时、态、式、级等不同。此外,英汉的句子结构和语序也不同,如汉语中动词使用较多,而英语中可以用介词、副词等代替动词;汉语注重价值判断,英语重事实判断;汉语单句较多,短句相连,英语则结构繁杂、语法严密。
因此,在中医英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英汉语法的差异,辨别文本中的恒量和变量,将汉语句子融汇整合、化散为聚,最终实现优化译本的目的。
1.3 辞格。辞格,亦称为修辞格,英汉语中常见的辞格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拓扑翻译理论认为,拓扑变化越小,辞格翻译的难度越小。换言之,英汉中越常见、越相似的辞格,越好翻译。辞格的翻译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可译、难译、不可译。
例如,“用药如用兵”是汉语中的比喻,在翻译时,译者可使用英语中的明喻或暗喻,既保留辞格,又传递原文意义。该句可译为“use medicines as soldiers”。再如,“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生子。”这里的“二八”采用的修辞格叫析数。析数指的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利用数字之间的关系,将较大数字拆成较小数字进行表述,从而达到增加语言含蕴的目的。“二八”即为“十六”,这里具体指男子十六岁,故而可翻译为“at the years of sixteen”。
在翻译辞格时,译者可尽量保留原文的辞格和意思,但当辞格无法翻译时,译者可舍弃辞格形式,以传递文本信息为主要目的。
2.显性互文引起的拓扑状况
显性互文性指存在于特定文本中或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所体现出来的互文关系。显性互文多属于翻译中的变量,翻译难度较大。笔者将从文学暗指、套话、习语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1 文学暗指。文学暗指指的是文本中指涉或引用某一名著或与之相关的内容。《格物余论》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医药专著,由元代医学家朱震亨所著。该书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得名。“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里,“格物”就属于文学暗指。
源语读者拥有本民族的文化功底和知识底蕴,因此对中医文化中的文学暗指较为熟悉,易于理解。但是对于没有任何中医文化基础的目的语读者来说,文学暗指难于理解,甚至无法理解。这时,译者就需要采用意译或者直译加注的方法实现交际目的。
2.2 套语。套语指的是因不断重复使用而变得不知出处或以形成习惯的表达方法。文化中的意象往往是套语中的主体,英汉中有意义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如“绿色”代表希望、和平;夕阳代表衰老、死亡等。英汉中的不同意象占了多数,如“龙”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则没有深层次的含义。
中医文化中也有丰富的套语。其中中医话语中的“火”就是套语。由于重复使用和习惯,我们认为,“火”是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相关的表达有“上火”“清火”“心火”等,该词与英语单词“fire”并不相同。由于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在翻译时,译者可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以表达原文意义为首要目的。因此,“上火”可翻译为“suあer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2.3 习语。习语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常包括谚语、俗语、成语等等。这类在翻译中发生的拓扑变化较大,属于翻译中的变量,如“小菜一碟”翻译为“a piece of cake”,形式、内涵都发生了拓变。
中医文化中有很多习语,如“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识得山种草,百岁还太早”“寒从脚起,病从口入”等。这些写习语主要反映了中医的养生之道、健康理念,大多合辙押韵、对仗工整,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译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准确表达原文意义,必要时舍弃形式,保留意思。
结语
本文以拓扑翻译理论为基础,从互文性的角度讨论了中医英译的翻译策略。总结来说,中医英译以直译、音译加注、意译为主,以表达意思为主,保留形式为辅。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它涉及医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中医英译任重道远,笔者将在中医英译的道路上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