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2023-04-05李佳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成都40075成都职业技术学校成都600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意念韧性个体

◎张 婵 李佳忆 杨 勇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成都 40075;.成都职业技术学校,成都 6005)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显示,在所有的非疾病死因中,自杀已成为10~25 岁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1]。自杀意念(suicide attempt)是自杀行动的前提,它是指思想或意念中出现死亡、自杀和严重的自我伤害的内容,包括对自杀行为的计划、步骤和结果的想法[2]。自杀意念是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导致自杀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检出率高达17.7%~23.5%[3]。自杀意念能够显著预测自杀行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开始聚焦及探讨青少年自杀意念问题。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家庭环境[4]、校园环境[5]、早期经验[6]等。本研究从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提出建议。

一、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

以往研究更侧重于对自杀行为原因的分析和风险因素的探究,对保护因素的关注相对较少。自杀是应激因素、保护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等因素)与个体素质(包括易感性、人格等因素)三者相互影响的结果[7]。保护因素是指可以阻断自杀的进程,令人在危急中不选择自杀的因素[8]。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包括乐观心理、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等。

(一)乐观心理

乐观心理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谢尔等首次提出了气质性乐观的概念,认为气质性乐观是对未来好结果的总体期望[9]。乐观生成的学习论认为,乐观可以通过特定情境形成反应与强化的联结[9]。家庭氛围能够影响青少年的乐观特质,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习得乐观心理。研究表明,乐观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个人乐观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10];乐观与自杀风险呈显著负相关[7],乐观主义能对自杀意念产生负向影响[11]。

(二)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在面对应激事件或长期压力时,一系列保护性资源与压力事件相互作用而使个体较少或未受消极影响的动态过程。其中,保护性资源与压力事件也可称为心理韧性的内在结构[12]。近年来,心理韧性对自杀的缓冲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概念或积极的自我评估是心理韧性的核心部分。自杀的评估模型示意图表明,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起着重要的缓冲作用,积极的自我评估能调节压力性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13]。心理韧性是个体对抗心理痛苦和精神疾病的重要保护因素。当心理韧性水平较高时,个体负性情绪和自杀意念的水平较低[14]。胡坚[15]针对高中生群体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自尊对自杀意念有良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三)社会支持

自杀的人际理论认为,个体的归属感缺失是造成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16]。社会支持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朋友、同学和家人的支持越多,个体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更容易克服,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一般有着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17],而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自杀风险越小[18]。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以心理弹性为中介能有效减少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形成[19]。个体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就不能拥有良好的归属感,自杀风险较高。

二、青少年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可能引起或诱发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或做出自杀行为的因素[8],包括欺凌行为、儿童期情感虐待、留守经历等。

(一)欺凌行为

最早提出校园欺凌概念的是挪威学者丹·奥维斯,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以“一个人或多个人直接对另一个无抵抗力的人进行长期重复的有害行为”来定义“欺凌”[20]。欺凌行为是校园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表明,不论欺凌行为是针对身体的或者心理的,都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长期遭受欺凌是青少年自杀的影响因素之一[21]。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暴力线索会导致个体产生压力感和紧张情绪,并能正向预测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念[22]。受欺凌容易让个体聚焦于负面信息,产生持续的消极情绪体验,并进一步强化伤害事件带给自身的痛苦,从而导致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2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更频繁地利用网络进行线上交往。作为网络的原驻民,青少年更愿意选择线上的方式与他人互动、沟通、娱乐等,网络使用的风险也伴随着青少年社交关系的建立而滋生。一项关于青少年网络使用的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承认他们曾经是网络受害者,网络世界的恶性、连续性和匿名性等特征使网络欺凌比现实中的欺凌更具杀伤力[24]。此外,青少年在网络中更愿意展现出真实的自我,表现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常出现的行为,其中一部分行为带有攻击性,从而导致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暴力线索,由此引发网络欺凌。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网络欺凌能显著预测自杀意念[25-26]。

(二)儿童期情感虐待

自杀意念是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对人的全程发展都有影响。没有获得适龄发展的受虐待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更多困难,有更高的抑郁和自杀意念的风险[27]。累积情境风险模型 (cumulative contextual risk model)理论认为,风险因素对个体的影响是通过累积和叠加的方式来实现的。经历的风险因素越多,越可能产生自杀意念[28]。在这些风险因素中,虐待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其中情感虐待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虐待类型。情感虐待是指父母或看护人等经常对孩子指责、恐吓、侮辱、孤立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等行为[29]。王堃炎、林冰冰和马建平等[30]对国内817 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儿童期情感虐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自杀意念,国外也有相关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31]。

