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种植中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2023-04-05高艳龙
高艳龙
(临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山西吕梁 033000)
马铃薯种植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脱毒马铃薯因具有多重优势而成为农户选择马铃薯类型时的首选对象,栽种脱毒马铃薯能够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为推动脱毒马铃薯种植活动的开展,需要明确脱毒马铃薯的内在特征,匹配科学可行的种植技术,取得良好的种植成果。
1 脱毒马铃薯概述
马铃薯脱毒技术是指选取含有病毒和细菌的马铃薯块,将其置于室内催化发芽,全面消毒后,转至无菌环境中经过数个月的培养,薯块茎尖长出幼苗,经检测后对比分析各幼苗的病毒含量,剔除病毒含量较高的部分,保留无毒幼苗,获得无毒马铃薯原种。相比于普通马铃薯,脱毒马铃薯品质上乘,产量大幅提高,在农副产品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属于马铃薯种植领域的首选对象。鉴于脱毒马铃薯具有诸多应用优势,可以大力推广,结合科学的栽植技术,实现脱毒马铃薯质量、产量等方面提升。
2 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2.1 选择优质品种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气候和土壤等基础条件方面存在差异,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种植条件选择合适的马铃薯品种。选择种薯优先考虑芽眼坚硬、重量均匀的种块。对种薯进行连续3 h 的晒种处理,期间适时翻动。之后切割成小块,每块的芽眼数量以2~3 个为宜,将此部分薯块用于播种。为避免薯块氧化,切割后应尽快投入使用。
2.2 合理耕作与施肥
马铃薯属于茄科作物,宜与豆科、禾本科等作物轮作。马铃薯的结薯发生在土壤中,疏松的土壤有利于马铃薯结块。为保证马铃薯的形态和大小适宜,在耕作环节需保持土壤疏松,在土层下深耕约30 cm 并适当捣松翻耕的土壤。马铃薯生长对养分需求较大,应施加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施底肥的便捷性较差,耕作时可适当增加有机肥用量,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通常宜施加优质有机肥。考虑到虫害对马铃薯的影响,辅以少量除虫药剂。
2.3 合理密植
密植需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充分利用阳光,在预防马铃薯病虫害的同时达到高产的效果。传统马铃薯种植倾向于稀植,未有效发挥土地利用价值,马铃薯产量偏低。在条件允许时,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部分地区土壤条件良好时,可按照75~85 cm 的行距种植,即实行双行单垄栽培技术,株距约为30 cm。
2.4 播种深度
薯苗的出苗时间、幼苗质量等均会受薯种播种深度的影响。对于干旱或疏松的土壤,按照10 cm 的要求深播;湿度和黏度偏高的土壤,宜采取浅播的方法,深度控制在6~8 cm。最适宜的土层播种温度约为8 ℃,播种优先在5 月中上旬进行,若要催芽,应适当向后延迟播种时间。
2.5 各阶段的田间管理
2.5.1 薯苗期的田间管理
薯苗期以土壤中的蚜虫为主要管理对象,应定期疏松土壤、清理杂草,为幼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5.2 发棵期的田间管理
发棵期的薯苗对水分需求较大,需注重水分的补给,但要避免过度浇水,否则易引起淹苗问题。蹲苗、浅培土后再施碳肥、铵肥,以便马铃薯有效吸收养分。现蕾至开花期不宜施肥浇水,但为避免养分供应不足,需及时摘除花蕾。
2.5.3 适时收获,科学贮藏
马铃薯茎叶干枯时,薯块基本不再继续膨大,此时薯块成型,薯皮木栓化,具备采收的条件。采收后,首先分拣马铃薯,划分级别放置;清理腐烂、受损的马铃薯;将优质马铃薯置于阴凉区域半个月。马铃薯的贮存需根据现场环境采取防护措施,冬天防冻伤,春天防发芽。若贮存环境干燥阴冷,采取稻草覆盖措施可贮存马铃薯至第二年秋天。
3 脱毒马铃薯种植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普及率低
3.1.1 现象
部分种植户对脱毒马铃薯的认识较为局限,对脱毒马铃薯高品质和高产量的特性持怀疑态度,不愿主动购买脱毒种薯,导致脱毒马铃薯的种植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
3.1.2 原因
一是种植户对脱毒马铃薯的认识较为局限,接受程度不高。二是相关部门缺乏对脱毒马铃薯高产、高质量、高效益优势的持续大力宣传,脱毒马铃薯影响力相对有限。三是种植户难以厘清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等级,采购种薯时可能以较高价格采购到低级别的种薯,无法保证种植效果。四是政策扶持力度小,种植户难以享受到种植补贴。五是脱毒马铃薯销售活动相对匮乏,缺乏完善的销售体系,市场中充斥着大量不法商贩,无法为农户的经济收益提供保障。
3.2 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3.2.1 现象
优质种薯是种植优质马铃薯的基本前提,荷兰、加拿大等国家马铃薯种植行业得以良好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保障种薯品质着手,同时在马铃薯种薯生产方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
3.2.2 原因
一是现阶段我国缺乏种薯质量检测及认证的权威机构,市场相对混乱。二是针对马铃薯种薯的质量监管缺乏全面性,检测样品数量有限,检测项目较少,检测结果无法准确反映马铃薯种薯质量,不利于质量控制。三是种薯繁育体系不完善。
3.3 脱毒种薯质量追溯体系不完善
3.3.1 现象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过程复杂,包括组织培养脱毒、脱毒苗移栽、脱毒原种生产、种薯块茎的质量检测、低劣马铃薯薯种的淘汰等环节。但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质量追溯体系,可能导致由于其中某个环节的疏忽影响脱毒种薯质量却无从查起的情况。
3.3.2 原因
一是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有效推动脱毒种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发展。二是种薯质量管理的细节未落实到位,未及时完善种薯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记录,在质量评价时缺乏足量的信息指导,出现质量问题时无从查起。三是现有的脱毒种薯质量追溯体系不完善,未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产、种薯生产等活动作出明确规定,作业行为具有随意性。
3.4 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完善
3.4.1 现象
在种植活动中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例如我国黑龙江地区的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就易于发生马铃薯晚疫病,这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该类病害防治难度较大,在病害防治中无法得到病虫害防治体系的支持,也缺乏防治工作的推动者,马铃薯往往会由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
3.4.2 原因
一是种植户为控制成本而对马铃薯晚疫病视而不见;缺乏强有力的防治措施,防治采用的药剂效果欠佳;防治具有被动性,在发生大范围的病害后再进行防治,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力度不足,以致错失最佳防治时机,防治工作量增加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三是配套的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完善,对种植户防治病虫害的指导不足。
3.5 繁育基地匮乏
3.5.1 现象
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相对有限,现有基地建设水平滞后,种薯供应量低于需求量。
3.5.2 原因
由于认知的偏差,脱毒马铃薯的规模化繁育工作进程滞后;技术支持力度有限,无法有效推动繁育工作的开展;极具代表性的繁育基地较少,缺乏带动性作用。
