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问题:适应与发展的机遇
2023-04-05张佳洁
张佳洁
近年来,行为问题为主的心理个案在校园辅导及医院临床接诊中有增多的趋势。青少年心理辅导中,行为问题及拒学个案占较大比例,这引起了家长、教师及心理辅导教师的高度关注。3 个心理辅导案例中,采用肢体行为进行人际沟通的小希、回避语文课堂的小迪以及想换学校的浩天,都在用不同的、不当的行为表达各自的需求、情感及意愿。因此,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内在机制、人格基础和常用助人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干预青少年行为问题。
一、行为在表达什么
生命诞生之初,婴儿就已经用哭声和躯体的动作表达内在对外部世界的需求。个体从降生开始便面临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从母体子宫到襁褓怀抱,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小学、中学……每一级环境的变化都伴随着自我构建与更新、人际扩张与互动。一般情况下,个体在面临周围物理环境、人际、心理环境变化时会保持适当的紧张状态,观察周围环境与人的变化并尝试与之互动,产生适应性行为。但是,由于个体不同的心理结构,过度的紧张与敏感往往容易夸大新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引发个体的不适应行为。案例中的行为问题正是在表达这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行为可以视为一种困扰、障碍、停滞甚至是退化,也可以视为探索性的发展。
案例中的3 个学生,虽然具体的行为表现各不相同,但是都体现出个体在发展中的适应问题。自闭症的失语症状阻碍了二年级的小希以语言方式与他人互动的发展,当非言语互动影响课堂秩序被禁止时,他以哭闹行为来应对。单纯依靠行为而缺乏言语沟通的人际互动,往往会引发更激烈的哭闹行为与人际冲突。七年级的小迪通过拒绝上课的行为对语文老师的批评作出反应,这既体现了她对问题情境的回避,也可视之为向语文老师表达不满。离家住校的高一新生浩天,遇到的新环境适应问题更为典型和复杂。学习、人际、环境的变化让浩天出现了悲伤、抑郁、后悔等一系列负性情绪,并幻想通过换学校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
二、谁涂抹了“心理底色”
教师常常会被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这样?”心理辅导教师也常常思考:“相同的学校环境,为什么学生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甚至有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行为问题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的环境互动中形成的人格,也是我们通常认识到的个体“心理底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格的“自我理论”以及“儿童为中心的人格构建理论”。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婴儿逐步区分出自己与非自己,构建出自我概念。儿童的人格发展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来自“个体”,即自身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身体、感觉、思想、意识和行为等;第二个层面来源于“现象场”,即孩子从生存经历中所获得的、包含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全部经验;第三个层面来源于“自我”,个体在外部世界中与重要他人不断进行互动,从“现象场”的经历与体验中分化出一部分构建出“自我”的概念,个体做出的行为与自我概念相匹配。当自我概念与来自“现象场”的经验不一致时,个体就会紧张或无法适应,继而表现出不适应的行为,这正是行为问题产生的人格基础与内在机制,也是“心理底色”形成的内在过程。
案例中,患有自闭症的小希所拥有的身体觉察、言语互动、外部感知、内在体验与非自闭症儿童有很大不同。幼儿在3 岁时基本完成了整个母语系统的构建,整个构建也是基于养育者、环境中的他人与个体的互动。自闭症削弱了这种互动的效果,限制了小希的言语、情绪和认知表达,即个体感受到与他人的互动需求,但语言表达受阻,个体自发地选择通过行为表达。心理辅导教师不仅看到小希自闭症带来的损伤与不足,还观察到其具有低水平的言语功能,以此为工作切口,使用图片帮助小希建立了行为与言语的联结。
不断交替变化的生活场景使得小迪在自己的“现象场”中体验到不安与受挫。与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再婚、转学、升学等不同生活情境的变化,让小迪体验到父母缺位、友谊失落和成绩下降等带来的个体成长中的艰辛。小迪分化出一个被抛弃、被忽视、不够好的自我。当语文老师批评小迪时,她原有的自我概念被唤醒,再次感受到“我是不好的”。于是,用拒绝的方式来获得安全感的行为再次发生。