(三)留守经历

留守儿童是我国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父母的缺席使他们难以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妥善的照顾,由此出现了较多的心理问题。留守经历不仅会对个体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其成年后的生活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学生因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关爱,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负性情绪,严重时还会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32]。一项元分析表明,留守青少年比非留守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和作出自杀计划的风险更高[33]。在成年群体中,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出现自杀意念的人数占比高于无留守经历的群体[34],留守经历能够显著预测自杀意念[35]。

三、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干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开展心理测评,识别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自杀意念的评估可以通过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实现,该量表由奥斯曼等[36]编制,包括积极自杀意念和消极自杀意念两个维度,共有14 个项目。干预者应根据量表测试结果采取不同的干预办法,同时对学生的欺凌现状进行调查,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针对欺凌行为可采用奥维斯儿童欺负问卷[37]进行施测,该问卷适合初、高中生,可以考察他们的同伴关系、间接和直接欺凌及受欺凌情况、对欺凌的态度、欺凌老师的情况。之后针对不同得分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对受欺负维度高的学生可进行现状调查,并对其自杀意念再次作出评估;对欺负维度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等;针对受网络欺负严重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等。

2.开展心理咨询,减少青少年的自杀意念

错误和歪曲的认知在个体的自杀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自己、他人和未来的负性思维是贝克的自杀认知模型的核心部分[38]。心理教师在开展个体咨询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进行认知调整,提升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减少他们的自杀意念。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预防其产生自杀意念的重要举措。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班会课,开展趣味心理活动等,提高青少年对自身心理特点的认识,增强心理弹性,培养乐观、希望感、自信心、自尊、独立性等积极心理品质,以此来减少他们的自杀意念。

4.完善危机管理,合理应对青少年自杀危机

美国在公立学校采用PREPaRE 模式进行危机管理,该模式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包括:P(Prevent)——预防心理创伤;R(Reaffirm)——重申身体健康和安全意识;E(Evaluate)——心理创伤风险评估;P(Provide)——提供干预;R(Respond)——对心理需求作出反应;E(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检查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有效性[39]。

借鉴此模式,我国学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和行为进行干预:第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每学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第二,成立心理健康中心,开通免费的心理咨询热线,对青少年的求助及时作出反应。专业性的干预策略对于预防青少年自杀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支持是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家长对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从而降低他们自杀的风险。目前,在危机干预方面,我国大部分学校更加重视面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家长的教育普及工作相对薄弱。建议学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明确家庭支持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方法,增强学生的社会支持力量。

(二)家庭层面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中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39]。生态环境由四个微系统组成,其中最内层的微系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最大。作为家庭微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亲子关系,影响着个体的情感功能和适应能力。因此,家长应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科学教育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而不是期望过高造成孩子压力过大;同时,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状况。

2.创设挫折情景,提高青少年的挫折应对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中国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重点是学生要坚韧乐观,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40]。因此,家长应该转变“学业大于一切”的家庭教育观念,将挫折教育纳入家庭教育的内容中,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尊重并理解孩子,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注重对孩子耐挫力的培养,提高孩子的挫折应对能力。

3.关心子女的学校生活,预防校园欺凌

良好的社会支持能缓冲校园欺凌对青少年的影响,因此,父母应给予子女充分的情感支持,除了关心学业成绩外,还应关注子女在校的生活和人际状况,例如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及时发现欺凌行为,避免子女受到伤害。同时,引导子女正确使用网络,以减少网络暴力或者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三)社会层面

1.落实好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干预,除了学校和家庭,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作出努力,多方形成合力,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创设健康的环境;家庭和学校应积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022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国家支持家庭教育的责任和家校社政协同育人的责任。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应积极落实,承担起各自的职责,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2.发挥政府的作用,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部门应利用媒体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普及,例如通过电视新闻、网站等传媒渠道,让青少年更加清楚地了解当遭受到虐待、欺凌等时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定期对政府人员、学校教师、家长等进行法律法规以及危机干预培训,从而有效监控青少年的行为,降低青少年的自杀风险;构建透明的网络监督体系,当大众发现有心理危机的青少年时可以通过监督平台上报,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

3.协调社会资源,建立全面的干预机制

目前,我国依然没有一套完整的国家层面的自杀预防体系,自杀干预工作的开展具有局限性。而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众多服务机构的支持,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设立专门对青少年进行帮扶的社会支持机构,例如心理咨询机构、热线服务、社会救助机构等。政府可以在学校比较集中的区域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分省分地区设立心理热线,保证危机干预的及时性;成立社会救助组织,对处境不利的青少年如留守儿童等伸出援手,等等。

猜你喜欢

意念韧性个体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意念机器人(上)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涓滴意念汇成河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