3.6 机械化种植水平低
3.6.1 现象
常规的小规模马铃薯种植格局尚存在,农户的马铃薯种植零散化、少量化。农村规模化马铃薯种植现象较为少见,在此条件下,无法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大面积的农业生产。
3.6.2 原因
一是常规的农业生产模式根深蒂固,未从零散化向规模化转变。二是在小面积的马铃薯种植活动中,农户倾向于用小型机械设备播种,垄距仅有65 cm,农业机械设备性能有限。部分优质的农业机械设备对现场环境要求太高,马铃薯种植仍过度依赖人工作业[1]。
4 脱毒马铃薯种薯种植问题的处理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
扩宽宣传途径,采用广播、电视、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引导农户认识到脱毒马铃薯的优势,主动接受脱毒马铃薯。立足脱毒马铃薯种植现状,制定价格补贴政策,为农户种植脱毒马铃薯给予适当经济上的鼓励。联动多方主体,建立集科研、良种场、农户于一体的种薯繁育体系。在注重生产的同时加快营销体系的发展,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4.2 完善种薯质量控制体系
制定适合我国的马铃薯种薯培育标准,根据高质量、高产量的要求采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在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引导下发展。提高马铃薯种植人员的素质,引导其认识到脱毒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相关生产技术。持续进行检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检验,保证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持续开展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示范,走标准化的质量管控之路。
4.3 建立完善脱毒种薯质量追溯体系
加强全流程监控,包含病毒检测监控、种薯生产监控及销售监控等。由指定权威机构为具有资质的企业颁发种薯经营许可证,以企业资质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实施统一编码,提供技术支撑以便进行脱毒种薯质量追溯。规范编码,涵盖生产单位、年份、品种、环节和管理内容,信息必须完善且准确。加大对脱毒种苗、种薯的质量认证力度,对认证种薯生产单位发放经营许可,完善质量追溯体系。
4.4 重视病虫害防治
从多种途径向种植户宣传晚疫病对马铃薯的危害,引导种植户掌握科学的防治措施。宣传途径包含下乡讲课、网络宣传、发放宣传单等,宣传内容包含马铃薯虫害的种类、症状、防治措施等。种植户能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自发采购马铃薯晚疫病及其他病虫害的防治药剂,降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成本投入。马铃薯晚疫病属于气候型病害,种植现场的气候环境是病害防治的重点分析对象,需注重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为强化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管控,应建立监测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掌握的信息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2]。
4.5 建设繁育基地
加快规模化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建设,注重基地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建立质量自检体系,加强日常检验,保证脱毒马铃薯种薯品质,及时剔除不达标的种薯;发挥出典范性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的带动性作用,推动行业稳步发展。
4.6 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
在市场需求的促进作用下,马铃薯产业取得了宝贵的发展契机,种植面积较以往有所扩大,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种植的机械化水平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是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根据政府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安排部署,现阶段马铃薯种植产业正逐步朝着机械化方向迈进。得益于农业机械的生产力优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在有限的资源和人力投入下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实现马铃薯种植的规模化发展。农业机械设备配置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地形、种植规模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高效地进行机械化作业[3]。
5 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推广方法
5.1 加强繁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为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双重进步,需要扩大脱毒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注重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技术支持下拓宽脱毒马铃薯的种植范围,凭借质量和产量优势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脱毒马铃薯繁育的稳定性,确保在相对特殊的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种植和收获。技术研究人员需要拓宽视野,适当引入外来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将其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得到适应本土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技术研究人员应持续更新品种种植理念,提高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应用水平,积极进行推广,使技术的“种子”播撒至田间地头。
5.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如今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正提高,对脱毒马铃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将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应根据现有的脱毒马铃薯发展状况,给予适量的资金支持。在脱毒马铃薯前期种子培育环节,政府应给予适量的资金支持,引进优质的脱毒马铃薯品种,结合实际种植条件进行改良,以便脱毒马铃薯推广工作的大范围开展。政府部门也需要为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给予适量经济补贴,引导农户自发参与到马铃薯推广活动中。
6 结束语
脱毒马铃薯由于产量、质量等方面的优势而深受农户青睐,但在脱毒马铃薯种植中仍存在的认识不全、方法滞后、质量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值得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予以高度重视。要精心挑选脱毒马铃薯品种,根据现场种植条件优化种植方法,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保证养分和水分的供应充足,适时采收以及控制贮存环境的温湿度,加快技术研发与推广,促进质量管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此来取得更好的脱毒马铃薯种植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