浩天构建的自我概念“我是一个成绩好,人际关系好的学生”面临着挑战。当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宿舍舍友因作息时间不一致产生矛盾时,浩天外在体验与原有的自我概念产生不一致,引发了不适情绪及行为。但是,浩天的自我概念中依然存在一个“渴望友谊、寻求学业成就”的自我,这正是推动他前来咨询的内在动力。当这个积极的内在自我被心理辅导教师看到时,心理辅导工作的突破口就被找到了。
某种程度上,行为问题是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不一致带来的个体不适反应。不断出现的大量的“现象场”带来的自我经验,促使自我概念不断更新,从而推动了个体的发展。心理辅导教师了解行为问题背后的动因,在辅导中与来访学生商量应对方法的调整策略,通过辅导为个体自我概念的重新构建与不适应性行为的改善提供了机会。
三、如何选择助人技术
当下,经典与现存的咨询流派与方法不断发展。心理辅导教师在选择何种助人技术时应重点关注咨询流派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可操作性进行系统思考。心理辅导教师找到最佳的助人技术与方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首先,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更为广泛的、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在实践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咨询流派并进行深度学习;其次,在大量的个案咨询工作与督导工作中,通过刻意练习掌握实操技术,充分了解实操技术使用的背景与条件,在咨询工作中灵活运用;再次,学会评估来访学生与咨询流派、技术方法之间的匹配性,如通过对来访者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语言逻辑水平等资料收集,对其问题成因初步概念化,从而选择更适合的流派及方法;最后,应与班主任、各流派心理治疗师、临床精神科医生建立广泛的工作同盟,定期开展案例督导、培训研讨,必要时安排案例转介,不断积累咨询经验,持续提升助人技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辅导方法的选择都需要兼顾到最大限度地利于来访者的发展。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非言语性的心理治疗技术,它是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中充分运用艺术形式,使之成为个体发现、体验和接受自体潜意识的有效媒介,有利于整合个体内在自我及化解情绪冲突的力量,促进心理问题的治愈及心灵的成长。青少年个案工作中常用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包括沙盘游戏治疗、绘画艺术治疗、心理情景剧等。这些方法更适用于低龄阶段、言语功能发展受阻、心理防御水平较高的来访者。通过象征与隐喻,表达性艺术治疗通过艺术的媒介提供打开来访者心灵的“窗口”。这些“窗口”是来访者感兴趣并愿意为之投入的事,让来访者不必直面痛苦,在安全的领地展现内在的心灵世界。最终,来访者通过自身力量不断拥有新的自我概念及适应性行为。
小希的心理辅导教师运用了卡片游戏的方式。教师以卡片作为言语的替代物,降低了小希原有的言语表达难度,提升了言语与社交功能,增加了小希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小希的问题行为逐渐减少、言语表达增多、社交功能提升。小迪的心理辅导教师觉察到小迪在早年人际互动中的滋养不足及内在防御,于是,采用沙盘游戏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让“被别人视而不见的小透明”在沙盘中“被看见”,帮助小迪看见自己的内在世界,觉察到自己的内在力量。浩天的心理辅导教师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引导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帮助来访者拓展对事件的多维认知,更适用于语言功能正常、期待短程疗效、拥有较好反思能力、非严重心理障碍的来访者。
学校中的青少年心理辅导案例大部分在6~10次内结案,主要聚焦现实困扰、适应问题及发展性问题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拥有较好的适用范围及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中,优势赞美练习、愿景目标设定、多维解决方案等方法具有较好的咨询效果。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建立工作同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资源,设定自己的目标,逐步培养出他们应对困难情境的心理能力。
行为问题既是适应中的困扰,也是个体发展中的机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个体发展出更好的心理素养,个体也会充分相信自己拥有的能力和潜能,重新定义自我概念,并产生新的适应性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来访学生与心理辅导教师之间需要高质量的互动,这种充满信任、支持和爱的互动是促进来访学生构建新的自我概念,进而创造更适应的行为的关键。